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提精神力就是说体内的精气神劲,在意念的导引之 下,不但是充实盈盛,而且可以随意运用,就好象箭在弦上、 弓张满月、伺机待发一般,可以随意而至、随意而变、随意 而发。“暗藏杀机工就是说神不外泄,意不外露,使对方难 以捉摸我方之意图,就象拳经中所说的那样:“见之如妇,岂 知如虎”「静似书生,动如猛虎3俗话所说的“表面笑嘻嘻, 暗中藏杀机"也是这个意思。“粗筋暴肌”,就是说从体表是 容易看到的经筋粗暴、肌肉峰起、力大雄厚,然而又显僵直 之像。“腹中空虚”,是说单纯注重求力者,平时不重视丹田 气的锻炼,真阴不退,纯阳不增,清浊之气混合难分,故不 能吐尽,新不能纳满,因而气也就始终不能清净归根。内劲有用之不完,取之不竭之长处:外力则有一发 则尽,易于中断之缺点。前面已经说过,内劲是产生于经络血脉中所流行的气 血,然而气血在人体之中的流行,始终是如同游云行走一般, 总是连续不断、周流不息的,因此内劲的运用,也同样是连 绵不断、步步深入、愈发愈大,即使是在发放爆发劲力时, 丹田之气也仍然是“抱七撑三”,尚存后备之劲气,不致于在 爆发后气散劲竭,而外力在运用时,则是一发则尽,无后续 之力,所以容易中断。这是由于劲有弹性,力无弹性(相对而 言)之故。内劲主生于血脉间的营气之中,外力主生于筋腱间 的卫气之中。而肌肉、骨骼,乃是劲、力发放时的共同依托。人体中的骨骼和关节的粗细及强壮程度,直接关系到劲 力发挥时支撑力量的大小,所以骨骼粗壮的人,支撑的力量 也就大,劲力的发挥也就充分。反过来讲,骨骼和关节细小 的人,支撑的力量也就小,所发挥的劲力也就弱。在《黄帝内 经,灵枢》的经脉篇中讲, “骨为干工就是说“干”有支撑的作 用,所以我们多把它称为骨架,就象古时建造房屋时所用的 木质大梁、椽子、顶柱一样,起“支”和“架”的作用。

关于肌肉的作用,在《黄帝内经。灵枢》的经脉篇中认为 是:“肉为墙”,是保护人体经筋、血脉、经络、骨骼的墙。 因为人体的肌肉本身,就具有一定弹性和伸缩的特殊性能, 所以它在攻防技击中,主要是起着减震、缓冲和滑动的作用。当然,肌肉、骨骼在气体和液体的作用下,是具有生命力的, 而房屋的墙,则是没有生命力的。古代医学中之所以把肉比 做墙,是从它起着保卫和防护作用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比喻 的。关于筋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韧带,其质地坚韧、柔 软而滑溜,它生存在人体的皮肤之内、分肉之间,是一种带 有白色兼青色的带状或片状物体,是连接肌肉的一种坚韧组 织。筋腱不但质地坚韧,而且既有伸缩又富于弹性的特性, 因此人体的四肢之所以能够伸缩,五指之所以能够开合,两 足能够履行,两腿能够跳跃,筋腱的伸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在内家拳中所爆发的弹抖劲力,除了气血、骨骼、肌肉 的共同作用外,筋腱发挥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在《神运经》中讲:“伸筋以拔力”,“松筋者涣也,汉筋者 萃也(汉者,奇男也,利害而威武也。萃者,集也,聚也)。 松涣者软之极也,汉萃者刚之极也。松如绳之系,汉如冰之 清”,以及在《黄帝内经•灵枢》中言道:“筋为刚”,都是讲筋的 作用的,而且也足以说明了人的力,是来源于筋和腱之中的 卫气。所以说筋腱和卫气不但是四肢伸缩动转的主宰者,也 是力量的生处(当然,筋腱本身之所以能有伸长弹性,仍是气 血所营养的结果)。

