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林武术的行为模式来看,它对习武场地没有太高的要 求,“卧牛”之地即可练习和施展武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少林 武术直线短趟,动作紧凑的技术风格。“晨钟暮鼓,夜演武略, 风高夜黑,练心练胆”是少林武术习练者选择练功时间与地点沿 袭的传统“宗风”。少林武术的传承方式分为寺内和寺外两种形 式。在寺内,是沿袭元福裕法师制定的家族式七十字辈严格传承 的。在寺外,20世纪80年代以前,少林武术以家族式和作坊式 为主要传承方式。80年代以后,在少林寺周围兴起了开办武术 I学校的热潮,寺外少林武术的传承方式主要以武校为主,家族式 传承方式的规模已经越来越小。从传播范围来看,少林拳在河南 省分布极广,河南全省一百多个县市几乎都有少林拳的习练者。 但少林拳拳种内容传播和流行比较丰富全面的,主要集中在河南 登封、偃师、巩义等地,表现出较明显的地缘性特征。
从内容上,少林武术可分为套路、功法和武医方药三大类, 这三大类共同构成了少林武术的内容体系。
少林武术的本体模式是,以刚为主,以柔为辅,刚柔相济, 表现出“刚强”的运动力度。注重实战,拳打“一条直线”表现 了少林武术的运动布局特点。丰富多样、技击性强体现了少林武 术的动作方法特点。总之,少林武术的本体模式,无论从运动力 度、运动布局设计还是动作方法的运用上,都表现出注重实战, 突出技击性的宗旨。所以,少林武术的技击性强,以技击和实战 为第一要务的本体模式特征,是其成为中州武术的主导性文化的 根本原因之所在,也是其被天下武林称为“正宗”的原因。
现代民俗学家王献忠认为:“方言是一个地区民俗的载体, 它是民俗文化赖以留存、传承的媒介。它不仅是民俗文化的表 现形式,它也是内容。……方言研究对于了解民俗,对于真正 把握各地人们的文化独特性的深层结构,往往有很大的帮助, 因为地方文化结构深埋在方言结构之中。”①少林武术拳谱中, 对于动作名称的表述方式,大量运用了中州地方性的俗语和中 国文学中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传统的具象思维方式和地方 性语言特征。
少林武术要应对全球化时代发展,其研究定位应立足于禅与 武的有机融合,将其置放于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的平台 上进行审视和研究。
- 王献忠:《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北京,中国书店,1991。
在少林武术的继承上,应保证少林武术的个性化发展,保障 少林武术与世界武术的融合;坚持传统少林武术的发展,将是保 持少林武术生生不息的唯一选择;少林武术的创新不仅表现在对 传统武术存在形式的创新,而更多地应从社会发展过程中、从文 化的当代价值出发寻求创新目标,与时俱进,进而建立新的适合 社会发展需求的理论体系。
第四章 缠绕螺旋的陈氏太极拳
第一节陈氏太极拳概述
太极拳是中华武苑中的一枝奇葩异卉。经过一百多年的发
屣,流派纷呈,名手辈出,绵延不绝,并成为深受现代人们喜爱 的一项体育活动,在健身和养生方面发挥着它的独特的价值功 能。追根溯源,它的发祥之地在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创始人为明 末清初陈王廷。这种观点在社会上长期占有主导地位,在权威性 的《中国武术史》《中国武术大辞典》和《简明武术辞典》等书 中均采用了此观点。笔者也较为赞同这种观点。但是,本论文所 关注的重点不是陈氏太极拳是否是太极拳的源头问题,而是,陈 氏太极拳是确确实实、实实在在产生和扎根于中州大地上的一个 武术拳种,是中州武术文化的典型代表。陈氏太极拳产生繁衍 于中州大地,受到中州文化的浸润,成为中州武术文化特色之 一。因此,根据本研究的主题——中州武术文化,我们暂时撇开 当前学术界的起源之争,具体地就陈氏太极拳本身的文化特色进 行研究。
一、陈氏太极拳的源流和发展
陈氏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家沟,位于河南省 西北部,距温县县城东北5公里的青风岭上。这里六百年前称为T 常阳村。据《温县志》记载,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陈氏 始祖陈卜率领全家由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后来陈氏人丁繁盛, 再加上所居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沟,于是,人们渐渐地把常 阳村易名为陈家沟。当地人称陈沟。
