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缘起

文化史研究的复兴是20世纪末中国学术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它的发 展已超越传统的文史领域,日益成为当代中国学术研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关注的热点。文化史研究热潮又带动了地域文化史研究的兴旺,从而必然引发地 域武术文化研究的活跃——起步较早的中原、巴蜀等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继续向纵 深发展,后起的吴越、齐鲁地域武术文化研究从点向面依次铺开——关于地域武 术文化的研究正建构着当前武术学科建设的一大热点。

燕赵地域是东方文明的重要发生区间之一,传统意义上的燕赵地域内含京 津,毗邻中原、齐鲁、三晋,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和作用,而河北则是燕赵地域的核心部分,所以当代河北省域的相关地理空间事 实上又称为燕赵大地的传统代名词。作为北方文化中心的燕赵文化,凭借着中原 与草原交接点的优势,吸纳了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精华,带着自身固有的优秀 和特质,随着岁月的演进而不断丰富和臻于完美,从而构成了当代河北文化的主 体架构与核心内容。兴盛时期的河北地域曾经是整个北方基本农业经济区的一 部分,其衰落时期又是各民族融合与冲突的一个窗口,是元、明、清时期政治中心 北移和经济中心南移中一个敏感的焦点,它堪称伴同了整个古代文明的兴变历 程,是古代文明由盛转衰、再由古代开始近代、现代化转变的一个缩影,由此也赋 予了河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突出特色。当代河北地区同样素有“武术之乡”之称, 其所包含的形意、太极、八卦、八极、劈挂等武术拳种流派在中华武林中历来具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华武术文化的代表,特别是由于河北 大地历史上曾经包含并且至今仍密切联系的的北京地区,经过辽燕京、金中都、元 大都、明北京和清代的京师,历来是武术名家汇萃、武林流派云集,而近代以来同 样具有重要历史影响的天津同样与河北有着非同一般的血缘联系,所以作为燕赵 地域核心部分的河北武术文化在中国武术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显著的影响。

近年来,关于河北文化的研究成果相对颇丰,然而,在相关河北文化研究的众 多文献中涉及武术文化的内容却不多见,一些重要的河北武术拳种创始人,在其 家乡的若干版本的地方志中甚至难觅踪影,关于河北武术研究的现有著述基本都 着眼于某一拳种流派及其下属某种单项拳械技理的整理阐释,并且这些单项拳种 的研究著作绝大多数又都遵循着从追述源流到技理展示的固定套路形式,关于技 术以外的拳种文化内涵阐释比较少见,从文化的视角从总体上对于河北武术进行 综合探讨的研究尤为稀缺。本书也拟由此出发,力图描述河北武术文化演进轨迹 和历史风姿,展现河北武术文化脉络与整体形象,以求从地域武术研究的视野映 衬并印证中国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相关研究综述


  • 河北武术文化研究综述


在组成中华武术的众多地域式术文化类型中,我们很难找到另外一种能够像 河北武术这样的拳种浩如繁星、流派异彩纷呈、名拳众多、博大恢宏的地域武术文 化个体。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八极拳、劈挂拳、翻子拳等誉满京华;号称中华 武术“四大名拳”的武术流派中河北武术拥有三个;叱咤风云的太极拳六大门派中 河北武术有四个流派。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较为有名的拳种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存 在着历史源流方面的认识分歧。这种现象一方面促进了武术文化研究的繁荣,另 一方面也为中国武术文化的研究、梳理等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本书尝试把 目前本人所查阅到的和能接触到的关于河北武术文化的部分著作按其具体拳种 进行如下综述,对于一些耳熟能详的影响重大的拳种如太极拳等给以简介,而对 于同样重要但目前影响相对较小的一些拳种则予以适当关注。

关于河北武术中的具体拳种的研究,如下所列:

1.通背拳

北京市中国图书店1984年影印出版的武田熙的《通背拳法》认为:“通背拳法 最重者,厥唯中部。练习中部,到了炉火纯青的时候,其他一概可以忽略。本书重 心以中部功夫为前提。”以此为出发点,该书系统地整理了通背拳的拳法、功用、歌 诀、源流等。单长文编著的《祁家通背拳》(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列出了祁家通背拳的源流、发展与历代名家及主要传人,指出并分析了祁家通背 拳象形取意,长、严、连、整的主要技击风格特点,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祁家通背拳的 拳械体系。

祁家祖居河北冀梁城西南30里大郭村,祁家通背拳是将心机六合拳、明堂膀 切手法、心极通背拳融人大枪之法,共冶为一炉,在形成衍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地 吸取他人之长而提高的。例如,经过与江南郄蛮子以大枪换心极通背拳,与单刀 赵胜以枪换刀而成祁家通背刀法等,祁家通背才真正形成了枪、刀、手为一体的拳 种。祁家大枪的动作风格是大劈大挑,大开大合;步法以大闪展步、碾闪步为主, 劲法刚猛脆硬,对敌时硬劈硬砸不碰硬。祁家通背拳又可分为老祁派和少祁派两 种。老祁派体现了燕赵地域的剽悍民风,同时少祁派刚中寓柔的特点又体现了燕 赵武术文化的交融特点和智慧。后来,在大侠修剑痴的努力下,祁家通背拳又开 始传承于东北地区。《中华武术文库•拳械部•拳术类》中,由辽宁武术挖整组、 沈阳体育学院武术挖整组编写的《通背拳X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版)就主要介 绍了流传在东北的通背拳体系。

