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武术的“程式化”:中国武术形式的艺术化体现 (一)武术技术技法:中国武术的“程式”

中国武术的技术与技法,是历代武术家心血的凝结。武术拳家们将现 实生活中的那些用于格斗或者打斗的动作和方法作为创造拳法的素材,通 过不断地思索与实践,最终总结、归纳和创编出一系列具有实战性的技术 动作和技术方法。这些技术技法,成为了中国武术的主体内容,并在武术 拳家们习练武术与传承武术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从 这个意义上来,武术的技术技法就具备了“标准性”和“规范性”的特 点,那么,中国武术在表现形式上也就形成了“规范化”这一特征。

例如,武术中的“八法”(“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 功”),作为中国武术的八种基本功法,是武术拳家对各种武术招式和招法 进行不断地提炼、归纳出的基本法则。这些基本功法在中国武术的传承过 程中,指导着一代代的武术习练者,使得习武者能够遵循着正确的习练方 法在武术的修行过程中不断提升武学的修为。即便在中国古代,武术流派 种繁多,但是“八法”始终是在各门各派中通用的基本功法,不管是习练 何种流派的拳法,“八法”都是作为习练拳艺的重要基本准则。

再细分到不同的武术拳种,纵观拳种林立的中国武术体系,我们可以 发现几乎任何一个拳种都有属于本拳种独具代表性的技术技法,这些技术 技法具有极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特点。也正是因为这种规范化 的、标准化的技术技法的存在,不同的拳种表现出不同的拳术样式,不同 的技术形态,体现出不同拳种鲜明的典型性。

例如,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其流派众多,且各 门各派的太极拳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特色。然而,尽管形式各样、 自成体系,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在众多的太极拳的流派的技艺中,无不都 遵循着一个共同的规律,即太极拳都是以“棚、捋、挤、按、采、例、肘、 靠、进、退、顾、盼、定”这十三法作为基本方法。这些方法是对太极拳 技术技法的规范化、法则化的统一要求,于是,这些方法也就成为了太极 拳的表现程式。

中国武术中的各种技术技法,是构成中国武术形式与内容的要素。通 过这些技术技法,我们可以清晰地、准确地理解中国武术的运动方式和运 动特征。这些技术技法本身所体现出的“规范性”和“标准性”,使得中 国武术的技术体系表现出“规范化”“标准化”的特征。所以,从这个意 义上来说,具备了“规范性”和“标准性”的武术技术动作和技术方法, 使得中国武术成为了具有格式规范化的、标准化的表现形式,即构成了中 国武术的“程式”。在“程式”所具有的“规范化” “标准化”的作用下, 中国武术形成了极强的丰富性、高度的精密性等特点,这是一种艺术化程 式的表现。

(二)武术套路:中国武术“程式化”的表现

套路,是中国武技所特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也是中国武术的最高表 现形式。纵观世界武技,我们所熟知的泰拳、拳击、柔道、跆拳道、合气 道等异国的技击术,都不存在类似“套路”这样的表现形式,它们着重的 是身体体能的锻炼,以及技术的实战功能。即便一些技击术也存在单式操 练与单式对练的形式,也只是少数的。唯有中国武术,拥有着庞大而丰富 的武术套路体系。

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指出武术的技术技法是一种“程式”的存在方 式。那么,由各种武术技术动作串编而成的武术套路就可以看作是一种 “程式化”的表现形式。为什么可以提出如此的论断呢?原因如下:

首先,套路的“规范化”特征是武术“程式化”的一个具体表现。武 术拳家们在沿袭武术技艺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方便记忆、简易掌握和有效 传承的目的,会有意识的将一些动作组合串联在一起,创编出具有严谨的 顺序、明确的方法和统一的规范的动作组合群形式,将其作为武术技术的 主要内容代代传承。所谓套路的规范化,就是指武术套路中所编排的“攻 守进退、闪展腾挪”等技术动作,都是已经被武术拳家们固定下来的技术 形态,且形成了统一的模式和范本。但凡习练武术,都必须要以套路为本, 严格的遵循套路的形式体认拳法招式的内涵,获得对招式与招法的理解, 从而熟记于心,最终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到实践活动之中。

