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打,即在被动中巧妙地利用被渤之势转换为主动之法。 其战术思想是当我处于被动之时,亦是对手攻击意识较重,防

守意识较轻之时。此时通过技术动作诱其攻击意识至极而疏于 防守,而同时我实已转换为反击动作洽合此机,造成出其不意 的反击之效。此为险中取胜之法。其基础为身、步两法。其训 练

是从一对一的对练到一人对多人的对练。其方法是先进行非 接触的走位练习,纯熟后,孙老亲自设机喂技。

孙老首先训练弟子将对手看成是一个活动的八卦坐标,对 手不同的进攻形态是这个坐标中八卦的变化。同时,又要明确 自身的八卦坐标的变化。相对于我与彼瞬时的相对状态,孙老 根据自身经验并结合对易经和奇门、遁甲的研究,总结出一套 应变原则和训练方法,使习者能及时变被动为主动。

孙老曾在江苏国术馆训练厅中演示过这种技术中的身步之 法。该厅约200平米左右,孙老身着一身黑衣,命馆内国术教 师及训练有素者约数十人手沾白灰抓自己。众人一拥而上,以 为此事甚易。然而孙老闪转变化之神奇莫测,使众人根本沾不 了身。一刻钟后,众人早已气喘嘘嘘,无力做此游戏。而孙老 仍平心静气,身上黑衣未沾任何白点。众人莫不深服,皆欲从 孙老修为此技。然而欲练此技,需要有很深的身步功夫和内功 作基础以一般人根本练不成。这批弟子中,最后能略得此技一 二者,唯马承智、胡凤山、曹晏海三人而已。

二难忘的马、韩之战

马承智原有很深的功夫基础,从孙老深造后,则是如虎添 翼,雄霸当时。在192911月浙省国术游艺大会上,马承智 与药庆堂一役,为众拳家所称道。马、韩相遇于决试第五轮。进入到此轮的选手仅剩9人。

韩庆堂乃当时北少林之代表人物,在中央国术馆内部比赛中, 曾获第一名。韩精螳螂、太祖诸拳,一开始,韩取静式。马则 以高步缓缓逼近,相距约三四尺时,马缓步如前,不过此时乃 是蓄以虚进而实退之意,韩以为马仍有前逼之意,遂即蹋中扑 打。马却早已后腿变前腿,前腿后撤为后腿,同时,起蹬劲, 以形意之马形践点迎打。韩出手未中马之要害,反撞在马的力 点上,被震打出数步外。虽然如此,韩踉跄几步仍未倒地。

韩立即调整身形,仍取静式。马亦如前,高步缓进。韩见 马走近便缓缓后退,诱马跟进,马即跟进,韩瞬时虚退而实 进,脚踢拳发,组合连打。马不退不架,矮身为熊形,钻隙曲 步对进,闪过韩之攻击,同时兜打韩之右下颌,韩当即中拳倒 地。

赛后,韩盛赞马之身步灵活矫变,曰:“兄之身步如灯影 相随,变化奇诡,弟看不清、打不着

韩善擒拿,有人问韩,在比赛中为何不使用擒拿法。韩笑 对曰:“我与马兄常切磋手法,我拿他等于让他打我。马兄周 身的关节都是活的,我一拿他,他即顺劲儿进打,反将我打 出。反应之快,进劲之准,匪夷所思。”

马承智于决试第六轮遇师弟胡凤山,因两人同门,常作切 磋,打法相互很熟。对打中,马被胡踢中脚面而击仆,以致步 法难移,不堪再战。后经孙老调治,一周后马的脚才基本恢复 正常。故马第二天未能参加前六名之间的最后决赛。终获最优 等第六名。

三在上海国术大赛上

在随后举行的上海国术大赛上,马及时总结了在浙省国术 游艺大会上的成败得失,技术发挥稳定。经过15天的搏斗, 马连战连捷,其中战胜郭世铃、赵道新、张长信、张英振、章 殿卿等名手。最后将与曹晏海决赛冠亚军。

此时,观战多日的松溪派高手纪崇德提出挑战。经抽签, 纪与马承智加赛一对。因上海国术大赛亦属擂台赛性质,任何 人皆可上台比赛或挑战获胜者。按规则若纪挑战成功,则第二 天将在曹晏海、马承智和纪崇德之间进行循环赛来决定冠军。 故当马与纪上台后,马考虑的还是如何保存体力、准备明日的 决赛。

