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拳手法多样,而且“多短拳、动作紧凑,劲力刚健,步法稳 固,重心较低/夬慢相间,长短并用.刚柔相济,以刚为主。由于南 拳劲力饱满,因此,经常进行南拳类武术的锻炼,能使肌肉发达, 筋骨强壮,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可有显著提高。同时,由于南拳 的蓄劲闭气与发劲开声交替使用腹式呼吸,因此•长期进行南拳 类武术的锻炼,能够使心血管、消化和呼吸系统的机能得到有效 增强,也能进一步促进新陈代谢的提升°
导引养生类武术的健身价值导引养生类武术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调息运气、以气运身、气 沉丹田、以气催力等,这些都将呼吸和动作结合的重要性体现了 出来,不仅使动作完成得更加合理,而且通过呼吸增加r对内脏 器官的锻炼。导引养生类武术对放松是非常重视的,具体来说, 即是全身心放松很明显,松而后能活,活而后能通,从而对通经活 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导引养生类武术的整体性、全面性、协 调性,对经脉脉气在遍布全身上下、内外的经络系统中运行有着 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导引养生类武术锻炼,能够使经络渠道发 生故障的情况得到有效避免,保持疏通贯达,从而将经络系统调 节、控制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保持身体健康. 防止或减少疾病。
对抗类武术的健身价值通过对抗类武术的锻炼,能够有效调动起全身的肌肉、器官, 使其积极参与到健身运动中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练习者各 项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一般来说,对抗类武术具有练习强度较 大,对爆发力、速度的要求较高的显著特点,因此,需要在短时间 内消耗更多的能量。这一机能变化,能够使心肌代谢加强,收缩 压升高.从而刺激心肌使血流量增加、张力增强、收缩有力;另外, 耗氧量增加,对肺通气功能的提高,肺泡活性的保持、改善等心肺 功能的增强都有一定作用。长期坚持对抗性武术练习,有助于肌 纤维增粗,肌肉结缔组织弹性改善,肌腱弹性和韧性加强,使练习 者的肌肉发达,力量增大,体格健壮。
(二)传统武术的心理健身价值
传统武术在心理方面的健身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 体现:能够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升
经常进行传统武术运动锻炼,能够在有效提高练习者注意 力、反应能力、思维能力等的同时,还能对情绪稳定、性格开朗起 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于人们智力的发展也会产 生积极的影响°武术对抗性练习中,练习者要以对手的攻击动作 为主要依据做出系列反应训练•从而使练习者反应速度得到提 高,反应时间缩短,神经系统功能增强。长期进行传统武术运动 锻炼,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呼吸功能.使大脑获取更多的 养分,从而为练习者记忆力和想象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帮助 作用。
有助于良好情绪状态的培养与保持武术运动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从练习者的情绪状态 上得到重要体现。从相关的研究中发现,有紧张、烦躁情绪的人 只要练习太极拳或做导引养生功15分钟以后,紧张的情绪就会 松弛下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武术运动能够使脑部血液流量 得到有效增加,对体内能产生良好感觉的“内啡吠”的释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达到改善情绪的目的。除此之外,在传统武 术的锻炼过程中,还能使人产生快乐和积极的情绪,并通过这种 成功和满足的体验不断增加自己的自信心,进而保持良好的情感 体取并更好地致力于学习和工作中。
有助于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传统武术的练习过程,实际上是非常艰苦的,如果要达到武 术运动的高水平,必须经年累月,甚至用一生的时间苦练不辍才 能练就。如果有些练习者怕苦怕累.稍有懈怠,则会半途而废。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等就对 此进行了形象的说明。由此可见,武术练习者只有锲而不舍、自 强不息地坚持,才能修炼出深厚的功夫,并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培养道德风尚,健全人格价值
对于习武者来说,要做到“未曾习武先学礼,未习武先习德。 这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条件,自古至今,传统武术一直被人们 当成修身养性、健全人格的一种手段。“学艺先学礼,习武先习 性”是历来教武育人的准则。传统武术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 中,逐渐形成了重礼仪、讲道德,诸如尊师爱生、互教互学,以武会 友、切磋技艺、增进友谊、讲礼守信、见义勇为等品德,这些都在一 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中国武术传统道德观念。传统武术运动,也在 一定程度上对传统道德的标准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结合起到 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这不仅是传统武术道德观念的体现, 更是现代社会的做人准则,健全人格价值的具体表现。①
