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体与载体

任何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都是有其本体和载体的抠里所谓的本体与载体,是 个借用的西方范畴;我们拿过来用以表示一个事物的缘由根据和实现方式的关 系,并由此说明广义武术活动的基本状况。对于中国武术,我们可以分别从人体 科学和人体文化这样两个不同的角度来予以探讨。前者揭示武术运动的肢体技术 方式和身体运转机制,后者则揭示这技术方式和运转机制背后的社会条件和文化 样式。就人体科学的角度来看,作为技术体系的武术运动必须服从人类共同的生 理生化、生物物理、生物力学、体质遗传以及心理演化等等生命活动规律。虽然不 同人种、不同民族的身体遗传特征略有不同,但其生理机制、活动规律却是完全一 样的。所以,人体科学所揭示的规律只能说明人类身体活动先天自然方面的共同 本质,而不能说明不同民族身体活动后天形成的各种特殊状况,因而自然也不能 说明中国武术运动的特殊本质。就人体文化的角度来看,作为社会活动及相应那 不同操作人群的中国武术,则又明显地受制于中华民族的特殊的生存环境、生存 方式及其社会规定、历史演化,并由此而形成一系列不同于其他民族和不同人群 的文化特征。它可以较好地说明中国武术运动的特殊历史本质。应该指出,任何身 体技术方式固然有其全人类共同的生理和心理机制,但就一定身体技术表现方式 本身来说,却又总是依赖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和表现出独特的文化样式。

所以,如果就人类肢体活动本身普遍性这个“本体”来说,各种不同民族的 文化方式均是其“载体”。但是,如果就一定民族身体活动形式的特殊性来说,那 不同的民族文化便变成了 “本体”,而与止相应的技术方式和生理、心理机制贝度 成了 “载体”,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同一社会中的不同操作人群和不同活动领域 也是其技术载体。我41现在讨论的是中国武术这样一个具体事物,因而中国文化也 就自然地成了它的“本体”。

有机组成部分、历史发展结果和独特表现形式,一方面跟中国的释道儒玄、政 治伦理、兵农医艺、日用百工等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组成绚烂多姿的中 国文化整体,另一方面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历史进程。中 国武术源远流长,其中融汇了中国的哲学、医学、兵法、技艺、教育、美学等,在 一个特定的角度集中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智慧。无论东西方整个身体活 动中的价值取向、认知方式和审美情趣,都无不渗透了本民族的文化精神。中 国文化源于对生命现象的感悟,所以中国武术在文化精神上也大都围绕人的生 命活动而展开。就个体生命来说,它十分讲究强身护体,延年益寿;就群体生 命来说,它极其强调隆德尚礼、行侠仗义。中国武术无论形体动作还是活动形 式,都深刻而且潜在地受到传统社会价值取向的支配。在方法论上,它又在古 代元气论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下,形成了一整套内外合一、整体圆融、直观 体悟的基本特点,由此还表现出一种守内、崇实、尚礼和自娱、修性、保身的 鲜明民族特色。这便在总体上跟西方体育所具有的那种粗犷的形体显示和激烈 的竞争意识形成强烈的对照。它那独特的风格,特殊魅力以及蕴涵的文化哲学 价值,确实值得现代人去分析和探索。

人们常说:“拳起于易而理成于医”、“兵武同源”、“剑舞书画技艺相 通”等等。这反映了中国武术跟中国古典哲学、古典医学、古典兵法以及其他 各种传统技艺的密切联系。中国武术是中国文化整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 仅跟中国的哲学、宗教、伦理、艺术、教育等意识形态密切相关,而且还跟中 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直接相关。诚然,武术并 不直接就是哲学或医学,也不直接就是兵法或其他技艺等。武术就是武术,它 有着自身特殊规律。但它的这些特殊的规律性,又跟中国古代的哲学,医学、兵 法、技艺等等都是同一社会基础和文化氛围中形成和演化,同时还互相渗透和 影响的,因而具有相似的结构和特征,同是中国文化这个本体在某个特定领域 载体中的表现。

