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涉及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传播者的传播方 式、传播过程的阐释方式、传播对象的武术知识和理解能力等方 面的问题。采取相对科学的传播方式和阐释方式,且传播对象 “孺子可教”,具有一定的武术知识和对武术的理解能力,那么传 播过程才会有效果,有意义。这就是说,武术的传播和接受是两 方面的事,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传播过程当然要靠传 播者的努力劳动,但也得靠传播对象的上进和悟性。

接受武术内容在实际上也涉及传播效果的问题.效果就是达 到目标的实现程度。一个传播过程可能完成既定目标,但也有可 能出现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因此,在武术传播的过程中,一定要考 虑到武术传播对象的接受能力和对武术的理解能力。

(3)传播效果的反馈是传播过程的重要一环武术传播过程中还有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反馈,从理论上 讲,传播过程没有反馈说明该传播过程是不完整的。在武术传播 过程中,传播对象学习到相应的武术内容后,通过个人的感悟与 领会,都会向传播者给出反馈。在武术的传播系统中.需要在武 术的传播与反馈之间找到有效的平衡点。传播者可以从其预期 的传播对象反馈中,及时改善个人的传播内容与习惯,让传播过 程更加有效。换言之,武术传播过程包括传播者向传播对象的信 息传播,还包括传播对象对传播者的信息反馈.而信息反馈对传 播效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目前武术馆和武术学校在全国非常流行,但是它们的 传播效果到底如何,就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主要考察其社 会效益,也就是这个机构究竟对社会有哪些贡献。如果社会效益 较差,那么获得的经济效益就是短期的;如果社会效益好,那么获 得的经济效益是长期的,这种社会的反馈对于武术院校的发展是 很重要的。再比如散打争霸赛,如果它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和武 术精神,则这种传播是有效的;如果它只体现出那些暴力、打斗的 血腥的东西,则这种比赛就不会有长远发展。

(二)武术传播的功能

关于武术传播的功能,可以定义为武术传播活动所具有的能 力及其对人和社会所起的作用和效能。武术传播的功能是传播 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内容,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 点。对武术传播功能的认知越清晰,那么武术传播的方向就越明 确,传播效果就越显著。武术传播者在传播过程进行前如果能充 分认识武术传播活动的功能,就会做出相应措施,运用各种传播 手段和方式来让这些功能充分得到释放和体现。武术传播的功 能对传播活动的方向性、连续性和整体性起着重要的维护作用。

1.对于武术本身来说,武术传播具有文化功能武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综观世界发展,像传统武术这样博 大精深、纷繁复杂的运动是独一无二的,武术具备的特殊的技击 性就体现出了特殊的文化性;武术传播的主要功能如下所示:

(1)促进了武术技术与武术文化代代相传

武术传播的重要功能是承接和传播文化。它能将武术技术、 武术道德等文化继承并传播下来,使之世代相传,并与其他文化 相互作用。不论是拳种流派的纵向传播,还是横向传播,实质上 都传播了武术技术和武术文化。

(2)促进了武术拳种流派的交流和新的拳种流派的产生武术传播能够促进不同拳种流派的技术与文化交流,在这种 交流中产生新的拳种或流派。武术在传播过程中形成新的流派 和拳种.这是传统武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直接表现。在武术传 播的过程中.想要让武术适应社会发展就要做到创新。比如目前 迅速发展的木兰拳,就是一个创新的例证。

(3)促进了武术拳种流派理论和技术的增值

武术传播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让传统武术得到积淀,并使文化 增值。武术传播使传统武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积累和沉淀。武 术传播的时间越久远,文化的积淀就越深厚。这种文化的积淀使 武术理论愈发完善和丰富,使传统武术的技术更加多元和完整, 使武术内涵不断加深,这一特点显示出文化传播的客观规律。事 实证明,人类文明成果的积累离不开世代进行的传播活动,文化 的形成不是零碎的、瞬间即逝的东西拼凑起来的,而是一种社会 沉积,沉积时间久,文化才会持久弥香。不过,文化的传承和沉积过程并不是稳定而单一的,而是一 个通过扬弃、借鉴、创造,使文化得到增值的过程,武术在传播过 程中完成了这种增值。武术传播的这个功能让武术教育者考虑 如何更好地发挥出来,即如何通过更好的传播方法来推动传统武 术在理论上的积淀,为武术未来的发展服务。

从武术传播对象的角度来看,武术传播具有教育功能武术传播过程实质是对传播对象的一个教育过程,因此可以 说武术传播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教育价值首先体现在武德教 育上,在传统武术中,武德的传播往往是从始至终的,不管是传播 者和传播对象在其一生中都会接触武德。由一般弟子到入室弟 子都要进行武德的培养与考察.成为入室弟子后,在通过武德的 考验后才能得到师傅的真传。在学习武术技术的过程中,锻炼自 信心、磨炼意志品质也是一种修炼武德的过程。武德的培养充分 显示出武术传播中的教育价值,因为这种过程是武术知识的传 播,具体内容包括武术技术和武术文化。

