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阴阳粘走、刚柔粘连等等都 是攻守两个动作的代名词,攻里有 守,守里有攻,所以谓之相济,认识 这个便等于懂劲,在懂劲的基础上做 功夫,才能做到愈练愈精。又说: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太 极推手在随机运化,本身不可有丝毫 安排等待的心思,这就谓之舍己从 人,也就是说要在本身确实做到圆活 轻灵的地步才可以随人粘走,毫无障 碍,但是有许多人误认“舍己从人” 四字,以为是从对方研究来势,早安 排一个如你来如何应的心思,这就是 舍近求远了。行功心解说:“发劲须 沉着松净,专注一方。”发劲须在推 手时专功练习,才能沉着松净,又必 须在沉着松净的两个条件下发出去的 才是内劲,而不是拙力。“专注一 方”四字看去似简单,实际这里面包 含时间、地位、方向三个要素,有一 个不适合便不是沉着松净的内劲,也 发不干脆。因此必须在推手时一方准 备接受发劲,不走不化,一方专心按 规律发出去,练习既熟,方能一触即 发,发无不中。

打手歌说:"搠振挤按须认真, 上下相随人难进”。搠掘挤按是曲中 求直的四个动作,这四个动作包含了 探洌肘靠进退顾盼定九个动作,说搠 振挤按须认真,就等于说十三势须认 真。十三势歌第一句“十三总势莫轻 视”,就是要势势认真,能主宰于腰, 上下自然相随,能相随,即能消灭对 方的攻势,因此说人难进。十三势歌 第二句“命意源头在腰隙”,也就是 这个意思。又说:“引进落空合即 出,沾连粘随不丢顶”,随对方来势 引向空处,引到和我的出击条件相合 时,便速行出击。这引字有两种意 义,一是因势利导使其落空,一是故 露破绽,引他冒进。“虚笼诈诱,只 为一转。”所谓虚笼诈诱就是引进落 空,这转字就是出击。

此中前辈说,推手只在不丢不顶 中讨消息,不丢是不脱离对方的手, 不顶是不抵抗对方的手,这中间包含 沾连粘随四种动作。沾连是属于不丢 的,粘随是属于不顶的,就是说对方 进我用沾连,对方退我用粘随。这打 手歌虽是初步入门极简单的法则,但 不经口传面授纵绘图上说千言万语也 属无益,所以十三势歌有“入门引路 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的说法。 什么叫法自修呢?就是要依据上势的 法则自修,若不依据法则自修也是徒 劳,又说:“学而不练负师之传,练 而不规成艺之病。”可见练习必须重 视这个法则。以上谨就社会上最流 行、为一般爱好太极拳者所熟知的理 论加以解释。

一、推手一定要放松软。但也要

提起虚灵的精神来,盖有虚灵之气 势,才能应付不测之来手。初学推手 者应养成也。

二、 务要在这个“灵”上注意。

如有充实的灵感,虽在未接触以 前,只用眼神一望,就以神气与其接 触上了,与其粘在一起,就不必一定 等对方的手接触上再粘也。

盖如在真的比斗时,彼此之动作 很快的,如等接触上再拿主意。那就 晚了,因为在比斗的时候,不会有那 么充足的时间、很好的机会的。

三、 柔柔化化走走的推法,是平 素练推手的基础的练法,如比推手时 的推法就不够用。

四、 与对方推手,如其根基稳 固,手上又有柔劲搠力支着,不让进 身,如在这种情况下用些硬劲、发劲 打他绝不行,就必须以腰脊之动为主 的动作大轮大转地动。

五、 如某某之推手,就是用这种 有根基的劲。但是他这种劲,只是与 他自己教的人推有效,如与生人推 手,决不适用。因为他是要将人拿着 再发,或是将人闭着再发,如与生人 推手,就决不会给你这么好的机会 也。

六、 未从出手,要持以虚无的身 势,然后以轻妙的手法虚虚地找他几 个。如对方有高深的功夫,我还不容 易走,那就用松沉的手法,丹田沉甸 甸的劲道打他几下,或是用大开大耍大轮转的劲道将其耍动,再以沉弹之 力找他的肩部将其弹出,盖大松大软 大轮转的动作能将其根基摇断,故可 将其打出也。

七、 在推手方面,化劲为第一要 紧。高深的走化功夫,是以神走,以 气化,是虚无的气势,不是有丝毫的 实质的力量。用虚无的走化功夫。使 对方找不着实地,他虽有好的发劲, 也打不出效果来。如此,则我的两手 两臂有松软沉重的弹力,就一定可以 将其打出去。

在发劲之前,身势要虚灵起来。 万不可呆板,以虚灵的身势去试探他, 见可发劲时发之,不可冒失发劲。

八、 凡推手,如对方又硬又固又 支,当以如何的力量打之?要用揉挫 之力将其揉散,使其重心不稳时找侧 面打之,则一定有效。

九、 无论推手或练拳,都必须在 轻妙上、虚无上、用神用意用气上下 功夫,不能长期地找柔扭的初步功 夫。

歌曰:

