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影响有氧代谢能力的因素
运动员最大有氧代谢能力取决于:(1)转运和释放氧进入肌肉的速度,(2)肌肉吸收利用氧的速度。
1.氧转运能力
决定最大转运氧的能力,有三方面可能的限制因素:
(1)肺泡转运氧,安静时最大肺通气速率在8毫升分一以上,在最大强度运动时,优秀运动员的值上升到180升分以上,此时血氧量不下降或稍下降,故认为肺泡弥散氧的能力不限制VO2maxo
(2)血液携氧量是血红蛋白浓度的函数。当采用血液兴奋剂或高原训练后使血红蛋白浓度上升时,VOzmax相应提高。由此推论,血红蛋白可能是VOzmax的限制因素。
(3)每分心输出量(Q)是影响V^max的重要因素,增加每分钟流经肌肉的血量,可使单位时间血液供氧增多,从而提高VOzmax。训练证明,采用75%VOzmax持续运动,能给予机体氧转运系统,尤其是心肌收缩力量以最大应激水平,故而最适宜提高呼吸循环转运氧的能力。
2.僦利用能力
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表示肌肉从血液摄取氧并转进线粒体被代谢氧化利用的量。利用氧能力取决于下列因素:(1)肌肉微血管密度,(2)肌红蛋白含量,(3)线粒体有氧代谢酶活性,(4)线粒体数目和体积,(5)供能物质的选择性利用。很难断言,哪一因素更为重要。线粒体有氧代谢酶的最大活性状态直接影响到有氧代谢合成ATP的速度,但发挥酶最大活性的前提是氧转运进线粒体的速度,同时必须有充足的酶催化反应的底物存在。显然,在供氧充足、能量物质贮备充足时,VOzmax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有氧代谢酶的活性。采用大强度间歇耐力训练,能明显引起肌细胞内上述生化因素的适应性变化,使肌肉利用氧的能力提高。
3.遗传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VOzmax遗传度高(约93%),系统有氧训练,VOzmax亦可提高。
4.训练的影响
25岁后的正常成人,VO2max每10年下降9%,长期从事运动的人下降速率为5%, 原因是运动员具有较高的每分心输出量,且衰减速度慢。例如进行耐力项目训练的人40 岁时仍能保持相对高的VO2max,在60岁时仍具有相当于非运动员20多岁的VO2maxo
由于可训性受遗传度制约,训练对VOzmax提高的效果不十分明显。例如,一名低 水平VO2max ( 45~55ml-kg-'.min-1)的健康年轻人,经过紧张训练使VOzmax提高20%, 数值只达到54~66ml・kg"minT,仍低于优秀耐力项目运动员的平均水平。可见,在耐力性项目运动员选材时,VOzmax的可训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5.性别的影响
男女之间V6max存在明显差异。采用绝对值(ml/min)表示时,男子平均 VO2max在3000~3500,世界级耐力性项目运动员达6000-7000;女子平均值2000~2200, 世界级水平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可高达4000。采用相对值(mkkg-'minT)表示时,从儿童至老年平均值,男子是40〜55,女子是32〜38;若以瘦体重表示相对值时,则男女之间的差别不明显,男子平均值46〜49,女子平均值44〜48。
6.年龄的影响
VOzmax值随年龄变化而改变。在青春期前,男孩稍高于女孩。女孩在14〜16岁达 到VOzmax水平,男孩在19岁,且至30岁前保持V^max水平。30岁以后,非运动员明显下降,男子比女子下降得快。
7.高原和高原训练的影晌
高原大气压下降至使氧分压下降,引起人体原有的VChmax下降。大约从1200米 海拔高度起,每上升1000米,相应的VOzmax下降10%;在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上,登山者平均VOzmax仅15ml•kg-'minL大约是海平面的27%,稍高于维持生命必需的最低耗氧量(7mbkgLminT)。
高原训练和血液兴奋剂能提高机体VO2max,原因是提高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耐力训练提高每分心输出量,使转运氧的能力提高所致。
8.优秀运动员的VO2max和乳酸阚值
优秀运动员能在长时间中保持最快速度,他们必须具有比一般人更高的有氧代谢能力。在北欧,越野滑雪运动员VOzmax的最高值达93ml•kg-minL然而,在优秀运动员中,运动成绩相近的人,VOzmax值可能有很大的差别。同样问题,具有最高VOzmax的 马拉松运动员,并没有获得最佳成绩,而具有相同的VChmax的运动员,运动成绩相差甚远。由此可见,VOzmax作为运动能力的预测指标,敏感性很差。
研究证明,血乳酸与运动耐力的相关性比VO^max高,所以,在耐力训 练中用血乳酸代替V02max来评定训练效果时,灵敏度更高。
2-4-5耐力训练后VO2max和血乳变化比较
受试者 训练周数 VOzmax 变化 % 血乳酸变化%
正常人 4~16 7 16
优秀跑步者 16 — 5
大学生 40 — 18
大学生 8 14 18
中年人 20 8 38
大学生 20 19 42
