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好处原则,是指中国武家在战法使用上必须恪守战法训练的恰到好处原 则,是合理把控、合情攻击、合规作战所必须的拿捏,是武家战法应用的灵魂。古 往今来,武的问题一向是攻守各异、打法众多、随行就市的。所以说,武家只有做到 攻守进退、刚柔虚实、动静疾徐的恰到好处,才能准确完成攻守的任务,达到三杀的 目标。武家不同意其他百家,分寸、尺度、火候、深浅是可以变通。而对武家来说分寸、 尺度、火候、深浅等攻守四度的把控拿捏,就意味着敌我的生老病死。因为,决生死 是武家的天职,返老还童是武家的追求,防病治病是中国武术的九大本能(攻守获 胜、娱乐表演、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运动锻炼、增强体质、磨炼 意志)之一。
四、战法训练方法
战法训练方法,是指武家在进行武术战法训练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武家功夫 攻击的随机组合,是武家技法攻击的展现,是武家艺法攻击的显现,是武家招法攻 击的彰显,是对武术传统套路运动动作的训练方法。武术理论中的战法,传统地讲 就是传统套路中所拥有的动作名称,在武学中称之为招法。在古今的中华武林中门 派混杂、器械林立、拳种繁多。其拳种是由拳术、套路、制趟构成的,而拳术、套路、制 趟就是由动作名称、招法、战法构成的。其器、械、具在攻守作战中的应用,就是由 器、械、具的舞法、套路、制趟构成的,而器、械、具的舞法、套路、制趟就是由器、械、 具的舞动名称、招法、战法所构成的。所以说,中国武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 样,是中国武家搏打厮杀、攻杀战守、浴血拼杀获胜的根本保障,是中国武家在前人作战战法积累前提下所开展的得道性的攻守战法训练,是古今中国武家战法实施 训练的经验总结,由模仿训练、空格训练、点对训练、陪同训练、限定训练、综合训 练、放手训练、实战训练、战地训练等九大方法组成。
(一)模仿训练
模仿训练即战法学练者模仿老师、教练、师父的动作所进行学习性训练。它是 中国武家五千年来一直沿袭的武术招法、制趟、套路的教学训练方法,是以言传身 教、身先士卒、动作模仿为主体的教学训练方法,是最原始、最直接、最本能的武术 教学训练方法。其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传教、兴趣培养作用。
(二)空格训练
空格训练即战法学练者根据老师、教练、师父所演练的架势、式样、节奏所进行 的空间单人性的格斗训练。它是武家所有攻法、招法、战法的比划、记忆、熟练训练 过程,是以典型、实用、极具代表性的架、式、样为基础的空格训练,是以典型、实用、 极具代表性的攻法、招法、战法为内容的空格训练,是有选择、有理由、有目标的个 人模仿性的训练,是合战情、合战理、合战法的独立模仿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战法 掌握、身体锻炼、表演娱乐作用。
(三)点对训练
点对训练即战法学练者根据老师、教练、师父指点所进行的巧对、巧生、巧克训 练。它是对动作格律、运动环节、战法分割、招法衔接、拳术分割、套路段落、制趟断 层、节奏把持的专业性点破性训练,是由空间单人格斗训练向攻守双方生克巧妙对 局的过渡性训练,是古代中国武家在教学中所留有的关键一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 法、招法、对法的过度作用,是极为难得的重点、难点、要点、疑点、劲点、力点、格点、 对点等武家八大点化的点拨训练,是武家从单练到对练的一种战法应用性训练。
(四)陪同训练
陪同训练即战法学练者在老师、教练、师父的陪同、带来、引导下所进行的战法 实践训练。它是武家由对练向实战过度的关键环节训练,是以高人为对象的实战过 度训练,是以自己的功法、技法、艺法、招法、战法践行为基础的训练。在陪同训练 中,关键在于要真正感悟自己的攻守欠缺、进退不足、刚柔拿捏,这才是提高自己攻 守战法攻击实际关键。
(五)限定训练
限定训练即战法学练者根据老师、教练、师父设置的战法所开展的攻守训练。 它是功法、技法、艺法、招法、战法限定的攻守训练,是单一功法、技法、艺法、招法、 战法进行攻守实施的训练,是武家根据受训者的优势、短处、长处和对手的优势、短 处、长处所开展的针对性攻守训练,是最常见的攻守比赛形式的攻守训练。其有常 规性限定、特殊限定、精绝限定之分。
(六)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即战法学练者根据老师、教练、师父教授的综合战法所进行的综合攻 守训练。它是六技的综合辨证攻击训练,是九技的综合辨证攻击训练,是艺法的综 合辨证攻击训练,是所有攻法、招法、战法的配伍性攻守训练,是有选择、有理由、有 目标的攻守训练,是合战情、合战理、合战法的训练。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法实现、 施展、应用价值作用。
(七)放手训练
放手训练即战法学练者根据自己的判断、技艺、战法所开展的自主性攻守训 练。它是发挥自己长处、避讳自己短处、克制对手长处、攻击对手短处的战法应用训 练,是自主性的规范攻击训练,是彰显自己攻击水平实力的训练过程,是有道德、有 规则、有战法的攻守个性发挥训练,是合战情、合战理、合战法的放手攻击训练。其 具有十分重要的战法发挥、攻守自便、作战自主作用。
