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是技击的胜负的关键,它包括敌我双方的局势判断,包 括如敌我双方的实力、虚实的变化、可能的应敌方法、可利用的客 198观条件等。在处于最危险不利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做出最有 利的选择,让敌人从优势转为劣势而后克敌取胜。

形意拳强调:形接意发,有我无他,打发一致;以我为主,抢势 夺位,令敌仓皇应战,措手不及。

太极拳强调:神接意发,舍己从人,后发先至;客随主便,引进 落空,令敌六神无主,不战而溃。

八卦掌强调:神引妙发,无我无他,先发先至;设下陷阱,十面 埋伏,令敌莫明其妙,而自投天罗地网。

太极拳八卦掌论技击为:阴阳虚实之道,转换开阖之理,即五 行生克之道,八卦相变之理。

五行八卦讲阴阳虚实、阴阳相生相克、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 运动规律,技击之道千变万化不出此理。有法可依,无法从有法中 来。有法发展到无法,无法胜于有法。

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 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又云:“军事之难 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 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又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而趋战者劳。故善战 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 其所不意。……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 亘避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也,速而不可及也。故 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 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故策之而知 得失之计。”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在己,可 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 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Q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 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 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 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武术技击完全遵循这里 的兵法之原则。故三军可以夺气,将军可以夺心。“……故善用兵 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 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代劳,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要正正之 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忿速,可侮也; 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 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 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 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日:先夺其所爱,则 听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 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 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济而遇风,其相救 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 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敌人开阖,必亟人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 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胆略是发挥技击水平的关键。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或体力、 声势、功夫强于自己的敌人,要发挥出战胜敌人的无畏精神。由于 内家拳依靠道家哲学观,树立铁肩担道义精神思想,生死超然于 外,自然能够在技击中临危不惧。

孙子日:“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 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破投 卵者,虚实是也。”

技击艺术离不开自然科学道理。古技渗透玄机,学艺必须先 求同于古人,后求脱于古人,不落窠臼独辟蹊径。“学然后知不 足”,不学、不知则自以为是,在实战中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艺无止 境,所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方可能理解。“山山有奇峰,处处有 意塞“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深刻含意。惟此,才能体 验到技艺之奥妙无穷之处,才能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工

孙子日:“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 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 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 而不穷。故日: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四、武术的最高境界

《易经》“履”卦记录了武术的训练方法:

履虎尾,不唾人,亨。

敌人正面的进攻极为凶狠,我以斜取正,深入敌后,就像踏住 虎尾一样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初九,素履往,无咎。

武术练习条件简单,就地取材,平装素裹的穿戴即可,只要日 复一日坚持,则不必有任何后顾之忧。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久而久之,脚下有根)即使行走在崎躯山路上,也如走平地, 安然无碍,选择幽静之处练功为佳。

六三,渺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哩人,凶,武人为大于君。

(经过走圈运动)能看到渺小物体微妙的变化,能在不平的地 方自由移动,能够插到敌人背后致敌于死地,不过这种功夫“意欲 天下英雄豪杰延命益寿,如以此伤人则大错特错。举谚上讲,心 为脚,身为旗,意气为君,骨肉臣。

九四,履虎尾,JS终吉。

轻灵如履薄冰,稳健迅速如履虎尾,如太极拳称迈步如猫行, 合乎自然用意而不用力的运动结果非常有益健康。

九五夬履,贞厉。步法灵活、迅速,如能够做到要求大有益处, 但是必须刻苦,持之以恒。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这种以练神、练眼、练步的功夫,经过考察其发祥源于洛图丹 书的周天旋转之理。

人体有九窍与九节,内气在九窍之间流动,九节之间的自由 运动,上、下、左、右、前、后六合方位构成人体小宇宙。九野、九星、 九州、九窟、九窍、九节都在这六合空间运动,所以天人合一。

虎原本指四象中的白虎,比喻气的变化,后来发展为炼神、炼 气的功法。在太极拳中称技击为“抱虎归山”,在太极剑术中称“狸 猫入洞”或“白虎摆尾”。而“白蛇吐信”,也是指龙,由“二龙戏珠” 而来,暗喻青龙,金钩钓鱼暗喻阴阳鱼g搅雀尾暗喻朱雀。这样,在 武术文化中蕴藏着深奥的哲学,从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也可看出 这一点。

不止戈不足以为武,没有术不足以止戈。武术技击是生杀格 斗之中一种以毒攻毒的办法,以生杀来反对生杀,以武术的办法 惩邪规正、治乱反正。武术技击过程是正己正人的过程,最后敌我 同人正道。而不是惟我独存,惟我独生。

中国传统武术受到传统文化的博爱、仁慈、容让、大度等思想 影响,追求的是同存共生,共生共融。若能达到不杀生而止戈,不 动武而治乱,那才是武道的最高境界。这就要求以更高的降敌技 术作保证。以武修道,以武护道,不过是一些人选择的一种生命修 炼方式。以武行道,以武修心,以道正心是所有习武之人必须归依 的武术正途。

道法合于自然大法,合于乾坤宇宙,将个人之心归于公心,人对自然、对人类、对生命的热爱之中。所谓神武不杀,这才是技 击追求的境界。将武术技击作为一种生活中的情趣,犹如吟诗品 茗,回味无穷。惟此才是不武之武,非术之术。

孙子兵法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是故百战 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 次伐交,其次伐兵。“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怒而兴 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 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是故明主慎之,良将 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武术技击之道莫过如此而已。

浏览45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