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琉球文化深深打上中国的烙印
一、文献中什关琉球的记载
琉球唐手来自何处?是在琉球本土产生的还是从中国传人的?这个问题原来是不成问题的。早在1922年船越义珍在东京出版的第一本关于空手道的书籍就是以《琉球拳法-唐手》为名的。只是当空手道运动被世界各地广泛接受后,一部分日本人不愿意将有世界范围影响的空手道说成是来自中国,强 调了琉球的本土性。如果说源于劳动与生存斗争的搏斗技术,只要有人存在地方就可能产生.这是普通的常识,但是以相对固定模式有一定程式化成为秘密相传的生存技艺则是一种成熟的文化。文化的形成要有环境与人群聚居的规模而文化的传播.基本有一个从发达地区向不太发达地区传播的趋势。
琉球是位于中国东南部的群岛。按照日本学者2014年8月统计,琉球群岛有大小161个岛屿(其中钓鱼岛属中国领土)面积为2275平方公里。其中49个岛屿有人居住人口 142万996人。如果简单描述琉球群岛的历史正如《冲绳的历史》作者伊波胜雄所说:“如果不努力抹掉”生活在边境的民族是悲剧”这个历史观,冲绳是”悲剧之岛八虐杀之岛”贫困之岛’的标签是难于撕下的。”
根据日本人的研究早在公元前30000年一前8000年琉球就有山下洞人、港川人,过着狩猎与采集的生活。经过漫长的贝时代,琉球诸岛上开始了进入农作物栽培和制作高品质陶瓷器的时代。不久迎来了以农耕为基础的圣城时代(11世纪末一15世纪)。这个时期日本的九州与中国的贸易相当发达中日贸易圈涉及琉球列岛人员与物资的流动相当活跃。这个时期被 称为琉球这个孤岛国形成的准备期.各岛聚居的琉球人群以名为“按司”的头领作领袖不断登上历史舞台各地按司互相争夺地盘竞争的结果,在冲绳诸岛中形成北山中!南山三个势力圈称为三山时代。三山时代开始中国的明朝就与中山王建立了朝贡的关系。到1429年.中山王尚巴志统一了三山的势力,形成了琉球王国。琉球王国继续与中国交往。
根据福建师范大学谢必震教授考证,我国目前有关琉球的文献中,以《隋 书》的“流求”记载为最早“流求国,居海岛之中当建安郡东水行五日而至。” 《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都有琉球的记载.史学界历来对明代以前琉球 记载有不同看法大多数认为《隋书》之“流求”“应是今日之台湾”非今日日本之冲绳。
二、明朝开始的正式交往
1371年开始琉球的三山势力与中国建立了朝贡关系。从此中国与琉球交流及琉球的社会、政治、经济、风土、文化诸方面的记载由正统的琉球典籍或使琉球官员记载。一直到1879年,日本明治政府强行占领琉球王国先改琉球国为琉球藩继而再强行改为冲绳县。此间持续500余年,琉球王国与中国关系密切。
琉球工国与中国500余年的交往促进了琉球政治、经济、教育、医疗、天文多方面的发展进步。琉球王国早期的文献记载就是用汉语。按照中国册封使记载:“琉球人利用中国的海禁政策造成周边国家对中国商品的渴求.积极 从事远洋贸易活动。他们穿越东亚和东南亚海域.积极发展对海域周边国家地区的集散贸易。他们把东南亚各地的胡椒、香料等贩运到明朝作为贡品然后把明朝赏赐的丝绸、瓷器转卖到日本、朝鲜、东南亚诸国、从而形成琉球王国 时代贸易的黄金期,1743 — 1745年编辑的《球阳》记载:明太祖赐琉球闽人三十六姓后琉球 国“始节音乐、制礼法、改变番俗,而致文教同风之盛②。琉球王宫(图2-2)、天 使馆的建筑完全是中国风格。
