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民风习俗。早在 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就说过:“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兴衰在 风俗”。保持和发扬健康的民俗、民风,是民族自立、自重、自强的重要途 径。有我国古代民俗中,尚武之风可谓是优良传统,并有着浓厚的民族特 色和文化底蕴,各民族对武术的起源、形成和发展都有过相应的贡献,但 是以往对其研究不够深人,致使本民族参与习武的人群正在减少。也就是 说,少数民族武术也随着中国传统武术的大环境,正处于濒危失传或正在 失传。本讲是从少数民族武术的特色入手,从发生学的角度,论证中国武 术的雏形与少数民族模仿巫术的渊源关系,以及图腾崇拜、战争等关系; 从考古学的角度,论证三幅典型岩画中少数民族的武术信息,从中折射出 这些民族早期生产生活场景、民间民俗习惯、狩猎战争的画卷等;从民俗 学的角度,论证少数民族武术的具体特色。特色是少数民族武术传承、发 展的根本,其特色可为决策部门提供抢救与保护的依据。
少数民族的模仿巫术活动构成武术的雏形武术是一个多元的复合体,其发生是由单个的元素逐渐构成的。从众多研究成果来看,武术的起源离不开原始狩猎、部落战争、图腾武舞、祭 祀活动、宗教巫术等多个活动方式,其中宗教巫术与武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可是长期以来,基本是闭口不谈,一言以蔽之“唯心主义”。今日开启这样 的话题,是想历史地、辩证地、客观地证实两者的必然联系,以引发武术 起源的探索新思路。在原始的宗教活动中巫术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以人类追求自然崇拜、 祈求保佑开始的,幻想着通过自己的言行,产生一种魔力,以达到改变大 自然的目的。在世界所有民族的原始阶段,巫术都曾不同程度地加以应用, 在我国也如此,而在少数民族居住区更加发达,并构成与武术的必然联系。 首先,从字音字义上看,原始状态下的武、舞、巫是三位一体的。《说文解 字》中有“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山海经•大荒西经》 中也记载着著名的巫者,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懿、巫枯、巫 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他们都具有上天人地、沟通人神的“居 山”能力,巫者通过非凡的法力产生神奇的力量,舞者就在其中。有注解 为:无形同無形,無、舞皆与巫叠音;武与舞也音义相通。三者之间都有 相同和相近的结合点,如雏形的武术套路中带有舞蹈艺术的成分,武舞中 又带有武术套路的成分,而巫术中又有舞蹈成分。因此,武舞同源、巫舞 难分。其次,从象形舞上看,少数民族自古就有能歌善舞的传统,这与先 民对某些自然的动植物顶礼膜拜有关。原始人一旦将某种动物奉为图腾, 便模仿该动物的种种行为和动作,以求接近一种神性。由最早的百兽舞、 禹步舞、戏豹舞、大雀舞、狮子舞、仙鹤舞等,逐渐形成了傣族的“孔雀 舞”、侗族的“春牛舞”、壮族的“龙凤舞”等等。象形舞起源可以作为象 形拳发生的佐证。象形拳拳种可以追溯汉代的“称猴舞”,《乐记》有:“汉 书檀和卿为猕猴舞,是状猕猴”。后华佗有创编了 “五禽之戏”。德昂族有狗拳,土家族流行鸡形拳、虎占山捶拳,壮族节日活动表演蚂拐拳等。而 傣族有多种象形拳,如白象拳、孔雀拳、喜鹊拳、象牙拳、抓灰拳、金鸡 拳、马鹿拳、鸭形拳、跳蚤拳、虎拳、猫拳、打狗拳等;拉祜族有大象拳、 老虎拳、鸭形拳、鸡爪拳等;阿昌族有公鸡拳、猴拳、大蟒翻身拳、猴子 挑水拳等。这些象形拳,无疑有不少是该民族的图腾、或曾经的图腾。再 次,从模仿模拟上看,人类的许多活动是从模仿开始的。著名人类学家弗 雷泽认为原始巫术有两类:一是模仿巫术,二是接触巫术。