二、传统武术的开展情况分析当前,传统武术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开展,具体来说,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姜W泽.传统武术的健身价值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1)
(一)传统武术的管理和保护都存在一定的欠缺
由于社会各团体组织没有深入认识和领略到传统武术的魅 力,这就使得所启用的保护机制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有效的保 护措施方面也较为欠缺,除此之外,武术继承不足、文化挖掘方式 单一等问题也是较为显著的。由此,便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的无端消耗•中国传统武术“断层”现象越来越严重。
(二)传统武术的生存发展空间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范围的开展.跆拳道、空手道等一 些国外竞技项目逐渐进入到国内市场.而这些竞技项目以其显著 的竞技性、刺激性等特点,以及规范的礼仪能使人得到教育,简单 易学的动作既可健身,又可防身.受到人们的欢迎与喜爱,各地雨 后春笋般地凸现大量跆拳道道馆,而且练习的学员人数不断增 加。相对于此,武术套路往往对武术的技艺展示更加重视,而在 防身的实用技术和武德的教育方面也较为欠缺。武艺、武德在武 术传播过程中的分离和分化,造成武术在国内青少年人群中失去 了巨大的市场。①
第三节传统武术健身的指导与科学发展
一、传统武术健身的科学指导在传统武术健身的活动中,为了保证理想的健身效果,需要 对练习者进行科学的指导。具体来说,首先要遵循一定的原贝卜 在此基础上,要采取有效的健身锻炼方法。
①程传波.孙佳钮,文河保.牡丹江市传统武术开展现状与推广研究「J1知音励志,2016( 11)
(一)传统武术建身的原则传统武术的健身原则是在遵循传统武术发展的基本规律的 基础上,在长期的运动实践经验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其对人们科 学、合理地进行健身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具体来说,传统 武术健身需要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全面性原则
通过传统武术健身锻炼,能使人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 发展。人体是由各种器官、组织和系统构成的,尽管各器官系 统是相对独立的,但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在进 行传统武术健身时,要对全面锻炼身体各器官系统加以重视. 从而使身体发展不平衡和不协调得到有效避免。在传统武术健 身活动中,不仅要对肌肉、形体的外在发展加以重视•也要对内 功的修炼加以重视,从而使机体形态和功能的全面发展得到有 力保证。
具体来说,在传统武术健身中贯彻全面性原则,需要对以下 两个方面的事项加以注意:一方面,要有丰富多样的武术健身内容和手段。不同种类的 武术,其具有不同的内容和手段,因此,这就要求注重全面锻炼. 进行优势互补和技能的正迁移•使各方面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 得到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的全面发展与重点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以项目的专业要求为主要依据.将发展和锻炼所需要的素质和部 位以及在劳动过程中活动最少的部位作为首要目标。
区别对待原则对于传统武术健身来说,其是非常重视个人特点的因此, 这就要求在传统武术健身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区别对待的原则. 从而使不分情况、千篇一律的做法得到有效避免,锻炼者最好从事带有竞技性的传统武术运动项目0
经常性原则传统武术健身应该从生理学的角度出发,能够对人体的新陈 代谢以及生命物质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 用。以“用进废退”的学说为依据,并且与增进体质靠积累、提高 运动技能有过程、锻炼效果不稳定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得知,只 有持之以恒地进行传统武术健身锻炼,才能达到良好的健身 效果。在传统武术健身过程中贯彻经常性原则,需要对以下几个方 面事项加以注意:
第一,要连贯、系统、逐步地提高传统武术健身内容、运动 负荷。
第二,应该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把传统武术融入生活中去, 系统、有规律地坚持健身。
第三,要使运动损伤和事故的发生得到尽可能避免,尽量使 因伤病影响健身的系统性情况得到避免,使锻炼者的安全得到 保证。
浏览4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