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术的雏形

武术的产生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原始社会中,人与兽之间 的争斗是人类必须要面对的。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翻滚一类的初级攻防手 段在猎取食物的过程中自然产生。尽管这些击打的方法多是基于本能的、自发的、 随意的身体动作,但这些初级攻防技能却为武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中,人类不仅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石制或木制的 工具,同时还学会了使用这些工具击打野兽的方法。逐渐地,尖状石器、石球、 石手斧、骨角加工的矛,以及后来的石斧、石铲、石刀和骨制的鱼叉、箭簸等出 现,这就使人类的生存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在人类与野 兽、与人的搏斗中,武术逐渐萌芽成长。战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武术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原始社会 末期出现了大规模的氏族间战争,而这种原始部落之间有组织的战争加速了原始 武术的形成,“武舞”或叫“战舞”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可以说,“武舞” 是武术早期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原始社会战斗技术的展现,它融知识、技能、身 体训练和习惯的培养等为一体,将用于实战格杀的经验按一定程式来演练,是古 代武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武舞”在这一时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和使用,成为很多人操练的首选。“武舞”为后来武术套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进入 阶级社会后,真正的武术才开始逐渐形成。

(二)武术的形成

进入奴隶社会以后,武术开始从生产活动中分化出来,成为专为统治阶级服 务的军事技能,同时开始朝着专门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夏朝还出现了 “序” 和“校”等以武术为主的教育机构,进行各种武艺的传习和演练。西周时期,统治者对贵族子弟进行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训练,从 而使贵族专政得到有效的维护。“乐” “射” “御”都是与武术有直接关系的训练内容。 另外,学校还请著名的将帅讲述武术课程,由此便萌生了武术文化教育的气象。真正使得武术这一运动得到发展和运用的阶段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 诸侯纷争、列国图霸,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武术格斗技能的迅速发展。除此 之外,为了发掘人才,每年春秋两季,齐国都会举行全国性的“角试”,选拔武艺 高强的人才充实到军队中去。武术的格斗技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此同时,在教学方面,武术也有了较 大的改进。由此可见,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已有较为成熟的技击理论,这也是我国 传统武术在这一时期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武术的发展

武术的形成和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国武 术之所以能传承至今且日益发展,与其显著的健身、防身作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 系。武术不仅能够使锻炼者强健身体、陶冶情操,而且也能够作为一种御强抗暴、 抗外侮的重要手段。因此,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武术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 促进作用,同时也使我国的武术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武术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均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和时代的特色。例如,隋唐是 我国武术的一个大发展时期,兵器的种类大增、形制复杂,各种兵器、武艺争奇 斗妍,武艺向多样化发展,武术表演项目也有相当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武术 出现大繁荣,流派林立,不同风格的拳种和器械得到发展,武术作为军事技术、 健身手段及表演技艺的多种价值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极大地推动了武术的普及和研究工作,使武术运动得到长足发展。武术 由于具有健身、防身、自卫的功效,所以能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步成为中国近代 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得到了广大体育爱好者的继承和发扬。

(一)“式率制”的出现

“武举制”是武术发展史上的一大重要事件。隋文帝统一中国后,为了选拔人 才,将魏晋以来按照门第高低选用官吏的“九品中正制”废除掉,同时将以文取士 的选才制度建立起来。隋朝年代虽短,但它将数百年来的分裂割据结束,统一了全 中国,同时也建立了较完备的国家机构,可以说,这是一个承先启后的重要时期。“武举制”的创立将更多人的习武热情激发了出来,从政策上对民间和官方的 练武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武举制度为唐王朝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搜罗 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武术先间组织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不仅贵族之间普遍习练武术,在民间,武术运动也是方兴未艾。 这一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及社会矛盾的尖锐,广大农民也自发团结起来建立社团, 教习武术,以御敌备战,武术组织开始在民间蓬勃发展。其中,“弓箭社”是当时 规模较大的。弓箭社主要是针对武术爱好者的练习目的而集结在一起的一个特殊 团体,其实,在这之外还有以娱乐为目的的结社组织。除此之外,北宋至南宋初 的忠义社、巡社等,宋仁宗时期的棍子社、霸王社、亡命社等都是比较具有代表 性的民间组织。南宋灭亡后,由于元代的民族矛盾比较尖锐,蒙古统治者限制民间习武,不 少武术家隐姓埋名,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武术的发展,习武组织也转为秘密 性的民间组织,由此,武术的发展开始陷入低潮。

