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控制对方,准备按压对方双肩着垫,或 是接下一个跪撑技术,继续得分;被摔倒者不能随便躺在垫上,而要避免双肩着垫,准 备逃脱和反攻。
二、鼬撑技术错构的令折
跪撑技术是一方在下边跪撑或被摔倒在垫上,另一方在跪撑者上方,双方互相攻守 的技术。有的从罚跪撑开始,有的从站立摔倒后开始。这种技术明显地是一方占据主动、有利的位置,另一方处于不完全自由的被动位置。跪撑者虽然在下边处于被动位置,但是身体重心低,支撑面大,易于防守而不利反攻。现在古典跤高水平运动员的比 赛往往难于在站立摔时得分,一旦出现跪撑角斗容易得分,见输赢。跪撑技术是古典跤 和自由跤技术武库中的重要内容,更是古典跤决定胜负的武器,必须重视跪撑技术及其训练。
(一) 提抱动作的技术分析
跪撑比站立时的身体贡心低,跪撑者防守时又经常胸腹贴着垫子进~步降低身体重 心,两臂和两腿向两侧伸升,又扩大了支撑面,而且古典跤又不允许拉脚提腿。因此, 把这样姿势的运动员直接翻转成背朝下是很困难的。只有把他抱提起来,使其重心升 高,失去或减小手臂、腿脚的支撑作用,再用滚桥或过胸摔翻转对方。跪撑者为防止对方的抱提,尽量使胸、腹、髅贴紧垫子,不让对方的手臂插入胸腹下抱上躯干,或者推 拉对方的手臂,不让抱好。自由跤除抱提躯干外,还可以提拉对方的腿脚,或用腿勾缠 对方的腿,使对方失去腿的支撑力,再去翻转。
(二) 使用翻转动作的技术分析
把对方身体由胸腹朝下翻转成肩背朝下,可以沿对方身体的纵轴、横轴翻转,但更多的是沿着对方身体的纵轴与横轴之间的斜向轴翻转。
沿身体横轴翻转,直接向头或脚的方向翻转直径长,难于成功。除了抱胸向后倒翻和压颈提腿翻外,向横轴方向翻转的技术少。
沿身体纵轴方向翻转,其直径短,容易翻过去,按说向身体纵轴方向翻转技术应该多,但宾正直接向身体纵轴方向翻的技术很少,多是沿着身体斜向轴翻转。如滚桥,看似沿身体纵轴向侧翻转,实际是向前侧翻转。其他如反抱大腿翻、交叉抱小腿翻、骑缠等等都是沿身体斜向轴翻转。
(三) 防对方使用翻转动作的技术分析
跪撑移动主要是指跪撑者在被动情况下的移动。这种移动是跪撑者为避免身体由胸 腹朝下被翻成肩背朝下的移动。所以跪撑者的移动是根据上边运动员的进攻技术而动 的。
古典跤跪撑时多趴在垫上,抬头、挺胸、塌腰,使散部和腹部紧贴垫子;四肢展 开,向前后左右移动,以向前移动为主。腰向左右移动,这是防滚桥和变向滚桥的移 动。防抱提时,向左右移动,离开对方,使对方无法发力,或是向左右挤撞对方离自己 近的支撑腿,破坏对方身体重心的平衡。自由跤除古典跤的移动之外,对方抱腿或提腿时,可抽腿或向后蹬腿,远离对方, 不让对方抱好、发力。例如,对方用反抱大腿时,身体可向外扭动,向对方翻的反方向移动。对方用交叉抱小腿翻时,可两腿分开,一腿向前迈出。对方用骑缠时,可以跪起来成高跪撑姿势,甚至站起来。移动时要注意对方的变向动作和技术变化,.如自由跤的骑缠变滚桥等。
三、手膺、腿盼、果领、躯干昭会的技术兮折
人的头颈、躯干和四肢,可以单独活动,但是它们是连在一起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摔跤运动员使用技术动作是在中枢神经的支配下,全身各部协调地参加活动。所谓 “内三合、外三合”,就是要精神、气力、勇气和四肢、躯干、头颈协调配合,才能把技术做好,身体某部分不能不参加技术行动。技术做得不完整或发力不顺达,就是由于 身体某部分没有积极协调地行动。摔跤界常说的“手到脚没到、腰来腿不来”就是指身体某部分没有很好地参加技术行动,影响了技术的使用。人体的活动既有规律又有习惯性,例如,人的行走是先向前失去身体重心,再向前移脚步,并且是左脚向前时右手向 前摆动,右脚向前迈步时左手向前摆动,这已成为定型。而摔跤的技术动作则不尽如 此,往往是右脚上步时右手随之向前动,撤左步时左手随之向后撤。这是摔跤技术本身的需要。这就要求改变习惯了的动力定型。训练就是要使身体各部根据技术的需要而动,不能随便动,要克服随意性动作。要使四肢、躯干和头颈听从大脑的支配,举手投足都有目的。
