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又叫八卦拳、八卦连环掌、游身八卦掌,是清代中叶河北 文安人董海川所创。董海川(1799~ 1880),河北文安县城南朱家坞人。自幼嗜武,12岁投河北沧县李先生门下习练六合门功夫。功夫 大成后,游历四方,遍访名师高友。后拜江南雪花山(一说辽宁医巫 闾山)道士红莲长老毕澄霞为师,习穿掌三年,得其精要,并谙短器 械、暗器等。下山后浪迹江湖。后结合自己经验,在穿掌的基础上, 创八卦掌。基本掌法有单换掌、双换掌、双撞掌、穿掌、挑掌、翻身掌、 摇身掌、转身掌等八大掌,每掌又可以化为八掌,共六十四掌,与八卦 的变化相结合,故名为“八卦掌”。运动时 纵横交错,为四正、四偶八个方位,与《周 易》八卦图相似。其技击特点是身捷步灵, 随走随变,刚柔相济,式式相连,避实就虚。 步伐上讲究“行步如蹿泥,前行如坐斩,蹬 脚要磨胫”;手法有推、托、带、领、搬、拦、 截、扣、提、拿、钩、打、封、闭、闪、展等十六 法,器械中除刀、枪、剑、戟外,还有七星杆、 鸡爪锐、风火轮、判官笔等。

董海川中年返回京师,隐姓埋名地供 职于肃王府。后被伙伴察觉,不得已收徒 教拳,有弟子70余人。著名者有尹福、程 廷华等。董海川传艺多是因材施教,因人授法,善于启发弟子从实际 出发,以《易》理悟拳理,定招式,并不强调动作的一致性。而是以走 为母、以变为法,这就使得在八卦掌第二代传人中自然出现了流派纷 呈的现象。光绪六年,董海川端坐而逝,葬于北京东直门外红桥道 旁。1981年5月迁葬于北京西郊万安公墓,八卦掌众多的流派中,影响较大者主要有五大流派,即尹(福) 派、程(廷华)派、梁(振圃)派、史(计栋)派和张(占魁)派,同时代的马 维祺、刘凤春、樊志勇、刘宝珍、刘德宽、郭铸山等也都具有较高的建 树,堪称流派代表,邢台八卦掌主要有四大流派:一是刘凤春所传八卦掌。刘凤春 (1853~ 1922),字茂清,河北涿州码头镇人。1873年拜董海川为师, 学习八卦掌。因“入董门晚,年最幼,受董教浅”,程廷华“强教之,刘 亦力学不倦”。终成一代宗师。后拜刘奇兰学习形意拳。清光绪年 间,刘凤春曾在大内充任带刀侍卫,名冠一时,有“盖九城”之誉,敕封 “九城太保”。也曾任北京武术学校教师,是刘派八卦掌的创始人。 后在北京以卖翠花为业,故别号“翠花刘”。刘凤春相貌丑陋,面有麻 点,且言语粗鲁,不善待人接物,故生意不佳,即弃业习武。董海川谢 世后,刘凤春无业糊口,渐以乞讨为生。即使到了这般地步,也练武 不止。后来,刘凤春在颐和园工地找了一个看料的差使,有了饭吃, 练功更加刻苦。如此一练就是九年,终于自成一家,且传人甚多。九 年后,刘凤春回到老家,在涿州一带传艺,于1922年病逝于故乡。

刘凤春传其子刘文华,弟子苏玉龙、李茂斋。时李茂斋与其父兄 在涿州码头镇经商,经营苏、杭、沪绸缎,字号为“天兴李”。经苏玉龙 介绍,得列刘氏门墙。李茂斋天性聪慧,悟性极高,幼年曾习红拳,有 一定的武功基础,加之练功刻苦,深得刘凤春喜爱。一日,刘凤春与 李茂斋在院中对练八卦大枪,刘凤春用枪点破李茂斋的左眼角,遂用 金戒镭摩之,留一金痣,以示其为刘之入室弟子。1950年,李茂斋返 回故乡威县七级镇,威县八卦掌自此开始传播。李茂斋传其子李长 锁等,李长锁传邢台市张武朝等人,二是郭铸山所传八卦掌。八卦掌名师“眼镜程”多次到南宫传 艺。南宫白塔村人白元魁,字与一,1920年赴北京拜程派八卦掌第二 代传人郭铸山为师,回南宫后开门授徒,使得八卦掌在南宫城里和城 西村镇广为流行。'三是程廷华所传。程廷华传赵县刘老响,刘老响传宁晋汶口邢 西辰(1918 ~ 1993),邢西辰的单臂挂人、随身气打和发劲掉鞋底堪为 一绝。得邢西辰真传者有武大祥、李小五、鲁学云、刘庆聚和其女婿 李东入等人。李东入的外甥李志峰自幼随其学形意拳、八卦掌、八卦 锤、峨眉刺,兼学洪拳、太祖拳、棍、刀等,后随潘加假学杨式太极拳、 太极剑。1997年随张秀华学习陈式太极拳,并受到王永昌的指导。 2000年,李志峰进北京拜孙剑云为师,孙剑云将其介绍到自己的徒弟 白普山门下。李志峰对书法、佛、道、儒等学说均有涉猎。