内家拳以上为了说明劲与力之间的区别,列举了一些表现形 式,并引证了一些医学理论,加以粗浅的探讨,非敢评议内 外拳术两家之长短,因为在拳术之中,无论是外家拳,还是 内家拳,都不是截然分割的,练内家拳绝不是只求内而不求 外,或只用劲而不用力:练外家拳也绝不是只求外而不求内, 或只用力而不用劲的。所以内外两家拳术对于劲与力、营和 卫的培养和锻炼九都是在其互相交错中为之运用的,只不过是二者对气、劲、力的锻炼方法、追求的方式上各有所异, 对劲力、营卫所求的侧重面不同而已。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就以劲力 来讲,虽然说在劲力二者比较下,劲比力要圆活灵巧些,但 是劲与劲比较也有笨劲巧劲之别。所以如果单纯追求劲的增 大,而不求内劲与体用的结合运用,那么这种单纯的追求结 果,也会导致劲的僵拙。反过来说,拙力通过一定的锻炼方 法,并与体用相结合,同样会易拙为巧,变笨为灵。另外,劲与力如果做时间和耐久比较的话,内功纯青的 人即使是三年五年不练拳,他的内功不会减少的太多。而一 位微炼有素的健美运动员或是举重运动员,隔上三至五年不 锻炼的话,不但力量明显会下降,而且原有的肌肉隆峰也会 大减或消失。这是因为练内功的人,虽然不练拳了,但他仍 然在练气,所以只要内气充盈,他的劲就不会有明显的大减 大消精所谓精,就是精华,是人体水谷物中最纯粹、最有营养 价值的精微物质。在形意拳的术语中,又把这种精微物质称 为“醍醐工所谓“醍醐贯顶"就是要把最精微的高级营养品, 贯注于脑海,脑海有余则能使目明脑聪。精,在人体之中包括两种精:一种是元精,来源于父母 双方的媾合之精,谓之先天精和元精另一种是后天之精, 它来源于饮食物中的高级营养品,就是以上所讲的“醍醐”。后天之精,是由饮食物入胃以后,经过胃、肠的消化(分 解)和吸收生成的。在道家丹经《大成捷要》中云:下丹田华 池,乃为藏精之所,其上下各有一窍,上通内肾,下通外肾。所以说下丹田乃是“炼精化气”之处。生殖系统的精,是由先天之元精与后天水谷之精,互相 结合后生成的。不论先天之精还是后天之精,不论是元精还 是生殖系统的精,都是人身中的高级营养物质,而先天之精 又是依赖于后天之精不断给予给养和补充的。先天之精属 肾,后天之精为脾(脾主运化),这就是后天养先天的道理。

精神和元神我们在前面所说的“醍醐贯顶”也好,“还精补脑”也好, 并不是指的生殖系统的精,而是指从水谷物中所提取出来的 精。那么,为什么在练功中又要强调节制性生活呢?上面已 经说过,生殖方面的精,是在先天之元精和后天水谷之精的 结合后转化成的(在外肾——睾丸),如果在练功中性生活过 多,生殖精也就自然要增多排泄量,若要得到一定数量的补 充,就必然要使先天精和后天精增大消如果条件、饮食、 环境、情绪、起居,以及五脏六腑等不能与之相适应的话, 是难以得到及时和充足的补充,因此就会增多元精、元气的 亏损,造成人的精力不足,怠倦少神,所以对身体、对练功 来讲,都是有损而无益的,因而必须加以节制。所谓神,是指心神、神态、神气、精神和元神。神是听不见、摸不着的,然而人身之神,并不是凭空想 象的产物,也不是凭人的意念能够产生的,必须有产生它的 物质基础。神的来源与产生有两个方面:一是神的来源与人的生命 一样,是来源于父母双方精气的媾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元 神;二是人出生以后,依赖于水谷精气的滋养来生成。在《黄帝 内经•灵枢》平人绝谷篇中讲广……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由此可见,神的来源与产生,必须首先是精足气盛,如果精 衰气亏,神也就随之而散减。

神虽然听不见、摸不着,但却能够看出来。拳经中说, “有神在目"就是说人身之神,主要是通过两只眼睛来表现 的。另外,从人的皮肤、面色、光泽和劲力、体态等方面, 也同样能够看出一个人的神是否旺盛。凡精气旺盛的人,神 气也就表现得饱满十足,眼神有光,皮肤润泽,劲力充沛, 凡是精气衰退的人,也就目无神光,皮肤枯燥,面无光泽“ 所以说精气是决定一个人神气盛衰的物质基础。例如一个久 病不愈,饮食巨减或接近死亡的人,他的目光必然是迟疑呆 滞,神散难聚(主指瞳孔),目无光采,神气耗竭,皮枯肤朽, 干燥无润,这些都说明了是由于精气的巨衰而使得神气减 弱。 一《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形与 神俱"都是人生命存亡的重要征象。因此说神与人的形体, 是一刻也不能分离的,人的生命存在一日,神必存在一日, 若人的精绝、气断、神灭,人的生命也就必然随之而消亡。以上所说的意、精、气、神、劲五个方面的内容,就是 内家拳(指形意拳)中所求之内的含义和范围,是形意拳锻燎 之宗旨,更是强身健体之本。但是,要求得精、气、神的充 盈健旺,除了掌握内家功法和外形拳术的锻炼以外,还必须 同时注意解决好环境、情绪、卫生、饮食等多方面的问题, 诸方面的因素配合得好,内功功法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如 果是环境不安宁,空气不新鲜,情绪不舒畅,卫生条件很坏, 饮食又不注意饥饱、不讲究营养价值的搭配,那么就是内功 功法掌握得再好,练的时间再长,也不过是维持一定水平而 已,欲得精进,则是非常困难的.过去人们常说:“穷文富 武”,就是这个道理。一个武术运动员,在剧烈或持久的运动' 中,必然要消耗一定数量的热量(也就是精气),而要使消耗 的部分得到补充给养,就必须注意饮食的营养,才能保证精 气不亏。而且通过内功和运动,加速了吐故纳新。新陈代谢 的循环加快了,才能在一耗一补中使得身体康健,这就是在 消耗中得以促进循环,在营养中得以补充给养,在锻炼中得 以强健的道理。

浏览33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