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七宝运用之法,九仙真气,须凭脏腑之中,八卦内属,要知出处之因,彼中 细琐,一一具陈。肝属东方甲乙木,肝是木藏。肝中有气,名曰青龙。其气以 后夹脊腠道左边脉路上来,流入眼中,化泪,泪名真水,肝之余气,流入上腭 左边流者,名曰金液。肺属西方庚辛金,肺是金藏。肺中有气,名曰白虎。其 气从夹脊腠道右边脉路上来,流入鼻中,化涕,涕名真金。肺之余气,流入上 腭右边流者,名曰还丹。心属南方丙丁火,心是火藏。心中有气,名曰朱雀。 其气属三道宝阶,从前中心脉路上来,入舌下,化津,却咽入心,心中化穴, 一名真火。心余气流入上腭右边流者,名曰神水。肾属北方壬癸水,肾是水 藏。肾有中气,名曰玄武。其气从肚右边脉路上来,入耳,巡还天界,却走入 于肾。肾中余气流入舌下右边流者,名曰华池。脾属中央戊巳土,脾是土藏。 脾中有气,名曰腾蛇。其气从夹脊腠道上来,入于肺,肺中化涎,名真土。涎 之余气,流入唇内,名曰黄芽。金翁,肺中之唾,唾属阴,因为上有还丹、金液、神水、华池、黄芽和合 为阳,为上阴上阳,故名金翁。姹女,心中之穴,穴属阴,因显天上有月,月是纯阴,月中有兔,兔属东 方甲乙木,为上阳下阴,故名姹女。婴儿,肾中之精,男子身纯阳,内中有精,属阴,为阳中有阴,故曰婴 儿,也曰坎男离女。黄婆,脾中之涎,涎名真土。脾为上阴,涎为下阴,是为孤阴,故名黄 婆。内七宝,即津、水、唾、血、神、气、精。阳龙,心液之上暗抱正阳之气,故为阳龙。阴虎,肾气之中暗负真一之水,故为阴虎。大还丹,自尾闾穴起,一撞三关至泥丸,合和神水,下降复还丹田,谓之 大还丹。小还丹,自肾传肝,自肝传心,自心传脾、传肺,周而复始,再主丹田, 谓之小还丹。这首诗的意思是,我现在已能按九宫行气,而且已经有内丹,妙不可言。 只要再还丹浇灌真土,走大还丹,就可以上保箓(箓皆素书,记诸天曹宫属佐 吏名)了。世人说美,但不知道怎样的美,我也不能告诉你。除练静功之外,他还练动功,如在《三叠)诗中写道:“三叠黄庭不识 心,玉眉娘子一弦琴;春风蹲蹲回甜雪,休姹华生戏五禽。”五禽戏,东汉华 佗所传之强身术,其法效作五种禽兽之动态,道家留传以养生祛病。这首诗意思是,看道书时间长了,听听音乐,再练练五禽戏,不可辜负了 美好的春天。傅山先生精研内功已入化境,为更上一层楼,他多不食人间烟火,而食桃 花、五加(五加:系五加科植物,落叶灌木,茎直立,叶互生或复叶簇生于短 茎上,具有长叶柄,掌状复叶,小叶五枚,无柄。花为单伞形花序,腋生或生 于短枝梢、花多数,黄绿色。果实近于球形,熟时紫黑色,内有种子两粒。 五、六月开花,八、九月果实成熟。以皮入药,气味淡,没有刺激感。主治祛 风除湿壮筋骨,逐瘀活血)、柏叶。在他的诗文中也多有体现。如“灵芝不服 服桃花,海策筹添金鼎沙”、“神仙秘术谁能得,一盏青霞浸五加”。在(失 题》中也写道:“藏弧山上好松华,柏叶蘑菇隽老芽;嫩脆葳蕤和露摘,椒油 芍药妙无楂。”蘑菇,真菌科,抱生。全体呈伞状,棕黄白色,表面皱缩,下 面为横立片状组成的放射性纹理。柄上端较细,基部较粗,棒槌状,味气腥, 似咸鱼。主益肠胃,化痰理气。芍药,毛茛科植物,多年生草木,茎直立,高 约二尺,茎圆柱形,淡绿色,叶纸质,互生,二回三出羽状复叶,花一至数 朵,生茎顶或自叶腋生出,花冠白色。红色或淡红色。果实为锥形的骨朵果。 根部入药,稍有香味,味微苦。主治泻肝清热以及活瘀血、腹痛、胁痛、血 痹、痛肿等症)。说明他辟谷成性,也为他的高超医术的造就打下坚实基础。除此而外,他不但深专精研道家诸子经典,而且还总结养生之术,留传后 世。如《青养庵》诗中写道:“紫云青树石庸廨,花插牵牛小胆觚;一缕沈烟 萦白牖,先生正著养生书。”的确,傅山先生著有大量这方面的书,在他的遗著(霜红龛集》中是屡见 不鲜的。