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外兼修为本

武当内家拳是中国武术一大名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摄 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大成,玄机秘法,深隐莫测。它是武当独 特的门派,神功玄技,而且理论上也独树一帜,自成体系,蕴含 着深刻的中国传统哲理之奥妙,在武当拳传人的精心钻研下,形 成了武当太极拳的完整理论。

武当太极拳,以道家功法、养生、健体、祛病、益寿延年为 本,导致行气,还精补脑。视人体精、气、神的修炼互相依存,认 为“精”是根本,是构成人体和促进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气” 又是“精”的载体,“精”、“气”的形式流布全身,不断补给人体 生理活动的能量;“精”是“气”作用的表现和结果,源源不断的 “气”的作用,使人的神——思维、意识及其他活动得以产生和维 持。武当太极拳将这种医学中的精气神学说,进行了高度的概括 和总结,提出了 “内外兼修”的练功原则,在这种原则指导下,进 而产生了 “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三合”、“外三合”,“阴阳变换”、 “圆弧缠丝”,“动中求静、静中求动”,“柔中有刚,刚而不僵”、“细 长深匀、气沉丹田”等等练功要求,建立了 “以丹田运化修炼为 核心,以经络气血津液畅通为先导,以提高性腺系统功能为重点 的有序化程度。这种动功内修程度一方面可掘人体防身御敌的潜 力,另一方面又利用人体攻防动作和御敌形式去调和气血,疏通 经络,使武术攻防训练与养生修身有机结合,实现还精补脑,从而增强生命活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养生 健身说的理论体系,成为与人类强烈的生存欲望相互“结合”的 产物。

值得强调的是,道家气功与武术动功的结合,是武术发展史 上的一个里程碑。因此拳术的技击价值观念开始受到了健身、防 身、搏击格斗的人们赞同的“内功外拳”、“内外结合”、“以内主 为”的内功动功机制。同时,这一内功动功机制在形成过程中,又 不断吸收兵家的理论精华,从而形成了完备的“内外兼修”武当 太极拳体系。

二、拳要道法自然

道家以老子“道”的本体说作为认识论的基础,认为万事万 物皆生于“道”,认为人、天、道的关系是:人效法地、地效法天、 天效法道,而道则是顺乎自然规律而自成的法规的,这就是老子 说的:“道法自然”。武当太极拳在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影响下,亦强调自然,且强调“效法自然工也就是说武当太极拳 功视效法自然与否作为区别其他拳派的本质特征之一,“效法自 然”作为筑建武当太极拳功理论和技术体系的根基。主要表现为: 返朴归真、太极图式、五行变化等。

太极拳“拳名为太极,实无极自然之运作,阴阳自然之合也。” 中国的《易传》把天地未分的原始统一体称为太极,太极即是宇 宙的本根,天地万物的根源。宋代周敦颐《太极图说》指出:“自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太极的一动 一静而产生了天地万物,描绘了一个以太极为中心观念的宇宙发 生图式。拳名太极,就是以拳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合一。所谓“拳 以小道,而太极大道存焉。”即拳为道,道在拳中。练拳的过程, 也是人与自然求和谐统一的过程。

武当太极拳功极重视净化精神,认为先以心使身,再为身从 心。练拳功首先要心灵净化,排除杂念,具有超脱世俗的意境,这 190叫收心,也叫人静,只有收心、人静,才能在练拳中精神贯注,意 识集中,从形体活动中去贯勤肢体和改变气质、充实心府,达到 端庄品格操行,增强体质的效果。

太极拳技艺的特点是一个整体运动,在肢体运动中,要顺乎 自然,也就是说练拳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行动自然,不用僵力,以 轻松柔和的方法进行手、眼、身、法、步的运动,不论上下左右, 进、退反侧,伸缩、起伏、翻转、俯仰变化方位,全在顺其自然, 用意不用力。太极拳艺在演练中要顺其自然,在搏击实战时,也 是顺其对方来势,无思无虑的顺其自然,引进落空把对方拨出。如 果你想对方怎样打来,我又怎样把对方击出,在时差上是不允许 思考的,惟一取胜之法是凭自己的功夫,顺其自然取胜。赵堡太 极拳师在搏击实战中,“出手于无心,击人时无意”,实质上是贯 穿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法则。