教育功能的实质就是武术传播对象身心的调节。从心理学 的相关理论来看,人类不断寻觅释放内心压抑的途径,想要找到 各种各样的隐秘、迂回的途径,以逃避意识形态的检查。寻求成 功便是转移升华,而通过传统武术来释放压抑的潜能,是一种可 行的办法。在练武的过程中,内心的紧张与拘束都会得到消除. 让人重新振奋精神,激发内在潜力与能量,完善个人品格与情感。 因此,武术传播对传播对象来说,是一种心灵的教育过程。

从武术传播者来看,武术传播具有经济功能传统武术本身并没有经济功能,但武术传播具有经济功能。 武术在传播的过程中,能够满足社会需要,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 经济功能。在历史上,很多武术大师和名家都靠传拳授艺来获取 收入,来维持生计。武术传播产生出的经济功能在现代社会愈发 明显,各式各样的武术馆、武术学校、武术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 遍布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武术馆校有1 200多所,参与的学 生达到了数百万。如此有前景的市场,使武术传播者更加专业化 和职业化。通过传播武术,相关机构就能获得非常好的经济利 益,从而满足生活需求。不论是武术培训机构的教师、大学校园 中教武术的体育老师,还是体工队的武术教练等,都在工作中传 播着传统武术的运动文化。实际上,我国的武术市场的前景是十 分广阔的,很多人都有志于投身于武术事业之中,希望自己能开 办武术学校,传播武术,获得经济效益。武术传播者在发挥武术传播的经济功能时,传播的主要内容 还是武术技术,其技术传播中更注重目前更加受重视的竞技武术 传播,而传统武术的传播则相对较少,这是因为竞技武术看上去 更加“官方”,而传统武术则发展于民间。传播武术技术的同时, 理论传播则不受重视。当前就整个国家发展来讲,开发武术经济功能不能操之过 急、急功近利,不正常的开发会导致武术在传播面与传播趋势上 变得弱化,最终将会导致武术传播在社会上走下坡路。

(三)武术传播的原则

武术传播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传播规律和一定的传播目的, 对武术传播者提出的在传播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 本要求。对传播原则的正确把握,可以对现在和未来的武术传播 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导向作用、定式作用和 保证作用。

诚信传播原则

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曾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J 所以,武术传播的关键在于诚信。不论是官方的武术教育者还是 民间武师,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都要做到诚信。官方传播者有的是作为政府的管理机构,传播竞技武术的过 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让官方组织具有公信力。民间武师在传 播传统武术时更要注重诚信原则,社会上有一些武术学校大肆地 宣传,但实际上并没有这回事,这是一种虚假的传播。因此,在武 术传播中•不要搞假消息,做到诚信传播,这样才能保证武术传播 健康有序进行。

针对传播原则针对性原则涉及很多方面,比如在传播目的和传播人群上, 都能体现针对性。比如,传播竞技武术就是针对进入奥运会.把 武术推向奥运会是传播竞技武术的主要目的;传播散打武术是针 对于广大青少年,肯定不会针对中老年人;而传播太极拳可以面 向所有武术爱好者。进行武术文化传播也一样,针对性原则既是 原则也是一种策略。比如传播木兰拳就针对中老年妇女.在传播 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传播太极拳针对其具有的健身功能,所以 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武术高段位主要针对德高望重,对武术 发展做出贡献的老前辈们。

分层传播原则武术传播不能一股脑儿地传播,而是分层传播,具体可分为 浅层传播、中层传播和深层传播。虽然这是一个相当简单和直观 的规律,但在传播武术时却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比如,武术向学 校传播时,要定位为浅层传播,因为,学校学生的武术基础总体都 较差,因此,进行高难度技术教学是不切实际的.要把学校武术定 位于浅层传播,便于安排组织教材内容。又如在师徒传承中,传 承给徒弟就属于深层传播,而一般弟子则属于浅、中层传播。中 华传统武术段位制分初、中、高三层段位,这种段位也遵循了分层 传播原则。初段位属于浅层传播,理论和技术都很少;高段位理论深厚,德高望重.属于深层传播者;中段位介于两者之间,属于 中层传播。

渐进传播原则传播武术需要循序渐进,这是任何文化发展必须要遵循的规 律。从宏观上看,如果想让中华武术传播到世界各地,首先要通 过竞技武术传播到国际上,然后让全世界充分看清武术运动的全 貌。再比如木兰拳在传播最初时的受众群体是广大中年妇女,但 如今不断发展后已逐步开始向中年男性传播了。师徒传播也要 遵循渐进性原则,使徒弟逐步掌握技术方法及运用。

浏览76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