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旱涝交加的自然因素

在河北地区曾经流传着“沧海桑田”和“大禹治水”两个影响非常广泛的动人 传说。“沧海桑田”是指传说每千万年陆地就要变为沧海,沧海每千万年又要变为 陆地。“大禹治水”的传说同样脍炙人口。据张京华等学者描述,传说在尧舜时期 黄河中下游曾经发生过大洪水,黄河因此分裂为九条支河,播散开来流过华北平 原—“河菌衍溢,害中国,故禹抑洪水,导河自积石,历龙门,南至华阴,东下砥

①申国卿:《〈庄子•说剑篇〉透露出的武术文化信息》,《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60-62页。 .

柱。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勃海。九州既疏,九河既洒,诸夏艾安, 功施于三代”。战国时形象生动地追述大洪水的有《孟子》和《吕氏春秋》,《孟子》 中有“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之说;《吕氏春秋》中有"'河出孟 门,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之说。孟门山在今陕西宜 川、山西吉县之间,龙门之北,绵亘于黄河两岸。古书中所记夏禹的活动多在南方 江淮流域如涂山、会稽等地,所疏导的黄河的关键之处是孟门、龙门、砥柱等地,但 是河水所泛滥的地区即九河流经之处却正当河北区域。《尚书•益稷》说当时“洪 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连山陵都淹没了。《尚书•禹贡》记载当时黄河流至下游 平原地带以后,“又北播为九河”。据《尔雅•释水》解释,九河是徒骇、太史、马颊、 覆釜、胡苏、简、絜、钩盘、鬲津九条河,全都覆盖在华北平原的东部。《禹贡》中提 到河北区域的地名还有衡漳(衡水漳水)、恒卫(恒山卫水)、大陆(大陆泽)、碣石(碣 石山)、太行(太行山)等多处。《史记•夏本纪》还记载说:“禹行自冀州始。”《尔 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今黄河下游所经为古代济水的河道,古代黄河经龙 门南流过王屋山以后北流,经今海河河道自天津人海,冀州之地在济水、黄河二河 之间,正包括了今河北平原之地。®

传说终归还是传说,但是,河北文化的发展史上,的确是与水结下了不解之 缘。历史上,频繁的旱涝灾害,曾经使得河北人民深受其害,几乎到了民不聊生的 地步。“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决口于商胡(今河南濮阳市东北),泛滥于河 北的大名、清河、冀州等地;嘉祐五年,黄河又在今河北大名县西南决口,是为东 流,从今黄河口以北处人海;此后,黄河多次决口,今河北省巨鹿、南宫、冀州、沧 州、河间等地成为黄泛区。”@让我们先看一下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2月出版的 由河北省蠡县地方志编委会编写的《蠡县志》中关于该县历史上的旱涝灾害记录:

“三国魏景初元年(237)特大水,七月淫雨,水出没溺杀人,漂失财产;西晋泰 始四年(268 )七月大水,伤庄稼,坏屋室……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春夏大旱,牛 疫,民死……北魏熙平二年(517)九月大风、暴雨,发树拔屋,大水……隋大业四年 (608)旱,道瑾相望……唐永隆元年(680 )、二年(681 )皆大水,溺死者甚众,坏民居十万余家 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七月,淫雨害稼,九月淫雨 明正统四年

五月,顺天、真定、保定等府属州县大水成灾……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 秋大水,无苗;明正德十五年(1520),大水,陆地通舟,大饥,人相食……明嘉靖三 十二年(1553 )至三十六年(1557),连续五年大水,人畜溺死者无算……明万历三 十五年(丨67)夏淫雨两月余,城垣、民舍坍塌殆尽;明万历四十一年(丨6丨3)正月 戊寅风雨殊常,六月大雨四十日,田禾尽没,翌年夏旱……明崇祯十四年(1641)