太极拳术妙无穷,

深沉大雅气势雄。

稳静安舒无限美,

奇特动作在无形。

轻妙绝伦虚无势,

柔曲百折气化功。

又歌曰:

两臂松软多沉重,

神气透顶有虚灵。

全凭无为有妙用,

奇特变化无形中。

陡然丹田神气动,

势如强弩透其胸。

是有心雄豪横气,

出手方能望成功。

十、1962年,我在体育场司令台 上与各人推手的方法,效果很好,以 后要好好地记着。这个方法是两臂大 松大软着,以腰身大开大散的身势去 推。这种方法,可以使对方站立不 稳,重心失掉,而后打弹力将其弹 出。这种打法,将对方打出并不费 力,以后可往这上头用功研究。

十一、在发劲之前,胸中先要有 一急,先要有一豪横的气势。在蓄劲 时要满满地吸一口气,发时心中一 急。陡然将劲打出,这样子劲去才充 实,不然就效果不大。

十二、松劲、丹田劲、冷弹劲、 陡然劲,这些劲打去能入里透内,能 使对方跳出、蹦出,能入其内透其 里,能打远、打毁,顷刻致命,能使 其惊心动魄。这种劲又松又沉,又冷 又快,来之不觉,去之不知,能打人 于不知不觉之中,非一般之发劲也。

之所以能发出这种劲来,是平素 练功松着劲练的,是松着劲拳意练上 了手的关系,否则是打不出以上的劲 来的。

所谓松,是自然地松,而不是故 意用压力。在练功时,全心全意地想 这个松字。天长日久地想,真正的松 了,才能做出真的松来。有真的松, 才能打得出以上的劲来。如练功时, 心里先存着一个刚柔相济的观念,那 必一辈子也练不出真的松来。盖全心 全意想松,天天用功,还不能将身体 练松,如心里时常想着一个刚柔相 济的观念,那保证一辈子也练不到 真松了。

十三、拳不管用,是无变化。劲 不入内是松的不净。劲去不充实是无 丹田气。劲去打不出人去,是打的方 向部位问题。劲去先被人知,是明劲 未去净。劲去被人化掉,是去的不陡 然、不冷快。劲去威力不足,是内劲 不够。

十四、在发劲时,要冷快,要有 决断,要充实,要沉弹;在动作时要 有灵机,要有心劲,要有豪气。

然而虽有这些劲道,如遇有好的 柔化力的对方,还往往劲去打不出效 果来,何况无之。这必须临时以冷快 的沉劲打之,方可使其化不掉。

发劲歌:

虚无巧妙把劲蓄,

身势含虚藏妙机。

陡然鼓动丹田劲,

摧毁敌人一瞬间。

(一九六三年十月)

散手发劲歌:

杨家太极拳,神机妙多端。

精析细微处,不同一般拳。

稳似泰山重,快如闪电般。

惊心动魄处,使敌气息断。

此劲如何有,杨家传给咱Q

尚须朝夕练,刻刻在心间。

(一九六三年十月)

十五、发劲的时机,是在二人互 动之中赶送到手上来的,而不是如某 之发劲硬拿,硬逼强着作出来的。

十六、杨家太极拳推手。是松松 的、轻轻的、虚虚地去跟之随之而 动,不是如某之推手硬拿硬卡的。

十七、在对方尚未觉察之中,已 经造成发他的机会了,如对方想脱开 这种形势,已是不可能矣,如此就非 打出去不可也。这种劲是我自己找出 来的。在推手互相周转中,已找到发 他的机会,顺其来劲一动,便可将其 发出,这不是硬捉硬拿。如某之发劲 将对方拿着再发,是不够好的。

十八、在推手基本的功夫上,一 定要注意不丢不顶,但不丢不顶不是一 件容易的事。这得一要身腰气势有大的 伸缩性,二要手上有灵机,听劲准确, 有未来先知之感,有此才能做大走大 化,丝毫不丢不顶,如做不到这些了便 是胡顶乱撞,那就无太极拳意义了。

十九、在发劲时,一定要将两臂 松得沉甸甸松软软的,如这样才能打 出松沉入里透内之劲来。不只是松 沉,而且还要配合沾粘手的灵机,如 无灵机。那就成某之发劲,只可是友 谊地推,不可以见真仗,真比真打 也。

二十、在发劲时,务要注意叫腰 脊上的力量往上拥、往上送,不只是 在接触点上那一点的力量。在发劲 时,一定要全身上下内外一体绷开、 撑匀,成为一体。

二十一、每出手,两臂两手要极 其轻妙柔软,灵感虚无,不能有丝毫 的笨滞傻呆气象。

见手来,顺势而走,玩弄身腰,以 做到丝毫不丢不顶,微屈椭;利用呼吸 以做出虚无走化。以兀行,以气化,以神 走,无论对方以什么手法来斗,我都可以 嫩来势,以虚无身势将其化掉。以后可 "?胆头下功夫吧,这种功夫百 试百验,

二十二、太极拳是无形的功夫, 练太极拳应在虚无上、无形上找,意 思上找,方是太极拳的真味。如在形

浏览23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