(八)实战训练
实战训练即战法学练者根据老师、教练、师父安排所开展的邀请性实战训I。它 是老师、教练、师父观敌瞭战自己进行实战的训练,是自己所有攻法、招法、战法的 彰显训练,是以自己典型、实用、极具代表性的攻法、招法、战法所开展攻击的训练, 是自己有道德、有规则、有战法的攻守发挥训练,是合战情、合战理、合战法的实战 训练。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法实践、攻守践行、作战实施作用。
(九)战地训练
战地训练即战法学练者在老师、教练、师父带来下所进行的战地训练。它是自 己在临阵战场上的战地践行训练,是参战性的训练,是武家进行战地实践的训练, 是有回避、有保护、有措施的战地历练,是战地的感悟性训练,是武家从此将走向三 杀战斗的最后训练。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斗践行作用。
五、战法训练的意义
战法训练的意义就在于对攻守具体问题所实施的具体战法应对,是武家把自 己所获得的功夫、技艺、招法精准地应用在武术的搏打厮杀、攻杀战守、浴血拼杀中 的必须,是攻守战法合理分配、布置、安排的必然,是根据比赛实际需要所进行的战 法辨证实施,是建立在一定功夫、技艺、招法、智慧、谋略、胆量基础上的三杀战法的 具体实现。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战法应用、实施、彰显意识,是 攻守作战战法遵循武术攻守道德、规律、规则的具体实践,是以恪守以人为本、以情 为根、以理为先的攻守实现,是战法调控的根本,是实现制止滥杀无辜的必须,是人 类为自己、家人、团体、民族、国家的血脉永存、长治久安、繁荣昌盛而保驾护航、具 体攻击、现场止戈的必然。总的来讲,战法训练的训练过程,就是中国武家功夫、技艺、招法的应用过程。战法训练的完成,就标志着受训者已经成为一名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 合格武家人士了。如果再得到武术理论、计策、谋略等中国武学系统知识的学习、掌 握、应用,就标志着受训者已经成为一名能够领兵打仗的合格武家首长了。如果再 得到武家三经、四典、五法等武文化的系统学习、掌握、应用,就标志着受训者已经 成为一名能够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帅了。如果再得到儒、医、法、道、卜等百家中国传 统文化的系统学习、掌握、应用,就标志着受训者已经成为一名能够主宰人类的统 帅、领袖、舵手了。这就是中国武文化的真正魅力,这就是中国文化真正的闪光点, 这就是中华文明经久不衰的根本所在。这部《中国武术攻守理论》的缘起,要追溯到30年前。1981年8月,我师父董 玉峰领着我来到了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创始人、时任山西省武协主席陈盛甫教授的 家中。一见面陈教授指着我说:你是张泽正,我听去忻州招生的沈老师说,你在篮 球场的气压万斤和拳砸九块砖,精彩得很。老人家拉起我右手看了看说:九块砖 头,一拳下去,是砸的吧。几句话彻底解除了我的紧张心理。拜访结束后,来到了陈 教授的小院,陈教授顺手拿起一块砖头,我接了过来,就用食指和中指将砖头点成 了两半。陈教授说:你功技艺已达到了一定高度,你知道功技艺的升华是什么?那 就是系统的武术理论,再好的功技艺,只有融入系统武术理论中才能长久,才能造 福国人,造福世人。临分手时,陈教授说:你家是医、武、道的三位一体世传,但愿 你在武术理论系统工程中,能够做出你最大的贡献。老人家的这些语重心长的活,一直深深烙在了我的心灵深处,这便埋下了使我努力完成中国武术理论系统工 程的不朽种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由于1989年我在中医根治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恶性淋巴肿瘤等血液病上取得了显著突破,也由于我从血液调 节着手治疗糖尿病、肿瘤病、癌症取得了惊人的使部分患者彻底康复的业绩,被特 聘在山西大学医院中医科,主持中医对血液病、糖尿病、肿瘤病、癌症的研究治疗工 作。一天上午,恩师陈盛甫突然来到了山西大学医院中医科,我赶忙用最高礼遇接 待。恩师说:听省肿瘤医院和北京301医院的一些专家说,山西大学有一个用中医 药治疗肿瘤的张教授,已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老人家得知山西大学这个用中医 药治疗肿瘤的张教授就是自己培养了二十多年的得意弟子后,激动万分,但在临走 时却语重心长地说:治病救人固然重要,但远远比不上百年耻辱、千年不振的根本 性铲除。要知道,国人回归基本教育,使民族振兴是头等大事。而国人回归基本教育 的硬道理就是中国武术理论系统工程的完成,为师为此努力快百年了,我决定今天 就将这个造福人类的工程交给你,你势必得完成,而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现在就 跟我回家,我把相关资料都交给你。就这样我接过了恩师中国武术理论系统工 程的研究工作。