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武术史研究过程中,总的感觉是有价值的史料越来越难寻觅, 致使出现断代的情况,造成一些历史性问题或谜案长期得不到解决。似乎 “借力发力”成为一种流行的、习惯的做法,如借助考古学成果为我所用。 现阶段已出版的几本《中国武术史》书中的百余幅插图,全部得益于文物 考古。广东省在编写《广东武术史》一书时,曾两次到马坝狮子岩洞实地 考察,为该书的撰写取得了第一手资料。由于早期的武术活动缺乏记载, 为此,研究者们常常通过对历史文物的分析推断,从而窥视早期武术活动 的线索。在研究少数民族武术的过程中,有三组山崖岩画是必须提起的。一组 是云南沧源岩画——集体技击图;一组是广西左江岩画——集体武舞图; 一组是甘肃黑山岩画——集体操练。现加以诠释。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西宁边境,在此发现15个岩画地点。据考证, 这些岩画为青铜器时代创作的,全部用赤铁矿颜料绘制而成,红色象征着 生命与欢乐。岩画涉及狩猎、舞蹈、放牧、杂技、战争、宗教、采集、建 筑等生活内容,还有所使用的弓弩、盾牌、矛枪、牛角、杵臼、棍棒、头 饰、尾饰等。可谓是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画像密集、场面宏大。其中第6 场记录的是“舞蹈、牧放、战争”。整幅图可划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 是盾牌舞,中层是牧放图,下层是战争 格斗场面。就上层看,盾牌舞中画有若 干士兵,大部分人一手执盾牌,另一手 拿棒状或矛状兵器,或立或蹲,显示出 一种有节奏的舞蹈动作。站在中间的舞 者身材高大,位置突出,耳饰双环,两 胁下方各有一个小人。这种舞蹈很可能 与巫术活动有关。下层是战争格斗场 面,大概反映了不同民族、部落之间的 争斗,明显带有叙事性。画中约有20 余人,有的张弓搭箭,有的应弦倒地,人影交错,战斗激烈。画面表现的当是古代部族之间一次重要战争场景, 得胜者以绘画记录其事,以炫耀胜利。弓箭在当时是一种实用价值很高的兵器,可以攻击远距离的目标,所 以在有战争和狩猎场面的画作中,几乎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画面中除了人 以外没有任何动物,所以可以断定,这幅画不是狩猎图,而是一幅多人参 与的战争。

广西左江岩画——集体武舞图据《宁明州志》记载:“花山距城五十里,峭壁中有生成赤色人体,皆岩画被分成若干组,每组差不多 都以一位酋长式的大人物为中心。大 人物多佩环手刀和剑,前面有犬,四 周有众多较小的舞者围拢;众人中有 铜鼓、铜锣、铜钟等乐器;人物有正 面和侧面两种姿势,以马步跳动的形 式,张开双臂和五指,整齐划一的作 舞蹈状。这显然是祭祀水神的乐舞、裸体,或小或大,或执干戈,或骑马。未乱之先,色明亮,乱过之后,色 暗淡,又按沿江一路两岸,崖壁如此类多有。”花山岩壁画为居住在左江流 域的胳越人遗留的,这些画中,有的画面宽130米,高40米,绘制的人像 约3000多个,画中的动物、器具也数以百计。下面所提供的只是其中的一 组,展示的是青铜器时代骆越人集体武舞的形象。

武舞场面。在历史上左江经常泛滥,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生产力 低下,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无力征服水患,只得祈求水神保佑。当 地人认为水神居住在急流险滩,因此岩画就画在面向急流的陡峭崖壁上。从整体看,人物线条朴实,遒劲有力,动作招式清晰,发力饱满,其 神态威武,大都呈马步、半马步架势,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场面宏大。甘肃黑山岩画——集体操练黑山红柳沟位于嘉峪关市西北黑山 湖附近,在山势陡峭的岩壁石上,保存 着春秋至汉代羌族、大月氏或匈奴早期 的石刻画像,其内容十分广泛,分为动 物与人两大类,其中动物画像有马、牛、羊、鸡、犬、鱼、鹿、虎、狼、蛇、龟、鹰、胳驼等多种;人物描绘的 场面有舞蹈、围猎、射雁、骑马、骑骆 驼、虎逐牛羊、野牛相抵、狩猎、列队练武、射箭等。它不仅说明中国在很早以前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十分形象地反映出当时西北游牧民族政 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状况。其中有一幅集体操练图更具特色。

