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保根从1969年开始授徒。1984年,梁保根与同门师兄秦文 礼、董张群共同创办了健身太极拳社,由李经梧的人室弟子王大勇 为常年顾问,20年接纳入室弟子50多人,业余受其教育者上千人, 为邢台市的太极拳普及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梁保根对弟子要求颇严,一个“单鞭”就能让弟子站一个多小时。在传统教拳方式的基础上,根据各人特点,施以不同的教习方 法。他的弟子无论是在技击还是在拳架上,都有出类拔萃的代表。 除了对弟子倾囊相传外,他还推荐弟子到北京、秦皇岛和邯郸等地 的太极拳名家门下深造。他的入室弟子大都接受过李经梧、王培 生、李秉慈和姚继祖等太极拳名家的亲自传授。这些弟子大都成为 邢台太极拳的知名人物。弟子杨书法、赵海泉、吴春生、杨书太等人 在1984年邢台市首届太极拳推手对抗赛上,一举获得所参加级别 的所有冠军和前三名。弟子柳军珂从1989年开始,连续三次代表 河北省队参加全国太极拳、剑和推手比赛,先后获得1989年全国太 极拳、剑、推手和男子吴式太极拳亚军,男子推手70公斤级第四名; 1991年全国太极拳、剑和推手比赛男子吴式太极拳季军;1991年全 国部分省、市迎亚运太极拳观摩表演赛男子个人总分第一名,并多 次在邢台市举办的武术比赛中夺魁,还在河北、河南、云南及广州等 地传授太极拳,受益人数上万;杨书法、赵海泉和杨书太等在推手技击上也各领风骚。
梁保根一生坎坷,屡遭不公,但他为人正直,总是以平常之心,泰然处之。他虽清贫如洗,教拳却从不收分文,年近古稀还每天早晨骑 车10多里路,到弟子们的教学点上指导传授。他平易近人,不攀富贵,不厌贫困,待人处世彬彬有礼,和蔼可亲。他的高尚品德对弟子们的练拳习武、工作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晏慎余
晏慎余(1940.6~),邢台市人。晏慎余自幼 体弱多病,家境贫寒。家人为了让其强壮起来, 1950年秋,让他拜邻居赵安祥门下习武练拳。那 时的晏慎余体弱怕苦,玩心大,练拳想偷懒,早晨 起不来床。经常被赵安祥提着耳朵从热被窝里拉 出去练拳。教他拳式中的各种基本功,一招一式 从不马虎。仲夏,师徒练得汗流狭背,蚊叮虫咬, 满身大泡。隆冬,天寒地冻,北风凛冽,勤练不辍。
遇到大雪天就扛着扫帚去,把场院扫出一片空地,仍然坚持练拳,直 到让冻得红肿的手脚发热,全身冒热气为止。几年后,晏慎余身体逐 渐强壮,没有了疾患,而且渐渐由被动的练拳,到喜欢上练拳,直至迷 上练拳。晏慎余除了上学外,其他时间几乎都用在了练拳上。随着 文化程度的提高,赵安祥觉得他悟性不错,开始给他讲拳理、拳法以 及一些拳门秩事。晏慎余对那些深奥的理论似懂非懂,蒙蒙笼笼。
尽管这样,他还是深切感受到了太极 拳深藏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辨证哲理。
赵安祥为了让晏慎余掌握各种 拳式在推手中的使用,就把各种招式 和运劲用在他身上,让他去体悟和感 受那些内在的东西。那时他常常不 知不觉地被拿起跌出,摔倒了爬起来 再练。在此基础上,赵安祥让晏慎余在自己身上试,直到掌握为止。历经八年,晏慎余有了扎实的太极拳基本 功。对吴式太极拳的拳法、用法及 刀、枪、剑、杆等都能熟练掌握。
在这几年中,与赵安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赵安祥待他如同自己的儿子一样, 不仅教他如何练拳,而且教他如何做人。处在成长中的晏慎余亲眼 目睹了恩师的为人处事,亲身领略了恩师的高尚人格。1958年后,为 了让晏慎余更好地练拳,赵安祥决定带晏慎余走出去,通过博采众 长,使其拳路成熟起来。先后拜见了寇长者、刘玉祥、王凯、王学政、 王万庆、杨杰、石逢春、李见性等本地的著名拳师。赵安祥放开门户 之见,让晏慎余和各种流派的名师广泛交流学习,进行推手练习。每 逢此时,赵安祥总是站在一旁观看,回来后帮他总结。赵安祥经常教 导他,失败了要从自己身上找毛病,看是否做到了舍己从人。经赵安 祥推荐,晏慎余又拜杨杰为师,学习武式小架、推手和器械等。赵安 祥的这些举动使晏慎余很受感动。赵安祥被迫害致死后,晏慎余继 承老师的遗业,始终没有放弃对吴式太极拳的传播和研究。