有不少篇章是对《道德经》、《南华经》、(文始经》的议论和考证, 有不少篇章是关于对养生功的论述。如(霜红龛集》卷三十七(杂记二》中: “鼻之下曰人中,自此而上,耳、目、鼻皆偶。自此而下,口与二阴皆奇,合 成一泰卦也。余因而广之,人中之后为督,为诸阳之会。人中之前为任,为诸 阴之海。偶窍开阳位,奇窍开阴位。阳之用在阴,阴之用在阳也。故耳、目、 鼻主精、气、神,为五脏之用;口、二阴主传送、出入,为六腑之用。阳奇, 故耳、目、鼻聚于一;阴偶,故大小二便与口分于二。五脏属阴,而精、气、 神无形,乃先天之阳,自内而出;六腑属阳,而水谷有形,乃后天之阴,自外 而入。观先后阴阳之用,而水火互藏之妙,昭昭矣。医家妙术,神仙之道,天 地之运思过半矣。阴盛则引阳,阳盛则引阴,阴阳相引为欠,故人将死则欠 也。一点阴气不尽,不得为仙;一点阳气不尽,不得为鬼。故阳升者,神从鼻 出。阴降者,神从二便出。”就是一篇很好的论述。又如《霜红龛集》卷十八 《纪九图吟龄 中:“别中宿,三年而见之,则须之黑者强半,余无所疑,但 信其工之熟耳。及自言之,亦不知其属,工之熟与否。但日行功过格,至五十九岁之某月日夜,始觉是日无毫发自自欺处,翌日而须黑矣,吾肯之。” “纪 九图吟,以天之九道,人之八脉,合九而奠位于中也。自冬至八十一日,以及 惊蛰之后、春分之前,阳长阴消,卦拟大壮,卦起于腹,而图位始于坤者,乃 中气寄位于坤也。初九在中,道行虚无,其卦在坤,其象取始从中之祖气生 水,气通乎肝。二九在肾,道行任脉,其卦在坎,其象取基坎水生木,气通乎 肝。三九在肝,道行督脉,其卦在震,其象取开震木生火,气通乎心。四九在 心,道行冲脉,其卦在离,其象取明离火生土,气通乎脾。五九在脾,道行带 脉,其卦在艮,其象取比艮土生金,气通乎肺。六九在肺,道行阴跷,其卦在 兑,其象取贞,兑金少阴,反象合巽,气通丹田。七九丹田,道行阳跷,其卦 在巽,其象取合,巽乃长女,位应乎乾,气会于头。八九在头,道行阳维,其 卦在乾,其象取元。乾济坤而成泰,气还于腹。九九在腹,道行阴维,其卦在 坤,其象取元。九起于坤而终返于坤,夫坤乃藏之始,数起于一而穷于九,八 十一数,九九尽矣。艮乃藏之终,卦始复初,其变极八,六十四卦,八八终矣。自坤起,九而始复,一日一卦,两时一爻,顺序排成,七九得决,六十三 日,七九告终。再进六爻,八九之终,卦编爻完,兆乾跻壮阳出于地。雷欲 鸣,天待九体全,赫临震位。自八九之二日,又有守雷侯升之道焉。顺序应 机,以成大壮氲氤景象,以达纯阳。纪九练神,凝神悟道,遍历九宫,以圆行 方道,自明矣。”说明养生之道,要顺乎自然,才能返老还童。至于“滋液润泽,施化流通”、“阳以三立,阴以八通”、“怀元抱真,服 练九鼎”、“通德三元,含精养神,筋骨致坚,正气常存”的论述,足以说明 傅山先生是一代气功大师、养生专家。傅山先生不仅在气功方面有高深的造诣,在武术方面也是出类拔萃的高 手。幼年生在官宦之家,父祖辈皆会武功,以佐氏春秋》为家传,教育儿孙 不仅要懂得刀枪剑戟,更要懂得兵法战阵。傅山生在这样的家庭,精通武术是 可想而知的,况明代是武艺集大成的大发展时期,武艺作为军事技术、健身活 动及表演技艺也早为人们所认识和运用。练武不仅作为训练军队的重要内容之 一,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山西作为畿辅重地,练武之风更盛,一般自幼开始练 武,练武内容除骑射外也练习各种兵器的击刺方法。这对傅山的武功深造大有 影响。傅山从小喜读兵书,研究百家,同时羡慕刺客游侠。如《霜红龛集》卷 三十八(杂记三》中记述:“贫道每耽读刺客游侠传,便喜动颜色,略有生 气。”所以他常佩剑外出,四海为家。
浏览3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