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体传承群体传承作为中国武术传承的一种基本形式,具体是指来自 某个群体的社会成员共同传承特定形式的武术,力求有效推动中 国武术的传承进程、发展进程以及创新进程。群体传承是传承中国武术技艺的一条有效途径,这种传承途 径的基础性特征是集体性,具体传承群体的文化背景往往基本相 同,同时具体传承群体会把中国武术作为一个桥梁来提高群体成 员的文化认同感。群体传承着重反映为集体参与传承。综合分析中国武术会 发现,其中多数拳种都需要社会成员主动参与来加以传承,如推 动太极拳发展和演变的诸多杰出人物都出自某些群体,杨式太极 拳的创始人杨露禅和吴氏太极拳的创始人吴鉴泉等都有效推动 了太极拳的发展进程,所以说集体参与为太极拳技术和理论体系 的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武术发展历程中,群体传承贡 献了很大力量。综合分析中国武术的传承历程会发现,在原生态的中国武术 中相继衍生出了诸多门类,其中绝大多数门类都是由群体创造, 换句话说是群体智慧的结晶。这些被历代人创造和创新的武术 借助群体传承途径逐步流传到今天,使得中国武术的传统性与完 整性得以维持。从整体来说,群体传承形式具有多样性特征,某 些是在特定文化圈内,某些是在特定族群范围内,但任何群体都 存在某种相同的文化特点,并且是由这一族群内的人共同参与 的,该群体的文化心理和信仰往往存在共同特征。(二) 家庭传承,家庭传承也被称为“血缘传承”,具体指某个家族范围内或者 某个群体范围内组织开展的中国武术传授与习练活动,该传承形 式能有效传播与发展中国武术中蕴含的技艺和文化。在很多情 况下,中国武术传承是在家庭范围内进行的,如由陈王廷创始的 陈氏太极拳一直都由陈氏家族的人传承,但也有来自不同地区的 人前来拜师学艺,所以说家庭传承并非只局限于血缘关系。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有很重的家庭观念,都相当看重血缘关 系与家族凝聚力。在中国人心中,家庭要比个人利益高出很多, 父慈子孝和夫唱妇随是中国伦理关系对家庭成员提出的规范性 要求。但不得不说的是,家庭传承的中国武术具备封闭性特征。在 以农耕生活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 这种社会背景下逐步产生的由血缘关系构成的习武群体往往以 家族长辈的经验认知为主导。但在家庭范围内传承中国武术存 在鲜明的文化排他性特点,这种文化排他性有助于本门拳种技术 和理论的可持续发展,使得具体拳种的正宗性和传统性得以维 持,但不利于具体拳种和其他拳种的沟通与交流。(三) 师徒传承,师徒传承是指徒弟以磕头拜师的方式成为师父的正式入门 弟子后,师父向徒弟传授武术技艺并实施武德教育。通常来说, 师徒传承是一种义务行为,不会收取费用。从本质上来说,师徒传承和家庭传承这两种传承模式存在诸 多相似之处。古代社会对于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们同样提出了相 应的伦理规范要求,具体包括“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 父”等。在这些观念的长期作用下,人们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有效 维系,同时也是对家庭关系加以模仿的结果。对于中国武术的历代传承过程来说,师徒传承途径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古至今,我国历朝历代都有被人们广为流传的 拜师收徒故事,特别是关于中国武术拜师收徒的故事更是有很 多。师徒传承途径能够成为中国武术的主要传承途径和我国传 统思想有很大关联。师徒传承具备鲜明的凝聚性特征,这种传承途径本质上是 以“师父”为核心,徒弟拜师后师徒之间会形成类似于“父与子” 的契约关系,师兄弟之间会形成类似于“手足兄弟”的关系。当 这两种关系形成后,尽管武术传承人来自五湖四海,但各门各派 会在这两种关系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 庭”中的成员会根据伦理关系中尊卑长幼之序逐步形成凝聚力 十足的团队。从某种程度来说,师徒传承和家庭传承有很多共同点,在通 过师徒传承途径传承中国武术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和家谱相似 的传承图谱,这些传承图谱中详细记录了师徒间的传承关系,这 也是中国武术传承“家庭化”的具体反映。(四) 地域传承,地域传承是在特定地域环境中传承中国武术。由于农耕社 会的显著特征是生产力落后、交通闭塞、百姓活动范围固定,因而 地域是除家族外百姓活动的重要场所。当特定区域内的人们对某个拳种形成广泛认同后,这个拳种 往往会被这个区域内的百姓普遍传习,这种现象充分彰显了地域 特征,如回族查拳就是在地域传承中发展至今的。