三、法于阴阳变化

武当太极拳功法深受道教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影响,形成了 “拳法阴阳”的技击理论。在太极拳式中一招一式都是以阴阳为根 本的。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云:“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 机,阴阳之母也。”《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刚 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是万物变化的 契机与本质,由阴阳对应观念,衍生了一系列对应概念:动静、刚 柔、虚实、开合、内外、进退、起伏、显藏、攻守、始终等等,它 们所代表的诸多对应因素的不同组合及其对应与转化的种种变化, 构成了内容丰富,特色各异的多种技击原理和方法。根据《周易》 原理,以八卦定法:“搠、捋、挤、按、采、捌、肘、靠”,阴阳五 行定步:“进、退、顾、盼、定”。这八法五步是太极拳的技击基 础,在拳架与实战中,充分发挥这八法五步的动作,以阴阳变换 的方式,千变万化' 形成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虚实实,变化 多端。也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济,方能战胜敌方。

俗话说:“不懂阴阳,就无法练习太极拳」说明了拳法中的 阴阳的重要性。在交手中运用阴阳对立的战术,是夺取胜利的关 键。我们在实战中,把敌我双方当作阴阳对立的整体来看,根据 攻守、进取、前后、左右、上下、动静、刚柔、顺逆、开合等阴 阳双方变化规律,根据对方动作特点,采取相应对策,以便使自 己立于不败之地。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说:“动之则分,静之则 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I我顺人背,谓之 粘”。明白了阴阳变化之理,才会有沾粘连随应敌之法。在对敌中, 就能因势利导,得心应手,变化自如。或“避实击虚”,或“引进 落空”,或“随曲就伸”,或“后发先至”,或“先蓄势而后发出以 击敌,蓄于内以击外,蓄于上而击下,蓄于前而击后”。

总之,明于阴阳变化,就可以利用一切有利位置、方向、角 度、位势或腾挪闪展,或借力打力,或四两拨千斤使自己避开死 地,使敌人落入困境,使犯者立仆。

四、动静是技击之法

武当太极拳以动静为本,认为“静”是体力上放松和精神上 放松,是练太极拳的重要一环,只有从意识与肢体上放松了,使 周身经络疏通,血液循环,内气通畅,内练丹田气,外练筋骨皮, 提高自身抵抗防御功能,才能达到防身自卫,痛击敌人。由于“静” 的功能,使我们在迎敌的搏击时,能神视“知机”动中求静,静 是方法,动是目的。只有实现了动,才能完成进攻与防守。太极 拳论云:“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拳 论规定了技击战略战术,在临敌时,要冷静沉着,临危不惧,以 逸待劳,心静、意静、意守丹田,体松自如,审查敌意,不怯敌, 不意乱,沉着无畏,从容不迫,“静中求动,动中求静”,判断敌 意与来势变化,劲力方向,搭手搠捋挤按,沾连粘随,引敌化力, 使敌人入我圈内,乘其虚,借其力,破坏他的重心,拨其根,顺 势把他击出。

武当太极拳强调“后发制人”,尚敌欲发我,则应心中坦然, I审候应机,静以俟之,微动即应。“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已 i先动”,谓之“后发先至也”。兵法中所说的“安机待守”,也是教 导我们在技击实战时要“静以待动工如果我们静视敌方动势,他 [不动,我也不动,以静待之,他若微动,必有一定表现。我意已 在他先,随其方向而动,引进落空,对方必定被我所制。

拳论云:“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以静而动者 活。活,则周身轻松,随曲就伸,进退自如,虚实分明,变化无 !穷。否则浑身僵硬,不视察对方形势,只管浑捶击打,凭蛮干、暴 力、勇猛直闯,急于求成,思想必定紧张,肢体动而不活,招法 :变化不灵,或者凭大欺小,凭强压弱,终于失败。因此,太极拳 艺,必须是“以静求动”,这是战胜一切敌人之法。

 

浏览41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