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这个系统有些什么东西?我在《武术与系统科学》一文已经阐述了。它的来源、 现状和将来的发展都是根据环境和条件而演变的,在这里我就不重复了。我现在讲讲对世 界武术最流行的搏击比赛的看法。我先讲一个故事,比如五个冠军,一个拳击冠军,一个 柔道冠军,一个泰拳冠军,一个跆拳道冠军,一个中国散打冠军,都是70公斤级。如果 他们五个人进行拳击比赛,则拳击冠军是冠军,如果他们五个人进行泰拳比赛,则泰拳冠 军仍是冠军,如果他们进行柔道比赛,则柔道冠军仍是冠军,其他两项比赛也如此。这说 明这种冠军是在某项规则下的冠军,谁适应规则谁就当冠军,谁不适应规则谁就无法当冠 军。如果这五人在街上徒手进行自由搏斗,谁是冠军就不知道了。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中 国古代的八卦高手董海川、梁振甫、陈廷华,太极高手杨露禅,形意高手李洛能、郭云 生,大成高手王多■斋,峨眉高手张裕龙、兰伯熙等就容易当冠军。中国武术冠军是无规 则、无护具的自由搏击冠军。如果这几个古代武术技击家去参加拳击、柔道、泰拳、跆拳 道和中国散打比赛,他们就很难获得名次。规则对搏击运动的制约是很严格的,是很限制 运动员技法发挥的。关于击打,前面我说过,拳击只是用拳的部分击打,如果从人类向自然界动物学习这 个观点出发,拳击学习的是偶蹄类动物的动作,如牛、养、马、羊、驴等。如果一个50 公斤级弱女子学习拳击,练习一辈子也不可能打赢90公斤级的男子拳击手,等于50公斤 的牛和90公斤的牛相比,肯定90公斤的牛会赢一样;如果50公斤级的弱女子采取的不 是偶蹄类的打法,而是采取狮、虎、豹、猫、猴等有指头的动物的打法,这种情况下女子 就有赢的希望和可能。内家拳、八卦掌用掌的方法就如同熊,用指的方法就如同狮、虎、 猴、鸟(鸟嘴、鸟脚都有指的作用)。我认为中国武术最早用拳较多是在唐代,比如说少 林拳的开始和兴旺。打了几百年后打出一个掌来,又打了几百年打出各种指来,繁衍出很 多拳没有的技法,刚好达到了最高峰时西方体育和搏击运动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的武术 运动,加上种种其他原因,使中国武术的发展受到挫折。我认为武术系统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发展,但都脱离不开一个核心,那就是攻防和搏 击,丝毫没有攻防意识和效果的运动不是武术。而且这种无攻防意识和效果的运动发展的 时间越久,就越脱离武术,越脱离武术的核心,最终肯定就不是武术了。再举一个例子,一头驴和一只虎,两个体重相同,如果徒手相搏,虎肯定赢了,现在 虎和驴都戴上护具即四肢都戴上脚套,嘴巴都戴上罩子,它们再来搏斗,可能虎就不是驴 的对手了,因为虎的爪子和牙很厉害,戴上护具等于封闭了它的武器,而虎只会抓、咬, 不会踢打、冲撞。驴戴上护具,不影响它蹄子的使用,照样可以弹踢、冲撞,它的嘴巴本 来就不会咬人,所以戴上罩子不影响它的搏击能力,反而保护了它的嘴巴。这种条件下, 它们再进行搏击比赛,虎肯定会输给驴,这就是说以掌、指为攻击手段的内家拳戴上手套 就完全扼杀了它的特长。掌指的技法用法和拳的技法用法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掌指技高曾的拳师戴上手套去参加拳击,根本就不能发挥他们的技术特长。他们也没有学练过戴上套 子打拳,感觉、力道、接触点、速度、击打方式全都是陌生的和不习惯的,而对手却很习 惯,是身经百战的。这种情况下,非拳击运动员参加戴套的拳击比赛,在拳击规则的约束 下,是非失败不可的。(见《中华武术散打擂台赛竞赛规则之我见》、《中华武术散手规则 的原则探讨》和《可用计算机实现的两个武术数学模型》文章中的散打规则制定模型)下面再谈一下禁击部位对技击搏斗技术的影响。人和人的比较,强大的人只是在强大 的部分强大,比如说骨骼、肌肉和力量,而不是在薄弱的地方强大,比如说眼睛、后脑和 裆部。如果规定了这些薄弱的部位是被保护的,相对力量小、个子小的人想打赢比他强大 的人困难就很大。所以这种保护性的规则是在保护强大的人,而不是弱势群体。力量、身 高等处于劣势的人去参加这种规则的比赛就会产生惧怕心理,不敢和比他强大的人搏击, 也没有提高其在日常生活中自卫搏击的信心。