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踪拳

李玉川编著的“迷踪拳系列”(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共分7册, 系统全面地对迷踪拳进行了整理。迷踪拳传入青县主要分大屯村和小南河村两 个渠道,本书介绍了迷踪拳的风格特点、拳械体系及其在河北青县的流传和发展 等内容。

劈祛拳

为了使古老的拳种重放异彩,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为武术走向世界创造 条件,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武术研究院从1995年开始,对一些流传 广泛、影响较大的拳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创编了系列规定 套路。首批列人该拳系的包括:形意拳、八卦掌、南拳、少林拳、太极拳、八极拳、通 臂拳、螳螂拳等。中国武术系列规定套路编写组编写的《劈挂拳》(人民体育出版 社1999年10月出版)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的。该书在介绍劈挂拳发展简史、 特点、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列举了该门拳械的各种竞赛套路。

八极拳

王世泉的《八极拳真传》(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介绍了八极拳的 历史传承、风格特征及训练要求等,对八极拳的技术体系进行了图文解说。此外, 还有八极拳精要编写组1989年编写的《八极拳精要》、中华武术大观编委会1992 年完成的《霍氏八极拳》、以及流行于台湾的《刘氏八极拳》、《刘氏八极劈挂》等,其 中后三种主要是关于燕赵武术八极拳两个流派的专著。

极拳道

王双忠的《极拳道》(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探索了当今时代 发展中武术可能的合理的表现形式,体现了当代武术人士对武术发展的思考和积 极改革尝试。

六合渾腿

北京市中国书店1984年12月影印的大东方书局1933年出版的《六合潭腿 图说》,由朱国福、吕光华合著,系朱国福在南京国术馆任教务处长时所成,书中的 动作教授采用了西方体操式的口令,显然带有当时“新武术”的时代烙印,从中仍 不难看出中国武术现代化的早期痕迹。

八卦掌

19乃年12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姜容樵所著的《八卦掌》,该书是1963年 6月版的再版,主要介绍了八卦掌的动作解说、锻炼方法和步骤等。1982年10月 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罗洪宣整理的《八卦掌和八卦掌对打》主要介绍了八卦掌 的基本动作和对练技术。1984年12月北京市中国书店出版的庐景贵的《曹氏八 卦掌》介绍的是曹仲升所传的八卦掌体系。1985年7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的费隐涛、费玉梁编著的《武当八卦掌》主要分“八卦掌概说”和“动作图解”两部分,属基础知识普及类著作。1986年7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刘兴汉主编的 《游身八卦连环掌——健身篇》,在介绍八卦掌源流、拳理的同时,强调了八卦掌的 健身作用。1987年7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香港马友清、刘敬儒著的《程氏 八卦掌》则主要介绍了程廷华传授的八卦掌支系。1985年9月吉林科学技术出版 社出版的李子鸣编著的《董海川八卦掌》,阐述了梁振蒲所传八卦掌的技理体系。 1987年12月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的孙锡堃1939年著的《八卦拳真传》,不仅阐述 了该拳技理,而且有8种器械练法及道功概论及丹道口诀等,反映了作者所处时 代武术著作的浓重特色,其中有“集成拳术,复按易理,定八卦,合五形,增招添数, 借贷传统”之语,道出了中国武术发展的一个规律性特点。1988年2月天津市古 籍书店影印的任致诚《阴阳八盘掌法》则反映了代表八卦掌源流另一观点的阴阳 八盘掌法体系内容。1988年12月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出版的郝心莲编著的《精 义八卦掌》,是作者数十年习武经验的提炼,在论述源流、技法的同时,指出了习练 八卦掌时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1988年12月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烈的 《尹式八卦掌》是关于董海川弟子尹福传习的八卦掌支系。1990年9月人民体育 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武术文库•拳械部•拳术类”中田迴的《阴阳八盘掌•蟒形 掌》,在阴阳八盘掌体系的基础上专门介绍了其中的蟒形掌。1990年10月中国展 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拳术与气功丛书”中,由温仲石编著的《游身连环八卦掌》一 书,是沧州武林人士关于一个沧州武术流行拳种的整理。1991年10月北京体育 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剑仙编著的《八卦掌散打术》,是参研曹仲升《曹氏八卦掌谱》后 对高义盛所传八卦掌散打技击术的阐释。1983年1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蒋 浩泉、裴锡荣编著的《八卦散手六十四路》是关于尹福一系八卦掌散手技术的专 著。1994年6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功成编著的《董海川八卦转掌技击 术》是作者继《董海川八卦掌神功秘诀》之后,着重介绍八卦掌搏击术及内外双修 之法的又一作品。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的狄兆龙、高飞编著的《秘 传武当八卦掌》,系指董海川弟子史计栋所传的流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年1月出版的由郭古民传授、吴越整编的《九宫八卦连环掌》,主要介绍了由郭古 民传授的八卦掌支系。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出版的中国武术系列规 定套路编写组编写的《八卦掌》,在介绍八卦掌源流、特点以及训练方法的基础上, 列举了八卦掌拳械的各种竞赛规定套路。1999年4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 的刘敬儒主编的《八卦掌》,是作者多年从事实际练功和深人研究的体会和总结。 2〇02年2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朱宝珍的《传统八卦掌》共分四册,较为系统、 全面地介绍了八卦掌拳学的承传、功法、技术体系,其中穿插的该拳种名人历史轶 闻引人人胜。2003年10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张全亮的《李子鸣传梁式直趟 六十四散手掌》,专门介绍了该掌的练与用。2005年1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 张全亮《八卦掌答疑》,则以专家读者答疑的形式,介绍了八卦掌体系的基本知识。

