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计勋李继勋

李计勋(1948 . 8 ~ ),巨鹿县西郭城镇人,现任 巨鹿县盐业公司经理。

李计勋的父亲从1940年开始随刘仁海学习 王其和式太极拳。李计勋自幼受父亲启蒙,很是 勤奋。1963年父亲让李计勋拜到刘仁海门下。从 此,他每日往返40里到刘仁海家中学拳,到巨鹿 县城工作后,每日往返120里到刘仁海家学拳。 如此坚持数年,风雨无阻,直到结婚。由于他认真 学习,刻苦演练太极拳的一招一式,手眼身法步都十分到位,功夫日 深。深受刘仁海的赏识和器重,得到了刘仁海的悉心指导。李计勋 担任领导工作后,工作太忙,每日往返学拳深感不便。刘仁海便常到 他家中,住下来授拳。师徒共同的努力,使李计勋的功夫H益精进, 对拳理也颇具见地。李计勋成为了巨鹿一带颇具名望的太极拳师, 是刘仁海在巨鹿的另一位主要弟子。

朱占忠

朱占忠(1958~ ),隆尧县魏庄镇王尹村人。高中毕业后在家务 农兼外出做生意。

朱占忠1972年从本村朱计田学武式太极拳,次年从其外祖父学 习王其和式太极拳。1974年5月,由其外祖父引荐,拜在刘仁海门 下,学拳八年。

朱占忠拳式紧凑,步法灵活,出手麻利,深研拳理。在家乡授徒 20多人。外出在深州和辛集经商时,通过与人试手,令对方折服,10 多人旋即拜其为师。在承德、河南、山西等地亦传有弟子。

第五节吴式太极拳

旗营满人全佑(1830~ 1902)向杨露禅学习杨式太极拳,后又拜杨 露禅次子杨班侯为师。杨式太极拳有大架、小架之分,全佑主习杨式 小架。全佑在杨式小架的基础上,结合杨式大架进行了修改,自成一 派。其特点以柔化著称,动作轻松自然,连绵不断,拳式小巧灵活,拳 架开展中不失紧凑,紧凑中不显拘谨,推手严密细腻,守静而不妄动。 全佑传其子吴鉴泉(1870 ~ 1942)和弟子王茂斋(1862 ~ 1940)。因其 子吴鉴泉从汉姓吴,故后人称之为吴式太极拳。吴鉴泉把吴式太极 拳传到江南及海外,王茂斋则成了吴式太极拳北方的掌门人。王茂 斋的高足杨禹廷也成了吴式太极拳的一代宗师,并在北京设场教拳, 几经移场后,拳场定在了北京的太庙,并组织了“北平太庙太极拳研 究会”。在20世纪30年代,隆尧赵安祥拜在杨禹廷门下。解放后赵安祥回到家乡,先后在邢台师范、隆尧一中、隆尧魏庄中学任教,把吴式太极拳在邢台传播开来。

赵安祥招安想

赵安祥(1906.4.30 ~ 1968.2.11),字步云,隆尧县人。隆尧素有习武风尚,广泛流传的各个拳种,是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和农闲时耍把戏、玩社火 的经常性活动。由于童年的耳濡目染,赵安祥自幼就对武术喜爱有加,在长辈们的影响下,从小就卷砖头、举石锁、打沙袋、舞枪弄棒,天生的一种不怕苦、不服输的个性,童年时代就打下了坚实的武术基础。

赵安祥早在学生时期就投身革命,1925年在邢台直隶省立第十二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邢台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7年 至1929年任中共隆平县委书记。在农民中宣传共产主义学说,组织 农民协会,领导农民反抗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后因隆平县委遭 到破坏,赵安祥被捕入狱,经组织营救出狱后,到北平继续求学,仍然 做党的地下工作。在此期间,赵安祥拜杨禹廷为师,学习吴式太极 拳。后又在杨禹廷于北平太庙开设的拳场中,与马汉清、王培生共同 担任助教。

在北平承担着特殊任务的赵安祥,在太庙拳场结识了社会各界 名流和许多有识之士。他在公开身份的掩护下,秘密为党工作,同时 协助师傅教拳。所教学生无数。他习拳、教拳刻苦认真,勤学不辍。 每天清晨和师傅一样,早早赶到场地,风雨无阻。当时艰苦的生活和 革命屡遭挫折的现实,都没有使赵安祥动摇过,他以勤奋的精神和扎 实的功底,加上渊博的文化知识,潜心研究拳理,拳技亦日渐精进。 杨禹廷在教学与授拳中感到有很多不便时,赵安祥与周慕纯便协助 其编写《太极拳动作解说》,以此规范教学。为了使学生有所遵循,首次把现代数学概念纳入太极拳教学,用八方线和圆周率来确定太极 拳的运行方位,代替了难懂的八卦术语。用奇偶数分动教学法细化 了太极拳运行的渐进过程,对传授太极拳有着重要价值。在用现代 理论研究传统拳术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赵安祥秉性爽直,看上去大大咧咧,实际上心地善良,感情细腻。 赵安祥虽说有固定收入,但是除了个人生活,还要养活家小,且当时 物价飞涨,票子发毛,一个月的工资买不了什么东西。即使如此,赵 安祥还是经常从工资中省出些钱来,为师傅买些粮油米面,补贴家 用。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还时常到北京去看望师傅和师兄 弟们。赵安祥和师兄弟们的关系保持得非常好,王培生家孩子多,没 有工资收入,生活困难,赵安祥每次都给他带些东西或留下些钱。他 到北京常住师弟李秉慈家,离开时,敲敲窗子说一声就走。

