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套武术操与《武术教学培训教材(一分册)》中的三套武术操共同组成了武术 操系列练习。第四套武术操共有10节,由59个基本动作组成。与前三套相比,增加了节 数、动作数量和难度。本套操中的第九节以攻防对接形式编排,旨在从一个侧面体现武 术含攻防本质属性的特点;第十节动作精悍有力,并以三次发声相配合,以气催力,以 势助威,体现威武之势,以激发习练者的兴趣,提高锻炼效果。
本操动作图解及说明:
各节五至八呼同一至四呼动作,唯左、右肢动作方向相反。
各节四呼动作均为下节一呼动作的开始。
O预备势
并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五指并拢贴靠于腿外侧,掌心向内,指尖朝 下。目视体前方(图7.1.1)。
并步站立抱肘:下肢不动。两臂屈肘上提,两掌握拳抱肘至腰两侧,拳轮朝内。目 视体前方(图7.1.2)。
O第一节
一呼:开立步左冲拳
接上动。右脚支撑,左脚提起向左侧跨半步同肩宽成开立步站立。随体向右拧转约 80度,左臂内旋向左斜前平冲拳,拳心向下;右拳不变。目视左拳方向(图7.1.3)。
二呼:开立步右冲拳
接上动。下肢不变。随体向左拧转约120度,右臂内旋向右斜前平冲拳;左臂外旋回 收抱肘。目视右拳方向(图7.1.4)。
图7.1.1 图7.1.2 图7.1.3 图7.1.4
三呼:开立步弓步冲拳
开立步左冲拳:接上动。下肢不变。随体向右转约120度,左拳向左斜前经平冲拳 过程;右拳回收抱肘。目视左拳方向(图7.1.5)。
左弓步冲拳:上动不停,随体左转约150度,左脚提起向左斜前上步成左弓步。同 时,右臂内旋向左弓步方向右平拳冲击;左拳回收抱肘。目视右拳方向(图7.1.6)。
四呼:收并步双抱肘
接上动。右脚支撑为轴,随体右转70度,左脚上蹬起,收至右脚内侧成并步站立。 同时,右臂屈肘外旋,回收抱肘;左拳抱肘不变。目视体前方(图7.1.7)。
易出现问题:冲拳未顺肩,三呼、七呼的右、左冲拳未与左、右弓步同时完成。
O第二节
一呼:左弓步格肘冲拳
接上动。右脚支撑为轴,随体左转约90度;左脚提起向左落步成左弓步。同时,左 前臂向左弧形立肘外格,力达前臂桡骨一侧,拳心向里;右臂内旋平拳向体前冲击,拳 心向下。目视右拳方向(图7.1.8)。
二呼:提膝勾挂手
接上动。右脚支撑为轴,随体右转90度,左脚蹬起向体前提膝。同时,左拳先变 掌,臂经内旋掌变勾,自前向左下后方直臂勾挂成反臂斜后下举,勾尖向上;右拳臂外 旋屈肘,收抱至右侧腰间,拳心向上。目视左侧前方(图7.1.9)。
三呼:半马弓步格肘冲拳
左弓步冲拳:上动不停,右腿蹬直成左弓步。随体左转约90度,右臂内旋,右平拳向 体前冲击;左拳回收抱肘至左侧腰间。目视右拳(图7.1.11)。
四呼:收并步站立双抱肘
接上动。右脚支撑为轴,随体右 转约120度,左脚提起收至右脚内侧 成并步站立。同时,右臂外旋屈肘, 收抱至右侧腰间;左拳不变。目视体 前方(图7.1.12)。
易出现问题:二呼提膝未向体前 方,后勾挂臂肘屈;格肘拳高于头。
O第三节
一呼:并步站立斜前托掌
接上动。两脚不动。随体右转45度, 右拳抱肘不变。目视左掌方向(图7.1.13)。
二呼:右后点步冲拳
接上动。右脚支撑为轴,随体左转90度,左脚提起向左前上半步,重心前移成右后 点步。同时,右臂内旋,右立拳向前平直冲击;左臂屈肘内旋,顺势内翻掌,向胸前盖 掌成立掌,扶触右臂内侧,掌心向右。目视体前方(图7.1.14)。
三呼:弹腿虚步推掌
右弹腿推掌:接上动。左直腿支撑,右腿屈膝前上提,迅即膝挺直、脚面绷平向前 弹腿,力达脚面前段。随体右转约45度,左掌向体左斜前立掌推击,力达小指一侧;右臂 外旋屈肘收抱至右侧腰间。目视弹腿方向(图7.1.15)。
