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与儒学和佛教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并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就道教而言,鲁迅先生有句概括性的说法:“中 国根柢全在道教表明道教的根基是极深的。不仅在中国,国外也是如 此,据西方学者统计,1816年至今的200年间,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 有250多种。其中德文64种,英文85种,法文33种,荷兰文19种,意大 利文11种,日文10种,西班牙文10种,丹麦文6种,俄文、瑞典文、匈 牙利文各4种,芬兰文、捷克文各3种,冰岛文2种,葡萄牙文、越南文、 世界语文各1种。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 成外国文学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迄今为止, 外文译本已近500种,涉及30多个语种。”e《纽约时报》将“老子”列为 全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可见,老子和道教文化的地位及影响是极深 远的。

道教是以《老子》为“圣经”主体所构成的哲学思想体系,将“道” 作为世界的本原,提出以“道”为中心的宇宙本体论哲学。“道生一,一生 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天下的万物都来自“道”,最后又恢 复到“道”,而“道”的自身则是永恒存在的。在“道”的基础上,气、 天人合一、贵柔、反者道之动等都是古典哲学的重要范畴,合于哲学意义 上的本体论定义,即是对宇宙万物本质的最根本的认识与说明。其中道论、 气论、天人合一观、贵柔学说、反者道之动法则等也成为武术思想认识论 的根源或起点。“道”是老子提出的最重要命题,其解释主要有四层涵义: 一、道是客观的、自然的,不受其他事物的干扰;二、道有虚和静的特性, 为无形无象的混成之物,无为而顺应自然不妄为;、道是普遍法则或规 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四、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或本性。中华武术吸 收了部分道教思想,并融入武术理论之中,以此来指导习武、用武、传武 的实践活动。本讲只对“道论”与武术的渊源关系及影响作如下探讨。

伦理之道与武德伦理之道是道教的道德观,它是世俗道德善恶观念和宗教信仰善恶观 念的综合反映。《道德经》本身就有半部“德经”,据初步统计,全文81 章,5000字,其中有15章内容与“德”有关,43处提到“德”字。关于 “德”,老子以超常的智慧做了精辟的阐述,将德与道并论,强调“上德无 为”,显示出独具的理性和超凡的智慧。老子主张“道生之,德蓄之,物形 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修之以身,其德乃真”“上德不 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 为”。强调在实现“道”的过程中,“德”是首要的,没有“德”,“道” 是难以实现的,修德是成道的基础。武术界同样有“未习武先修德”的信 条,无德武难成,无德也只能是乱用武技,败坏武林风气。在历史上这样的反面教训是深刻的。据说清初有八位武术名家,号称“南北八侠”,八人 发誓“勿作坏人歹事,违者诛杀无论”。八人中了因和尚武技最高,但淫 暴无行,屡犯戒规,被百姓深恶痛绝,最终受到了其余七人的惩治。老子 在对待“止戈为武”的问题上是从“道法自然”出发,揭示“柔弱胜刚 强”的规律。老子的德治认为统治者必须要做到“无为”。一方面要做到 “绝杀弃智”,另一方面要杜绝“法令滋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顺应民意, 推进社会,实现“德治”。老子思想开启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花争鸣, 使得各学派在“止戈为武”问题上发表了不同见解,并丰富了武术和兵法 理论。在《资治通鉴》中有一段“在德不在强(武力)”的故事:一次, 魏武侯与诸大夫浮西河而下,中流顾问吴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 宝也!”吴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河庭、右彭蠡;德义不修, 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秦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 仁。汤放之。商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 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群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敌 国也!武侯曰:“善”。据史书记载,吴起相魏时确实很重视修德,不仅重 视政德,更重视将德和士德,以及武力。强调武与德是相辅相成关系。从 现代意义上讲,武术的主要功能是健身、技击、教育和观赏,与古代制服、 致伤、致残、或致死对手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在传武、习武、用武的过 程中以“点到为止”、“化干戈为玉帛”、“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尚德不 尚力为原则。武当山戒堂有一副对联:“天地君亲师,大恩难报;仁义礼智信,至德 当修”,以示同行共勉。

