米祖拳技法精深,动作舒展大方,给人以飘洒优 美的感觉。全套共五十多个动作,结构严整,动动相 连,式式紧扣,招招实用。进攻技击性强,身法突出, 含蓄后发,避实就虚,转展灵活,刚健有力,发力充 实,变化无穷,势势相连,上下周全,首尾呼应,刚 柔兼有,可慢可快。一势多动,一动多变。临敌时讲 求心明、眼快、手捷、身活、步稳、乘虚而入,见招 发招。踢、打、拿、摔、击、攻防兼备,一招一势具 有鲜明的实战特点。充分体现“远击拳打脚踢,近击 肘肩胯膝"的技击要领。

身法的表现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技击的 要求,实战的需要。初学者练拳时,头要顶,身要正, 腰要直,宜慢不宜快,要一招一势的练,细心体会每 一个动作的内涵,待动作完全规整后再接作下一个动 作,同时还要注意手眼身法步的配合,动力的发挥, 这既有助于动作质量的提高,又可达到健身的作用, 整套拳需要有相当好的体力才能完成。因此,练习时还要配合以沉气,也就是气沉丹田。要求训练者有非 常扎实的桩功基础,才能使动作稳健而不气浮,保持 充沛的体力完成整个套路。

米祖拳的步法有弓步、马步、仆步、丁步、虚步、 半马步等。拳法有:冲拳、劈拳、撞拳、挑拳等。掌 法有:砍掌、削掌、按掌、擦掌、挑掌、横推掌等。 手形有:拳、掌、钩、虎爪、鹰爪等。练习时要掌握 好六劲即刚、柔、虚、实、直、横。

米祖拳的内容除拳术外还有大枪、大刀、双铜、 双钩、双锤、双刀、花枪、刀剑等器械。米祖拳是实 用性很强的拳种之一。它的技击原则是,不动则已, 动如雷霆,欲进先退,欲上先下,欲左先右,在技击 上一般主张后发制人的原则。当对方用拳击来时,待 其新力已过旧力末发之际,我随即发招,对方必然回 手不及被我所制。米祖拳不主张硬打硬进的方法,而 是采取化解的方法,避其锋而后贴身进招。在技法上 讲究高腾矮挂,不高不矮用带打。当对方用拳击来时, 我用身法将其化开,也就是躲闪之法,然后顺其抽拳 之势而出击之。米祖拳主张拳不虚发,手不空回,出 手如钢铿,回手似钩杆。米祖拳的进攻方法,多采用 外进的办法,因此对步法的要求很高,在步法上多采 用连环步法。在做摸耳拳时采取直冲横打的办法。

米祖拳练习的全部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统 称为基础阶段,这一阶段包括了基本功和各种套路的 练习,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身体的灵活性、速度、耐 力、灵敏、力量、协调,提高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 功的配合。第二个阶段是散手阶段,根据实战的要求, 将套路中的实用招法拆解出来进行实战练习。有的招 法包括在套路当中,有的招法不包括在套路当中,都 必须进行实战练习。练习的过程是,先一个人进行一 招一势的散手练习,待动作熟练后再进行两个人的对 练。对练时先以一人为主,另一个人予以配合,也就 是递手或喂手。通过练习,掌握与对方交手的时机和 技法,提高反应能力。这是实战前的基础训练,不进 行这一步就无法进行下一步。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两个 人的实战练习,两个人根据自己掌握的技击法则和攻 防技巧进行实战操练。第三个阶段是实力练习阶段, 两人交手不仅需要有高超的技术,纯熟的技巧,还需 要有雄厚的实力,也就是要有好的体力,耐力和力量。 这一阶段主要是提高身体的力量、速度和爆发力,掌 握动作的寸劲。主要的训练内容有打砂袋、木人桩、 棒功、千斤坠、走砖、大杆子。打砂袋主要是练习肩、 肘、腕、胯、膝、头、脚各部位的撞击力量。木人桩主要是练习动作发力,一些主要的动作都要经过桩功 的操练。千斤坠主要是练习臂力和腕力,棒功主要是 练习手腕的灵活性,两种方法都是练习擒拿必不可少 的方法之一。走砖主要是练习步法的稳定性。大杆子 也叫大棍,和大枪的拦拿扎枪法一样,可以单人练也 可以两个对扎枪,是练习枪法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 增强背、臂力量的方法之一。

花拳相传为清代雍正年间江南大侠甘凤他在江浙 一带传授的属于少林派系的拳种。

甘凤池,江南江宁人。少以勇闻,为人和善,武 功深造绝伦,精拳术、剑法,又善引导术。他少学于 张长公,以技击而闻名,中年获交吕元,又得明室朝 元和尚真传,后综合各家之长剑立花拳。时因有反清 复明之疑,为清兵追捕,隐居江浙一带,其技遂传。 因收徒甚严,故近代人习者较少。

花拳,化也,非华而不实,虽花而不花。谱记:

“花而不足环中觅,巧打连环无形中”。又云:“花拳非 舞一阴阳,快愎相间虚实藏,指上打下防左右,前进 后退护中堂。”拳理讲:“出手似百花顿开,使人眼花 缭乱。”拳法精于内而神于外,手法在进攻防守中运用 争、长、滚、转、封打互用巧打连环,硬打硬要至刚 至柔,首尾相启左右逢源,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水火 风无孔而不入,开合得当动静相间,劲活力整紧凑贯 穿,“势势相承灵活多变”。

