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国武术的艺术本体

第一节艺术本体的解析

当人们在探究有关艺术的话题时,最先遇到的问题,就是什么是艺术? 这其实也就是关于艺术本体的问题。诚如陈望衡先生所说:“艺术的本体是 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根本道理。”[|]可见,艺术的本体论是艺术学理论中 的一个核心问题。那么,艺术本体是什么呢?

“艺术本体是指艺术作品与艺术想象的存在方式及其本原规定性,是艺 术区别于非艺术的本质属性。”t2]在艺术学理论研究领域中,对于艺术本 体的表述是多样的。有学者认为:“艺术就是美,艺术与美饰不可分的,艺 术的本体就是美”;有的学者认为:“艺术的本体是意象世界”;有的学者 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审美意象”等等。尽管,“艺术本体”这一概念比 较模糊,关于它的表述也各有不同,但是,纵观目前理论学界的研究成果, 可以发现“意象是艺术的本体”这一观点已被大部分的学者普遍认同。

叶朗先生在其专著《美学原理》中指出:“艺术品之所以是艺术品, 就在于它在观众面前呈现一个意象世界,从而使观众产生美感(审美感 兴)。”[3]他还认为:“艺术与非艺术是应该加以区分的,区分就是看这个 作品能不能呈现一个意象世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即:判定一个事物或者一种活动究竟是否艺术,取决于该事物或者该活动

能否具备或体现出这个“意象世界”。也就是说,当某一事物本身表现出 一种意象的形态,或者说呈现出一个意象的世界,那么这个事物才可以被 称之为一种艺术。例如,传统绘画中所谓的“人之笑啼情状,物之尖斜偃 侧,自然到于心中,不觉见于笔下”[1),就是指“意象”的涌现体现出艺 术的创造。

然而,在渊源深邃的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中,不仅有着“意象论”,而 且还有“意境论”。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意象”和“意境”是不同的范 畴,可是两者却有着甚为密切的关系。有学者指出:“意象理论发展的结 果,是形成了关于意境的理论,是人生实践活动的高级阶段,是比意象更 高级的理论。就两者在本质上的差异性而言,“意象”是作为一个个表 意的典型物象而存在的,具有着可感知的特征,它可以被看作中国古代艺 术形象的一个基本特征。而“意境”与之不同点在于,它是通过特定的形 象而诱发出的一种境界和情调,它可以被看作是构建在这种独特的艺术形 象之上的艺术体验,并以一种情感体验的方式存在于观赏者的审美世界 之中。

对于艺术而言,对客观世界的“再现”与“摹仿”是艺术本身在形式 上不可或缺的内容。与此同时,发生在主客体之间的情感世界的相互交融, 也是艺术本体在精神层面上的又一重要特质。被誉为“天才艺术家”的列 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先生在其美学著作《艺术论》中这样写到: “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并认为艺术活 动的本质是“在自己心里唤起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并且在唤起这种感情之 后,用动作、线条、色彩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使别人 也能体验到这样的感情”[3]。可见,“传达感情”“体验感情”在艺术活动 中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艺 术'在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意境论”的存在正是凸显出这种 “情感世界”在主客体间的相互融通。也正是因为中国古人对“意境”的

追求和向往,才赋予了中国的诗词歌赋、戏曲书画等无穷的艺术魅力。透 过这些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艺术家和观众才实现了在情感世界中产生着 “情”与“景”的交融。因此,“意境”通常被看作是“意象”的延伸, “意境是意象中最富有形而上意味的一种类型。所以,在中国传统艺术 中,艺术本体包含着“意象”和“意境”这两个基本内容。

中国武术之所以具有艺术的属性,最为显性的表现是中国武术能够通 过艺术化的形象呈现于人的眼前,它的存在方式和表现形式是各种形态各 异、活灵活现的武术招式、招法,而这些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艺术化的形式 本体,它能够向人们呈现出武术技击的意象世界。与此同时,在进行这些 招式招法的演练过程中,它们又可以使得观赏者们在脑海中产生对武术招 式、招法的“实效性”的想象,产生对武术技击场景的联想,这种由视 觉、听觉等感官引发的情感体验着实又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艺术化的情感 本体。