张京华:《中国地域文化丛书•燕赵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杜荣泉等:《中国文化通志•地域文化专典•燕赵文化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春夏大旱,疾疫盛行……清顺治十年( 1653)大水,禾稼尽淹,房屋冲坏甚多。翌 年大水……清康熙六年1667)、七年1668),皆大水,禾稼淹没;清康熙九年1670)、 十一年1672)、十二年1673),皆旱,夏无麦,秋苗枯……清乾隆年间1737—1790), 潴龙河、唐河、滹沱河,连年泛滥,县境屡遭水灾……清嘉庆二年(1797)至十四年 (1809)县境连年洪涝……清嘉庆二十年(1815)、十一年1816)、二十四年(1819)、 二十五年( 1820)皆洪涝;清道光元年至二十一年(1821—丨841),县境连年水患,大 疫;清光绪八年(1882)洪涝。翌年六月十四日后,连旬大雨,势若倾盆,加之西北 山洪爆发是,各河同时异涨,到处漫溢,蠡县属被水46县灾重者……清光绪十八 年1892 )、十九年(1893)皆六月后,大雨兼旬,山洪暴发,平地水深数尺至丈余不 等,田亩多为水淹,房屋倒塌甚多,歉收三四分,二十年(1894)至三十四年(1908 ) 连年被水,歉收……民国三十八年(1948 )8月,两日大雨沥涝地1.4万亩,同日潴 龙河左堤高佐决口,淹20个村,地8万亩,部分房屋倒塌,家具砸毁,沥洪涝全县 102个村受灾……”

以上所录文字为本书作者在复旦大学图书馆查阅《蠡县志》等相关资料所得, 实际仅为蠡县灾害历史记录的微少的一部分内容,为了篇幅起见,笔者只能用上 述的这一小部分真实的县志资料来证明历史上河北大地上蠡县人民所处的真实 的生活环境——事实上,即使这样一小部分资料已经足以使人触目惊心了,而对 于河北大地整体状况而言,蠡县的历史情形也仅仅是处于一般水平,同历史上成 为黄泛区的巨鹿、南宫、冀州、沧州、河间等重灾区相比,上述资料所反映的灾情相 对要轻得多!但是,仅仅是这样一小部分数据所揭示的河北地域最为普通的历史 生存环境,就足以引发我们关于河北武术文化历史成因的深度思考了——在这样 一种旱涝交加、灾害频仍的自然状况下,在如此严酷的生存环境的巨大压力下,在 人类求生本能和渴望幸福的原始欲望的驱动下,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之所以会更多 地倾向于回归人类强桿本能表现浓烈尚武精神的历史归因,应该说已经有了一种 发乎自然而又合情合理的答案。通常情况下,个体原始的求生欲望往往容易与社 会整体的制度规范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更何况历史上不同王朝的统治在贫苦的 劳动人民心目中历来就不可能产生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尊敬,因而由此导致的镇压 与反抗的生死矛盾必然会更进一步地刺激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去努力地变得更加 强壮——由此看来,河北大地的尚武风尚以及由此产生的武术文化在中华武林中 的鲜明特色,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

如果抛开洪水所带来的沉重灾难,对于河北武术文化的历史成因,我们或许 又可以产生另外一种理解——丰沛的水源给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使大地充满了 活力,也促进了人文文化的产生和繁荣。黄河不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但它是中 华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它的奔腾东归象征着中华民族及其文明的生 生不息。大禹治水的传说意义也在于此,它是一个英雄史诗般的开端,是河北文

化丰沛生命力的象征。“智者乐水”,水就是活力。洪水滔滔,大溢逆流,无有丘 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这就是河北文化的灵魂象征。纵观黄河以北平原 地区古往今来的历史,如果除开北京人、山顶洞人以及磁山文化、仰韶文化、龙山 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不论,就有史以来的记述来看,恰恰是大禹治水成为了它 文化上的重要开端。此后再到战国时期,最终奠定了它以“慷慨悲歌”为标志的稳 定特征。如果没有活跃的近于原始自然状态的生态环境,就不能产生出“慷慨悲 歌”的河北文化特征。没有洪水就没有治水,没有猛兽出没就没有李广、裴旻的射 虎和《中山狼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河北武术文化历史自 然成因带给后人的珍贵的启示!

