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武术运动的蓬勃发展,武术的科学研究工作 越来越显得重要。为了适应武术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经 国家体委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批准,于1987年6月25 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学会(1992年改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对外可称为“中国武术学会”)在北 京成立。第一届委员会共有委员91人,常委17人,主任委员徐才,副主任委员蔡龙云、刘秀政、张文广,秘书长张山。委员任期五年,学会挂靠在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 1990年起秘书长由夏柏华接任。1992年举行了学会第二届委员会换届工作。第二届委员会共有委员80人,常委 11人,主任委员张耀庭,副主任委员有张山、夏柏华等, 秘书长由壬玉龙代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是一个武术科学研究工作 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其宗旨是:组织、团结全国广大武术工作者、专家、学者以及热心于武术科学研究的各界有识之士,一 道进行武术学术研究,传播与推广武术科研成果,促进武术科研人才的成长与提高,加速武术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的影响和推动下,湖南、宁夏、江苏等省也先后成立了省武术学会。各种类型 的基层研究会、研究社,在各地纷纷建立,组成了一支浩 浩荡荡的武术科学研究的队伍。各级武术学会和研究会、研究社的成立,为组织推动 武术的科研与交流创造了条件。自1987年以来,国家体 委武术研究院与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学分会联合举办了 11次大型学术活动,其中全国性武术学术研讨会4 次,国际性武术学术报告会、交流会4次。在这些活动中, 一共收到论文809篇,入选221,篇,直接参加这些学术活动的人数达1300人次。在这些学术会议入选论文的基础上,先后编辑、出版了《武术科学探秘》、《1988年中国国际武术节论文选》、《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论文报告会论文选编》等。与此同时,地方性武术学术活动也十分活跃。1986 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武术协会等主办了全国性的“中国武术理论研讨会”。1987年福建省武术协会召开了首届武术学术研讨会。1990年一1993年甘肃省武术协会、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等连续举办了“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 “照崛山武术学术研讨会”、“麦积山武术学术研讨会”、 “94敦煌武术学术研讨会”四次,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会议,并选编、出版了《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武术科学研究》等论文集。湖南省武术学会自1988年成立以来召开了二次学术研讨会。1991年江苏省武术学会召开了首届武术论文研讨会。通过这些学术活动的开展,拓宽了武术科学研究的领域和途径,在武术的基本概念、历史演变、 哲学基础、生理机制、技术原理、养生思想等多方面进行了可喜的探讨,出现了由孤立的纵向的单学科研究,引伸到相关学科交叉融汇的横向研究,为逐步建立武术科学研究体系奠定了基础。随着武术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武术刊物、武术理论著述也迅速发展。自八十年代初以来,分别创办了 :由中国武术协会主办的《中华武术》月刊,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由《新体育》杂志社主办的《武术健身》双月刊,在武术期刊中创刊最早, 从1994年起停刊;由广东省武术协会主办的《武林》月刊,在地方武术刊物中影响最大,以及由北京市武术院主办的《武魂》月刊;由黑龙江省武术协会主办的《精武》月刊;由河南省体委主办的《少林与太极》双月刊,原称《中 州武术》:由湖北省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主办的《武当》月刊薛,德办得各具特色。在《中国体育报》上曾辟有《武 苑》专刊这些报刊对党的武术方针、政策的宣传,武术学术的研究、交源,武术理论建设、技术知识、信息传播,以 及把武术推向世界等多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责献。通过广大武术工作者、研究者的事勤劳动,编著出版 了大量武术著作。如《简龙太极拳,、《青年拳》、《埔拳》、 《华拳》、《查拳》、《拳术二十法》、《武术运动基础训练法》、《中国查拳》、《少林拳棒阐宗》、《中国武术史》、《中国武术 拳械录》、《中国武术大辞典》、《武术辞典》、《武术科学探 ,秘》、《中国散手》、《中华武术实用百科》、《全国武术训练 教材》、《中国武术人名辞典》、《中国武术实用大全》、《广 东武术史》、《湖北武术史》、《沧州武术志》、《四川武术大 全》、《六合大枪》、《八门拳术》、《武子梅花枪》、《武当剑》、 《阴把枪》、《形意拳理论研究》、《武术文化概论》、《通背 拳》、《阴阳八卦掌》、《太极拳全书》、《武式太极拳》、《武术 (体育系通用教材)乂《戳脚》、《形意拳术》、《形意拳散手炮》、《咏春百鹤拳》、《陈式太极拳》、《太极拳研究》、《散手 拳法》、《太极拳竞赛套路》、《太极剑竞赛套路》,等等。这些武术著作为武术的训练、竞赛、教学、科研、传播、推广 和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依据。1960年,作为对外交流的友好使者,中国青年武术 队随中国体育代表团赴捷克斯洛伐克参加该国第二届全 运会“友谊魄会”的表演,揭开了武术对外交流的序幕。同 年年底,中国武术队又随周恩来总理率领的访缅友好代 表团赴缅甸作了巡回表演,受到缅甸人民的热烈欢迎,圆满地完成了对外交流任务。进入七十彝代,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向周恩来总理建议中国派武术代表团访美。作为国际交往的需要,经中央批准,中国武术代表团于1974年 6月应邀出访了墨西哥、美国。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在 白.宫前接见了武术代表团全体成员并观看了武术表演。 在国际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同年9月应日本邀请,中国少年武术代表团访日,通过访问表演,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此后国家多次组织武术团队出访表演,足 迹遍及五大洲,既履行了人民外交的义务,同时也向世界 传播了武术。进入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发展, 武术对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1982年12月,国家体委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武术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积极稳步地把 武术推向世界”。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武术推向世界.危克松总统和基辛格博士在白宫会见了代表团全体成员的工作开始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从1982年起,根据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邀请,中国武术协会先后选派了一批优秀武术运动队教练员赴墨西哥、加拿大、英国、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意大利、泰国、马来西亚、尼泊尔、香港、澳门等国家或地区援外教学,在国外培养了一大批武术骨干力量。根据对上海、河北、吉林、海南等13个省、市的不完全统计,共选派出武术教练员164人,武术团队71次,为武术推向世界打下了基础。在这些活动的影响下,进入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到我国学习武术的国外朋友和团体日益增多。为了满足他们的要求.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先后在上海、杭州、济南、青岛、广州、深圳、北京等地,以及香港、韩国、马来西亚等地 区和国家举办了一系列的武术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训练班,培养了一批国外武术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骨干, 在武术向世界推广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对河北、福建等省、市的调查,1982年以来共接待了境外有组织的 武术团队来亩282次,来访人数约4121人次。10年内北 京体育学院培训了 3万多人次的外籍武术学员。根据国家体委“要积极稳步地把武术推向世界”的方 针,1984年10月中国武术协会邀请了法国、联邦德国、 意大利、日本、墨西哥、菲律宾、新加坡、瑞典、美国、泰国 和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术组织负责人在武汉举 行了国际武术座谈会,就武术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发展 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共同签署了《备忘录》。会上,大家一 致同意由中国牵头,尽快筹备成立国际武术组织。1985年8月,在西安市举行的第一届国际武术邀请赛期间,由比利时、加拿大、菲律宾、法国、英国、意大利、 日本、摩洛哥、墨西哥、波兰、新加坡、西班牙、泰国、美国、 中国、香港、澳门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会议,再次商讨筹建国际武术组织事宜。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武术是中国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 富,应将它尽快地普及推广到世界各地,造福于全人类, 并且早日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竞赛项目。代表们经过 充分协商,一致同意由中国、英国、意大利、日本和新加坡 5国各派一名代表组织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备委员会。
浏览3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