1998年10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耀忠编著的《八卦散手掌》,介绍了刘 德宽一支的八卦掌技术。1990年4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裴锡荣、裴武军 编著的《八卦八形掌》介绍了八卦八形掌的基本技术动作及歌诀。1993年9月北 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赵振忠编著的《八卦七十二暗腿》是关于八卦掌腿法的 著作。1997年9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同为赵振忠编著的《八卦掌快速人 门不求人》是关于八卦掌基础知识的普及读本。2003年11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 社出版的刘敬儒编著《八卦掌述真图谱》,在结合作者自身习武经验介绍八卦掌拳 术体系的同时,在成书结构上适当地考虑到并针对了当今快节奏、重成效的时代 特点,表现出了一种积极的进步意识。2004年7月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 《八卦掌秘传拳谱拳法》中指出,“有不少动作直接将形意拳移植到八卦掌中,可以 看出二者互相借鉴的特点。但发劲和运式速度却按八卦掌要求演练,以达到珠联 璧合的效果,并非原卦照搬”。表明了八卦和形意二者之间的交融特点。2004年 4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刘敬儒主编的《程氏八卦掌》全面介绍了程廷华所传 八卦掌的风格和演变。2005年2月,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古拳谱丛书”第 二辑中王举兴的《宋式八卦掌与器械》,介绍的是董海川弟子宋永祥传承的八卦掌 拳械系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的“古拳谱丛书”第四辑中杨维 的《杨氏八卦掌秘法》介绍的是与董海川八卦掌不同的另一支由阴阳八卦掌和铁 砂掌融合而成的山东庆云杨家庄杨家世代传承的八卦掌系统拳械。