易出现问题:弹腿与虚步推掌未在三呼中协同完成; 三呼1动左支撑腿过度屈膝,弹腿时直腿向前摆起。
O第四节
一呼:并步臂内绕环双挑掌
接上动。两脚不变。两拳变掌,同时由腰间经两侧下 向上举掌,顺势弧形向头上交叉臂(右臂掌在外)立圆向内绕 环一周,迅即两臂分别摆至两侧平举,立掌上挑,力达食 指。目视左掌方向(图7.1.18)。
二呼:左弓步压掌
接上动。左脚提起,随体左转约45度,向左前横跨一
步成左弓步。右臂外旋屈肘下压掌,于体右稍斜前上压举掌,力达前臂掌背一侧;左臂 屈肘,向左肩斜后上方顶肘,力达肘尖,左掌心向斜前下。目视右掌方向(图7.1.19)。
三呼:左前点步挂掌 接上动。左腿蹬直,重心右移,随体左转约90度,左脚内收,上体略后仰成左前点步。同时,右臂内旋,直臂自右侧经下向左上绕臂一周,顺势右掌立弧形经下向左耳侧 外挂摆掌,屈肘,力达拇指一侧,指尖向左后斜方,指尖向左后斜上方,掌心向外;左 掌经右腋下,随体左转,顺势立圆经左下、上、后下直臂摆成反臂斜下举,掌心向斜后
四呼:外分掌并步抱肘
接上动。右脚支撑为轴,随体右转约135度,左脚收至右脚内 侧成并步站立。同时,左臂掌顺势自下向右上立圆划弧摆,与右 臂掌经头上交叉,两掌分别向左右两侧分掌下摆,两掌变拳,屈 肘收抱至左右腰间。目视体前方(图7.1.21)。
易出现问题:一呼两臂内绕环臂腰未充分向上伸展;三呼体 后仰不明显;三、四呼动作不连贯。
第五节
一呼:并步站立上冲拳
图7.1.21 接上动。两脚不动。右拳直臂上冲拳,拳心向左;左拳抱肘
不变。目视左侧方向(图7.1.22)。
二呼:左弓步勾手亮掌
接上动。右脚支撑,左脚提起向左侧跨一步成左弓步。同时,上体顺势向左侧稍 倾斜,右臂稍内旋变掌, 自上向体前下摆,迅即掌变勾手向右后勾挂,勾尖向上成反臂 斜后下举,直臂;左拳变掌,随左跨步向头左侧上方弧形抖腕亮掌。目视右侧方向(图 7.1.23)。
三呼:上击掌弓步劈掌
左后点步上击掌:接上动。右脚支撑为轴,随体右转135度,左脚内收蹬直腿,顺 势重心移至右脚,经左后点步过程。同时,左掌顺势摆至头上方,右勾手变掌,以掌背领
先,直臂弧形上摆至头上方,与左掌心一侧相击,两臂伸直,两掌心向前,指尖向上。 目视体前方(图7.1.24)。
左弓步斜劈掌:上动不停,右脚支撑为轴,随体左转135 度,左脚提起向左侧进步成左弓步。同时,右掌以小指一侧领 先,向右斜前45度方向立掌下劈,臂稍屈,力达掌外沿;左掌变 拳臂外旋,屈肘收抱至左侧腰间,顺势上体向左侧倾压。目视右 掌前方(图7.1.25)。
四呼:收并步站立双抱肘
接上动。左脚上蹬提起,随体右转约30度,收至右脚内侧成 并步站立。同时,右掌变拳屈肘回收至右腰间抱肘;左拳抱肘不 变。目视体前方(图7.1.26)。
易出现问题:三呼1动点步上击掌两臂均未伸直;三呼2动弓 步劈掌时上体未向左侧倾转体。
O第六节
一呼:弓步推撑掌拳
并步站立侧平上托举掌:接上动。下肢不动,随体右拧转 45度,两拳变掌,顺势直臂,两掌分别向左右侧弧形上托平举,
掌心向上,指尖分别向左右方。目视右掌(图7.1.27)。
左弓步推掌撑拳:上动不停,随即上体再向左拧转90度,左脚迅即提起向体前落步 成左弓步。同时,右掌顺势弧形向右上、右耳侧摆,经体前屈肘,立掌向前推击;左臂 内旋屈肘,翻转掌,掌心向下盖掌变拳,内扣腕,拳轮向前;右立掌推触左腕内侧,合 力前推呈左撑拳、右推掌。目视体前方(图7.1.28)。
二呼:左后点步掳砍掌接上动。左脚蹬起,右脚掌支撑为轴,随体右后转约225度成左后点步。同时,右掌 臂经内旋,八字掌以掌心领先,向体前平掳后,臂经屈肘外旋,倒立掌收至右侧腰间, 掌心向前;左拳变掌,臂外旋肘稍屈,仰掌经左弧形摆向左斜前上方砍掌,力达小指一 侧,掌心向斜上,直臂。目视左掌(图7.1.29)。
浏览4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