模仿巫术直接 影响到了模仿武术,巫术与武术在本质目标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击败对手, 只是操作方式有所不同罢了。“原始人将一个有尖的骨、棍、箭头或某种动 物的脊骨,用模仿的仪式向所要加害的人的方向刺去、投去或指着,便称 要把那个人弄死”。如《周礼》所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 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司傩),以索室殴疫,先枢、及墓、 人圹。以戈击四隅,欧方良(罔两)”。这段文字是记载“跳傩”民俗的作 用,这位“装身护面”的方相氏,执戈扬盾,四面出击,率领百余名部卒, 直到把那位代表厉鬼瘟神的方良打败为止,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有模仿武 术的动作,同时带有明显的原始巫术色彩。这种想象中的向对手击刺、劈 砍或拳打脚踢,可以推断是武术套路的雏形。不仅如此,在少数民族的巫 术中,还可以见到大量类似武术套路的形式。如德昂族的驱鬼活动,有刺 长矛、撒细沙、喊打鬼的举动;仫佬族驱鬼仪式,领头先锋挥剑舞链,鬼 师以法剑指画劈刺;彝族和哈尼族在跳神驱鬼时,戴面具,执刀、剑、棍、 或徒手应节而舞;纳西族的东巴跳驱鬼时,刀舞、弓舞、盾舞,动作粗旷 豪放,气势凶猛。所以有人说:东巴跳“是最隆重、最热烈的大型法事,同时也是各种套路千姿百态的集中表演。”而巴蜀南蛮部族,以投剑比赛 的方式来乞神显灵,并以此确定部落首领,似乎可称是武术竞赛的萌芽。 另外,鼓是巫术活动的灵魂,有鼓才能跳神。南方发达的巫官文化与 发达的铜鼓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早在《尚书•益稷》中就有“击石拊石, 百兽率舞。”记述了原始社会人们敲打着石器,控制着节拍,模仿着兽类形 象跳图腾舞的巫术活动,武术中的象形拳都具有这些基本特征。武术用鼓 源于巫术,现在少数民族武术用鼓更为普遍。如《云南民族武术的特点》 一文介绍:“多数都有各种鼓、锣、钹伴奏。如傣族拳、阿昌拳、德昂拳, 就有象脚鼓、鋩锣伴奏;景颇族拳术以鼓、风笛伴奏;佤族以木鼓伴奏, 彝族以花鼓、钹、锣伴奏。在某种程度上,练武术的节奏、快慢、力点等, 都受伴奏的制约。”此外,像苗族跳鼓活动,往往就是武术套路表演;傣族 的脚鼓对踢,可称武术对练;纳西族东巴跳,手执刀、矛叉等兵器者均在 雄壮的鼓声中人场并开始表演。
三组山崖岩画彰显少数民族的武术形象我们在武术史研究过程中,总的感觉是有价值的史料越来越难寻觅, 致使出现断代的情况,造成一些历史性问题或谜案长期得不到解决。似乎 “借力发力”成为一种流行的、习惯的做法,如借助考古学成果为我所用。 现阶段已出版的几本《中国武术史》书中的百余幅插图,全部得益于文物 考古。广东省在编写《广东武术史》一书时,曾两次到马坝狮子岩洞实地 考察,为该书的撰写取得了第一手资料。由于早期的武术活动缺乏记载, 为此,研究者们常常通过对历史文物的分析推断,从而窥视早期武术活动 的线索。在研究少数民族武术的过程中,有三组山崖岩画是必须提起的。一组 是云南沧源岩画——集体技击图;一组是广西左江岩画——集体武舞图; 一组是甘肃黑山岩画——集体操练图。现加以诠释。云南沧源岩画——集体技击图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西宁边境,在此发现15个岩画地点。据考证, 这些岩画为青铜器时代创作的,全部用赤铁矿颜料绘制而成,红色象征着 生命与欢乐。岩画涉及狩猎、舞蹈、放牧、杂技、战争、宗教、采集、建 筑等生活内容,还有所使用的弓弩、盾牌、矛枪、牛角、杵臼、棍棒、头 饰、尾饰等。可谓是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画像密集、场面宏大。其中第6 场记录的是“舞蹈、牧放、战争”。整幅图可划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 是盾牌舞,中层是牧放图,下层是战争 格斗场面。就上层看,盾牌舞中画有若 干士兵,大部分人一手执盾牌,另一手 拿棒状或矛状兵器,或立或蹲,显示出 一种有节奏的舞蹈动作。