动作:沉着朴实,严紧完整。 出手:快速敏捷,迅速连珠。 劲力:充实劲整,刚柔相济。 定势:形神一致,手疾眼快。 内劲:意气相合,气沉丹田。

花拳有长拳的快速有力,节奏鲜明的特点,还具 有刚中蓄柔形神兼备,硬如铁,软如棉,身似杨柳臂 如鞭的独特风格。

花拳功法要求“五要四求”

五要:一要筋长,二要气足,三要劲活,四要根固,五 妥兀整。四求:一求身法似游龙,二求步法快如风,三求手法如穿梭,四求眼法如闪电。

花拳内容


  1. 基本功:(详细内容从略)包括各种腰功、腿 功、臂功。

  2. 基础功法:(详细内容从略)


多种手型、步型的定型训练方法。

多种手法、步法的变幻训练方法。

眼法、身法灵巧多变的训练方法。

跌扑滚翻摔打应用的训练方法。

技击散手实功实力的训练方祛。

抖袋滑杆内劲应变的训练方法。

  1. 桩功


包括养生功、.实用桩两大类。

  1. 排打功


排打分为小操打、大操打两种。

小操打:自我徒手与器械排打周身。

大操打:借助外力徒手与器械的全身排打。操桩 功又分死桩、活桩两种。

  1. 套路


徒手:总计四十余套。

二十四式、三十六手、五行拳、连环拳、五路短 打。

五大拳有:展手、虎奔、翻手、探掌、行拳。

器械:总计四十余套

初、中、高级的刀、剑、棍、枪。短器械:匕首: 判官笔。

长器械:大枪、方便铲、牛头铲、大拐。双器械: 双刀、双剑、

双钩、双枪、双戟、双拐。软器械:九节鞭、三 节棍,

对练:总计二十余套

双人对拳、三人对拳;空手与器械对练、器械与 器械对练。

“八卦”最早见于《周易》:“两仪生四象,四象生 八卦”。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 术。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溶为一体,内外兼修。不仅 有强身健体之功用,而且能够锻炼攻防搏击的技能, 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享誉武林。

八卦掌为河北省文安县人董海川所创。董海川生于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2年)逝于光绪九年(公元 1882 年)。

八卦掌以“行桩"、"趟泥步"内功功法为入门基 础,以拧翻走转为基本运动形式,以掌法的变化为主 要技击手段。内外兼修,强调身心合练,身捷步灵如 故龙游空,拧翻走转掌法幻变无穷。出手成招,刚柔 相济,踢打摔拿溶为一体。拧裹钻翻,避正打斜,围 圆打点,循循相生无有穷尽。

八卦掌技法和功理

八卦掌技法以实战为主,同时在强身健体,祛病 延年上有独特的功效。

八卦掌的功理很多,主要讲究。

  1. 八要


(1) 三形三势:三形即“行走如龙,动转若猴, 换势似鹰三势即“步如淖泥,臂如拧绳,转如磨 磨”。

(2) 三空三合:三空即“手心涵空,脚心涵空, 胸心涵空。”三合即:“意与气合,气上力合,力与意 合。”

(3) 三圆三顶:三圆即“脊背要圆,两膀抱圆, 虎口张圆。”三顶即“舌顶腭,头顶天,掌顶前。"

(4) 三裹三敏:三裹即“气要裹,肩要裹,两肘要裹。”三敏即“心要敏,眼要敏,掌要敏。”

  1. 八卦掌的技法主要讲究

  2. 掌型掌法


掌型有仰掌、俯掌、竖掌、抱掌、穿掌、劈掌、 撩掌、挑掌、塌掌、撞掌、掖掌等。掌法主要有:推 托带领,搬扣劈进。穿闪截拦,沾连粘随。削砸劈挎, 缠挑刁钻。撩塌掖撞,片探切翻。

步型步法

步型:掰步、扣步、仆步、半马步等。

步法:起落摆扣,进退跟撤,开掰插闪等等。

腿型腿法:

两腿形似剪,行步如趟泥。腿法:摆扣踢曲,兜 崩翻踹,劈蹬截切。八卦掌有明腿、暗腿之用,但以 .腿掌齐至,暗腿为主。

身型身法

八卦掌身形似游龙,腰如轴立,身法讲究拧裹钻 翻,圆活不滞,身随步动,掌随身变,步随掌转,上 下协调,周身一动无有不动,拧旋走转似流水,上下 翻动如娇龙。

八卦掌的技击原则

以掌为法,以走为用,溶踢打摔拿为一体,循循 相生无有穷尽。避正就斜,顺势顺劲,虚实莫测,脱 身化影。柔则绵里藏针,沾粘随化;刚则冷弹崩炸,迅如闪电惊雷。

八卦练功者从行步入手,内功为基,正形、通气、 懂劲、熟技、明变。以八大掌为母掌,演化出不同风 格的实用掌法和套路。八卦掌的器械种类很多,尤以 八卦刀最为著名。

八卦掌不但是我国著名的三大内家拳之一,在国 内各地广为流传,而且更为国际友人所喜爱而广为传播

浏览45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