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化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球化逐渐替代了国际化、一体化以及跨国化,同时演变成一个通用的学术关键词。具体来说,全球化就是指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结合具体的利益与需求,以签订协议与制定规则这两种方式来推动生产社会化以及分工发展的客观走向,逐步冲破国与国之间的壁垒,持续朝着世界各个地区扩张和延伸,以及由此形成的世界经济、世界政治、世界文化等多重因素互相渗透、互相依存的状态。

综合分析现阶段形势会发现,全球化已成为必然走向,全球化不但使广大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对世界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某种程度来说,全球化为全球文化持续发展和全方位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中全球化对国家和民族自身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二、全球化的主体

全球化的发动者是资产阶级,发展全过程中的推动者则包括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等广大劳动群众,所以说全球化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20世纪末全球化发展的推动者还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的广大人民。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其他国家一样有效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立足于该层面来说,全球化也是特定历史阶段全世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象征。全球化萌芽时期的生产力标志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具有典型意义的技术是蒸汽机,全球化发展时期的生产力标志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典型意义的技术是电;全球化形成时期的标志是信息革命,具有典型意义的技术是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

三、全球化的作用

全球化使人类在经济层面、政治层面、文化层面交流和沟通的深度得到了延伸,人类凭借经济层面的交往可以科学配置世界资源、为经济发展进程和科技发展进程注入推动力、有效减少饥饿和疾病对人类生存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经济层面的交往能促进人类世界的安定祥和,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战争和冲突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政治层面的交往能加快人类走向文明的实际速度,为人类社会的自由和民主贡献力量,使人类逐渐和落后统治挥别;文化层面的交往能使人类的灵魂与情操更加丰富,文化多样化交流能产生起到减少人类偏见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作用。

但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在民族国家发展失衡的情况下,全球化不可避免地会对主权国家内部政治经济政策产生影响,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外在冲击大大增加,诸多情况表明全球化会弱化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与此同时,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在收入方面的不平等现象有所加重,经济一体化产生的收益并未真正被世界所有的民族国家共享,全球范围内的政治交往和经济交往衍生出了强国压迫弱小国家的问题,很多民族国家间的交往依旧是“财富和枪炮说话的世界”①,世界各国在政治层面和经济层面的交往存在秩序不公和缺乏正义的问题。 除此之外,全球化造成了民族国家文化自主性的困境,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文化冲突。科学与技术能超越民族和国度,但受自由市场经济产权制度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学习和掌握先进技术必然会处在不利位置。

由此可见,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是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并存的。纵观全球化的交往过程会发现,人类更加重视政治层面和经济层面的交往,并未很重视文化层面的交往,而戴维•兰德斯说过:“如果说商品上的互通有无很重要,那么思想上的互通有无更加重要得多。”②原因在于世界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作用下形成合力的结果,不重视其中的某个方面显然是不对的。但不得不说的是,全球化对民族国家产生的推动力仅仅是外在推动力,民族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内在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汲取人类社会的文明精华,才能对政治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第二节中国武术概述

一、中国武术的特点

(一)动作的技击性

踢、打、摔、击、刺等均为武术运动的动作内容,这些动作内容的显著特征是具有鲜明的攻防技击性。尽管武术套路中部分动作的技术规格和技击原型存在诸多差异,但很多情况下为更加顺畅地连接贯穿以及演练技巧,会把不具备攻防意义的少数动作穿插于套路动作中,但不变的是武术套路动作技术的核心依旧需要凭借具体的招式来呈现攻防。

(二)内容的多样性

武术运动的具体内容与练习形式均具有丰富性特征。当武术项目所属类别存在差异时,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负荷、运动风格四个方面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同。人们应当在考虑自身年龄、身体素质、实际喜好以及职业特征等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宜的武术项目。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时间因素和季节因素对武术运动参与者产生的影响很小,同时这项运动对练习场地和练习器材提出的要求较低,所以逐步形成了广泛的适应性特征,为群众性武术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诸多便利条件。

(三)讲究形神兼备

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整体运动观是武术的基本要求。内外合一中,内:指的是人的意识与精神以及气息的运行,外:指的是人的形体活动。武术中许多拳种的练功准则是“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武术中的套路在技术上特别要求紧密结合内在的精神与外部的形体动作,保持意识、呼吸与动作的协调性。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个要求具备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二、中国武术的价值

(一)技击价值

远古时期的武术主要是人类为生存而和猛兽搏斗的技击术,随后原始社会各个部落之间战争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格斗技术的发展,武术运动在历史进程中持续发展。由此得出,技击性就是武术的本质。

自春秋战国以来,民间武术和军事武术的分离程度不断加重,两者分别在不同阶层与人群中传播和发展着。在时代持续进步的过程中,很多民间武术家在长期的攻防实践中持续摸索、归纳和整合制胜法则且将其上升至理论层面,大大推动了我国民间武术流派的产生和发展。从整体来看,各个武术流派的技击特征和功法形式有很多不同之处,民间武术特色鲜明的攻防技艺也逐步形成。在现代武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尽管一些本质性东西已经荡然无存,但武术的技击性依旧有迹可循,所以说传承中国武术的技击价值有很大的必要性。

(二)交流价值

中国武术能使练习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所增强,有效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状,对民族团结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纵观武术运动的发展历程,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武术运动的参与者。很多群众性武术活动相继开展,“以武会友”是组织和开展各类群众性武术活动的主要目的。志趣相投的武术练习者在切磋武艺的过程中,交际圈也会有所拓展,与其他练习者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中,其认知水平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武术交流能使练习者彼此间更加了解,人际关系现状也会有所改善,最终促进良好社会环境的形成。

在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武术运动在国际层面的交流深度有增无减,在我国学习中国武术的国际友人不断增加,同时各国友人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也越来越深刻地领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除此之外,陆续举办的规模宏大的武术竞技比赛和武术大会增进了我国和其他国家的交流,对推动中国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有显著作用。

(三)审美价值

拥有东方哲学意蕴的审美价值是中国武术呈现出的重要价值之一。一直以来,中国武术都高度重视内在的自我充实以及外

 

在的深意表现,目的是逐步达到“形神统一”的和谐境界。这里立足于以下几个层面来阐析中国武术的审美功能。

第一,武术对运动者手、眼、身、法、步等身体动作规范性的要求极高,同时指出习武者内在的精、神、气要与力、功统一,要求习练者要通过外部动作的演练来将自己的精神、节奏与风格体现出来,如此就使得中国武术逐步具备了形神兼备的运动特色及审美特征。

第二,在武术的对抗性搏击竞技中,人体的力量美、灵巧美、速度美和柔韧美均得到充分展现,由此推动人们在对抗环境中深刻体会美且获得愉悦感,武术运动观赏者同样能获得美的享受。

第三,武术中的一些动作是对自然界的各种景象或不同动物的姿态的模拟,通过模拟大自然来表现我国武术独具特色的含蓄美与深邃的内在之美。

浏览24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