陈氏家族落户温县后,以耕读传家。为了保护家院和子孙们 的健康,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习练家传武术,世代相传。至 明末第九代陈王廷(公元1600-1680年)时,“拳术已著名。于 拳术更加研究,又多所心得,代代相传,成为独特之秘” ®o “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任怀庆府温县’乡兵守备'”, 还曾保镖于山东河南一带。陈王廷不仅武艺高强,而且熟读诸子 百家,涉猎经史古籍,学识渊博。可谓“文事武备,皆卓越于 世”。因此,当他解甲归田,告老还乡后,仍然“《黄庭》一卷随 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于是,他在祖传拳术的基础 上,汲取和借鉴民间武术之精华,并结合戚继光《拳经》三十二 势中的部分拳势,经过对原有拳术突破性的改造,创造了陈氏太 极拳一百零八势、十三势和陈氏太极器械以及太极拳活步推手方 法,终于形成了风格突出、体系完整的陈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经历陈王廷在继承基础上的彻底改造,形成完整 的运动体系以后,直到19世纪初,陈氏太极拳主要在陈氏家族 内广为流行,世代相传,并得到不断的发展。
陈氏十四代陈长兴(公元1771-1883年)将原有祖传的一百 零八势太极拳进行重新整理,化繁为简,经过提炼加工,将陈氏 太极拳创造性地发展为今天的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又名炮 捶),后世称为陈氏太极拳老架。陈长兴对陈氏太极拳进行的改 造为现代太极拳的发展和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①陈正雷:《陈氏太极拳术》,太原,山西科学出版社,
1999。
陈氏十四代陈有本,在保持原有套路架式的基础上,舍弃某 些难度和发劲动作,形成了陈氏太极拳小架,使陈氏太极拳内容 更加丰富。
十五世陈清萍跟随陈有本学习小架太极拳,后居于赵堡镇传 授陈氏太极拳。在实践中,他对原有小架套路进行了改造,形成 了动作由简到繁、逐渐加圈,使拳艺技巧逐步提高的小巧紧凑的 太极拳套路。“要想拳练好必须圈练小,由大圈到中圈再到小 圈,最终达到是圈不练圈“是小架套路练习的基本要求。陈清萍 对小架太极拳的改造,遵循的是循序渐进的练习原则,其目的是 使习练者更容易练习。陈清萍的小架太极拳后传于和兆元,称为 赵堡架,传于李景延形成了忽雷架,_直延续至今。赵堡架偏重 于陈清萍小架拳中柔的一面,忽雷架偏重于刚的一面,反映出这 两种拳架不同的文化情趣。
从陈氏第十四代陈长兴之后,陈氏太极拳开始在国内传播。 杨氏太极拳的创始人杨露禅跟随陈长兴学习陈氏太极拳,后又三 下陈沟,提高技艺①。他在清王府授拳时,为了适应贵族子弟的 需要,在原有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将发劲、跳跃等难度较大的 动作删去,创编成新的太极拳套路,发展形成了杨式太极拳。20 世纪40年代又逐渐形成吴式、武式和孙式太极拳。在全国范围 内构成了陈、杨、吴、武、孙五大流派。在此,我们不对其他流 派太极拳进行分析研究,仅对陈氏太极拳的发展历程作以概括和 总结。
十六世陈鑫(公元1849-1929年),字品三,清末民初陈家 沟人,前清岁贡生②。当陈鑫晚年的时候,“既恐时序迁流迫不 及待,又恐分门别户失我真传”,为了 “先大人六十年之功苦,
- 朱天才:《正宗陈家沟太极拳》,新加坡,德宝印务有限公司,1998„
- 温县姓氏编写组:《温县姓氏》,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庶不至湮没不彰也,也不至以祖宗十六世之家传至我身而断绝 也”,于是,“课读余暇,急力显微阐幽,迁悉毕陈”①,花费了 十二年时间终于完成了力作《陈氏太极拳图说》。.《图说》对世 代积累的练拳经验进行了精妙入微的研究阐释,以易理说拳理, 并结合经络学说,深刻地阐述了陈氏太极“缠丝劲”的核心作 用,其叙述详尽,理法体用兼备,成为太极拳中的经典之作。此 书于1933年首次由开封开明印刷所铅印出版,后多家出版社争 相出版发行,成为人们研究和练习陈氏太极拳的必读之书。陈鑫 为陈氏太极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浏览17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