年轻人 12 26 39
由于运动员血乳酸在4mmol/L时跑速与耐力跑成绩相关,现将收集到的国内外研究血乳酸在4mmol/L时的运动强度列出,供训练时参考。
表2-4-6不同项目运动员稳态运动血乳酸达到4mmol/L时运动强度
运动项目 强度 试验方式
男子长跑 5.15米/秒 跑台.坡度1.4%
男子中跑 4.78米/秒
男子400米跑 4.02米/秒
男子400米跑 4.50米/秒 跑台,水平
男子600米跑 4.96米/秒
女子800米跑 3.99米/秒 跑台,坡度1.4%
男子1500米跑 5.2米/秒 跑台,水平
男子5000米跑 5.6米/秒
女子1500米跑 4.26米/秒 跑台,坡度14%
男子马拉松 5.5米/秒 跑台,水平
男子超马拉松 5.5米/秒 跑台,水平
通常情况下,最大有氧功率高的运动员,乳酸阈值也相应高。二者变化的相对重要性依赖运动员的专项特点。理论上讲,较长运动时间或者耐力性项目,如10000米、马拉松跑等项目,运动员乳酸阈强度比最大有氧功率更能预测运动成绩,因为运动员赛跑的跑速非常接近乳酸阈强度。另一方面,在较短时间有氧代谢运动中,如1500米跑或 划船,运动强度实际上超过最大有氧功率,所以运动员具备高有氧代谢功率更能得到好的竞赛成绩。有些体育项目,影响耐力的因素太过复杂,无法用最大有氧功率或乳酸阈清楚,如2~6分钟短时间有氧代谢运动或者在一般较长时间运动后的冲刺,它们要求高糖酵解供能,并要求具备很强的耐乳酸能力。
(三)乳酸代谢与碱性饮料
1.乳酸代谢
(1 )安静时血乳酸的来源及含量
血乳酸值通常用每100ml血液所含的乳酸毫克数,即毫克% (mg%);或用每升血液所含的乳酸毫摩尔数,即毫摩尔/升(mmol/L)两种方法来表示,这两种方法的简单 换算法:
mg%-9 = mmol/L (乳酸的分子式为C3H6O3,摩尔质量为90 )
mmol/L x 9=mg%
正常人安静情况下,血乳酸主要来自皮肤、红细胞、睾丸等依赖糖酵解供能的组织,血乳酸浓度相对恒定。正常人安静状态下,血乳酸值为5〜15mg%或小于2mmol/L。
(2 )运动时及运动后血乳酸的动态变化
安静时,肌肉主要由脂肪酸供能,当剧烈运动时,则依赖糖酵解供能,而生成大量乳酸,所以骨骼肌是运动时乳酸生成的主要场所。
肌糖元^^5乳酸+ATP
剧烈运动时,收缩肌ATP的利用率可以提高到安静时的几百倍,甚至近千倍,远远超过肌肉有氧代谢产生ATP的最大速率,这时肌肉活动需要的ATP,主要由肌糖元酵解生成乳酸的过程中合成。因此,在极量、亚极量运动中,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糖 酵解供能越明显,肌乳酸生成越多。
肌肉生成的乳酸很快会扩散入血,使血乳酸浓度逐渐升高,升高程度与肌乳酸浓度成正比,而肌乳酸的生成量与运动强度相关,所以血乳酸浓度变化可反映运动强度的大小,并与糖酵解持续供能时间长短有关。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量不同,运动训练后的血乳酸值可以不相同。
表2-4-7不同运动后血乳酸值
距离(米) 血乳酸(mmol/L) 成绩 作者
100 9.5 (85.5mg% ) 10^98 杨奎生
400 11.8 (106.2mg%) 52秒2
800 15.2 (136.8mg%) 1分54椀
1500 13.3 ( U9.7mg%) 3分57秒1
5000 12.1 ( 108.9mg%) 15分10秒3
10000 11.9 ( 107.1mg%) 31分7秒5
柔道比赛(女) 12.3 ( 110.7mg%) 一场比赛 雷志平
在运动停止后,高浓度的肌乳酸继续向血液中扩散,使血乳酸继续升高,约在10 分钟之内的某时间内达到最高值(峰值),然后开始下降,逐渐恢复到安静值。
(3 )血乳酸清除与疲劳的消除
血乳酸的消除是通过各种代谢途径进行的:(1)进入骨骼肌和心肌等组织彻底氧化,生成CO?和HzO (占乳酸代谢总量的50%以上),(2)至肝脏内转变为肝糖元, (3)在肝脏内转变为脂肪和氨基酸,(4)极少部分乳酸随汗、尿排出体外(占乳酸代谢总量的5%以下)。
①运动时血乳酸消除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剧烈运动时,当肌乳酸一旦扩散人血液后,血乳酸即通过上述途径进行代谢,当代谢速度小于肌乳酸扩散入血的速度时,则血乳酸逐渐升高,一直到扩散速度和消除速度平衡为止。因此,当一名乳酸代谢水平高的运动员,在相同的运动强度运动时,其乳酸消除能力强,即可延缓血乳酸上升的速度,使血乳酸值相对低,这样即可忍受更大的运动强度,从而使运动能力提高,取得好成绩。柔道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高,则有利于运动中加快血乳酸的消除,延缓血液酸化,提高运动能力。
②运动后血乳酸的消除与疲劳的消除
运动后,任何加速血乳酸消除速度的方法,都有利于加速疲劳的消除。运动后静止性休息,血乳酸恢复速度大约30分钟恢复一半(半时反应),完全恢复到安静水平约需2小时;但活动性休息恢复一半时需时11分钟,完全恢复到安静水平约需1小时。可 见,活动性休息有利于加速血乳酸的消除和疲劳的消除,以利再战。此外。按摩、针灸 等恢复手段,也能加速血乳酸的消除。

浏览28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