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据相关资料显示,巴蜀武术拳种内容繁多,其中源流 有序、拳理清晰的就有67种之多。巴蜀武术既包括土生土长的 本地武术,也包括许多客家武术。无论本地和客家武术在长期的 历史发展中,这些拳种技法特点带有明显的地域性,是对巴蜀文 化的再现与反映,他们已经构成了巴蜀武术体系的一部分。

近代巴蜀武术地区涌现出众多著名的武术家,他们不仅是巴 蜀地区的武术精英,更为巴蜀武术的历史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如火龙拳代表人物钟式兄弟,名震川东的“余家父子”、“武医 妙手”郑怀贤、国术传播者王树田、“蜀中第一快手”彭元值、 “一代猴王”肖应鹏、百岁老人吕紫剑、武术史学家习云太等。

巴蜀地区地处我国的西南部,是连接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和 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巴蜀文化作为中国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尤其是近年来巴蜀 地区大量古遗址的发现,为古代巴蜀文明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增添 了亮丽的光环和实证依据。巴蜀武术作为巴蜀地区社会发展的产 物,与巴蜀历史发展息息相关,因此,解读巴蜀武术必须首先了 解巴蜀地区的地理、历史与文化。

巴蜀武术诞生于古老的巴蜀大地。巴蜀地区是长江上游的古 代文明中心,巴蜀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巴 蜀之名最早起源于居住在该地区的巴族和蜀族。巴蜀的地理范围 记载最早见于《华阳国志•巴志》。书中写道:“《洛书》曰: ‘人皇始出,继地皇之后,兄弟九人,分理九州,为九囿。人皇 居中州,制八辅。’华阳之壤,梁岷之域,是其一囿;囿中之国, 则巴蜀矣。”对于巴蜀文化的地域分布,学术界一致认为巴蜀文 化的地理分布是指以巴蜀地区为依托,北及天水、汉中区域,南 涉滇东、黔西,生存和发展于长江上游流域,具有从古及今的历 史延续性和连续表现形式的区域性文化m。现在巴蜀地区主要

指四川省和重庆市[n,它基本代表了古代巴蜀地区的地理分布。

四川省和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的腹地,与湖南、湖北、贵 州、云南、西藏、青海、甘肃、陕西接壤,是连接西南、西北和 华中三大区的天然纽带。巴蜀地域处在亚欧板块,印度板块、太 平洋板块之间,在经历了千万年的“造山运动”和自然塑造,巴 蜀地域形成了今天东部盆地、山地和西部高山、高原东西差异显 著的独特地理面貌。其中,东部盆地、山地主要包括四川盆地、 川北米仓山、大巴山川西南山地;西部高山、高原包括川西北丘 状高原山地和川西高原。由于巴蜀地域东西地理分布差异较大, 因此呈现多样的地貌奇景。东边盆地中间宽广,四周高山环绕; 西边山岭连绵。在巴蜀地域内,雪山、冰川、高原、盆地、丘 陵、平原、沼泽应有尽有。水是巴蜀地区的重要特色资源,有 “千水之省”称号。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江河,据 水利部门统计,有1445条。巴蜀地区较大的水系有长江水系、 嘉陵江水系、岷江沱江水系和金沙江水系,同时拥有大量的湖 泊。巴蜀地区因水资源的丰富产生了很多与水相关的古代文化建 筑和故事,如蜀守李冰治水等。而四川“天府之国”的美誉与当 地丰富的水资源也有着重要的关系。

巴蜀大地这种奇特的结构,为巴蜀武术风格的形成奠定了重 要的基础。四川和重庆,在1997年重庆划分出四川之前,又有川 东和川西之称谓。川东主要指四川以东的地区,泛指以重庆为中 心的区域,而川西则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地带。由于川东川西地 理差异较大,如川东多高山、江河,川西则为盆地和平原地貌, 因此,经过多年的历史发展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巴蜀武术也逐渐 形成了川东和川西武术格局。四川和重庆不仅在拳种种类方面既 有相同,也有相异,而且在拳法技理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每一种技术的产生都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地 域文化的影响。作为影响巴蜀武术产生和发展的巴蜀文化,对于 巴蜀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解读巴蜀武术,就要对 巴蜀文化有个初步的了解。