石刻画像面分为三层,每一层人数不等,共30人。上层有9人,其中 7人横排排列,前面一人持弓对靶射箭,后右侧一人远视,似指导者,又像 等待者。中层12人横排列队,左起第一人牵狗,前面有两人,一人作练武 状,另一人似指导者。下层9人,位于岩面最下层右角,其中6人横排列 队,前面两人作练武状,队后面一人叉腰观看。人像大小不一,身着长 袍,头戴翎冠,有双手叉腰,有一手叉腰的。从图中明显看出三组不同训 练武术技能的场景,它是当时黑山一带少数民族练武练功,提高攻防格斗 技能的真实写照。这组岩画图像风格粗矿、手法古拙、造型生动、境界高 古,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从三组岩画中可以发现三个共性问题:一、岩画简略、稚拙地勾勒出 了早期少数民族的生活概貌,以及与习武有关的信息符号;二、早期少数 民族的武术雏形与舞蹈、武舞、狩猎、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三、早期少 数民族的武术活动是多人参加,普及较广。

异彩纷呈的特色少数民族武术活动人们在描述武术内容时,往往用“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来概括。 “博大”是针对套路的多寡而言,“精深”则指武术的文化内涵;“丰富” 是指内容的多样性,而“多彩”则指形式的多变性,其中少数民族武术就 在多样与多变之中。但以往研究的相对较少,下面就以少数民族武术的民 俗特色加以分析。根据地域特点追求武术的实用特色自古以来,少数民族更多的是一种集团式的居住形式,而且多在偏僻 的山区。这里的人们根据生产生活习惯、地形地貌特点,天气星辰变化, 应对人兽的侵扰等,从实用方面来发展、传承本民族的武术,并逐渐形成 特色。如苗族武术(苗语“舞吉保”)十分重视粧功,动作严密,拳型紧 凑,活动面积小,反映了苗族人民长期生活在高山深谷的地理特点。苗族武术善用“七”字步,又名赶步,进退大都踩“品”字形,套路多以“四 门”为主,还有“三十六攻,七十二放”之说,有“两防一攻三变五合” 之技巧。这与苗区地势不平、道路坎坷是有关系的。同时,历史上发生在 苗区的战斗、格斗、械斗大都只能是短兵相接,以防为主,防中有攻。因 而其拳法结构必须紧凑,粧步必须稳固,动作必须紧密。不仅如此,苗族 武术器械也具有特色,如内灌水外包铜的烟袋“棒棒烟”、长柄的抅钩刀、 两节连枷棒、用若干股竹篾子制成的可缠在腰间的竹条镖、竹竿子等,同 时都有相应的套路,古朴拙奇而气势猛烈。这反映出苗族人民机智灵活、 坚軔顽强的性格。而土家拳多贴身短打,动作迅疾,拳师猛烈,刚劲有力。 这是因为土家族人民生活地区山势险峻,需要练就在狭路、绝壁、险峰之 地制敌取胜的格斗本领。 土家武术讲究练功方法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既练 站桩、轻功、吐纳术,又练套路和散手。瑶家拳术也具有相似的特点,多 马步、虚步、丁字步、小弓步,很少有大弓步,脚踢不过腰;多用反拳、 阴掌、顶肘,少用直冲拳;多闪展,少跳跃,套路短小精悍,招招都讲究 攻防技巧,以适应山区特点。景颇族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长期身居深 山老林,常同野兽打交道,使得长刀成了景颇族的主要武器,刀法常常含 有砍地、劈兽、开路的动作,实用性极强。而傈僳族,依山负谷,射猎为 生,长刀毒弩日不离身。男子一般左肩佩砍刀,右肩挂箭包,弩箭和长刀 是傈僳族的标志。狩猎时,远靠射箭、射弩,近靠长刀,劈、砍、刺、扎 等威猛异常,在对敌搏斗时,更多是使用长刀。

蒙古族是一个典型的游牧民族,善骑射、善跤术,这是人们所熟知的。 在此基础上,利用拉弓射箭的劲力训练方法和跤术身法,以及二者训练意 识被后世运用到拳术训练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蒙古拳,这也是在科尔沁 地区体育研究的新成果。蒙古拳以滑步为核心步法,以滑步掌为身法和手 法,借势转化成滑步掌走三角、滑步掌加七星(头、肩、肘、手、膝、胯、足)、滑步掌走型、滑步掌加勾踢、滑步掌加挂脚、滑步掌加摆脚、滑步 掌加弹踢等招势。蒙古拳重视内功的修炼,其核心以“口劲”练习为主, 附以神鬼大法调息、调气、跳神。练成后可达到胸空腹实、丹田充盈、气 流滚动,小腹内时常发出声音,两三米之内的人都能听到。蒙古拳的产生 与蒙古族由草原向内陆的迁移有直接关系,并受到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 影响又如拉祜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武术,不管是拳、棍,还是刀术, 呢尺之内便可完成整套动作,是适应山地丛林和狭窄环境格斗的拳种,技 击性和实用性极强。最后用“拳打卧牛之地”概括少数民族武术的地域特 点更准确。

浏览32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