站在中间的舞 者身材高大,位置突出,耳饰双环,两 胁下方各有一个小人。这种舞蹈很可能 与巫术活动有关。下层是战争格斗场 面,大概反映了不同民族、部落之间的 争斗,明显带有叙事性。画中约有20 余人,有的张弓搭箭,有的应弦倒地,人影交错,战斗激烈。画面表现的当是古代部族之间一次重要战争场景, 得胜者以绘画记录其事,以炫耀胜利。弓箭在当时是一种实用价值很高的兵器,可以攻击远距离的目标,所 以在有战争和狩猎场面的画作中,几乎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画面中除了人 以外没有任何动物,所以可以断定,这幅画不是狩猎图,而是一幅多人参 与的战争图。广西左江岩画——集体武舞图据《宁明州志》记载:“花山距城五十里,峭壁中有生成赤色人体,皆岩画被分成若干组,每组差不多 都以一位酋长式的大人物为中心。大 人物多佩环手刀和剑,前面有犬,四 周有众多较小的舞者围拢;众人中有 铜鼓、铜锣、铜钟等乐器;人物有正 面和侧面两种姿势,以马步跳动的形 式,张开双臂和五指,整齐划一的作 舞蹈状。这显然是祭祀水神的乐舞、裸体,或小或大,或执干戈,或骑马。未乱之先,色明亮,乱过之后,色 暗淡,又按沿江一路两岸,崖壁如此类多有。”花山岩壁画为居住在左江流 域的胳越人遗留的,这些画中,有的画面宽130米,高40米,绘制的人像 约3000多个,画中的动物、器具也数以百计。下面所提供的只是其中的一 组,展示的是青铜器时代骆越人集体武舞的形象。
武舞场面。在历史上左江经常泛滥,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生产力 低下,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无力征服水患,只得祈求水神保佑。当 地人认为水神居住在急流险滩,因此岩画就画在面向急流的陡峭崖壁上从整体看,人物线条朴实,遒劲有力,动作招式清晰,发力饱满,其 神态威武,大都呈马步、半马步架势,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场面宏大。甘肃黑山岩画——集体操练图黑山红柳沟位于嘉峪关市西北黑山 湖附近,在山势陡峭的岩壁石上,保存 着春秋至汉代羌族、大月氏或匈奴早期 的石刻画像,其内容十分广泛,分为动 物与人两大类,其中动物画像有马、牛、羊、鸡、犬、鱼、鹿、虎、狼、蛇、龟、鹰、胳驼等多种;人物描绘的 场面有舞蹈、围猎、射雁、骑马、骑骆 驼、虎逐牛羊、野牛相抵、狩猎、列队练武、射箭等。它不仅说明中国在很早 黑山石刻画像练武图以前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十分形象地反映出当时西北游牧民族政 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状况。其中有一幅集体操练图更具特色。石刻画像面分为三层,每一层人数不等,共30人。上层有9人,其中 7人横排排列,前面一人持弓对靶射箭,后右侧一人远视,似指导者,又像 等待者。中层12人横排列队,左起第一人牵狗,前面有两人,一人作练武 状,另一人似指导者。下层9人,位于岩面最下层右角,其中6人横排列 队,前面两人作练武状,队后面一人叉腰观看。人像大小不一,身着长 袍,头戴翎冠,有双手叉腰,有一手叉腰的。从图中明显看出三组不同训 练武术技能的场景,它是当时黑山一带少数民族练武练功,提高攻防格斗 技能的真实写照。这组岩画图像风格粗矿、手法古拙、造型生动、境界高 古,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从三组岩画中可以发现三个共性问题:一、岩画简略、稚拙地勾勒出 了早期少数民族的生活概貌,以及与习武有关的信息符号;二、早期少数 民族的武术雏形与舞蹈、武舞、狩猎、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三、早期少 数民族的武术活动是多人参加,普及较广。
浏览47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