这种规则限制得越多,就和实际情况相差越 远,越不利于弱小的人,只会鼓励肌肉和力量的练习,忽略了聪明智慧和技巧。同样,这 种规则不能反映中国武术多技(包括掌技和指技)的强大有用、长处和优势。新中国成立前,有些老武术家及民间武术高手,在徒手“抢手”时’往往一招两招就 制服对方,“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气如陈发科较技,他说不要一、二、三,只要 “一”就决定胜负。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没有开展徒手搏击运动,在发掘这些老武术家 的武技时,往往很多人不承认他们有功夫.一提到他们就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某 老武术家说他自己行,就让他去打拳击比赛和摔跤比赛,看他行不行,行就是真的,不行 就是假的。这样看待传统的技击家就抹杀了他们的功夫和技艺。社会上人们对传统武术的 认识有非常大的误区,极端地把传统武术的技击说得一无是处,也就不会尊重他们及其功 夫。照这种思想发展下去,认为中国传统的武术精英的功夫全是吹牛,又怎能去挖掘和继 承他们好的技击性强的功夫,这是近几十年来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对中国武术发展有几点看法:第一,要认清中国武术系统的现状。新中国成立以 来,主要是以套路为主要形式来发展中国武术。20世纪80年代以前没有散打项目,后来 看见世界武术搏击运动都有对抗,我们就凑了一个散打项目,它与中国武术套路没有有机 地结合,而是学习了拳击的拳、其他搏击术的腿,再加上一些摔跤术而形成的,主要是学 习西方的东西,脱离了传统武术的基础,没有反映传统武术的精华。国外其他技击术则不 同,如空手道有空手道的套路(形),跆拳道、柔道、柔术等都有它们自己的套路,但它 们与技击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而中国武术套路的训练和中国散打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是必须要改变的。第二,怎么进一步发挥中国武术的优势,产生新的武术文化。比如说 中国的摔跤术水平是很高的,有广泛的底基和优秀的传承,可以制定一个规则把中国式摔 跤推广到国际上。又比如说创造出一个以大成拳为中心的中国拳击,制定出适应它的规则 并推向世界,以区别现在的西方拳击。再比如说搞一个无技击限制、无禁击限制的徒手搏 击竞赛,这是中国武术的最高标准,最能体现中国武术的优势,可能也是世界武术搏击的 最高标准。对于不属于武术核心的部分,如武术体操、健身武术、武术戏剧等,它们如何 发展也需要一个明确的规划。第三,采用武医结合的办法,创建一门全面的中国武术修炼 功夫,比如说我的“曾氏气血循环功",既有“武"的技击的精华,也有用武术气功来治 病的“医"的作用。它既可以培养参加搏击比赛和套路比赛选手的武功基础,达到很高深 的武技,也适合普通人修身养性。它的好处是综合的,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技击能力。它能支撑工作、开发智力、身体灵活,也能延年益寿。这种 功夫能得到很多人的喜爱,而且容易向其他国家推广。它能在世界上开创出一种最大的、 独立于奥运会训练项目之外的自我锻炼模式,这样中华武术就能向世界推广,为世界人民 造福。这次回来我本想完成书稿的写作,但是机缘巧合之下,和许多武林同好、朋友、追随 者探讨了很多国内关于武术和气功的问题。很多稀奇古怪的说法、做法使我不解,感慨之 余,我觉得国内武术和气功的思想和现状比较混乱。武术和气功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文化 的精华之一,为了武术和气功的前途,很多想法我觉得不吐不快,希望说出来和广大武林 同好、全国人民共同交流。这其中关于太极拳的各种问题尤为突出,借此我想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浏览27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