形意奉

1981年8月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沙国政编《形意拳散手炮》,介绍的是由作 者根据数十年习练经验而创编的一个形意拳对练套路。1981年12月人民体育出 版社出版的李天骥、李德印《形意拳术》,是在李玉琳原作的基础上整理完成的,在 着重介绍形意拳基本拳法和典型传统套路的同时,书中还增加了形意连拳、健身 桩功等作者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也算是一种创新和发展的体现。1984年3 月北京市中国书店出版的刘殿琛的《形意拳术抉微》分上下两卷介绍了刘文华一 系的形意拳术,包括上卷总论和下卷分论,其中有“立正”、“开势” 口令。1984年4 月北京市中国书店出版的凌善清的《形意五行拳图说》介绍的是靳云亭传授的形 意拳法系统,包括上编总论和下编拳谱两部分,其中上编有形意拳源流和流传表。 1984年6月太原市武术挖掘整理组翻印的《形意拳拳谱》,最初成书于清朝乾隆 壬寅年,这本珍藏在民间传抄的古老拳谱记载了以李洛能和其门下的郭云深等八 大弟子为代表的形意拳拳术理论。丨986年11月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沙国政 审定、刘云发整理与演练的《形意大连环》。1990年1月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的关 永年的《形意五行拳术》兼有孙禄堂、李文亭二人的形意拳术特点。1990年5月南 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周永祥等的《中国形意拳》主要介绍了形意拳理论和单练、对练 套路,这是由沙国政创编的一个形意拳综合套路。1990年7月中国书店出版的孙福全的《拳意述真》中有关于形意拳人物、拳论等的专门论述。19913月由湖北 科学技术出版社和南粤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华武术大观•李文彬、尚芝蓉专辑” 中李文彬、尚芝蓉编著的《尚氏形意拳械抉微》一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尚氏形意体 系。丨993年11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太谷县志办主编的“形意拳丛书”的第 一册,是山西太谷县对形意拳文献进行整理的开始,较详细地整理和汇总了山西 形意拳资料。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的李新民编著的《心意门秘籍》概 括了河南心意两大支系:马氏心意六合拳与少林寺心意把。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7年9月出版的王建华的《形意拳快速人门不求人》,是为形意拳初学者编写 的介绍形意拳基础学练知识的普及读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出版 的中国武术系列规定套路编写组编写的《形意拳》,在介绍形意拳源流、特点、训练 方法的基础上,列举了形意拳拳械的各种竞赛规定套路。1999年9月山西科学技 术出版社出版的宋光华《宋氏形意拳》和该社2001年9月出版的宋光华的《宋氏 形意拳续编》介绍了山西太谷宋氏形意拳一脉的系统传承、功法。2000年8月山 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姜容樵《形意杂式捶》介绍了姜容樵所习传自张占魁的 形意拳杂式捶技法。2001年9月出版的苗树林《形意拳图解》则介绍了山西太谷 县李三元创编的在山西尤为流传的综合形意拳套路及相关理论。2003年1月北 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金波等编著的《形意拳真传图谱》是河北人李金波多 年研武的经验总结。2003年5月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姜容樵的《形意母 拳》,介绍了姜容樵所习传自张占魁的形意拳体系,其序中有认为形意拳出自岳武 穆之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的由王安宝、魏峰编著的《心意六 合拳发力与技击》,从实战技击的角度对心意六合拳进行了阐释。人民体育出版 社2004年2月出版的邸国勇的《形意拳械精解》全面介绍了形意拳拳术、器械的 系统理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的买正虎《形意拳搏击的理与 法》在作者多年习练山西形意拳的基础上总结了形意拳在搏击方面的拳理及技法 应用。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的“国术丛书”系列第四辑中房丹才 的《形意拳器械技击功法》在介绍形意拳拳械的基础上又强调了其技击用法。该 书共分三集,其中在第二集第四章“形意八极拳”部分,有关于形意八极拳和八极 门中的八极拳两者风格特点的对比分析:“八极门中的八极拳以六大开的六字功 法:顶、抱、单、提、胯、缠为技术核心,分上、中、下三盘功夫;而形意八极拳以十二 形之鹰形、虎形、猴形、熊形、鹞形,取其精华动作为体,与十二种主要拳法:劈、砸、 撞、崩、推、拿、缠、横、挂、插、撩、带为用,结合身法、步法合成风格独特、拳势勇猛、 劲力刚强、攻防兼备的连环套路。八极拳全套65式,其特点能单练也能二人对 练,动作偏刚含柔,摔拿打靠合为一体,技法连贯,姿态优美。演练时要求以意领 形,以形带拳,身法展抖旋翻,发力完整,动作流畅。”2005年6月山西科学技术出 版社出版的“国术丛书”系列第五辑中马雷石的《邓州心意六合拳》介绍了邓州流传的河南洛阳马学礼所传心意六合拳术,书中展示了数十名心意前贤演练的不同 风格的“四把锤”,让读者从中领悟老拳师们的神韵内涵,体现出了一个较为鲜明 的特色。2005年6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马琳璋的《心意拳练功窍要》主要介 绍了在安徽蚌埠的袁凤仪弟子宋国宾一系的拳法。2006年1月安徽科学技术出 版社出版的刘彦培编著的《形意拳攻防技击》,在概略介绍形意拳有关常识的基础 上,叙述了形意拳主要拳势及其攻防技击用法。另外也有若干文献提到了河北形 意拳南传武当山的相关情况。

浏览2,97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