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虎形
歌诀
纵跳以扑,托抱称雄,
劲起臀尾,通督聚精。
虎之为物,扑力最强,以爪为雄,所向无敌。爪之所至,必可奏功。是故练虎形者,多专练虎扑,实不知虎形共有六种练法、六种用法,即虎扑、虎托、虎抱、 虎拦、虎截、虎撑是也。
一、基本练法
1.虎扑
三体式开势。将两手往前方直插出去。同时,左脚向前踮出半步,再 将右脚前进(或前纵)一大步,左足提起紧靠右脚内踝。同时,两手握拳抽回,置于小腹两侧,拳心朝上,两肘紧靠两肋。挺腰,提肛。眼看前方 。
两拳由胸前向上钻出至与肩同高 时,即向前变掌翻落。同时,左脚向左前方纵出一大步,右脚跟进。肘要下坠,两虎口相对 眼向前看。此是虎扑之左式。
虎形起势所用步法,一踮,一纵,一踵,共是三步,总为一步,名曰“践步”,即老谱所云“龙腾虎践”之步 法也。常言:“虎形一步一丈五”,指的就是这种步法,三步共一丈五尺也。
再前进打右式虎扑时,仍是左脚向前踮半步。同时,两手向前插,随即握拳收回置小腹两侧,拳心朝上。右脚亦同时跟至左脚内踝处,靠紧,脚掌与地平行,离地约寸行。挺腰提肛,两肘向里裹劲。稍停,随即两拳经胸前上跌至与肩同高时,变掌向前翻落扑出。右脚向右前方纵出一大步,左脚跟步。式成时与虎扑左式相同,唯左右相反。
2.虎托
三体式开势。右手向前伸出,与左手平,两手向外开,随即向下向里划弧,由小腹向前上方托起,手心朝上,高与肩平。右脚同时迈进一步。眼看前方。
再换式时,两手动作与上述相同,唯是左脚进步耳。
3.虎抱
三体式开势。两手收回至胸前,掌心朝上;随即两 手左右分开,向前抱去,掌心相对,高与腋平。右脚同 时向前迈进一步。眼向前看。
再换式时,动作与上述相同,唯是左脚向前进步耳。
4.虎截
三体式开势。两手握拳,拳心朝上。右脚同时上至左脚内侧,靠紧,踏实,左脚变虚。沉肩,坠肘。眼看前方。
右手自腹前向右、向前、再向左划弧,右小臂随之先内旋再外旋,停于胸前成截手,拳心朝上,与肩等高, 肘下坠,屈曲约成90。;左拳收回,左小臂内旋,下扣,横于腹前,左拳拳心朝下,与右肘上下相顾。左脚亦同 时向左前方进一步。眼看右手。此为虎截之右 式。
再换式做虎截左式时,手、脚动作与做右式时相同,唯左右相反
5.虎拦
三体式开势。左脚进寸 步。右掌同时从左肘下向前插 出,小臂外旋,翻至手心朝上,比肩略低,肘努力向下垂 劲,肩向前松,拧腰顺胯;左 掌亦同时拉回至右肘内下侧,掌心朝下,两掌两臂上下合 劲。眼看右手。
换式时,左脚前进一步。 左掌从右肘下向前插出,其他 一切动作同上,唯左右相反。 如此左右轮换练习。
6.虎撑
三体式开势。步法、手法和一切动作与虎扑完全相 同,唯不用掌扑,而是用双拳前撑。撑出后,两拳虎口 均朝上,拳心相对,与肩等宽,高与心口平,大臂下斜,小臂水平。
二、用劲要求
虎扑、虎托、虎抱、虎 撑,用劲之要点皆在于臀尾。 以臀将下之力向上一提,将后之力向前一送,则周身之力皆自背上达于顶,由顶而下注于两臂两手。故必先深刻领会臀力,而后始能得虎扑之妙也。 唯是用臀力之时,必要顶头、 竖项,脚向后蹬,好像要将尾中大筋努力拉直之意。还要手足同起同落,内气一提一 降,周身一家,才有整劲。
虎截、虎拦,用的拗步斜身的合劲。故而一定要拧腰顺胯。虎截是自外向里合劲,肘要有内裹之力,两肩 要相合。虎拦是上下相合之劲,前肩要向前松,后肩要向下沉,既有上下的合劲,又有前后的开劲。唯只有开之意,不可有开之形也。
三、技击用法
1.虎扑之用
当对方以虎扑攻我时,我双手(手背朝上)向上领 对方双臂,臂与肩同时微微外开;同时,蓄力而进身,随即脚踏中门,还对方一个虎扑。
当我以虎扑进击对方,而对方以双掌托住我双肘时, 我可顶头、塌腰、沉肩,肘努力下坠而外开,化开对方 上托之力,随即以虎扑进击对方。
