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武术的概念
中华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 统的体育项目。溯其历史,源远流长,它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产生,历经沧桑,繁衍不已,在 数千年的发展中蔚为奇观。其功法技艺,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渗透了代代宗师的心血。 穷其内容,博大精深。据有关资料统计,武术拳种逾千种,仅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 特,自成体系的就有129个,古兵器多达400种,它不仅是一种技击,健身技艺,而且是一 种高层次的文化现象,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成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讲,武术的某些 功能属于体育的范畴,但它有许多内涵,超过了一般的体育概念。它与西洋体育处于不同的 层次。西洋体育主要建立在西医解剖学基础之上,而中国武术除重视形体之外,还讲究有机 的活人,即人是有形的,又将人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因此,武术应该属于高层次 的科学,是高层次的体育。也就是说,武术属于体育,但高于一般体育。为了进一步理解武术的概念,弄清什么是中国武术,我们剖析一下“武术”这两个字的 含义。“武”是力量的象征,比武较量,也就是比较比较力量。这个力量,在拳术中来说, 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内劲”。这种力量有素质上的因素,也有通过合理的练功所产生的功 力。“术”,是健身制敌,斗智、斗勇的方法。它不是什么招法、势法,而是健身制敌时的原 则和要领。比如通过合理的间架配备,技击和用拳时的路线,身体身心的移动,步法上的虚 实变换,掌握技击、用拳的时间性、空间性和有机性,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火候”,或者叫 “趁虚而入”等等。通过这些方面的锻炼,即练就健身防身的本领。综上所述,武术的含义是,“以内劲为体,以方法为用,’制人而不制于人’的健身和技 击技能”。这就是中国武术。
第二节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缘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在原始社会时 代,人类居住的地方多为森林环境,四野林海茫茫。在密林深处和灌木丛中,栖息着各种凶 猛庞大的禽兽。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的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就必须依 靠群体力量同自然界搏斗。在觅食、狩猎,抵抗毒蛇、猛兽活动中,人们不仅靠拳打、脚 踢、躲闪等徒手动作与野兽搏斗,还拿起石头、木棒与野兽抗争,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的 技能,这些原始形态的攻防技能虽然是粗糙而低级的,还没有脱离生产技能的范畴,但却是 武术技术形成的物质基础。到了氏族公社时代,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使用武力就成为掠夺财富的一种最主要的 手段,手中武器随作战的需要不断改进,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人们把在战 斗中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反复模仿着、传授着、习练着,武术的一些技术方法 开始包含在军事训练之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武术与军事斗争紧密相连,结伴而行。武术作为独立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同中华民族文明的产生同步的。商周时期出现了 “武舞”,其武术活动,不仅用于训练士兵,鼓舞士气。而且将习舞干 戈列为学校的教育内容。春秋战国以后,列国争雄图霸,很重视技击术在战场中的运用。为选拔士卒,每年春秋 两季举行“角试”。“击剑”此时盛行,《吕氏春秋》和《庄子•说剑》中均有记载。秦汉时期“刀舞、钺舞、剑舞、双戟舞”等近似套路运动的舞练项目相继出现。而手 搏、角抵、击剑等格斗形式的竞技活动在《汉书•武帝本记》《汉书•艺文志》和《典论•自 序》等书中已有记载。入唐以来开始实行武举制,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剑术的发展则遍及朝野,文人、武将、妇女、道家等擅长剑术的大有人在。诗人李 白,“少年学剑术”,常在朋友中仗剑而舞,裴旻将军的剑术独冠一时,有与李白诗歌,张旭 草书并称唐代三绝的美誉。宋元时期,民间练武已有结社组织出现,如“相扑棚”、“弓箭社”等,还有以卖艺为生 的“路岐人”,他们在街头巷尾表演“使拳、弄棒、舞刀、枪、剑”等。并出现“擂台”比 赛形式,古称“打擂台”。明清时期是武术大发展时期,各种流派林立,拳种纷呈。逐渐形成流派,如太极拳、形 意拳、八卦掌等主要流派就形成。此时,摔跤也渐成体系,手搏也有发展。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武士会、体育会等武术组织。在上海1910年成立了 “精武体育会”。相继成立的“中华武士会”、“致柔拳社”等武术团体对传播和发展武术起了 一定的作用。1928年,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该馆成立后,相继在省、市、县建立了 国术馆。中央国术馆曾在1928年和1933年在南京举办过两届国术国考。进行拳术、长兵、 短兵、散打和摔跤等比赛。1936年组织中国武术旅行团访问东南亚o 1936年中国武术队第 一次赴柏林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进行表演。然而,由于旧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受到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影响,再加上国民党政府对武术进行控制和利用,并排除以人民的利 益来发展武术,武术的发展步伐是缓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和人民体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得到 了蓬勃发展。1954年各地体育学院系开始把武术列入正式课程。1956年中国武术协会在北 京成立,武术正式定为体育表演项目。1957年国家体委将武术列为体育竞赛项目。1958年 国家制定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X 1984年由国务院批准设立了武术硕士学位。1986年经 国家同意成立了中国武术研究院。散打运动自1979年开始进行试验比赛,1989年列为体育竞赛项目。了使武术造福于人类,成为中国人民贡献给世界的一个新的体育项目,自1983年开 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外进行推广工作。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运动中最早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项目,国家和地方曾多次派武 术团、队、教练、专家等出国进行表演、讲学。1985年在西安举行了首届国际武术邀请赛, 并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备委员会。1986年在天津举行了第二届国际武术邀请赛,1987 年在日本横滨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并成立了亚洲武术联合会。在中国1988年国 际武术节期间,分别在杭州举行了国际武术套路比赛,在深圳举行了国际武术擂台赛,使中 国散打正式步入国际武坛。1989年在香港举行了第十二届亚洲武术锦标赛。1990年以后分 别被列入北京、广岛、曼谷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亚洲运动正式比赛项目。1991年正式 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目前加入国际武联的成员已有77个会员协会,并已在亚洲、欧洲、 大洋洲和非洲建立洲级武术联合会,成功地举办了四届世界锦标赛。国际武术联合会被世界 体育联合会正式接纳入会。1996年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已正式批准武术作为一门体育学科, 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同时,上海体育学院成为中国首家武术博士学位授予点o 1997年国家 开始实行中国武术段位制,为武术的发展又谱写了新的篇章。
第三节武术的内容与分类
武术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格斗运动两大类。
一、套路运动
套路运动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 等格斗规律组成的拳术、器械和对练套路的演练。
(一)拳术
包括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通臂拳、翻子拳、劈挂拳、少林 拳、戳脚拳、地躺拳、象形拳等等。
浏览16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