(三)武术文化的成熟

在历经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之后,武术已经慢慢地形成了其特有的属性和特 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武术继承和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支持措施。比如,国家不仅定期举行武术汇报表演,还在 高等师范院校及体育学院开设武术专业,并组织专业人员在继承传统拳术的基础 上,广收众家之长,将简化太极拳、甲组长拳、初级长拳以及器械套路整理出来。 同时,还开展体育运动,在全国各地建立武术协会,吸引武术爱好者前去习武健 身;国家还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开展武术运动,将武术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这些都 在很大程度上为民族文化的弘扬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也为武术的 普及和研究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使武术运动得到长足发展。在我国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引导之下,慢慢地表现出了其他方面的特征。尤其 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武术也不断走出国门一展风采。中国武术所具有的 健身、技击、艺术欣赏等作用兼备的独特功能对国外的武术爱好者的吸引力越来 越大。目前,中国武术已经发展到了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除此之外,美国已成立 了 “全美中国武术协会”,芝加哥、纽约、旧金山等城市还有“少林功夫学校”等。 在国际上,中国武术方兴未艾,对发展同各国人民的友谊、促进武术文化的进一 步发展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四)当代武术的发展

1999年,国际武联被吸收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国际体育单项联合成员,这是武 术发展上的又一历史性突破。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国际武联立刻启动了 “入奥” 工作,并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进行了武术表演赛。中华武术终于出现在奥运赛场 上,将中国武术传统文化的魅力向更多的人展示出来。武术以其自身的特点和魅力, 不断地吸引着更多的人加入到习武的队伍之中,从而也进一步壮大了武术运动。

1.武术套路发展

(1 ) 1982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这标志着武术发展进入 崭新阶段。1983年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国外进行推广工作。

(2 )1984年,在武汉举行了国际太极拳邀请赛,为武术走向世界开创了新局面。

(3 )1985年8月,在西安举行了第1届国际武术邀请赛,成立国际武联筹委会, 加速了武术走向世界的进程。

(4)1987年第1届亚洲武术锦标赛在日本举行,1990年第11届亚运会上, 武术正式列入亚运会比赛项目。

(5 ) 1990年10月,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成立,接着各洲际武术组织纷纷 成立,1991年10月在北京举行了第1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以上这些都标志着武术 正式进入世界竞技体育的比赛行列。

(6 ) 1999年6月20日,在汉城(今首尔)举行的第109次国际奥委会会议, 决定承认国际武术联合会,这是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7) 2000年,国际武术联合会被国际奥委会接纳为正式会员。

(8 ) 2008年,武术作为特设项目在奥运会期间举行“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 标志着武术运动正大步迈向奥林匹克运动的神圣殿堂。

(9)至2012年,已举办亚洲武术锦标赛八届;至2013年,世界武术锦标赛 已举办十二届。这些运动赛事包括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两大类项目的比赛。

2 .武术散打发展

武术散打是武术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武术的发展,必然会对武术散打的 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武术散打的基本发展概况如下。

(1 )武术对抗运动自1979年开始试点。

(2 ) 1989年,武术散打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20世纪9。年代,经过一系列从技术规范、竞赛规则、竞赛制度等方面 的改革,到现在已发展成一个成熟的竞技项目。

1998年,散打成为第13届曼谷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3)如今,开展的“散打王争霸赛”、中国武术与美国拳击的对抗赛、中国 武术与泰拳的对抗赛、中法散打对抗赛、中日对抗赛等一系列赛事的商业化运作, 对武术散打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也将武术竞技发展推 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3 .武术学科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武术运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离不开党和政府 的高度重视。新的时代环境下,武术的健身、防身功能逐渐得到继承和发扬,吸 引着众多的武术爱好者投入传统武术习练之中。为了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我国体育院校开设了相应的传统武术专业,并进 一步梳理了我国繁杂的武术派系,推出了一系列方便普通大众练习的简化武术, 方便大众习练。由此可以看出,武术已然是走进学习和体育课堂中的一门课程了.

(1 ) 1983年至1986年,全国开展规模浩大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查明全套 武术拳种达129个。

(2) 198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武术硕士学位。1997年,上海体育学院开始招 收博士研究生,这是传统武术步入现代学科的殿堂,成为能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 的专门学科的重要标志。(3 )武术研究院于1985年经国家科委和国家人事部批准,1986年在北京正 式成立。2010年,国家武术研究院组织了为期5个月的全国武术调研工作,制定 了《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2010年至2014年),将武术发展方向确定下来, 从而更好地引领武术科研前沿。

浏览37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