如对方以单手向我进击,我可用一手接其腕或小臂, 另一手接其大臂外侧,转腰进行引化,同时从对方外侧上步,以虎扑打横。
或直接以双手接住对方进攻的胳膊,稍一裹缠,感 觉对方之力已被化开,即翻掌以虎扑进击之。
2.虎撑之用
与虎扑相同,唯出手是双拳而不用掌,且发劲是平 直向前而不是向前下方耳。
3.虎托之用
主要是以双掌托住对方双肘,用柔劲随对方进攻的 劲路而化解之。用时要随屈就伸,粘住不放,方可奏效。 若能反应灵敏,动作迅速,亦可在接住对方两臂下压之劲后,向上一掀一送,即可将对方掀起、掷出,所谓 “打人如挂画”也。然此非功夫较深者,不能用之也。
4.虎截之用
对方以拳或掌向我胸前进击时,我一手自内方接住 对方腕部,以另一手自外侧接住对方大臂,双手裹劲向 里一合,便将对方拿住;然后松肩向前一送,可将对方 击出。亦可不接对方大臂而以阴掌横斩对方颈部。但此法用之要特别慎重,盖防止伤及对方之颈大动脉而毙人命也。
5.虎拦之用
前手自里方接住对方进击之手的腕部,向下扣住, 另一手从下方托住对方肘尖,两手上下合劲。 此时,如对方用力猛,臂亦较直,我力一发,往往伤及其肘关节。对方如肘稍 屈,有坠劲,我可借彼之 力双手向前上方一送,往 往可使对方肩关节脱臼。
6.虎抱之用
如对方单手进攻,我 可自对方外侧进步,以双 手接彼之臂而裹缠之,并 随其势以两掌插彼腋下或 两肋,抱起而掷出之。
如对方双手进攻,且进攻之部位较高时,我可用两 手外开,随即以两手插彼两肋而击出之。若 对方进击之双手较低,我可用两肘及小臂下沉以缓其势 (图4-33);随即急向中门进步,以双手插之两肋,抱而击出之。
四、祛病养生
用虎形以为祛病养生之用时,多用虎扑、虎托、虎撑。练时用劲宜柔。其劲起于臀尾,经命门而过夹脊。 故可以通督脉,壮腰膝,益肾,培元,聚精,健肺,补 气凝神,调脾利湿。此形在腹内练肾水,故能强腰脊、 充耳目。练虎扑时,外形一蓄一发,内气一升一降,气 自海底上升至命门,复出于丹田,再降入海底,走一个 三点式的小周天,久练可以水升火降,调和心肾。练虎 抱时,两臂一开一合,两肘摩肋,久练可以治疗肝、脾 之疾。临床实践证明,虎形对心肾不交和顽固失眠者, 有较明显的疗效。
第三节熊形
歌诀
两膀开合肺气伸,拔背竖项力千钧,
化去肝风补脾土,调中和胃萃精神
一、基本练法
三体式开势。前手收回,两手握拳置于小腹两侧, 拳心朝上。
上式不停,两拳经胸前上攒,高与口平,与口相距 约半尺许;两小臂交叉,右臂在外,左臂在内。右足同 时进至左脚内侧,靠紧,脚尖点地成虚步。眼看前方。
两臂用力向左右撑开,成半圆形。右脚亦同时向前 进一大步,左脚跟步。眼看前方。此为右式。
再练左式,一切动作与练右式时相同,唯左右相反。
二、技击用法
熊有竖项之力,其力之处在两膊。试看熊在抖威风 时,两膊摇摇,即是证明。待熊形发力时,头要顶,肩 要沉,膀要开。
三、用劲要求
熊形之用,主要是开劲。对方如以虎扑或虎撑向我 进击,其力刚而速时,我恐用柔劲接不到好处,可用熊 形以外开之刚劲接之。盖对方是直劲,我是横劲,虽两 劲俱刚,亦无害也。将对方双臂击开后,我可用虎扑、 虎撑,或单拳、单掌进击,随意为之,不拘一格。
四、祛病养生
熊形练的是一气之开合。一合则胸涵、背拔、头顶、 竖项,真气达于百会,聚于中脱,督脉通矣;一开则两 膀、两肩、胸、背、双肋齐开,真气降入丹田,任脉通 矣。一合一开,内气走一个小周天。练此拳时,中府、 云门、膏肓、肩井、夹脊诸穴,一齐开动,故而可以通 8。 肺气,补脾土,化肝风。真精化气,增长气力,治疗五 劳七伤、久虚体弱、羸瘦虚损和病后需要调养恢复者, 及调中和胃,理气消滞,都有较好疗效。

浏览57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