一、古代的巴蜀文明追寻

远古的巴蜀大地最早居住着巴人和蜀人,因此,远古的巴蜀 文化最早也是由巴文化和蜀文化构成的。公元前316年,秦先后 灭蜀和巴之后,蜀文化和巴文化分别与汉文化相融合,构成了颇 具特色的巴蜀文化,因此,巴蜀文化其中既有蜀文化的内容也有 巴文化的痕迹。

目前,根据考古学家的发现和研究,巴蜀地区的史前文化最 早发端于201万至204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而且据近年来 古人类的发现和研究,巴蜀地区很有可能是人类起源的地区之一。 因此,从考古学发现来看,巴蜀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是中 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和考 古,证实了在遥远的古代巴蜀之地就曾经存在过高度的社会文明。 三星堆大量精致独特的青铜器文物等遗迹为巴蜀文明奠定了坚实 基础,加之巴蜀古文字的发现,完全辅证了巴蜀文明的历史地位。

古代巴蜀文化曾经有着辉煌的文明发展历程,据目前相关的 资料证实古蜀文明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以广汉三星

〔1〕关于古代巴蜀国的历史发展,参见段渝.谭洛非,巴蜀文化的历程,四川人民出 版社.2001.

堆古城为中心的早期蜀文明。周初,蜀文明进入了全盛期,在这 一时期,古蜀杜宇王朝取代了鱼凫王的统治,取号蜀王。鱼凫王 朝的没落使古蜀国从神权制国家逐渐走向了社会人统治的时代, 是古蜀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春秋早期,杜宇王朝灭亡,开 明氏王朝出现。公元前316年,在强大的秦军的进攻下,古蜀王 国也随之灭亡。古巴国在商周时期,因伐纣有功,被封为巴子 国。春秋时期,巴国势力得到加强和扩张,因巴与楚之间地势接 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既有过军事联盟,也有较为频繁的军 事战争,因此,巴楚之间有过深厚的文化交流历史。很多考古资 料证实,巴地之内出土的文物形制和楚有形同之处。公元前316 年,秦国灭蜀之后,随即巴国灭亡,巴蜀两国都置于秦王朝统一 之下,并和汉文化开始了更为密切的文化交流。

巴蜀地区从古代到现代的四川,其行政区经过数次历史沿革 而逐渐形成。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偶贡》中,称四川为 梁州。周代主要为巴、蜀两国所割据。秦代改为巴郡和蜀郡。汉 初又增设了广汉郡3汉武帝时,在今阿坝藏族自治州、雅安地 区、西昌地区、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宜宾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居住 的地方,又设置了犍为、沈黎、汶山、胖柯、越舊五郡,统属益 州部。东汉时期仍称为益州。三国时期,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 权,称蜀。从晋代开始,该地区又分为梁、益二州。唐代改益州 为剑南道,梁州为山南道(以后山南道又分成山南东道和山南西 道,梁州属山南西道)。四川的得名,大约从宋代开始。顾炎武 《日知录》卷三十一“四川”条:“唐时剑南一道,止分东西两 川而已,至宋为益州路(原注:后改为成都府路)、梓州路(原 注:后改为潼川府路,即今潼川州)、利州路(原注:今保宁府 广元县)、夔州路,谓之川陕四路。后遂省文,名为四川。”《四 川通志》卷二也有正式记载:“咸平四年,分置益、梓、利、變 四路,总曰四川路。”元代称为四川行省,明从清代起称为四川省。新中国成立后,仍称为四川省。1997年 重庆从四川省划出,成立直辖市。

尽管巴蜀地区的名称历史沿革颇为复杂,但是在漫长的历史 发展过程中,巴蜀文化虽然与中原文化有着频繁密切的文化交 流,已经成为中华文化内容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巴蜀文明的历史 痕迹依然深深地印在巴蜀文化发展的历史岁月中。无论是“天府 之国”美名的由来还是唐代“蜀戏”的蓬勃发展,还是宋代蜀学 的闻名天下,巴蜀文化在其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都显示出独特的 一*面

浏览2,10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