中国武术由此而形成的身体形态和行为方式,是很有意思的。跟发源于西 方奥林匹克传统的那些单项机能显示和竞争为特征的田径运动相比,它强调的 是包括内脏活动的全身机能协 —— 调和保养。跟国际体育项目 中讲究全身协调配合的游泳和 290 体操相比,它又强调“以心 行气、以气运身”和“手眼身 法步、精神气力功、刚柔并济、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体用两全”的心理活动和敌我攻防格斗方面的思 想意识。跟西方式的拳击、击剑、摔跤一类勇猛快捷、沉重有力、直拳直腿的 强攻硬打式竞技对抗运动相比、它又讲究龙腾虎跃、纵横往来、起伏跌宕、圆 转变化的节奏韵律,并且强调以智巧取、顺势借力、“牵动四两拨千斤”。源 于游牧社会的西洋拳击是“动物型”的;它强调身高体重、突出胸围手臂的倒 三角阳性体型,人体重心较高,拳重、手快、步灵,讲究手上力量,分析力量、速 度、距离、时间,突出勇猛决断,喜欢抢先进攻,出手见红,竞争当仁不让,狼 字当头,狠准稳,表现出“离土超越”的商业民族性格。而源于农业社会的中 国武术则是“植物型”的;它讲究五短身材,显示腰围大腿的正三角阴性体型,人 体重心较低,上虚、下实、中间灵,突出下盘功夫,圆融功夫、劲路、态势、时 机,强调胆识谋略,往往先让一步,留有余地,有理有利有节,稳字领先,稳 准狼,包含着“恋土归根”的农业民族特征。即使是跟柔道、相扑、空手道、跆 拳道和泰拳一类跟中国武术密切相关的东方类型竞技运动相比,它又保留有一 整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阴阳变易、生生不已的精神文化因素和相应的系统 方法论特征,受到中国传统仁义道德一类伦理观念的很深制约,同时还表现出 中国人热爱生活、执着生命和揶揄对手的“乐感文化”心态。

由此可见,在身体活动上也是十字架象征了西方文化,而太极图象征了中 国文化。十字架反映了西方人在精神和物质、此岸和彼岸的两极对立中追求极 限和超越,而太极图则表现了中国人讲究阴阳互补转化升华的自我完善。在现 象上看,十字架就像数学坐标系的X轴和y轴一样,具有“工具理性”的操作 特征;但在这实际操作的背后,却是一种对无限和绝对的“形而上”的信仰和 追求。与此相对照的则是,太极图在直观的层次上是一个神秘的象征符号;但 在这神秘的象征背后,却是相当具体的体验世界和相应的实际操作方式。西方 拳击源于古希腊奴隶主茶余饭后用以观赏的角斗竞技,具有某种超出个体具体 生命存在的发展和享受的意蕴;而中国武术却是中华民族在一个农业社会中个 体用以养生、自卫、修性、自娱的综合实用技术。这是一种只属初步分化后而 又未充分分化了的人体内倾保养生命的活动,保留有较多身体上的原始丰富性 和适应性。因此在它看来,西 方那种建立在专业分化基础上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外倾竞技方式,统统不过是于“人伦日用”毫无实际用 处的自我伤害,因而无异于人体生命的“异化”。

人们经常听到“中国武术跟西洋拳击对抗到底谁能打赢?” 一类的询问。但 笔者以为,个人对抗当然可以较量出功夫;但就拳种而言,由于双方的价值取 向、操作样式以及技术属性、社会功能等等均不相同,因而在实际上是不可比 的。单一层面的成败利害涵盖不了综合层面的祸福吉凶;西洋拳击是一种竞技 体育,是要在“公平竞争”的规则限制下去追求“更高、更快、更强”那种力 的非实用目的(至于在竞技运动背后某些商业目的或政治目的所带来的种种阴暗 面,则已经超出本文范围而不予论列)。而中国武术却是一种围绕养生自卫、伦 常日用而形成的综合性实用技术,其核心是肢体碰撞的不对等博弈打斗,它根 本就不是用来比赛的。即使作为学练过程中一个环节的问技较拳,也分化为两 种方式:其中的“高手”比拳,就历来讲究“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强 调点到即止、礼让为先、不战而胜、心服而已的方式。至于另外一种的“无赖” 比拳,则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有你的一套打法,我也有我的一套打法; 你发挥你的长处,我也发挥我的长处”,双方完全可以不择手段地使用毒招、实 行欺诈和施放暗器,直打个鱼死网破、至死方休。就是到了临死的时候,也不 妨咬上你一口。所以古时打擂首先考虑的问题,就并不是什么“订比赛规则” 而是“立生死文书”。对于这样的人你可以消灭他,但却不能战胜他。用西方 的观点看,这样的人是不容易赢的,即使能把对手打死,也会因犯规而失分。用 中国的观点看,这样的人是不容易输的;即使你把他打死,也会因心不服而不 输。这情况跟西方体育的所谓“费厄泼赖”精神,显然是很不一样的。当然,中 国武术在到了 “神明”以后,在技术上也变成了一种“随心所欲”的“游戏”,已 经不大讲什么“实用” 了;但在其深层结构和相应的社会意义上,则仍然不离“伦 常日用”的现实框框,只是对现实的“超脱”而不是“超越”,更多的是属于“游 世”而不是“出世”。至于现代的武术和散打搏击竞赛,则已按西方的竞技方 式进行了改造,其实质似属传统武术的“异化”,因而也难

浏览22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