  1. 梅花拳


韩建中的《五势梅花桩实用技击术》(1990年11月由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出 版)系统分析了梅花粧拳的套路和技击体系,在介绍拳史时指出冯克善系梅花拳 传人之一,回顾了梅花拳在义和团运动中表现出的英勇的爱国主义精神。尹伟编 著的《梅花桩技法精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版)从自卫防身的 角度,介绍了梅花桩的实用技法。燕子杰的“中国梅花桩全书”( 1998年10月,青 岛出版社出版)系列,系统介绍了韩其昌一门的梅花拳体系。全套书包括《中国梅 花桩文武大法》、《中国梅花桩训练大法》、《中国梅花桩成拳大法》和《中国梅花桩 器械的练法》四本分册。其中《中国梅花桩文武大法》一书较好地做到了技术与文 化互融,体现出了传统武术的文化特色,在相关的研究中可谓难能可贵。

  1. 锦八手拳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的“中国武学优秀传统拳械系列丛书”之杨 永的《锦八手拳学》,介绍了由北京拳师赵铁铮所传的现流行于湖北的锦八手拳法 体系。

  1. 鷹爪拳


李佩基等编著的《鹰爪派翻子门十路行拳》(人民体育出版社1986年2月出 版),全面介绍了鹰爪派翻子门的源流、特点、功法、套路等内容。翟金生的《鹰爪 拳》(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7月出版),主要从套路的角度介绍了鹰爪拳的 基本动作、套路的动作名称、路线、用法等。中国武学优秀传统拳械系列丛书中郭 宪和著的《鹰手拳》(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2月版),鹰手拳也称鹰爪拳,是在 “岳氏散手”的基础上,吸收了翻子拳的精华而独成一家。该书以实用技击手法、 108式散手为基本内容,兼容功法、套路,对于技击、发力等关键问题,提出了独到 见解。书中阐述了作者对武术基本理论的认识和对有代表性散手技术的拳法分 析,从而使其在同类的著作中表现出了鲜明的特色。该书与作者之前写作的《鹰 手拳法》( 1987年4月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相比,二者大同小异,而 《鹰手拳》一书则更为系统和全面。

  1. 大成拳(意拳)


王选杰《大成拳功法及实作》(1986年6月由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出版),用通

 

俗的语言对大成拳的功法与实作进行了披露与阐释。姚宗勋《意拳——中国现代 实战拳术》U989年8月由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出版),是国内较早研究该拳的专 著,全面地介绍了其技术体系。王选杰《大成拳实作绝技》(丨990年7月奥林匹克 出版社出版),以技术为核心,围绕大成拳实作进行了分析与阐释。彭振镝的《开 发人体潜能的捷径》(1990年11月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出版),介绍了王芗斋和姚 宗勋的一些武林业绩和意拳的练法,提出了意念在实战技击应用和人体潜能开发 方面的训练方法以及相应的实验研究。李照山的《大成拳精典探秘》( 1993年3月 奥林匹克出版社出版),在围绕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大成拳的特点,在文化层面上 迈出了一小步D薄家骢的《意拳大成拳探秘》(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6月出 版)在介绍该拳学体系的基础上,提供了王芗斋及其弟子的部分论文以及较大量 的拳照,使得此书别具一格。国术丛书第四辑之于永年著《大成拳站桩与求物》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将作者个人多年从事站粧实践与研究 的成果与整理校注的王芗斋生前所著手稿编写成册,通过挖掘历史资料,揭示王 芗斋先生对中国拳学改革思想的真面目,对流传至今、离经叛道、封建迷信等不正 之风作了深刻尖锐的批判揭露。语言虽偏激,着意却诚恳,在众多的大成拳著作 中风格鲜明。和振威的《大成拳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运 用现代人体科学和生物力学原理,对大成拳的传统功法理论和内容进行了剖析, 介绍了大成拳功法中的辅助功法和过渡功法以及自身对习拳的经验与理解,提出 了从学术的角度出发修炼大成拳,把大成拳当作一门学术和艺术来研究,使中国 的传统武学赋予现代内涵等见解。作者关于“拳术为公有之师”、“大成拳只有与 现代科学同步发展,王芗斋先生倡导的‘拳术应当一代强似一代’,在后人身上才 能得以实现”的观点令人印象深刻。该书的第二章中将大成拳武德归纳为“崇高 的思想境界、高尚的武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研求精神”四个方面的内 容,在大多数以技术为中心的同类著作中也相对比较凸显。李康编著的《真正大 成拳》(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7月出版),从王芗斋的两个重要衍传支系——王选 杰、常志朗的立场出发,论述了大成拳的拳学体系。谢永广的《意拳心法》(北京体 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则以介绍意拳传人姚承光的意拳事业与武学思 想为主题,展现了一个当代武术人的武术生活和武学体认。秘静克《大成拳实用 学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第1版第2次印刷),则主要从健身 和养生的角度对大成拳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反映出当代大成拳研究在养生保 健方面的开拓进取。于鸿坤《大成拳》三卷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 由《大成拳断手述要》、《王芗斋与大成拳》、《王选杰大成拳术大全》三部内容构成, 其间注入作者与王选杰习拳体认之批注诠释,版式古朴,印制精美,在众多的著述 中别具风采。

浏览1,21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