其次,套路的“标准化”特征是武术“程式化”的又一表现。中国武 术的拳种差异是十分鲜明的,这种差异性是通过套路的本身形式和表现出 的风格来突显的。不同的拳种套路表现出的拳种风格和特色都是不尽相同 的,因而每个拳种都有自己的“拳风”“拳貌”。例如八卦掌(软掌流派), 是“以拧、裹、钻、翻为主,柔中含刚,稳中求速;开合动作大而优美; 技击应用放长击远或挨、帮、挤、靠等见长”〔1〕;八极拳“以‘六开大’ (顶、抱、单、提、挎、缠)作为八极拳各种动作的母系”[2],由此形成的 八极拳特点是“动作简洁朴实,势险节短,猛起猛落,硬开硬打,多肘法, 多直线往返。发力暴猛、刚烈,以气催力,并发哼、哈二声。打法有挨傍 挤靠,崩撼突击,硬进紧攻,贴身近发,寸截寸拿,以短制人”[3]。可见, 不同的拳种因为各自的“标准”不同,因此所表现出的套路个性和特点也 是迥异的,这就是武术套路“程式化”的结果。

武术套路,是中国武术“程式化”的体现,并且是一种高度“程式 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套路的存在,既是武术拳家们对于武术技术技法不 断归纳和总结的结果,也是武术拳家们对于武术深层内涵认知不断累积的 结果。通过具有“程式化”特征的中国武术,我们可以感受武术拳家们对 于中国武术探寻如同古代的艺术家对于传统艺术规律性的探寻那样,都表 现出了对武术表现形式的艺术化的热切追求

四、中国武术的“程式化”:中国武术范式的艺术化体现

(一 l “提纯”与“美饰”:中国武术“程式化”的艺术程序

通过前面的研究,我们可以肯定的认为,中国传统艺术具有很强的 “程式化”特征,“程式”在诸多的传统艺术中所指代的是具有一定规范 性、标准性的技术与技法。“程式”是无法直接的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的, 而是需要通过具有艺术素养的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的分析、整理

和总结,最终提炼出的艺术化的表现形式。这是一种艺术化的加工过程, 唯有经历了这种“艺术化”的程序,现实生活中的一般活动才可以脱离现 实,才能够被后人赋予“艺术”的名分。

艺术学理论对于这种“艺术化”程序做出了深刻的解读,S卩:“在对 生活内容进行艺术表现时,一般要经过两个程序的技术加工和处理:一是 提纯;另一个则是美饰。‘提纯’,是将生活原形中那些琐碎、芜杂的旁枝 和细节进行删除,突出强调蕴涵事物最为关键、最为本质的要旨,以虚拟 简洁的传达挥洒张扬、直指人心。比如在戏曲的表演时,有戏处,不惜泼 墨堆金、浓笔重彩、极尽夸张;无戏处,绝对惜墨如金、一笔带过、毫不 迟疑。‘美饰’,则是在‘提纯’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技术加工和艺术美化, 赋予其优美的姿态、鲜明的节奏、曼妙的韵律、以及高超的技巧等诸多方 面的创造,从而成为一种美的形式、艺术的形式。”可见,“提纯”与 “美饰”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程序,只有经历这两个程序的“加工”和 “处理”之后,才可以产生艺术化的形式。

反观中国武术,我们可以发现,在历经了千百年的发展之后,“程式 化”特征尤为显著的中国武术在发展中也同样经历了艺术式的“加工”和 “处理”。武术的技术技法和武术套路,不等同于现实中的真实格斗。在现 实生活中的实战技击中,所运用的各种格斗技术和技法是无序的,无规律 性的。武术拳家们通过对这些现实格斗的技术技法进行不断观察以及各种 实战技击表象的思考,剔除了技术技法中的那些没有实战功效的成分,着 重对具有“实战性”“技击性”的技术技法进行突显,由此归纳和提炼出 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技术技法,这就是一个“提纯”的过程。

与此同时,武术拳家们也会把自身的情感需求、心灵渴望和精神追求 等作用于技术技法之中,并赋予传统的审美文化的内容,使其具有审美的 特征,使得这些原本存在于生活中的格斗动作具有了“传神写意”的特 点,最终为了具有艺术审美内涵的武术技术动作和武术套路,这就是一个 “美饰”的过程。因此,“程式化”的中国武术,使得武术技术技法和套路 超越了一般的现实技击,实现了对实战技击更鲜明、更洗练、更规范、更优美的“提纯”与“美饰”,并使之渗透在武术技术技法的各个环节。

由此可见,武术拳家们对于武术技术技法和武术套路的“程式化”操 作,就是一种艺术式地“提炼”和“美饰”过程,是将中国武术进行艺术 化处理的过程。所以,“程式化”的中国武术,实质上是武术拳家们运用 了“艺术程序”这一操作方式之后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化的表现形式。

(二)以"虚拟”显“真实”:中国武术“程式化"的艺术范式

艺术范式是什么?许多艺术家都能够依据自己的理解并给出不同的解 释其中,有这样一种诠释是更为直白,更为易懂的,即:“范式其实就是 艺术呈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它是艺术与生俱来的本体确认,是艺术得以形 成的表达结构。”[|]中国的传统艺术不论是在形态特征上,还是在表达结 构上无不表现出“程式化”这一鲜明的特征。

