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康优先原则
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国情,将促进健康的 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 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 性协调发展。
(2)改革创新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关键环节改革步伐, 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清除体制机制障碍,发挥 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的引领支撑作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促进全 民健康的制度体系。
(3)科学发展原则把握健康领域发展规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 重,转变服务模式,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健康服务 从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转变到质量效益提升的绿色集约式发 展,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提升健康服务 水平。
(4)公平公正原则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 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 公平。
3.“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主题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就是“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工
(1)“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核心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 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针对生活行为方式、生产生活环境以及医疗 卫生服务等健康影响因素,坚持政府主导与调动社会、个人的积 极性相结合.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落实预防为主, 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实现全民健康。
(2)“共建共享”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基本路径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统筹社会、行业和个人三个层 面,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要促进全社会广泛参与. 强化跨部门协作,深化军民融合发展,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加强环境治理,保障食品药品安全,预防和减少伤害,有 效控制影响健康的生态和社会环境危险因素,形成多层次、多元 化的社会共治格局。要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卫生计 生、体育等行业要主动适应人民健康需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 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补齐发展短板,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 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要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 全民健康素养,引导形成自主自律、符合自身特点的健康生活方 式,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的生活行为因素,形成热爱健康、追求健 康、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
(3)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
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 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要惠及全人群,不 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使全体人民享有所需要的、有 质量的、可负担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突出解 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 题。要覆盖全生命周期,针对生命不同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及主 要影响因素,确定若干优先领域,强化干预,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 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全面维护人民健康。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主要目标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 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 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 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到2030年,要实现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持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人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2030 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 0岁,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显著提高。
(2)有效控制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全民健康素养大幅提高. 健康生活方式得到全面普及,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基本形 成,食品药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消除一批重大疾病危害。
(3)大幅提升健康服务能力。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 务体系和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健康保障体系 进一步完善,健康科技创新整体实力位居世界前列,健康服务质 量和水平明显提高。
(4)扩大健康产业规模。建立起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的健康 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 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5)促进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有利于健康的政策法律 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健康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 代化。
第二节传统武术健身价值及开展情况分析
一、传统武术的健身价值分析传统武术本身具有与各民族相符的独特养身、健身形式,有 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将传统武术项目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将应有 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于全民健身的开展会起到积极的推进 作用。 通过传统武术健身,能够达到壮内拯夕卜、身心兼修的目的。 从我国一直以来的习武实践和多年的科学研究中可以得知,武 术对内外兼修是非常注重的,能够在很多方面影响到身体,经常 练习能达到壮内强外、身心兼修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 传统武术是寓意阴阳、身心兼修的活动,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动作随心所欲,出神入化,顺应自然,天人 合一。另外.武术中的许多功法都已被证明具有较好的医疗保健效 果。武术中的基本动作、基本组合、徒手与器械的各种套路运动、 搏斗运动中的散手和推手等,都能够有效锻炼和提升人体的速 度、力量、灵敏度、耐力、协调性、柔韧性等多种素质。除此之外, 传统武术对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还较为重视,因此,这对于调节 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息、改善人体机能是非常有帮助的,能够真 正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
(一)传统武术的生理健身价值身体健康,是指生理健康、体魄强健、无疾病和体弱状态。具 体来说,就是体重适宜、耳聪目明、牙齿完整、头发有光泽、肌肉丰 满、皮肤弹性好。武术动作内容和练习形式丰富多样,不同类别 的武术项目其功法方法、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负 荷不尽相同。这里主要对不同类型的传统武术项目的健身价值 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介绍,从而为人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武术项目提 供一定的依据°太极拳类武术的健身价值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将养身、健身和 修身功能融合在一起,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独特的健身价值, 深受国内外男女老少的喜爱。
(1)能够有效调节意念与气息极拳对调息运气和意念活动是较为注重的,其动作的要求 也较高,具体来说:第一,要求处处呈弧形、螺旋式的伸缩旋转,始 终意识引导气血循环周身;第二,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要 求以腰脊为轴心,微微转动来带动四肢进行有节奏的运动;第三, 要求全身松静,畅通气血,达于手足尖端。
(2)能够使情绪得到良好培养通过太极拳的联系,能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并刺激身体,促 使内分泌物质保持适度的均衡。长期练习太极拳,能够使人体免 疫力得到增强,对多种慢性疾病有积极的疗效•同时,还能对人体 内环境平衡起到理想的调节作用。
(3)能够将意识、动作、呼吸有机结合起来在进行太极拳的练习时,要与呼吸配合起来进行肌肉和骨节 的活动,能使动作与呼吸协调,从而使内脏得到有效的锻炼。太 极拳练习要求意识、动作、呼吸三者同时协调配合,锻炼方法上的 整体性和内外统一性,成为太极拳运动的一大特点,能够对人体 整体的和谐与健康起到良好的作用。长拳类武术的健身价值长拳类武术的健身价值是非常全面的,具体来说,主要从以 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1)肌肉、神经系统方面的健身价值长拳类武术动作内容有屈伸、跳跃、平衡、翻腾等,人体各部 位器官几乎都参与运动,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体的肌 肉、神经等系统。
(2)新陈代谢方面的健身价值青少年进行长拳类武术运动锻炼,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机 能良好发展.从而有利于新软骨最大限度地骨化,促进人体生长 和发育。
(3)心血管系统方面的健身价值系统的长拳类武术锻炼能够有效改善心脏血管系统技能。 具体来说,就是安静时脉搏较慢,收缩压和舒张压都较低。
(4)呼吸系统方面的健身价值长拳类武术套路静力性工作较多,强度大,时间又短,造成氧 债百分位较大,达70%〜80%。由此可以得知,通过长拳类武术 运动的锻炼.能够使呼吸系统机能得到有效提高。
(5)神经系统方面的健身价值
长拳类武术讲究六合,也就是所谓的内外协调一致.由此•便 能够有效提高神经系统支配运动器官的能力,促使内脏器官和运 动器官更趋协调。南拳类武术的健身价值南拳手法多样,而且“多短拳、动作紧凑,劲力刚健,步法稳 固,重心较低/夬慢相间,长短并用.刚柔相济,以刚为主。由于南 拳劲力饱满,因此,经常进行南拳类武术的锻炼,能使肌肉发达, 筋骨强壮,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可有显著提高。同时,由于南拳 的蓄劲闭气与发劲开声交替使用腹式呼吸,因此•长期进行南拳 类武术的锻炼,能够使心血管、消化和呼吸系统的机能得到有效 增强,也能进一步促进新陈代谢的提升°
导引养生类武术的健身价值导引养生类武术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调息运气、以气运身、气 沉丹田、以气催力等,这些都将呼吸和动作结合的重要性体现了 出来,不仅使动作完成得更加合理,而且通过呼吸增加r对内脏 器官的锻炼。导引养生类武术对放松是非常重视的,具体来说, 即是全身心放松很明显,松而后能活,活而后能通,从而对通经活 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导引养生类武术的整体性、全面性、协 调性,对经脉脉气在遍布全身上下、内外的经络系统中运行有着 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导引养生类武术锻炼,能够使经络渠道发 生故障的情况得到有效避免,保持疏通贯达,从而将经络系统调 节、控制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保持身体健康. 防止或减少疾病。
浏览35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