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源(1959.1.5 ~),河北省邢台县大石头 庄人,供职于河北防爆电机厂。武清源自幼酷爱武术。因与王凯为近邻,耳 濡目染,受到王凯熏陶,他模仿学员各种动作,深 得王凯赞许,并入其门下,跟各位师兄一起习武学艺。由王凯去世后,经杨其生举荐,武清源拜在王万武清源庆门下,学习杨式太极拳技击技术。1984年,武清源随同王万庆参加邢台市武术协会第一次筹备会,与诸多名家探讨技艺并合影留念。同年加入邢台市武术协会, 出任邢台市武术协会和万庆拳社的太极拳教练。在此期间,又得 王万庆“杨式太极小架”、“太极十三式散打手法”和“太极点穴秘笈”等真传。并学习了王万庆的推拿、按摩和家传儿科医术。更继 承了恩师高尚的武德、医德,以习武健身,治病救人为己任,受到社 会好评。
1984年,25岁的武清源在邢台市十五中学义务教授太极拳。不 管严寒酷暑,风霜雨雪,从未间断过授课,接纳学员达200余人。次年,作为万庆拳社的组织者之一,参加了邢台市武术协会举办的“尚 武杯”武术比赛。万庆拳社获团体第一名、武清源获个人第四名,开 始在邢台武术界崭露头角。从此,武清源在武术界活跃起来。1985至1986年,在河北防爆电机厂举办三次太极拳培 训班,号召学员习武强身, 为企业多做贡献,先后有 100余人参加学习,这些人后来大都成为习武、生 产中的骨干力量。1987 年,在市劳动技工学校门 口义务举办暑期少儿武术 班,学员达100多名。1986 年12月,武清源荣获国家“二级武士”称号。1989年,壬万庆谢世后,武清源。直任拳社负责人,积极组织、带领拳社成员参加各种武术和社会活动。1990年赴北京 参加全国“太极拳”观摩表演赛,荣获个人表演奖。1995年, 当选为邢台市武术协会委员,并组织拳社参加邢台地、市合并 后的首届“武协杯”武术比赛,获优秀组织奖。1998年获中国 武术四段。
武清源自1968年从师习武, 30多年来,无论酷曙寒冬,始终 坚持武术锻炼和武术研究。武清 源为人谦虚谨慎,具有良好的武 德,曾多次到北京、永年、山东、 山西、邯郸等地投名师、访益友, 切磋技艺。1984年,在邯郸得到 杨振基指点。在北京,曾受到中 国武术协会秘书长、太极名家李天翼、中国人民大学体育系教授李德印、北京市武术协会吴主席、 陈式太极拳传人冯志强以及崔毅士之孙崔仲三等诸多太极名家面授技艺,收益匪浅。使武清源以独到的见解和超乎常人的艰辛, 练就了精湛的技艺,曾在省内外武术比赛中获得多种奖励和荣誉 称号。武清源20年如一日,义务传拳授艺,对“太极拳”的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民健身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同时,还坚持义务为群众治病,随叫随到,治愈患者不计其数,良好的医德受到了广大患者的赞誉二传人:宴建国、关顺海、张成立、王林山、杨金良等。
王其和(1889 ~ 1936),字春山、人称老春先 生,任县环水村(旧称塔台)人。一生嗜爱武术, 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可惜的是在杨澄甫南下时未 能随行,从而长年蜜伏乡野,在当时的冀南乃至 晋东一带享有盛名,王其和出生之地,古时称为壬地,壬在五行 中属水。这里自古以来民风骡悍,习武成风。仅王其和 在清朝末期武考中就出了一位武举、一位拔贡、 一位副贡而文拔贡王永清就是王其和的本家叔叔。在这种环境熏 陶下,使王其和自幼酷爱武术,他在弟兄三人中年龄最小,又为其自 幼习武创造了良好的家庭条件。环水村位于大陆泽最低洼处,卜年 九淹,一年只种一季庄稼,地理环境又为王其和学拳准备了充裕的时 间条件,王其和自幼随本村人习洪拳,由于他个头较大,显得有些笨手笨 脚,开始练拳拳姿不太美观。当时拳班人不愿让他上场表演。尤其到外村去,一时看不住就下到场里表演去了,人们戏称其为“拉不住的 架子”。