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燕形
歌诀
燕子抄水最轻灵,心火下降肾水升,
天阳地阴补血气,一艺求精百倍功。
一、基本练法
三体式开势。右手前伸,与左手齐。
两手向左右分开,由身体两侧向下、向里划弧至胯外侧时,即向前上方托起,掌心向上。与掌上托的同时,右脚向上踢起,与手同高。
上式不停,右脚落回原处,脚尖外撇。两手下经胸前向外向上再向下划一小圈,落于腹前时,即向左右分开如展翅之状。同时,左脚向前伸出,右腿屈膝下蹲成仆步。眼向左看。
谓之“燕子抄水”。
身体向左(即前)伏身而进,右脚进至左脚前方,踏实;左脚跟进,提起变虚。与伏身前进的同时,右掌自下向前捞起,手心向上,高与裆平,左手抚于右腕上。眼看右手。谓之“燕子衔泥”之势也。
左脚前进一步,右脚跟进,踏实。同时,两手握拳,经额前向前后划弧分开。眼看左拳。谓之“双展翅、进左脚。右拳向前平直打出,左掌抚于右臂内侧,成拗步崩拳。
右脚微抬起,再落地成横脚;左脚后退一步,脚跟欠起,两腿交叉成剪子股式。与左脚后退的同时,左手 握拳拉回,经胸前攒出,高与口平;右拳亦拉回,置于右肋下,腰向右转。眼看左手。
右脚抬起,转至脚尖向前落下。右手同时散掌向前劈出,如同打“鹰捉” 一般。
再进步换势,手、脚一切动作仍如上述,唯左右相反。
二、用劲要求
燕子为最灵巧之禽鸟,有跃身之法,抄水之妙;向水而落,沾水而起,轻捷之极。练时用力多在两臂。伏 身而进,力在后膝,身要下伏,腰要塌下,好像鼻子要 擦地一般;又如同伏身从板凳底下钻过去,侧身一斜而 起,其力再注于两手。燕子衔泥,两臂是合劲,右手是 前插、上托之劲,故肩要松,胸要涵。双展翅是开劲, 臂要用力,两肩要下沉,胸要开。此式有起伏、升降、 开合、扭转,故总的机关在腰,腰宜松而不可僵也。
三、技击用法
对方不论以单手或双手进击,只要其进击之部位在心口以上,我均可用两臂上穿、外分,进行封、闭、拨、拦,同时下边起脚踢、蹬对方的膝骨、解骨、裆、腹,以至胸口。无论何处,踢中即伤。此一踢,也叫燕子抄水。下仆伏身而进,是躲避对方对我腰、胁以上各部位的横扫、截、斩;同时,可用肩向前靠打对方的裆、小 腹等要害部位,其作用大体和蛇形的肩打类似。用到好 处时,前手可从对方裆下直穿过去,用肩将对手打起来、摔出去。燕子衔泥时右手之前插、上捞,是抓裆打肾,若得手时,左手顺势向对方小腹前去一掌,同时右手向后一拉,可将对方外肾揪下,俗话叫做“摘桃”。此是绝命招数,不可轻易使用。老谱云:“上打咽喉下打阴,脑后一掌要真魂”,即指此也。若抓肾失利,头部必遭对方攻击,所以紧接着又是双拳上钻,前后分开,也是封架、拨、拦之意,随后是一个拗步崩拳,脚踏中门,拳走中平,又是一招颇具威力的进攻。
关于燕形的用法,诸武林前辈各有各的特点,故而 在练法上也颇有差异,唯独对“伏身而进,抓裆打肾” 则是相同的。
四、祛病养生
练燕形之跃身、抄水,可使肾水上升,心火下降,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活腰脊,轻身体。运动中双手从阳掌变阴掌而上举,踢腿,是吸天阳也;屈膝下蹲,伏身而进,双手手背朝下,是饮地阴也。《黄帝内经》云: “吸天阴以养气,饮地阴以养血。”故练之能以补血气。 衔泥时,束身而起,两臂相交,手三阴之脉气接通。大 陵、内关两穴受到摩擦,大陵为心包经之输原穴,内关 为心包经之络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故可清心、凝神、合胃降逆。两臂分开时由掌握拳,十指齐握,手三阴、 三阳之脉气皆通。臂上抬外分开时同,极泉、章门、带脉三穴皆开,故内气上下相通,丹田之气得以周流全身,四窃开,精神足,脑力健,得养生之妙起趣矣。
第八节鸡形
歌诀
金鸡独立显奇能,强身还须补肾功。
足力上升健脑力,顶 气下降腿脚轻。
一、基本练法
前辈所传鸡形,原本只有“金鸡独立”之一式。如董秀升手录《曹继武著•岳氏形意拳》手抄本中,鸡形则只有“独立” 一式。刘文华先生所著《形意拳抉微》中, 亦只有“独立” 一式。后之学者,所练之鸡形,则有金 鸡独立、金鸡食米、金鸡抖翎、金鸡上架、金鸡报晓、 金鸡斗争等许多拳势,且自成一个小套路,名之曰"金 鸡四把”。而各人所练之“四把”亦各有差异,不尽相 同。然对于“鸡有独立之能、欺斗之勇”则认识一致, 并无分岐。
1.金鸡独立
三体式开势。左脚向前垫半步。右手从左手下边向前插出,掌心向上,左手抚于右小臂内侧。前腿弓,后脚跟微欠起。眼看前方。