王国维先生在《戏曲原考》中指出:“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3”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强大的“叙述性”功能。通过戏曲演员的“言 语、动作、歌唱”「2]的完美结合,可以给予观众感官刺激,让他们感知其 中的“故事”情节和内容a可见,戏曲艺术中具有“虚拟性”的程式化表 演,可以给人以“真实”的想象和感受。例如,在戏曲表演中,表演者在 开门时,舞台上并没有门,却借助双手作开门状的动作来表示;表演者在 骑马时,舞台上也并没有马,而是用一根马鞭做出上马、下马、趟马、策 马、系马的表示……等等这些虚拟的程式化动作,给予观众所产生的艺术 想象和联想却是一种的真实的感受。

再比如绘画艺术,它也是通过“程式化”表现出艺术性。中国的山水 画,是表现自然之“形”的艺术。“山水画的形象是通过表现物象结构关 系及笔墨结构关系来完成的。山水画的程式首先是形象的,这种形象要依 据客观物象,又要讲究‘不似似之’,要准确地把握具体对象的视觉特征, 使之易辨认。其次,山水画程式是对具体物象的高度概括、提炼之后,所

形成的某一类物象所具有的共通的形象,是极为简洁和规律化的。如从北 方山岩中提炼的斧劈皴自然多用来表现北方雄伟、劲健的山水。”[11由此 可知,山水画通过笔墨程式塑造出一个个“虚拟”的山水形象,展现出一 个个“真实”的山水之景。

可见,借助“虚拟”的程式来展现某种“真实”的现实是中国传统艺 术在表现方式和结构上体现出的一种艺术范式。

反观中国武术,其在表现方式和结构上也是借助“虚拟”的程式来展 现某种“真实”的现实。作为一种肢体的运动,其表现方式是各种具有审 美意义的武术形象,它是由具有“虚拟性”的武术技术技法和武术套路构 成。这些被“虚拟化” 了的技术技法和套路,是对攻防技击动作进行了高 度概括、提炼的“程式”,其“规范性”和“标准性”的特点可以使观赏 者更加准确、清晰地理解武术技术动作的内涵和意义。如“腾空飞脚” “旋风脚”等动作的击响,是从实战中“美化”而来,它们出现在武术套 路中,“声脆势威的视听效果,不但可以令人陶醉,还可以诱发出‘击中 目标、无坚不摧’的遐想

因此,“程式化”的中国武术也是通过“虚拟”来营造出“真实”的 功效。这种艺术化的“程式”我们可以理解为,“运用攻防技击的技术动 作展现实战技击的场景”的武术程式。武术演练者在演练的过程中,通过 身体的运动建构出的是各种不同场景下的格+情景,可以使观赏者从这些 具有“程式化”特征的技术动作中“领略到武术对技击的体验、想象和期 待”t3],并在思维意识中产生出一个个清澄虚明的武术技击的“真实”世 界。例如,武术演练者所进行的拳法器械演练,都是对空而发,他们在一 个虚拟的空间里应对虚拟的对手而进行的各种拳打脚踢、闪展腾挪、刺扎 抡劈等动作,却都可以营造出的搏击、格斗的状态和氛围,向观赏者表达 和传递着技击的情景。这应当就是中国武术的艺术魅力所在。

小结

“程式”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之后,在形式与 技巧的表现方式上所形成的具备高度规范化、高度标准化的固定样式。任 何一门传统艺术都是有专属于自己的“程式”,并以此作为其构成基本要 素而存在。也正是由于“程式“的存在,才使得中国的传统艺术形成了 “程式化”这一共通的特征。

用艺术的视角来审视中国武术,我们发现中国武术也同样具有着“程 式化”这一艺术普遍具有的特征。武术中的技术技法,是对中国武术表现 形式的“规律性”和“原则性”的总结与概括,其对于中国武术的表现样 式具有着“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意义,它们是构成中国武术的基本元 素武术的技术技法又使得武术套路同样具备了“规范性”和“标准性” 的特点,武术套路也就成为了一种高度“程式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 武术的“程式”的存在,揭示出中国武术是一种“规范化” “标准化”的 艺术样式,中国武术“程式化”特征的存在,揭示了中国武术无论是形态 特征还是表现结构上都体现出一种艺术化的范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 国武术中“程式”和“程式化”的存在,为中国武术渲染上显著的艺术色 彩,使其流露出浓郁的艺术气息。

浏览67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