二、南北交汇的地缘环境

旱地农耕方式的东渐及影响

河北武术的文化成因,还可以从该地域历史久远的旱地农耕方式方面探寻踪 迹。《中国地域文化丛书•燕赵文化》的相关资料表明,历史上,河北平原位于以 陕西渭河流域以及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为中心的仰韶文化区域,黄土高原的自然 条件决定了这一地区的农业必然要选择旱地耕作的方式。后来,始于黄土高原的 旱地农耕经营方式逐渐向东扩展到华北平原的山麓地带,继而又再推广到平原以 及沼泽的边缘。总体看来,目前可以认为在黄土高原选择和创立了旱地农耕经营 方式的时候,河北平原地带受其影响,也在大约同一时代开始了旱地农耕作业。 旱地农耕方式既是黄土高原地区文化的基础,也是河北平原地区文化的基础,但 是在一些具体的细微之处,二者又存在着差异,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黄土高 原的旱地农耕作业是“典型”的,而河北平原的旱地农耕作业不是典型的。黄土高 原的土质是风化成的“经典型”黄土,河北平原的土质是冲积而成的次生黄土,缺 乏“经典型”黄土自行肥效的能力。另外,河北平原上的土地较硬、植被茂密、不利 于耕作等不利条件,也都决定了河北平原地区的旱地农耕作业较黄土高原要非典 型一些和相对落后一些。河北文化的这种初始状况对于它后来发展的影响是十 分重要的。河北平原地区并不能创造出与中华文明的中心地带完全不同的另外 一种文化,它和中华文明的中心地带相比始终处在同一文明线上,处在同一文化 圈内。但是,与黄土高原相比,这种较为落后的旱地农耕生产方式和更为湿润的 气候条件,也预示着繁衍于这片土地上的河北文化可能会演化出某种相异于黄土 文明的文化特征。

从今天来看,和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相比,旱地农耕方式的选择和确定竟至奠 定了中华文明所以异于世界其他古代文明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保持其自身在血缘

①张京华:《中国地域文化丛书•燕赵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和文化两方面的长期性和稳定性c=由耐旱到耐苦耐劳,到忍受周围的一切严酷环 境,由此而铸造出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和独特性格。在黄土高原严酷的自然环 境中,从事旱地农耕的人们养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天才和果毅。这种天才和果毅 可以分析为两重意义,一是具有长久生存的坚强自信心,二是随时准备坚决地应 对所遇到的一切冲击。既不是绝对不能生存,也不是绝对优越。能够生存,因而 使人具有积极、乐观的精神;境遇艰难,故此需要时刻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 警惕;不追求绝对的优越,又限制了人们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无形中为自身文明 的发达套上了自我设置的锁链。黄土文明的先进性和黄土高坡环境的封闭性成 为早期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主要矛盾。也许,正是这个特点和矛盾决 定了与河北毗邻的三晋地域文化早期的领先发达现象同时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 其后续发展的相对滞缓局面。而由黄土高原开始的旱地农耕经营方式一旦向东 传入河北平原并开始成为当地一种基本的生产方式,黄土文明原本具有的只是暂 时受到限制的巨大的先进性马上就焕发出生生不已的生命本能和灵动鲜活的创 造活力。这种黄土高原旱地农耕生产方式的东渐所造成的变化是多方面的,而反 映在武术文化方面,便很有可能成为最终形成河北武术文化整体特征的一个关键 历史成因。

在武林久富盛名的形意拳,最初发源地本是在旱地农耕的诞生地——位于黄 土文明中心的山西省,后来传人河北平原后形成形意拳河北派,并最终由以郭云 深等为代表的形意拳河北派进一步发扬光大。在中华武术中同样名扬四海的太 极拳,其最初的陈式太极拳流传地也是在位于黄土文明地区的以旱地农耕为主要 经营方式的河南省,以后经过河北人杨禄禅的传习,在河北大地又先后繁衍出杨、 吴、武、孙等四大派别,有力地促进了太极拳乃至中华武术的传播和繁荣。除了上 述的形意拳和太极拳,相关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三皇炮捶拳等等。联想到象 征我们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黄河,一路从黄土高坡流过,滔滔不绝地向东,流过 黄土文明的发源地,流经河北文化的诞生地,最终归人波澜壮阔的大海,也许这就 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发展理路。诞生于贫瘠、苦寒、封闭的旱地农耕文明的中华文 化,在历经了千辛万苦的生存努力和自强不息的拼搏成长之后,注定要向着更为 繁荣、开放和博大的时代趋势前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武术文化 的发展应该同样遵循并反映着这样一个中国文化发展的整体特征。而由此来看, 上述形意拳和太极拳等其他地域武术拳种在传人河北后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现象 应该不是巧合,通过这些拳种的发展轨迹,我们同时又可以得出关于河北武术文 化特征及其历史成因的另类视角的理性认识。