琉球习俗受福建影响明显: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前两日各家俱浚井.女汲 取井水洗额,可免疾病。三月三日为上节,琉球人家作艾糕相饷遗。五月五日 为龙舟竞渡;七月十五中元节,缘起于佛教;八月,琉球有家家拜月之习俗;九 月九日为重阳节;十二月二十四日有送灶之习俗。还有关公崇拜、观音崇拜 等,这些习俗都是来自福建,册封使在琉球记述中记载了许多当地的神话传说,基本是为臣忠、为子孝、为妇贞的故事,这些也反映了中国的封建社会伦理 观念在琉球是深入民风的。
琉球也有自己的文字琉球文字来自僧人,用平假名来记录留下的文 物主要是民间诗歌。1701年的《中山世谱》,1713年的《琉球国由来记》, 1743-1745年编的《球阳》等这些琉球王国早期的官方文献,都是用汉字写成的。
三、琉球国文物中仃关中琉交往的记载
尚真王( 1477 1526)时期被称为琉球国文化最发达时期。1509年建成的首里城正殿的栏杆上有“百浦添栏杆之铭”,记载着尚真王的业绩是了解那 个时代的重要史迹。在记载的条业绩中,与中国有关的占较大比重:鼓 励佛教建设了众多寺院,促进了佛教与佛教艺术的发展;爱民、减税,君臣 和阵;平定了八重山之乱,确立了将八重山和宫古岛纳人琉球王国治下;带来华丽的衣着和金银器具,将民间刀剑弓矢收人国库用于国防;确定了绶 带与官簪着色制定了职位与官阶;整治首里城周围环境,建设绿色的都城:在王宫中建筑有山有水的园林建成可举办盛宴的迎客场;奖励艺术酿造美酒提升款待尊贵客人的品位将对中国的朝贡3年1贡改为1年1贡促进了贸易的发达;积极引进中国优秀文化;学习中国宫室制度。
1458年建造的“万国津梁之钟”(图2-3)钟上铭文刻着:“琉球国在南海胜地,钟三韩之秀,以大明为辅车以日域为唇齿,如海中涌出的蓬莱岛,以舟柢为万国津梁异产至宝充满四方。”
首里城前有“守礼之邦”的大型门廊。首里城也是受中国建筑风格影响而建成的。在冲绳老城镇的大路或小路的交叉口随处可见“石敢当”石屏风还在建筑物的屋顶用石狮装饰作为守护神在寺院的门前、城门、墓 园、村落的入口处都立有石狮。
14世纪开始,中国乐器三弦就传人琉球。三弦传入对琉球的音乐产生了大影响.用琉球方言表达的8、8、8、6音节共30个音节组成的叙情歌谣,被称为“琉歌”也由于三弦的伴奏而广泛传播。三弦传人对琉球舞蹈也产生了起要影响。琉球人称三弦为“三泉”(图2-5)。琉球国王还在王宫中专门设立广制造三弦的工匠岗位。
第二节中国文化传入琉球的主要途径
中国文化传人琉球主要有五条途径:
一、庞大的册封使团队
中国与琉球友好往来500余年.每逢琉球“国王嗣立,比请命册封”。明、 清两朝大都应其所请.派遣大型的册封使团前去。明清两朝中国政府册封琉 球共23次,派出正副册封使43名。其中明朝有15次.27人:清朝有8次16 人。每个册封使团组成人员在300-700人。正副使都由文职官员担任 使 团主要由官员、船员、从役、军土四种人员组成。这些人员中还有正副使的随 从,主要包括文人、医生、高僧、道土、天文生、书画家、琴师等。根据谢必震教 授研究清代康熙五十八年的册封使团.官员:除正副史外有总、守备各一 人。这是武将。各种船员;从役、家人(其中正使可以带20名.副使可以带15 名,书办2人,老排1人.巡捕2名.吹鼓手8名.长班4名.厨子4名.皂隶8名. 轿伞夫20名、铁匠2名,裁缝2名.内科医生1名.外科医生1名.道土 3名.糕 饼匠]名等);军土:除前面提到的作为官员的千总、、守备外.还从福建沿海的梅花、定海、万安驻军中挑选100〜200名土兵不等。这些人员随册封使在琉球住5~8个月,参加各类活动,与王府其他人员交流,千总、守备和土兵完全 可能将中国拳法传人琉球。从琉球博物馆馆藏《册封使节团队行进图》(图2- 6)中,可以看到身背弓箭、腰挎宝剑的明代武土。

浏览27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