马因有此心思,故精神不够高度集中。马先出左探马掌试 探对方,此虽为虚手,但动作不够逼真、隐蔽,被纪识破。纪 乃通家高手,当即以快制快,见点即打,迎马左掌,速发一 拳,其机甚恰,其劲甚整,当即打断马之左掌三个手指。马负 重创,但精神猛醒,镇定自若,不露败相。然而纪确为高手, 知马受创,毫不放松,踢中进逼。

此时马形势甚危,遂施展脱打之艺,急速转身虚走,诱纪 赶入,马实则重心潜换,突然右转身,在纪踢中之瞬,用右避 风掌打中纪之右颈处,当即将纪崇德击昏于地。

马承智虽胜,亦因左手指断住院,无法参加第二日与曹晏 海的冠亚军决赛。故马承智屈居上海国术大赛亚军。

马承智在上海国术大赛中所表现出的高超的实战技艺和能 力,给当时拳界留下极深的印象。多年以后,上海国术界的卢

嵩高、姜容樵、褚桂亭、顾留馨等在谈起当年上海的实战高手 时,对马承智的功夫、技艺无不推崇。顾留馨曾说“30年代 的技击,是以马承智、曹晏海、胡凤山和朱氏兄弟为代表人 物。除了他们老师孙先生外,当时其他人是无法和他们相匹 敌。但孙先生对他们的功夫还是不满意,认为还没有完全入 道。”文革后,在谈起技击散打的训练时,杨松山,郝家俊无 不感慨地说:“马承智先生要是再多活几年,内外家的很多真 东西就留下了。那才是真正的技击家。”

考近代武史,在首届国术国考、浙省国术游艺大会、上海 国术大赛这三次最重大的国术擂台比赛中,均能名列前茅获最 优等者,唯马承智一人,在此期间,马还获得全国摔跤比赛亚 军(因友人请食河豚,食物中毒住院,未能参加决赛,可见马 拳运之多舛)。其战绩足以证明马承智技击技术之全面、功力 之坚实。

四武教头生涯

1931年夏,马承智去江西军中任国术教官。随军野战、 奇遇颇多。1933年,因母见悖,回毒丘。后与师弟汝东山创 办鑫丘县国术馆,教授弟子百余人。1935年,经师弟曹晏海 介绍,去骑兵第一旅第一团任技击教官。翌年到京汉护路队任 技击教官。1937年,马回春丘国术馆任教。1939年,受省主 席廖磊之聘,到安徽省民政厅任国术教官5年。1945年,日 本投降后,马回羞丘国术馆。不久,经民政厅长韦永成亲邀, 马去蚌埠消防队任国术教官。1946年底,马再回善丘国术馆 任教。

解放后,马先后任安徽省摔跤队教练、六安地区武术教 练、六安师专体校武术教练。文革前,安徽的摔跤在全国是有 名的,年年都出全国冠军。这与马承智在技术上的传授是分不 开的。

马还培养出弟子余永年。余先生较全面地继承了马承智的 技艺,现任套丘县体委主任。据余先生讲,马承智在技击理论 和技法上均有大量经验总结,因解放后武术的开展偏重于健 身,故使马承智未能将其实战经验系统化而广泛传播。安徽省 武术名宿贾福忍曾写对联赠马承智,联曰:“继往应有息肩日, 开来方为绝顶人。”鼓励马应解除顾虑,继往开来、自成一派。

五英雄晚年之寂寞

马承智功夫出众、阅历深广,然仍保持着实事求是和谦逊 的美德。马承智晚年在给其师妹的信中说:“追念当年禄堂师 之神采,武功独步,冠绝于时,令人不胜景仰。不仅时辈无法 企及之,亦使今日吾辈感愧万端。怎奈余拙而不敏,难承十之 一二,有负先师教诲。”

马不仅明理、善战,且对有关药理亦有研究。马掌握许多 治疗内外伤药物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亦握许多配合练功、增 进功力、恢复体力、有助于气血循环的药物制作和使用方法。 故马在传统武术的实战、训练、治疗和恢复等方面的研究,在 当代技击家中实不多见。

马一生南北漂泊,笃好技击实战,曾受难多次;文革中又 饱受冲击,晚年医疗条件甚差,且无人照料,仍享有89岁的 高龄。这在技击家中也是不多见的。马承智晚年常怀念起曹晏海、胡凤山、孙振岱、朱国福、朱国祯等人,认为他们几人的 技

术全面,其武学造诣在当时是不可多得的。并常感叹现在已 没有能够与自己一起讨论拳技的人了。深感武林之寂寞,唯与 孙剑云、郝家俊、.杨松山、沙国政等尚存书信来往。传人弟子 中,唯蕾丘余永年所得独多。

浏览13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