为此我将自己的医疗事业移交给了兄弟姐妹,自己义无反顾地开 始了历时十六年从未间断过的对中国武术理论系统工程的整理、研究工作。今天中国武术理论系统工程”中的核心论著《中国武术攻守理论》就要出版发 行了,但该书的撰写、成书、出版实在是不易。这是我导师所提出的命题和夙愿,又 是五千年来所有中国武家的期盼和追求。为了完成导师的夙愿、为了达成中国武家 的心愿、为了摆脱中国武家不可或缺,但就是没有万格一统而成书的困惑,也为了 填补炎黄子孙所必须拥有的立足、主宰、振兴的文化标志,更为了打造中国武家在 教学、训练、科研中有一个追根问底的根底,我立志在导师近百年武术教学、训练、 科研的基础上,誓死完成这部在“中国武术理论系统工程”中分量极重的《中国武术 攻守理论》的撰写和出版工作。《中国武术攻守理论》是继《中国武术基础理论》出版之后的中国武术理论系 统工程”五大核心论著中的第三部。第一部《中国武术功夫》获“山西省第四次社会 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第四届山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第二 部《中国武术基础理论》获山西百部工程二等奖,并在香港第七届世界武术节学 术研讨大会上得到了新加坡著名武术家陈振义先生高度赞誉。在没有与我做任何 沟通的情况下,陈振义先生在大会演讲中说:大家请看我手里拿的这部《中国武术 基础理论》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中国武家人土,甚至说是所有炎黄子孙,几千年来 梦寐以求的中国武家圣经。一个素不相识、举足轻重、极具影响力的大会特邀武术 泰斗,能在世界武术节的学术研讨大会上如此肯定这部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 行的《中国武术基础理论》,使我激动、振奋、感慨,激起了我必须完成中国武术攻 守理论撰写出版的坚定信心。中国武术理论系统工程让我的导师陈盛甫教授为此付出了近百年的不懈努 力,今天我荣幸地挑起了恩师给我的这副担子,一时都不敢懈怠地努力开展着该工 程的科学研究,我从未想过我能得到什么,只为炎黄子孙能够真正彻底地摆脱千 年的不振、百年的耻辱”而做一个万世性的呐喊、告诫、提醒。为此我放弃了自己的 学历提升计划,放弃了对政治的追求,放弃了对经济的打拼,放弃了对中医学的广 大,放弃了对声乐的彰显,真的要完成一个理论工程实在是太难太难了,其付出更 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二十世纪末本世纪初,时任国家体委主任、世界武术联合会主席的伍绍祖先生 曾说过:武术到底是什么?我们的武学家们首先应该把它搞清楚。时任国家体委 副主任且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作出了伟大贡献的徐才先生专门对我说:武术发展 致命的问题,就是武术家们之间的相互歧视、贬低、拆台。所有武家人土、所有的武 术爱好者只有摒弃陋习,团结一致,互相支持,相互推崇,才能使中国武术更好地走 向世界而发扬光大。”原任国家体委副主任、高度关心中国武术的路金栋先生告诉 我:“武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武术搞得好,世界武术才会有希望。这也正 是“中国武术理论系统工程”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当年,在时任国家体委武术中心主 任李杰和人民体育出版社资深编辑赵新华先生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武术理论系统 工程”中的五大核心论著之一《中国武术功夫》由人民体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为 此我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笔稿酬。后四本《中国武术基础理论》、《中国武术攻守理 论》、《中国武术技法》、《中国武术艺法》本预计在2006年底全部出版发行,并打算 在2007底完成全球四种通用文字的出版,然后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官方赠品,赠 送给来自世界各地的贵宾。但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2008打破了沿袭百年“举办 国至少可开设一个本国的传统比赛项目”的奥运惯例,中国武术未成为正式的奥运 比赛项目,因此使原来的设想变成了泡影。故而,时至今日在有关领导和同志们的 关心帮助下和山西省委宣传部,特别是三晋出版社张继红社长的大力支持下,《中 国武术攻守理论》才得以正式的出版发行。在此,深深感谢为此书出版发行倾注心 血的所有同志们。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承蒙我师父、教练、师兄弟姐妹、朋友们、同事们、同学们的 大力支持,特别需要感谢的是我的家人们,没有他们的支持,是根本不可能完成撰 写的。该书涉猎面广,错误、遗漏实在难以避免,希望所有关注此书的读者,能够给 以指点、斧正、拓展。
浏览42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