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活动。在 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必须与自然界中的禽兽搏斗。原始人 在此过程中,积累了攻防搏斗技能,经发展提炼出搏斗的技巧, 形成比较合理的攻防姿势与实用动作,并逐渐产生了自觉地合理 运用这些技巧的观念。最初用于人与人争斗的自卫搏斗技术,是从原始氏族的部落 战争和封建社会的军事战争实践中逐步演变而来的。因此,战争 使人的搏斗自卫本能走向技术化。
在原始的生产、生存活动中,由徒手搏击到持械格斗并演变 成近代的体育运动,这种发展形式在世界各个地域的人类活动中 都曾出现过,如击剑、泰拳等。但从原始格斗术发展成击舞一 体、内外兼修的武术形式,则是由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土壤孕育 而成的。
军事战争是促使武术形成与发展的催化剂。商周时期,出现 T “武舞”,即将用于实战的格杀经验按一定程式来训练,是古 代武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也是武术套路的雏形。进 入春秋战国以后,列国争雄图霸,很重视技击术在战场上的运 用。如齐桓公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比武较力的“角试”来选拔 人才。而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奴隶主、贵族在军队和教育方面垄 断武术的局面被打破,“士”阶层及“游侠”的出现标志着武术 开始走向民间。当时民间就有不少武艺高超的技击家,如越女、袁公、鲁石公等。《吴越春秋》所记载的越女论剑,理法深奥、 论述精辟,至今仍不失光彩。秦、汉、三国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盛行角抵、手 搏、击剑等。《汉书・艺文志》兵技巧十三家中,就收入了《手 搏》6篇、《剑道》38篇。《汉书•五帝本纪》中载:“元封三年 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可见武术作为一种竞技运动 已为广大群众所喜好。还有不少武术项目被收到当时兴盛的“百 戏”中去,使得武术朝着表演的方向发展。
两晋南北朝时期,武术在与文化的交融中逐渐与养身相结 合。然而由于当时玄学盛行,人们通过炼丹来追求长生不老,其 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武术的发展。入唐以来开始实行武举制,这种通过考试选拔武勇人才的方 式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当时,刀成了阵战的重 要武器,剑术逐渐脱离军事而在民间得到发展。诗人李白、杜甫 青年时都曾习过剑术;裴旻将军的剑术独冠一时,与李白的诗 歌、张旭的草书并称“唐代三绝”。可见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 在当时已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宋元时期,以民间结社组织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 起,如“英略社”、“弓箭社”、“相扑社”等。“社”的形成,为 民间武术传授、交流、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期还出现了大量 以习武卖艺为生的民间艺人,他们的表演不仅有单练,还有对 练,极大地促进了套子武艺向表演化方向的发展。明清两代是武术的大发展时期,其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流 派林立,不同风格的拳种和器械得到了空前发展,武术具有的军 事技术、健身手段及表演技艺的多种价值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 自明代以来,以戚继光、程宗猷、茅元仪为代表,通过对宋代以 来武艺在技法、战术和教学训练方面的研究,总结出了较为系统 的基本理论,如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何良臣的《阵记》等, 都总结出拳术是学习器械的基础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训练法则, 并且明确提出了武术的强身健体功效。在清代,一大批文人加入 到习拳练武的行列中来,他们自觉地运用中国古典哲学理论来指 导练武实践,使得武术理论不断丰富,并创立了许多新的拳种, 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
近代以后,虽然冷兵器在军事上逐渐失去了支配地位,但是 武术并未因此而消退。它作为强身自卫的运动,不断适应时代的 变迁,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民国时期(1912年一1949年),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组织。 1910年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是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的团体。1927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并分别 于1928年和1933年在南京举办过两次国术国考,进行了拳术、 长兵、短兵、散手和摔跤等项目的比赛;止匕外,还组织过一些规 模较大的武术表演活动,如1929年的杭州国术游艺大会及1936 年的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等。由于中国当时处于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落后在一定程 度上阻碍了武术的发展速度,但是在“振兴武术,国术救国”的 思想指导下,武术仍呈发展趋势
浏览1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