(五) 学校传承,学校传承和师徒传承存在很多相似点,学校中的教授者被称 为“老师”,这和师徒传承中的“师父”十分相近,不同之处是前者 是职业传承、后者是义务传承。学校传承是传承中国武术的一条 崭新途径,是中国武术成为学校教育内容后逐步产生和发展起 来的。在社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武术的群体传承途径、家 庭传承途径、师徒传承途径以及地域传承途径都受到了或多 或少的影响,中国武术传承环境出现了多重危机,学校传承在 这种社会背景下演变成人们传承中国武术的一种新选择。作为 中国武术的一条传承途径,学校传承使得中国武术传承面得到 了大幅度拓展,此外对优秀武术传承人的挖掘和培养产生了显 著作用。在学校组织和开展武术教育活动,不仅能向学生传授中国武 术的相关技艺和技能,也能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产生积极作 用,所以学校的武术教师应当自觉充当武术人文精神和价值的挖 掘者。通过学校传承途径传承中国武术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这些影响因素使得武术教育演变成单方面追求健身功能的“运动 的武术”,武术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呈现出日益弱化的趋势,这显 然和武术文化传承的意义不符。由此可见,国家和政府应当对中 国武术的学校传承途径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多项措施使学校武术 教学的内容得到优化,为学校武术教学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支 持、资源支持以及设施支持。在崭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学校传承途径在中国武术传承过程 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并且会逐步演变成中国武术的主要传 承途径。(六)社会传承,在社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书籍、影视、网络等多种媒介 的出现和发展,社会传承作为一种崭新的中国武术传承途径出 现。详细来说,媒介等在社会传承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 电视台和网络组织的武林比赛和武术在线教学等都产生了良好 的传播效果。当前,社会传承途径为中国武术爱好者更加全面、 高效、便捷地学习中国武术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但社会传承途 径实现作用最大化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只有在良好的武 术文化氛围中传承武术才能获得理想的传承效果。一、 传承单位,传承单位是指中国武术传承的群体集合,是指具有中国武术 传承义务的组织机构。传承单位主要包含两种形式,一种是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中有关于“代表性传承单位”的提法;另一 种是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传承单位气可以将这两种形式的关系 理解成精英和普通之间的关系,但主要工作内容和目的是传承中 国武术文化。二、 传承基地,传承基地是指传承中国武术的具体场所,最简单、获取预期 传承效果最容易的中国武术传承基地是学校。建立传承基地是 保护中国武术传承环境的方式之一。我国教育部于2007年就将 武术纳入中小学体育课程必修内容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 国武术的普及进程。但需要明确的是,通过学校武术教育来培养 中国武术传承人并非最佳培养方式,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并非终身 制,当学生离开学校且未将中国武术作为职业内容的话,就意味 着失去传承,这是把学校设定为中国武术传承基地的弊端之一。为有效改善中国武术的传承效果,我国进行了多次关于传承 中国武术的尝试,深入分析和总结我国某些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试点经验得出,在把传承单位设定为核心的基础上进行适 度外延能更好地传承中国武术,如把某校的武术系设定为传承单 位就是一项可行性选择。

浏览31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