1984年,邢台市武式太极拳社成立,杨杰任社长,晏慎余任副社 长,并当选为邢台市武术协会委员。晏慎余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开 展各项社会活动、传授和推广太极拳的活动中。
许多人想学太极拳,苦于投师无门,尤其是一些身体欠佳,年龄 偏大人的更是如此晏慎余对上门求学拳者从不取酬,只要本人有恒心,就认真教。内丘县孙辉和一位姓杨的老者,跟晏慎余学拳时都已70多岁,也照常把他们教出来了。晏慎余有一阶段患十二脂肠球 部溃疡,胃疼的不能吃东西。但对于找来学拳的人也从不拒绝,疼得厉害了用拳头顶一顶接着教。如常金龙、刘午生等人都是那段时间 教出来的。
20世纪80年代的十年间,晏慎余曾在邢台市矿务局院内、李演庄小学、韩演庄小学、商业大厦门前等地多次举办太极拳及武术培训班。晏慎余教拳不光是教套路,而且还讲拳理,讲养生防病的意义和技击防身的作用。很多当时培训班的学员,后来成了各个辅导站的骨干。
1987年,晏慎余同梁保根等人发起成立了邢台市桥西区武术协 会,晏慎余任主席。为了搞好社区全民健身活动,在桥西开办武术培训班7次,500多人参加培训。据不完全统计,桥西各太极拳辅导站和练习点共有十几处,参与人数达到700多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晏慎余日感责任重大。每次教完大班后,都注 意发现一些好苗子,重点培养。收徒注重德才兼备,品行不好的不 教。而发现好的人才,则 放下架子找上门去教。 他认为学生找老师和老 师选学生同样重要,关键 是培养人才,把祖国传统 武术发扬光大。
晏慎余传拳求实求 真,坚持传统的东西不能 丢,所练拳种的本质特点 不能丢。对传统拳的技 击技巧认真研究,在推手
和技击水平上也在不断丰富和提高。上门求教者有,上门挑成者也 有。对求教者不厌其烦,对挑战者,以平常心待之。某年除夕,来了一个冯某说是来学推手,实则挑战,刚措手就来了个黑虎掏裆。晏 慎余往右一个沉采,他身体往前一倾,晏慎余就势一个懒扎衣,将他拿起来,如果放出去,后果将十分严重。晏慎余只是点到为止,使其心服口服地走了。
晏慎余曾多次自费带弟子进京,拜访王陪生、李秉慈、翁福 琪、高壮飞、李和生、张全亮等太极拳名家。让弟子多方吸取营 养,博采众家之长。鼓励弟子们尽可能多地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2001年3月晏慎余携弟子张艳坤、孟秀英、任泽3人参加了在海南 三亚市举办的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取得了三个三等奖和一个 纪念奖的好成绩。
晏慎余以多传拳,多带徒,多培养优秀的武术人才为己任,并付诸实践,为太极拳的推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晏慎余师承传递表
赵海泉
赵海泉(1958.10.21 祖籍邢台县将军墓 镇立羊河村,出生于邢台市。赵海泉自幼爱武,曾 先后在社会上学过长拳、摔跤和杨式太极拳。 1982年拜梁宝根为师,学习吴式、陈式太极拳。由 于梁宝根与秦文礼的师兄弟关系,两人过从甚密, 使得赵海泉有机会得到秦文礼的亲自传授。
1983年,经梁宝根引见,赵海泉在北戴河向李 经梧学习太极拳和推手,长达100多天。这一时期的李经梧,正是拳艺的顶峰时期,加上聚集了众多的高足在此学 拳,得天独厚的条件,使赵海泉如鱼得水,成为了他在拳理和拳技方 面受益最大的时期。赵海泉深知机会难得,他日夜苦练,不敢懈怠, 深得李经梧和其弟子的喜爱。不仅李经梧亲自传授,他的高足王大 勇、吕德和、冯志明、徐翔、冯益建等人也对赵海泉言传身教。
1984年,赵海泉在邢台太极推手对抗赛中获75公斤级冠军。此后,赵海泉又多次与梁宝根到北戴河李经梧、北京李秉慈、永年姚继祖处学习深造。1986年,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1998年,被评定为中国武术四段。
浏览69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