四、用力秘作衿技术孕折
使用技术时,要考虑到自(_!>的身体怎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和速度,使对方不便 发挥力髦和速度。确定肌肉力量时,如果肌肉的紧松程度不变(力量不变),力矩的大小将决定于力臂的长短。完成某个动作时,组成关节的各骨间的位置也就改变,肌肉力臂的长短也发生变化,也就是肌肉力矩有了变化。肌肉力臂的改变与肌肉拉力的角度变化有密切关系。 -般来说,肌肉拉力角接近直角时拉力最大。当肘关节弯曲成100°时,屈臂的肌肉力矩最大;当角度改变时,力矩减小(完全伸直或深屈时力矩最小)。膝关节、髓关节等,力矩的增大或减小都要取决于屈或伸的角度。因此,抱腰、抱腿时,要把肘关节屈到100° 左右,以便发挥出较大的力峨。使用过胸、揣等技术时,要先屈膝,然后再蹬直腿。这样不仅便于接近对方,而且可以使腿发挥更大的力量。
(一) 拉直与深屈
使用技术时,要在对方肌肉力量小或动作不便时使用。对方关节完全伸直时力矩最小,例如运用交叉抱小腿翻时,把对方腿拉直则翻转省 力。若对方大腿和小腿都有弯曲了,即使交叉抱好,翻转也费力。对方关节深屈时也便于使用进攻技术,例如自由跤滚桥时,进攻者若用胸腹和大腿 挤压对方一腿,使之深屈,比对方伸开腿容易滚桥。又如,把对方的臂拉直,并使之靠近他的躯干(肩关节深屈),对方这只臂就难于发力,难于发挥作用。所以,滚桥时要尽可能地把对方的臂和躯干一起抱紧,以便滚动。
(二) 贴近与离开
摔跤运动员使用技术时,要使身体关节弯曲角度适合自己使用的技术。握抱对方 时,手臂关节要靠近自己。例如握颈,要坐腕、坠肘、垂肩,手臂靠近自不要完全伸直。这样的握抱从生物力学的观点看,其杠杆可赢得力量优势。因为力量的大小与关节离身体的距离成反比——关节离自己近力量大,离自己远力量小。从遇到突然的反关节动作,到完全伸直有一段距离,能起缓冲作用,不易受伤。再如抱提时,要把对方拉 过来,靠近自己,同时主动靠近对方,使手臂关节贴身,以便发力。防守对方的动作也要使对方的关节深屈或伸直,贴近对方或远离对方,例如对方右臂捧我左臂我用左臂圈抱对方右臂时,对方右肘弯曲到100。正好用力。我可以用左臂向上抄对方右上臂用胸挤对方右前臂,身体靠近对方,使对方右臂深屈。或是用左前臂撑对方胸,身体向后撤,远离对方,使对方的右臂伸直,这样会使对方右臂不便发力。运用技术时要使全身协调用力。进攻要抓住时机,或用准备进攻动作创造进攻机会。运用技术动作时,要尽量使关节靠近身体,肌肉拉力角成90。,以便发力,而使对方身体关节深屈或伸直,使之不易发力。防守时,远离对方,使对方的关节远离身体, 减小其发力,或者贴近对方、挤撞对方,使对方身体重心失去平衡而不便发力,并促使对方的关节深屈或伸直,不易和不便发挥肌肉力量。
小结:
摔跤技术繁杂多样,但其基本结构是有规律的,只要我们掌握了摔跤技术的基本结 构,按基本结构练习,既便于掌握单个技术和组合技术,又便于改进技术和创新技术,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思考题:
浏览34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