右脚向前疾进一步,立定踏实;未落地时左脚即提起,脚尖向上勾,置于右脚内踝骨上,两腿靠紧。同时 左手从右手下平直下,亦手心朝下。眼看左手。
左脚再向前迈出一步,弓腿,右脚跟微欠起。右手从左手上边向前平插出去,掌心朝下;左手抽 回置左肋下,亦掌心朝下。随即右脚向前疾进一大步, 踏实;右足未落时左脚即平着提起,置于右脚内踝侧,两腿靠紧。同时,左手从右手上边,紧贴手背向前插出; 右掌拉回置于右肋下,两手都是掌心朝下。眼看前方 。
2.金鸡食米
承上式,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右脚跟进,两脚相距 约1.5分米(半尺许)。同时,右手握拳平直打出,如打拗步的半步崩拳一般,唯左手系抚于右小臂内侧。
3.金鸡抖翎
右脚向后撤回半步,向右转身,成马步桩之步势。同时,两手合抱于胸前,左臂在内,右臂在外。眼向左看。此为自金鸡食米到金鸡抖翎之过渡式。
随即腰向左转,左肘平着向左肘出,即迅速向右转身。右腿弓,左腿蹬直成右弓步。同时,右臂横着向上翻架,小臂内旋,翻至掌心朝上;左手下按,掌心向下,置于左胯侧(两手亦可均握拳)。眼向前看。此为抖翎之势。
4.金鸡上架
左脚上步超过右脚,未落地右脚即迅速提起,高比左膝稍低,脚尖向上勾起,两腿靠紧。两臂亦同时在胸 前作“怀抱阴阳”,右手在下,左手在上。眼向右看。势成时,与蛇形之“怀抱阴阳”相似,唯左脚略高耳。
5.金鸡报晓
右脚向前迈出一大步。右手从下边用力向上挑去,高与眼平,指尖向上,臂微弯曲;左掌下按停于左胯旁,掌心向下。眼看右手。
接着再做一个“金鸡独立”,再接一个“金鸡食米”。此时左脚、右拳在前。
6.金鸡斗争
右脚前进一步。同时,两手变掌,向左右分开,向下、向里划弧,随即向前上方托起,成虎托之势。然后重心后移于左腿,两手向外、向回划弧,置于两肩外侧。同时,右脚极力屈膝收回、抬起,脚尖向回勾,脚努力向外扭成横脚。顶头,竖项,眼向前看。
前脚向前蹬出、落下,脚尖向前。双掌亦同时向前 扑出如虎扑子一般。后脚跟步。眼向前看。
以上诸势,完成了一个小套 路。再继续演练时,可按劈拳回身之法,做左转回身,打出右式劈拳(亦即右三体式),然后再从金鸡独立打起,到金鸡斗争为止,一切动作同上,唯方向相反。
二、技击用法及用劲要求
金鸡独立是用“滚手”进击之势。前脚进步,后脚拗步,以仰掌击对方小腹,无论击中与否,即可用另一手从前手腕下以阳掌(手背朝上)塌出,掌击前胸,震脚以助力。有指功者,可张开五指平直插入对方胸胁,指功稍差者可用掌力。唯击小腹时,进步不可过 于俯身;打滚手时,纵步宜远,要稳;独立时,腰要塌,
腿要靠紧,头要顶,神要贯注。
或者,当对方用右手打我前胸、下须等处时,我可以用右手背接手,稍向上提,左手随即从右手下直插对方胸胁,此亦是滚手。若一插不中,或中而不狠,可再速用右手继续前插,或两手替换着连续向前插,脚走 “半步”,即半步崩拳的步法,此之谓“滚手连击”。同时,前插要快,要直;后撤之掌要有按劲;出手进步要 一致,劲要整,不可散乱,散则无功。
金鸡抖翎是肘打,也是胯打。对方以平拳进击我胸部时,我从外侧上步,侧身,两臂内裹以格开对方进击之臂,随即下蹲,起肘以击对方肋下,此名“开弓肘”。 裹时要缩身,涵胸,蓄力;肘击时要将肘抬平,两肩外 开,可用马步,也可用弓步。若因距离较远,恐肘力不 及,也可改用塌掌进击对方小腹(参看“八字功”中的 胯打)。
金鸡上架、金鸡报晓二式之用法,与蛇形之用法略同。
金鸡斗争是发挥鸡形振翅之威。
如对方以双拳(或掌)打来,我可用双掌自胸前上穿到高与口平,随即以仰掌水平外开,以破对方的进攻。外开时肩要沉,时不可离肋。同时,提膝横脚,以扁踩蹬对方之胫、膝、大腿,或以直脚蹬对 方之腹、心窝。落脚时两手一齐向对方前胸扑去,或以虎抱 打对方腋下、两肋,或以掌平 直前插,可根据形 势,任意施为。唯手足必须同起同落,才能发出爆发力。 老谱云:“打遍天下如老鸡”,指的就是老鸡欺斗之勇、 振翅之威、竖腿伸项、伺隙而进和流血被面而不稍退却 的特点。
三、祛病养生
“独立”之势是全身用腰劲以协调平衡,充分发挥了小脑的作用,是对小脑很好的锻炼。定势时为了维持平衡,必须提肛、缩肾、抱胯,起到了补肾作用。动作时,用劲缩中有伸,就中有开,使脚跟之力上升,足三 阴及阴跻、阳跻之脉气一齐发动。阴跻一动,则诸脉皆通,上透泥丸,下达涌泉(参阅明李时珍《奇经人脉 考》)。故常练鸡形者,能使下之气上升,顶之气下降,散其精于四肢、神经、血管之末梢,上可补脑筋之不足,下可医腿之疼痛,妙用无穷也。

浏览63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