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柔道教练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学目的:
通过讲授使学员明确教学和训练的目的,端正教学和训练态度,提高自身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培养学员的笃学敬业精神,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柔道教练员。
教学安排:
总时数8学时。其中讲授6学时,讨论2学时。
现代运动训练已进入多学科综合时代,竞技体育是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智能、心理索质和科技等多方面的竞争,这对教练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加强对教练员的职业化教育,提高较练员的职业素质,完善教练员的知识结构是当前教练员培养及培训的一个重要特点之一。因为运动训练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运动训练都是在教练员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的,教练员是训练过程中的控制部分,是决定训练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教练员在运动训练中起着主导作用,是运动训练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是对运动员进行全面教育管理的责任承担者和指导者。
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担负着培养运动员的重要任务,他们是培养人才的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具有高水平的、高素质的教练员队伍,是加强运动训练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由于在从运动员选材到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全过程中,教练员自始至终负有全面的责任,所以,教练员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教练能力,努力指导和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
一、儿童业会体较栽皆纳税的目的催务
儿童少年业余体育运动学校(简称为业余体校)是利用业余时间,对儿童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体育运动技术教学、训练的学校。它在行政上属多级体育行政管理职能部门领导(如多级体委或体育局),在文化教学上接受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监督,是亦读亦训、读训并重的学校。业余体校是对部分在运动才能上有发展前途的中小学生进行半训半读(即半天读书学习、半天训练)的一种中级训练形式。它又分为一般业余体校和重点业余体校两种。
随着世界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各项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许多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出成绩的年龄越来越小,这种趋势使得许多国家,特别是体育发达国家,大力加强儿童少年体育运动的训练,从小开始培养优秀体育运动后备人才。在我国,培养优秀体育运动后备人才的工作属于竞技体育的范畴,同时又是以学校体育为基础的工作。长期以来,优秀体育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就是各级各类儿童少年业余体校。因此,加强对业余体育运动学校的科学管理,无论是对增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后劲,还是对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确定业余体育运动学校教学训练的目的任务,必须考虑国家的需要,儿童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基本规律、特点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业余体校的教学特点既不能像优秀运动队那样以训练为中心,也不能像普通中小学那样以文化学习为主,而必须是二者兼顾,完成业余训练和文化学习的双重任务。所以,业余体校教学训练的目的任务就必须围绕这两方面进行合理确定。业余体育运动学校教学训练的目的是 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其基本任务是: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从体育事业的发展看,我们需要一大批的新生后备力量;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总体看,我们需要一代接一代为数更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由于业余体校这种体制的属性决定了它只能是业余性质,它既要以体育运动训练为主课,又要学习其他科学文化知识。可以说,它既有定向培养又有第二手准备,以保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需要。基于业余体校的这种特点,因此,在办学过程中同样必须坚定不移 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否则便不能保证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对他们的要求。
业余体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是看全面发展教育方针贯彻执行得如何。一般来说,主要是看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看平时是否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学生是否逐渐树立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看文化课教学情况,看是否掌握了必要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能否具备升入上一级学校的条件;三是看运动训练和必要的竞赛,看运动成绩有多大程度的提高,为优秀运动队培养输送了多少人才。这是作为衡量一所业余体校办学质量的一个较为全面的标准。
(二)为优秀运动队输送后备人才
读书与训练并重的业余体校的优势,在于能为优秀运动队高效能地培养有文化的高水平的后备人才,形成向世界体育运动高峰攀登的雄厚的第二梯队。我国推行举办重点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制度以来,为优秀运动队培养输送了数以万计的运动员,为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当然,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业余体育学校的发展也遇到一些困难,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这需要我们在改革中加以大力解决。
(三)培养群众体育活动技术骨干
儿童少年业余体校作为我国运动训练管理体制中的中级层次,其主要任务除了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运动后备人才外,还承担着为体育院校、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和输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体育专门人才,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体育活动骨干,为开展群众性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培养体育指导员或辅导人员(技术骨干)。
二、杀也做秣艮怠具备的基#烹质
根据对教练员素质的研究,教练员的素质由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三方面的素质构成。其中,政治思想素质是主导,业务知识素质是基础,能力素质是主体。三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一)政治思想素质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明确社会主义竞技体育的方向
思想素质是一种特殊的素养,是人们为实现本阶级的根本利益而进行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品质。所谓教练员的政治思想素质,是指为不断提高竞技运动技术水平,勇攀世界体育高峰,为国家的荣誉、民族的威望,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总目标,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所表现出的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质。运动训练是一项繁重而又复杂、细致的特殊劳动,由于教练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教练员必须有过硬的、良好的思想素质。现代运动训练的各个方面,都对教练员的政治思想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开展竞技体育运动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服务的。它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竞技体育健康发展的保证。
2.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运动训练工作是一种艰苦、繁重、工作周期长的特殊的社会劳动。竞技体育又是一个国家体育运动整体水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体坛的竞争中,体育比赛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威望和强盛,展示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所以,运动训练工作是一个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重建设的重要反映,也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与交流和增进交往的重要途径。因此,运动训练是实现一个国家体育发展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教练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对促进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特殊作用,把运动训练工作视为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并树立起努力追求和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激发起强烈的事业心。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是一名成功教练员的坚实的思想基础。
教练员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深刻认识竞技体育工作在现代社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训练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有足够的认识,能以巨大的自我牺牲精神,坚韧不拔的顽强耐力,敏锐而又冷静的科学头脑去组织指导运动员训练,带领运动员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只有经受种种挫折和失败,才能取得训练工作的成功。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应作为教练员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3.以身作则,严以律己,为人师表
一名热爱自己的训练工作、愿意为之献身的教练员,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良好修养的人,他应该是以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作为自己行为的准绳,敢于坚持真理,发扬正气,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公德,敢于同不良倾向作斗争。在各方面要有追求和敬业奉献精神,在训练、学习、生活等方面做运动员的表率,严格要求自己。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运动员仿效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
4.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练员工作本身是十分艰苦的,既有脑力劳动又有体力劳动。所以教练员要对训练 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要有吃苦、牺牲和奉献精神。要关心和爱护运动员,严格对运动员进行教育和管理,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要团结同事,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团结协作。教练员要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员,认真遵守体育道德与职业规范。

浏览43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