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变的是永远的新”——日本武道风格保留的思考
日本人一直以武道作为自己民族的骄傲,不少日本人将武道视为国际社 会交流与理解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有人致力于将武道作为现代竞技运动方 式,普及到世界各国。另一方面,又有一批学者极力提倡在国际文化的融合 中,保持武道的传统特性。东京大学一位学者的思考有一定的代表性。2007年2月,东京大学文化学者浜野保树教授①,接受日本剑道联盟的邀 请,为每年照例举行的“剑道文化讲习会”作主题演讲,他在“像不变一样新颖” 为题的演讲中指出:“文明与文化是不同的,文明是进步,全世界都在学习,以 求趋于一致的水平,而文化则需要个性。”他认为现代柔道过于竞技化,将日本 武道的个性淹没了。成为奥林匹克竞技场的柔道,都是按欧美人的规则来演 化的。作为文化的剑道,则应该保持自己的东西。现代社会是多元的社会,多 元文化应该和睦共处。所以剑道应当保留日本原本的东西。他本人在东京电 影节担任评委时,总是穿着和服。他认为,组委会提出穿正装,欧美人的正装 是西装,而作为日本代表的他,正装应该是和服。日本武道文化留下的是什么?浜野保树认为是日本人的“伦理”与“道 德”。而这些正是日本武道崇高的内在理念。他认为现在许多日本古装戏中 的武士,特别是日本“歌舞伎”的武士打斗的场面,是脱离真实的。只有黑泽明①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电影评论家,动漫专家,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日本黑泽明电 影作品研究会理事,也是日本烹饪学会会长。的电影《七个武士》中的武士,才是真正的日本武士。武士的“伦理”、“道德”是 日本的精神依托,正如《旧约圣经》是犹太人的精神依托一样。尽管犹太人被 逐出家园,浪迹天涯,但是犹太人因为有自己的精神底蕴,这个民族还是有活 力的,这个民族是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民族。他反问,日本有人像珍重《旧约 圣经》那样珍惜《七个武士》①吗?关于七个武士的传说,在日本有许多版本,而亚洲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演 绎的,是被浜野保树认同的版本。黑泽明是武士的后裔,他明白自己的血液中 有武士的血统。《七个武士》电影是大制作,在当时的日本,算是耗巨资的作 品,是成功的作品。《七个武士》中的武士,不是冷血嗜杀的狂人,不是战争时 期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国人民痛苦上的殖民者的武士道,而是不惜性命对 弱者“关怀、体谅、同情”的战士。他们一旦承诺,就“专心致志”至死不辞。这 也可以看成是现在日本知识界主流的人士对日本武道的一种理解。他们反对 剑道的“奥林匹克竞技"化。现代日本剑道联盟对青少年剑道修炼强调五个特点:②第一,重视剑道的 教育作用,学习技术之前,必须先学习站立之礼、正坐之礼、蹲踞之礼等各式礼 仪。第二,明确剑道技术是由基本技术构成的,如果没有练习同伴,就无法获 得技术,剑道技术的建立,是由自己的努力加上同伴的支援而成的,通过这样 的实践,培养尊重他人人格、人与人相互肯定的人生观。第三,剑道对抗技术 的要点,只通过口头的解说,所学到的是很有限的,剑道学习者要通过与传授 者实际对抗交流,从中体会到剑道技术的要点。这就是要求学习者以敬畏之 心,传授者以关怀之心作为基础的“师弟同行”,通过这样的途径,对家庭、地 域、学校教育机能的正常化作出贡献。第四,剑道对抗技术应用是否有效,不 是依靠别人的判断,而是实践者自己来判断的。一切都在自己的自主性。第《七个武士》,日语为“七人侍”。故事梗概:坐落在一群小山之间的小村庄,并排着 四座武士的墓,故事从这里开始,日本战国的后期,在远离城市的多村,农民靠种田来维持 着艰难的生活,他们要给官府交税,还不断地遭受“山贼”袭击。农民无法生存了,村里老 人建议,去请武士来保护山村,可是这是一个贫穷的村庄,除了能供应白米给武士饱腹外’ 他们再也无能为力了。因为贫穷,付不起酬劳,到城里去请武士几次碰壁。几度周折,他 们幸运地遇上七位武士。在那个为野心与功名而疯狂的年代,这七位武士全不顾名利,为 了可怜的农民而战斗。武士们出生人死,付出生命的代价,保护村庄不受侵袭,实现了自 己的承诺。死的壮烈地死了,活着的离开了村庄,像无踪迹的风一样,轻轻地飘去,但他们 的慈善的心、优雅的姿态、勇敢的行动,至今成为美好的传说,被民众传颂。他们是真正的 武士。他们的行为才是日本武道的理念所在。
浏览49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