河北地势山脉、河流水系等的分布与走向,从大的范围来讲,阴山以南、燕山 以北是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在古代属于草原游牧区,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活动区域。而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黄河以北的海河流域以及东北 辽河流域则是平原农耕区,主要是汉族的活动区。由于河北南部平原区域处于黄 河中下游平原的北方,因此就整体范围来讲,“又呈现出南北交汇的特征”。®据历 史记载,战国秦汉时期北方农耕区与游牧区的分界线正是沿着现在的燕山南麓, 西南到达恒山之下,再西越过太行山到达汾水上源。正如司马迁的《史记•货殖 列传》所述,从碣石到龙门之间构成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曲线,曲线以西以北为 丛林、游牧区,曲线以东以南为平原、农耕区。战国和汉代的中山、西汉的右北平、 唐代的北平都位于这条曲线附近。

河北平原北起燕山南麓,西至太行山东麓,东抵渤海之滨,海拔多在50米以 下,地面辽阔平坦。东起河北省大马群山,西至狼山的阴山,自古以来战略地位极 为重要,是历代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进人中原的基地。燕山是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 原的界山,位于河北省北部至辽宁省西部,处于大兴安岭、太行山和阴山相互交汇 的部位,辽代的中京城遗址在山地的东坡,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位于山地西坡, 其在北京北面的军都山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北京市就在其南坡下,古代著名的 关隘八达岭、居庸关、慕田峪等在这里。太行山地势十分险峻,著名的“太行八径” 和恒山雁门关等作为黄土高原通往华北平原的要道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河 北平原的河流水系主要有海河、滦河、辽河以及古黄河、大运河等。其中海河上游 支流众多,汇合成五大支流分别自三面汇流到天津,构成典型的扇状水系。隋炀 帝大业四年(608 )开凿的大运河全长1000余公里,沟通了海河水系,使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相通,极大地促进了南北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通过上 述的地域地理特点描述,我们可以大体感受到河北平原处于南北之间的独特的地 缘环境优势及其对于河北文化发展的有利影响。

从西周初期召公受封于燕到战国时韩赵魏三家分晋而成赵国,河北地域就在 战国七雄中占有两席之地,秦灭六国后在全国设置36郡,其时的河北共有13郡, 据有天下之三分之一强;西汉时全国置司隶校尉和十三州部,河北分属幽州、冀州 和并州刺史部;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河北地域呈现出分裂割据的局面,北方 游牧民族纷纷南下中原,毗邻草原的河北真正成了多民族杂居的摇篮,地缘环境 特征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这种地缘环境所带来的文化发展优势也一览无余; 安史之乱以后,河北藩镇割据,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崛起,公元936年,石敬瑭割让 幽云十六州给契丹,致使河北大地开始了长期南北分裂的局面,1125年金迁都燕 京改称中都,从此,河北文化便开始具有了京都文化的特征;之后的漫长岁月里, 河北地域始终处于中原王朝和北方民族的冲突前沿,地缘环境的独特地位又使得 河北文化发展表现出了明显区别于同时代其他地域的相应特点;特别是大运河的开凿和燕京成为金中都以后,河北地域内的天津和北京开始崛起,北京的首都地 位和天津的航运优势,使得这种地缘环境优势又不断转化为河北文化整体提升的 动力和助推剂;而北京的首都地位,更使河北具有了同时代中国其他地域所不能 拥有的对于时局变幻的深切体会以及变革时代所特有的文化震荡。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河北武术文化不可能置身于河北文化发 展的大环境之外,河北武术文化的演变过程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和反映着河 北文化同样的历史发展特点。通过探讨地缘环境特点对河北文化发展的宏观影响, 进而产生关于河北武术文化历史成因的启示,无疑将有助于对于河北武术文化整 体特征历史成因的理解和把握。特色突出的地缘环境特点是促成河北武术文化整 体特征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产生河北武术文化在中华武术文化中与众不同地位 的首要前提条件。由此而论,不同的地缘环境特点显然也是导致不同地域武术文 化风格迥异的最为基本的要素之一。虽然时代进步已经使得当代文化的地域界限 与地域特色日渐淡化,但武术文化发展史上的地域环境特点无疑是鲜明的。

浏览87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