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图问世不仅产生了天文学,更为重要的是,古人依靠它 的原理创造了长寿的方法,即古代的仙道。图D24
所表现的有气 功内丹运转法轮;有的表现太极拳动作,如单鞭、倒撵猴、云手、揽 雀尾、斜飞式、玉女穿梭。仙道通过内气的周天运转,改善人的体 质。以后又发展成独特的武术形式,如八卦掌与太极拳。这些方法 又被不断完善,形成各种流派。道教、佛教出现以后,修行者把它 传入到宗教之中。
我们就通过形意、太极、八卦这几种内家拳的特征,来进一步 了解武术与传统哲学的内在联系。
一、内家拳的特征
形意拳五行劲力的内劲表现为劈、钻、崩、炮、横,即金、水、 木、火、土。以五形相生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为练功原理,由五个基本架势构成。以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 克火五行相克为技击原理。拳法体现河图的方位,用意体现河图 的五行原理。
劈:阴阳相遇产生能量,在自然界中为雷电,金光四射。劈拳 如春雷霹雳不及掩耳,劲力由上而下,如鬼斧神差(金气肺气),意 在无名指。
钻:雷电过后,则云雾翻腾,大雨交加,谓之金生水。钻拳如春 雨润物,无孔不入,连续不停,又如山洪海啸,荡涤无存。柔中含 刚,劲力由内而出(水为肾气),意在小指。
崩:雨水过后,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谓之水生木。崩拳如木苗 破土,迎难而进。其劲力由内而外,意在拳峰(食指与中指)(木为 肺气)。
192
D24 汉墓出土的陶俑
- (23:1) 2. (23:2) 3.(23:3 ) 4. (23:4) 5. (23:5)
- (23:6) 7. (23:7) 8. (23:8 ) 9. (23:9)
炮:木之极阳,暴烈必燃,谓之木生火,火之迅猛燃上。炮拳如 山崩地动,摧枯拉朽。劲力由下而上(火为心气),意在中指。有“握 拳如卷饼”之说。
横:火之燃后为焦土,谓火生土,土中生万物,万物复于土。横 拳有中、正、直之气势,可产生左右摆动之力,如同千里决堤,铺天 盖地。意在拳心劳宫穴(土为脾胃之气),因此有“练横不见横,见 横不为能”之说。
这五种由五脏六腑之气形成的劲力浑厚无比,是内家拳劲力 的源泉。在精神意志统一作用下,内劲的走向、趋势形成外在劲 路,用于技击。
太极拳讲平心静气,淡泊宁静,无争无欲。劲路为听、灵、懂、 问、静;沾、粘、连、随、松;敷、盖、对、吞、空。如行云流水,缓缓而 动,接连不止。又如九曲黄河,弯弯绕绕,缓急相间,远远望去,天 地相连。这种源源不断的劲力,在技击中可以达到取之不尽,用之 不竭的效果。拳势体现宇宙一气流动、阴阳转换的境界。
八卦掌讲周天运转,飞星穿梭。劲路为滚、钻、沾、裹、定;横、 竖、起、落、撑;扣、摆、穿、翻、送;拨、撩、荡、摩、横;长、短、抖、弹、 擎。因此,八卦掌套路如流星赶月,川流不息;又如顺风扬帆,一日 千里;又如云雾变化,缭缭绕绕,逶逶绵绵。这种清灵透空的内劲, 在技击中可以达到千变万化、奥秘莫测的效果。走圈体现河图的 原理,换掌体现洛图的原理。
孙子日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 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 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 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
Q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 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194二、技击原理
内劲发出的浑元一体,内核裂变与聚变之劲力,技击时表现 在外,一瞬间可以产生八方的变化,破坏敌人力的平衡。但是达到 这个过程,离不开身体动作协调,因此,单纯的内劲尚不足完成技 击。这就需要将武术进一步合理化、科学化、实用化。各种流派就 有各自的长处。
形意拳打拳之势,如猛虎下山,侧重于手形,技击时产生迅猛 之势,硬打硬要,
无遮无掩;因而善攻、善克。
太极拳打拳之势,如踏冰、如猫行,侧重于身形,技击时产生
虚灵之势,“蚊蝇不能落,一羽不能加二亦接亦要,也遮也掩,即引 即发;因而善化、善发。打人不过一开一阖而已。
八卦掌打拳如拦惊(马),练拳如趟水,足下生威,
以巧妙取 胜,全在气势吞吐之间,不接不要,先引后发,
避青就红。
孙子兵法曰: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 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 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 形于无穷。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 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军事上按照八卦方位变化来区分称为阵式、阵法;武术中用 ・“架势”表现,由此内家拳在技击中产生了 “阵法”与“阵式”,“阵 法”与“阵式”必须合于阵理,即道理。太极拳、八卦掌等自然要合 乎五行八卦之理。各种拳法有各自的技击秘法,尽管各种“阵法” 不同,但是却有共同的特征,动作简单、有效,没有花架,这是由实 战技击的客观性决定的。公开的“阵法”与不公开的“阵法二其实
195只有一步之隔,非明人指点不易参悟。
由“阵法”而产生“阵式i局势”;武术称为气势,各种内家拳 气势不同,各有特征。