全国解放以后,赵安祥回到邢台。先后在邢台师范、隆尧一中和 隆尧魏家庄中学任教。同时开始教拳授徒。当时,秦文礼与赵安祥 是工友,晏慎余、梁宝根与赵安祥是邻居。受三位孩子家长的委托, 赵安祥开始教他们练拳。刚开始,三个孩子并没有多大兴趣,练起拳 来怕吃苦,经常偷懒。赵安祥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一样 来管,早晨把他们一个个从热被窝里叫 醒,一招一式地教他们。晚上凑在一起 给他们讲拳理,教文化,教他们如何做 人。 ’

赵安祥平易近人,胸怀宽大。他以 教风严谨,品德至上受到武术界同行们 的赞许。很多事情感人至深。原邢台联 华书店有位姓杨的店员身患肺结核,经 常吐血,身体非常虚弱,不能上班。赵安 祥为了让他尽快康复,便教他练太极拳, 那时人们对肺结核这种病称为肺痛,很

忌讳,怕传染。杨某不但有病,还口吃,赵安祥拳照 半天说不出一句话。赵安祥不怕麻烦,也不顾及个人会被传染,一招 一式都手把手地教他。直到后来他通过练太极拳,恢复健康,重新走 向工作岗位。

邢台文庙街有个叫郝老白的,自幼习武,拜过很多老师,身体强 壮无比,隆冬季节,他敢脱光衣服,破冰下河摸鱼,他的拳脚功夫也小 有名气。郝老白欲与赵安祥比试高低,他抡起拳直冲赵安祥面门打 来。只见赵安祥右臂一搭手,轻轻一个捋式,郝老白便向前一个趣 超,跌出两米开外。把郝老白打得心服口服,随即向赵安祥讨教。赵 安祥并不计较,耐心告诉他那一招怎样用法。以后郝老白逢人就夸 赵安祥。

赵安祥轻财重义,经常与一些武林高手在一起推手论拳,切磋拳 艺。每逢聚到一起,都是赵安祥慷慨解囊,买些油条、烧饼、豆浆让大 家吃。任县石逢春到邢台找赵安祥切磋拳技,来家一住便是数日。 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口粮非常紧张,实在不易,赵安祥常为吃饭 发愁,但对拳友却依然如故。他调到老家隆尧县工作后,为了教邢台 的弟子,也为了常会一会拳友,经常在星期日骑自行车往返于邢台和 隆尧之间。也常利用假日到北京看望恩师杨禹廷和在北京的那些师 弟。李秉慈和王培生对赵安详的人品赞叹不已。

赵安祥从无门户之见,经常带弟子拜见刘玉祥、寇长青、王凯、石 逢春、李见性等其他门派的拳师们。让徒弟们广泛地去学习、交流和 切磋技艺。其弟子晏慎余的武式太极拳小架,就是由赵安祥亲自带 着,拜到杨杰门下学成的。

赵安祥一生嗜拳如命,其拳风舒展大方,简洁淳朴,轻柔中内透刚健,圆润中不乏深厚劲力。他在武林中广结善缘,经常和一些武林 高手推手论拳,搭手摸劲,切磋技艺。与人交手无数,却从不伤人,口 碑甚好。

赵安祥在“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预想到自己将有不测,把自己平生积累的一些经验、笔记和一些其他资料讲义交到晏慎余手上。 使这些资料免遭浩劫,得以保存下来。1968年,赵安祥被迫害致死。

邢台吴式太极拳传递表

王茂斋吴鉴泉郭芬

杨禹廷
赵安祥秦文礼晏慎余梁宝根

梁保根两根包

梁保根(1939. 6. 23 ~ ),出生于邢台市北长 街。梁保根12岁开始习武,1950年5月拜赵安祥 为师,学习吴式太极拳及推手。1956年,经赵安祥 介绍,梁保根拜路勤为师,学习梅花拳。1961年参 军到秦皇岛的河北省公安总队,经赵安祥介绍,拜 李经梧为师,学习吴式、陈式太极拳及太极推手、 内功等功法。梁保根天资聪颖,勤学好问,练功刻 苦,加上老师的悉心传授,使他不但在拳法和拳式 匕进步很快,而且在内功和拳术理论方面也造诣颇深。1969年,梁保 根再拜永年姚继祖为师,学习武式太极拳和拳法理论。

浏览1,15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