四是尹福所传八卦掌。尹福(1840~ 1909),字得安,号寿鹏,河北 省冀县漳淮村人。自幼好武,10岁左右拜当地武师学罗汉拳、炮锤、 梅花拳,擅长弹腿。少年时家乡连年受旱、涝所害,为生存计,尹福17 岁到北京谋生,在朝阳门外吉市口头条以卖麻花、烧饼为生,后带艺 投奔董海川,练八卦掌。在董海川的悉心指导下,将其所学弹腿、罗 汉拳等融入八卦掌,苦练20余载,自成风格,名震京师。

尹福艺成之后,先后在北京东厂胡同孙塔布宅、箭杆胡同英家、 朝阳门外中街仓花胡同王九家等处以看家护院为生。尹福有一近邻 好友骆兴元,乃宫内御医,也曾跟董海川学过八卦掌。后骆兴元介绍 尹福供职于宫廷,为御门带刀侍卫、宫廷内武教师。尹福门下成名弟 子很多,如居庆元、门宝珍、马贵、李永庆、宫宝田、杨俊峰、女婿何金 奎、大内总管太监崔汝贵和尹福自己的儿子尹成章、尹玉章等。光绪 皇帝也跟他学过拳,故北京人称其为帝师。因其所传掌法与北京南 城的程廷华有所不同,故称之为北京东城派。

尹派八卦掌在掌形上称牛舌掌或蛇头掌、剑掌。手背伸得较直, 四指并拢,拇指内扣,掌指向前,掌心含空,掌背形成瓦珑。这方面与 其他门派有所不同。如程廷华的程派掌形为龙形掌;史计栋的史派掌形为钩镰手等。尹派八卦掌在掌法上以推、托、带、领、搬、扣、劈、 进为主;在步法上.其基本步法有起、落、摆、扣等,在行走中要求行步 如蹿泥,所以又称瞠泥步;在形象上,讲究一走如龙、二视如猴、三坐 如虎、四翻如鹰,四形兼备;在套路编排上以八大掌势为主,即单换 掌、双换掌、双撞掌、穿掌、挑掌、翻身掌、摇身掌、转身掌,且每一势乂 可以衍变派生出八个势子,即所谓八搬八扣,彼此间又可以互相穿 插,连环多变;在劲力上,讲究冷、弹、硬、脆、快,善爆发、顿挫和弹抖, 被称之为“硬掌法”尹福弟子杨俊峰,是北京瓷器商人,人称瓷器杨,后成为著名的 武术家。杨俊峰传其子杨久青。1925年,从天津到北京谋生的孙宝 泰拜杨久青为师,学尹派八卦掌。1965年,孙宝泰随天津手推车厂迁 厂到邢台,业余时间传授尹派八卦掌近10年。使得邢台又有了尹派 八卦掌的一个重要支脉。 除上述四个流派外,还有宁晋毕家庄的赵金标从师于新河武师 程勇,将八卦传入宁晋东南部,兴办了 “荣庆镖局”。但是新河县 武师程勇师承何人,所学何派,尚无考证,此外,邢台很多著名的太极拳师大都精通八卦,如刘玉祥、王 凯、王建勋、申振元等。至于他们究竟是从何方学来,尚不得而 知。从这一方面不难看出,任何武术门类都有其在历史长河中互相 交融的过程。正是这种交融,才使得在百家争鸣中有了相互借鉴的 机会,各自都吸收了相关拳种的长处,完善自己的固有拳种,使之 不断提高。

浏览30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