玄妙之道与悟性道教在形成过程中融汇了原始的鬼神崇拜、古代巫术、秦汉的神仙方 术、黄老道之学、五斗米道之说等多因素混成的传统宗教。其核心与本源 的“道”是非常玄妙、不可捉摸的。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强调 “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庄子也有类似的说法:“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 义 不可见”。中国哲学思辨方法的特色是重直觉、重悟性,以形象感知来把握事物和理解事物,这也正是武 术文化思维方式的特色。武术的一 招一式、进退开合、闪展腾挪等等 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可以传授的,也是可以观摩、修炼的,而内在的 意境、神韵、武术之道的精微与真 谛,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 就要求习武者用直觉去领悟、体验 和实践。杨式太极拳大师杨澄甫在 分析太极拳难度时指出:“历来古人 穷毕生之精力而不能尽其妙者,比 比皆是”。说明要掌握武术之“道”并非易事,必须在日积月累的长期苦练 中去体验。正如孙禄堂论形意拳之“化劲”时所说:“用功练去,不要间断, 练到至虚,身无其身,心无其心,方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之境”老子《道德经》中确有一些神秘的内容,让人费解。如“深根固蒂长 生久视之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善摄生 者,陆行不遇兕虎,人军不被甲兵”等等,与神仙家的思想颇为相近,与 道家追求长生不老的目标有直接关系。在武术界,这种情形并不少见,诸 如一些源流不甚清楚的拳种,虚构了一批神仙高士作为拳派创始人,制造 了一些“水上漂”“草上飞”“金钟罩” “铁布衫”“隔墙打牛”“刀枪不 入”的神功,以提高其玄异程度,并延续传播着,以致走向事物的反面3 再者就是在传承的过程中,因循守旧、派系之争、故弄玄虚。如形成于唐 宋时期的市井艺人是较早进人商品市场的阶层,在与其他行业交流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师徒制的“三不传” “三不收”“三不说”行规。所谓“三不

传”是“不尽传,不传女,不传六耳”;“三不收”是“不收有功名的弟 子,不收已婚男女,不同时收两个弟子”;“三不说”是“对人不说实话, 对同行人不说自满的话,对外人不说‘唇典’”。透过三个“三不”可以 明显地看出,师徒制传承过程中的糟粕,直接影响到武术的健康发展。由 于武术的传承强调口传心授,使得少数拳师将本门派的技术说得玄妙莫测, 天花乱坠,夸口“打遍天下无敌手”“鬼神都害怕”。徒弟们出于求知欲望, 好奇心理,总是希望多见多学多练,尽得真传,以便早日成才。但碍于师 道尊严,却又不能多闻多问。当徒弟请求教授时,又诿以“功夫不到家” 而拒绝所请,叫人难以捉摸。日久天长,师生间就会疑虑丛生,感情上也 会产生隔阂,促使徒弟走上“偷拳”之路。有关“偷拳”的文字记载始见 于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一文中:“而(单)思南之传,则为王征南。 思南从征关,归老于家,以其术教授,然精微所在,亦深自秘惜,掩关而 理,学子皆不得见。征南从楼上穴板窥之,得梗概。”这段文字暴露了单思 南的保守思想,不愿意把真实技术教授给徒弟的事实。这种现象在武术界 各门派中都普遍存在着,至今依然有之。

同样是“偷拳”,杨露禅却开辟了一片新天地。陈式太极拳自创立起, 一直在家族中传承,并具一定规模,从不外传,也不许外传。杨露禅在屡 遭拒绝的情况下,采取装聋伴哑实施“偷拳”。杨露禅的出现彻底打破了陈 氏家族垄断的封闭与保守状态,倘若没有杨式太极拳的开放和创新,也就 不会有后期陈式太极拳的快速发展。杨露禅以开放的姿态到北京等地授拳, 只经过了两三代人就迅速将杨式太极拳发展为吴式、武式和孙式太极拳, 并得到了广泛传播,这也是杨露禅为太极拳事业所做的重要贡献。在武术史上,还有“梅花拳”是值得特别赞许的。梅花拳社本为清代 著名的民间武术拳社组织,是义和拳社的前身。梅花拳在创立之初也是以 家族传授方式流行于民间,早期的民间传播地在清丰,在义和团运动中发 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多的发展义和团成员,扩大拳社组织,早期的梅花 拳传人就提出了 “不尚家传”的规矩。所谓“不尚家传”,就是不提倡“近 亲繁殖”,鼓励“一处叩头,百处学艺”。这一规矩受杨炳在《习武序》中所提“习武规矩十二条”影响深刻。据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资料所载, 清康熙年间,曾为京营都司的武探花杨炳也同丙,河南滑县人),即以梅 花拳授滑县朱兆村齐大壮,齐传给同村人唐恒乐,唐又传冯克善。后杨炳 在汲取古代军事、兵法思想、儒家思想和“周易”法则的基础上,写出了 《习武序》一文,并在豫、鲁、冀一带的梅花拳弟子中流传。时过境迁,对于今天的武术更要以科学的态度加以认识。在肯定已有 成绩的基础上,我们大声疾呼:武术界需要打假。如假广告铺天盖地;假 大师自吹自擂;假功夫招摇过市;假评判暗藏杀机;假学术瞒天过海。

浏览1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