形意拳技击“阵法”:秘传的形意八法(俗称二十四把,由硬八 手、软八手、中八手构成),凝聚了形意拳的技击精华,在技击中快 如闪电,体现出形意主攻的特征。 ,■
太极拳技击“阵法”:七、捋、挤、按、采、。、肘、靠。众所周知, 俗称太极人法。
公开的太极八法为连用,以培养身形灵活、善于随时变化的 功夫;保密部分为单用,在技击对敌时毫不留情,一触即发。它体 现出太极拳以腰为轴,产生混元八方之力,体现出太极拳以防为 攻的特征。 …
八卦掌技击“阵法”:推、托、带、领、搬、拦、截、进。俗称八卦人 法。它与太极拳相反,公开的部分为单用。平时靠单操训练,专以 培养技击技艺水平;保密的部分为连用,用于与武林高手切磋之 时,它体现出八卦掌步法神出鬼没的奥秘所在。而“八大蹬扑”,则 体现八卦掌技击透体凌空劲的威力。
技击是古代你死我活实战中的经验总结,非臆断可知。故且
武不可不知内家拳,练拳不可不知拳外尚有玄机。孙子兵法曰:“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立鸟之疾,至于 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旷弩,节如发 机。纷纷垢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
BS而不可败也。乱生 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超
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 之。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贵于人,故能押人而任势。任势者,其 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
,88则行
6堡
196善战人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在“阵法”“阵式”的基础上,配合劲力变换而辅以身躯、肢体 的动作称为招式,实际上都是破坏敌人劲力平衡的技巧与法术。 随着个人的意志,动作创造的数量在不断改变。太极拳基本上为 三十七个不同招式衔接而成。拳的架式数量不同,但寓意、寓理却 相同,反映出传统文化的特征。如
108式
:108=36 + 72,内含天变 之数
36和地变之数
72。
85式记录河洛图中的星数。简化
81式内
: 81=9x9,伏羲治历运用九九之方圆之数,呈祥之意,此外还有
24 式等,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方式传递特征。
形意拳有十大形、二十四锤、十二形、二十四把(秘传)等,含有 自然变化之意。暗含河洛图宇宙之理,有天地之象,天干地支之意。
八卦掌则为八个母掌构成八式,由定势、活势、变势构成,最后达 到招式无穷变化而不再有定势。无形无势,暗含八卦变化无尽无休之 意,演示宇宙运动;追星赶月,循环往复,以武演道,天地人三盘合一。
孙子兵法日: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 遁世匕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生死。”
法术好像打狼一样,形意、太极、八卦掌各有一套打法。
形意拳技击要求把狼堵在洞内,不让狼有回旋余地,而把狼 当场打死。
太极拳技击要求把狼调下平川,让狼耍尽威风以后,而把狼 当场活捉。
八卦掌技击则事先准备好一个圈套,引狼出洞,不知不觉之 中把狼当场套住。
三、技击要素
谋略是兵家克敌的法宝。技击水平高低由一个人的谋略、方
197 法、手段决定。因此,能在谋略、技术、技巧、方法手段上高人一筹
者胜;能在胆略、气势、形势上强人一筹者胜;能在体质、体力、体
筑方面优人一筹者胜。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军事方法为八卦阵,它
融入了河洛图之数变化(《孙子兵法》九变篇即此意,九变为洛图 之理,九地为八方与中心)之科学道理。《兵略纂闻》说「黄帝按井 田作人阵法,以破蚩尤。古之名将知此法者
'推姜太公、孙武
、韩 信、诸葛孔明、李靖诸人而已。”由于八卦阵的理论一直在
道家秘 裁,惟有以道家哲学为指导的拳法中暗含着古代八卦阵法。孙子 兵法最适合内家拳的技击应用。八卦掌、太极拳的技击秘诀、秘法 具体体现孙子兵法。军事常胜的法宝,也是技击决胜的法宝。
孙子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而不知彼,知彼而不知 己,险象环生,胜负难握;不知己也不知彼,战则必败;有备而战之 胜,不备而战之败;善于应找则胜,不善于应战则败;善于契机应 变而胜,不善应变、墨守成规者败。成争的胜负遵循这个原则,现 代形式的军事作战与古代形式的武术技击也完全遵循这些原 则。古今中外大规模战争、战斗和小规模格斗都证明了这个原则 是正确的。
孙子日「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 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向导者,不能得地利;
故兵以诈立,以 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 山,难知如阴,动如雷腰;……先知迂宜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 也。”技击无不如此,很多著名的技击家在技击上久负盛名,立于 不败之地,往往遭到敌人的暗算而遗恨终生。习武者当慎思、深 思、神思此理。
浏览48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