因此更促使他求学若渴,日夜苦练不辍。年龄稍长,体格伟 岸的王其和将洪拳套路、技能和各种器械玩得精熟,尤其是一手绳鞭 更是叫绝,步入青年的王其和走出家门,到20里外的大北张村投师刘赢州 门下。王其和在这里一学就是七、八个年头。他那魁梧伟岸的身材, 谦躬好学的态度、宽厚待人的性格,深得刘赢州的喜爱。刘赢州倾全 部精力,将12趟三皇炮锤、一趟折手拳、一套技击法”夫子三拱手”和 诸多器械套路等自己的一身本事,都教给了这位得意弟子。那时,同 村人郭三刚(郭培)已拜郝为真为师,学习武式太极拳。王其和自恃 外家拳功夫已相当了得,与郭较技不敌。经刘赢州介绍,王其和到永 年广府城拜郝为真为师,跟随郝为真学习武式太极拳达6年之久。 每年元宵节过后即赴广府,直到腊月二十三日才回来与家人团聚。 在这六年中,无论严寒酷暑,他都夜以继日地习练郝家拳术和太极内 功心法,功夫日渐精进。在广府城期间还受到杨兆林、杨兆元指教, 受益匪浅。自广府回家后,又与郭三刚一块习拳。郭三刚有意试他 随师学艺的成就,于是在推手中将其发出五、六尺远,王其和稳稳站 住,将一双新礼服呢布鞋撑破。郭三刚明白王其和是让了自己一招,王其和比自己强了,民国初年,广府城一带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水。在溢阳河搞 水运的王文和家的谢王头木船正在广府城附近泊岸。眼见滔滔洪水卷入广府城,挣船的伙计们随王其和驾船先到城里,欲救郝为真一家,船到郝家,一家人安然无恙。南关有人喊救命,将船撑到南关,救出了这一家人。经交谈得知,乃杨澄甫夫人及一家老小,杨家老小乘 此船顺澎阳河直下天津卫,然后乘火车赴京。杨夫人临别时告诉王其和,杨澄甫在京教拳,嘱咐他有事儿到京一定要去家里,并告诉了 地址。
为了多学几手,他还到尧山、东良拜梁老温学散手,将梁老温的功夫悉数学到手。之后在冀南一带遍访名师,求学不辍。1914年,郝为真赴北京,王其和也随同几位师兄弟前往。郝为真到京后,不幸染肠疾。孙禄堂将其接到家中调治,几位徒弟才放心离去。王其和凭着先前偶然与杨家结缘而去了杨家。由于有着此前 “救命之恩”的关系,杨家一家老小对王其和招待格外周到。王其和将学拳心愿及以前求师学拳的情况跟杨家说后,杨澄甫即让其将所习郝架演练一遍,杨澄甫父子看后甚为赞许,建议王其和不要再学新架子(杨式大架),只须将原练郝架整趟练得开展些即可,今后就以进 修推手为主。杨健侯、杨澄甫以及杨少侯父子都亲自传授王其和,将杨家三代摸索出的太极技法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王其和在此期间及以后几年,还保持了与郝为真弟子孙禄堂的联系,虚心向这位集形意,八卦和太极于一身的武术家学习,这在王其和所传的《太极拳谱》 中可以得到证实,杨家父子将他们的拳技奥秘倾囊传授于救命恩人的做法,甚至 引起其他弟子的嫉妒。于是,由杨澄甫的大徒弟出面,在雪海楼以请 喝茶为名,欲探王其和虚实。这雪海楼上下两层,中间是一天井,二层围天井四周是一、两间不等的茶室,天井周边是一圈的栏杆。杨澄甫的大徒弟偕同王其和选一间较大的茶室,令伙计沏一壶好茶。席 间,对方询问王其和与杨家结缘的始末,攀谈了在家乡拜师学艺的经 过。最后开始切磋拳艺,没走几个来回,王其和即轻轻一带,双手一 抖,腾空将其从茶室门口发出,直向天井栏杆砸去。就在对方被栏杆一挡,头朝下,脚朝上要栽下去的瞬间,王其和一个箭步蹿出,将其拉 回。眨眼的功夫,避免了惨剧的发生。王其和在杨家一连学了八个月。临行之前,杨澄甫询问顺德府 谁的拳术最高,王其和说了“李宝玉”的名字。杨澄甫嘱咐他回去后 和李一试,如不行再回来。王其和坐火车南下,舍内丘捷径不下火车 而直达邢台,下车后急不可待地直奔会宁李家。离别多时,互问平 安,交流了各自近年来的练拳情况。王其和主动提出搭手试试,一搭手李宝玉即开了口:“咱师兄弟,谁不知道谁呢”。于是两人未再较技,王其和也未因此再去北京。
浏览25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