可见,就中国传统艺术而言,艺术的本体包涵有“意象”和“意境” 两个层面的内容。而中国武术的艺术本体(即其存在方式和本原)表现 为:武术活动本身向所有的审美主体呈现出了一个个表现真实的典型的艺 术化的物象,并向审美主体提供了一系列可以进行主观想象的艺术空间:

第二节武术意象:一种典型的艺术化物象

“意象”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 过程中逐渐更嬗、积淀之后形成的。它不仅在中国古代的文化和诗论中有 着深远的文化渊源,而且在传统美学理论以及中国古代的艺术理论中,也 始终占有突出的中心地位。

“意象”最在出现在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他从艺术构思 的角度提出了“意象”这个美学范畴,文中指出:“独照之近,窥意象而

运斤。”n]又说:“神用象通,情变所孕。”这段话告诉了我们,在艺术 构思活动中,外物形象和创作主体的情意是结合在一起的。王弼在《周易 略例•明象》中,对意象的阐述更加明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 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 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 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33从中,我们可以得知“意”与 “象”是相互依存的,具有表意之象的“象”就是“意象”。

中国武术也存在着这种外物形象和主体情意两者紧密结合的关系,“形 象”与“情意”的密切联系体现出武术这一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的完美精 神,表达着中国武术对审美观念的深刻追求。中国武术就如同“一种意象 符号”,每一个技术动作就好似一个审美意象,足以令观赏者进人到武 术的想象空间,并感受到武术的艺术韵味。

_、“意象”的本质解析

(一)“意象”是客体“表象”的再现

“意象”本名曰“象”,最初的涵义是指某类特殊的动物,即大象,后 亦泛用于指称各类物象,包括虚拟的图像在内。《易传》曰:“圣人有以见 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这就是说,天意幽深 精微,难以用普通的语言文字来表述,只有凭藉虚拟的“象”,采用比拟、 象征的手法,才能加以领会和传达。如此一来,“象”便具有了“形而上” 的意味,而“立象尽意”也就成了“意象”说的导源。

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所提及的“夫象者,出意者也”“尽意莫若 象”[|〕中,“出意”“尽意”等词语就向人们表明“意象”中“象”在客 观上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象”本身就有想象、类比之意,既有外界对象 的特征,也有人对外部对象的多种认识,它既是一种丰富的审美体验,也 是体验、感悟的方式。“意象作为表象发展的高级阶段,有概括性、再现 性、创造性特点。m它以事物在现实生活中的物象为基础,将其规律或 者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以此作为创造新形象的起点,试图运用艺术的 手法再次呈现该事物。所以,“表象”是“意象”的原始样态,而“意象” 是对“表象”的本原地再现,凸显其艺术的美感。

(二)“意象”是主体“达意”的途径

艺术的意象,不仅仅满足于对客体的物象的再现,同时还以融入创作 者的主体情志为鲜明的特征。袁行霈先生对“意象”做出这样地诠释: “意象是融人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 情意。所以,意象是在人的主观想象或者联想的过程中产生的意中之 象,是一种“人心营构之象”。

《周易•系辞上》记有:“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 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 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这就表明,“立象”的目的是为 了“尽意”,借助形象可以实现对意念、情感的表达。由此,我们可以得 出“意象”的另一个本质特征,即“意象”具有向客体传递主体内心世界 的功能。这就使得“意象”成为了主体表达和展现自我感情、意愿、情趣 等内容的重要途径对于任何艺术产品而言,“意象”的建构过程是艺术家以事物在客观 世界中存在的物象(自然之象)为基础,在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下运用各种加工、变形、重新组合等方式进行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客观存在 的物象与主体的情感融为一体,就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意象。

浏览56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