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作为一种两两相斗的搏击技能,拳术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民间,明代拳术的各种套路层出不穷,拳种增多,拳派林立。到 了清代,这种景象蔚为壮观,拳种拳派更为繁多,许多流传至今的 拳种都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明清时期著名的拳种拳派有:太祖拳、 少林拳、八卦掌、内家拳、梅花拳、太极拳、形意拳、洪拳,等等。

中国武术的练习方法十分独特,不仅讲究外功练习,同时还要 练就过硬的内功,这种内外功结合的武术训练方式,到了明清时期 已基本形成。

武术中所谓的外功便是“硬功”,主要是通过外在练习方式,比 如主动击打或被动抗打等方式练就过硬的功夫。主动击打,便是采 取打沙袋、踢桩等方式练习。被动抗打,就是通过忍受被击打的方 式练就功夫,旧时所说的“金钟罩” “铁布衫”等就是通过这种方 式练成的。

内功实际上是以练气为主,也被称为气功。在运用气功的方法 上,一种是把气功作为拳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很多拳谱上都把练习 气功作为重要的心法口诀;一种是气功与拳法融合在一起,形成一 个新的拳种。清初,太极拳的出现就是将气功与武术融为一体,肯 定了气功在武术中的重要作用。

明清是中国封建王朝覆灭前最后的辉煌时期,无论政治、经济, 还是文学、艺术都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武术亦如此。明清时期 武术门派林立,各种武术技法异彩纷呈,武术所呈现出来的多姿多 彩的景象及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让人赞叹。


  1. 一举成名天下知


——明清两代武举制度由盛至衰

明清是中国封建王朝覆灭前最后的辉煌时期,无论政治、经济, 还是文学、艺术都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武术亦如此。明清时期 武术门派林立,各种武术技法异彩纷呈,武术所呈现出来的多姿多 彩的景象及其博大精神的文化内涵,让人赞叹。

南宋之后,元代禁武,武举制因而废止。直到明英宗之时,武 举制才重新举行。明代武举制依照文帝制的模式也分乡试、会试、 殿试三级。

乡试在省城举行。会试三年举行一次,考场设在京师,初由兵 部,后由翰林院主持。应试者为各地乡试中榜的武举人,考中者称 “武进士”。明清武举考试初时尚无殿试一级。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思宗朱由检依从方逢年、倪元璐的奏请,开始了武举殿试。在 当年的武举殿试中,王来聘便成了明代武举的第一位武状元。

武举考中者一般都会被加授官职。天顺八年,按会试成绩,分 为二等。原有武职者官职会加升两级。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 武举“皇上钦定一甲三名,授都司佥事;二甲三十名,授守备;三 甲百余名,以次各授出身。职方司遇缺便补,定限三年内选定”。崇 祯时,殿试一甲第一名授副总兵。

武举考试的方法,在明代大体一致,只是先后顺序略有变化。 一般情况下,每六年举行一次,考试课业分为策略与弓马两种。应 试者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许骑射。后又改为每三年一试, 由皇上亲自“出榜赐宴”。武举考试方法有了一些改变,武举考试分 为三场,第一场在教场中试马射箭,以30步为距。第二场在教场步 射,以80步为距。第三场在考场笔试策论。这样,不管是偏重于策 论,还是偏重于武技的考生,都有了应试终场的机会。这种向武技 方面倾斜的考试,与明末边疆告急、急需武勇人才有关。

到了清代,与明代有所不同,武举制在乡试之前增加童试一级, 共有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中举者也被相应地称为“武秀 才”、“武举人”、“武进士”、“武状元”。考试内容也依然分为武考 射箭、文考策论两类。

清中叶后,世界列强皆以枪炮为军械。清军火器装备也逐渐增 加。至晚清甲午战争后募集的新军,全用洋枪装备。显然,武科考 试的硬弓、刀、石及马、步射皆与军事无涉,由此培养成的武举人、 武进士,也已无法担任训练军队、指挥作战之职。光绪二十四年 (公元1898年),内外臣恭请变更武科旧制,废弓、矢、刀、石,改 试枪、炮。康有为甚至还提出了废止武举制的主张。

在“举国上下,莫不知其无用”的呼声中,光绪二十七年(公 元1901年),清廷下令废止武科。

武举制自唐武则天创立至清末废除,历经了 1200多年。虽然存 在很大缺陷的武举制,并不能全面衡量习武者的水平,而且有些人 即便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是中举后在军事方面也未必有所建树,但在当时为选拔军事人才所起的作用仍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无形中 推动了中国武术的普及与发展。这一点,历史是应当予以肯定的。

  1. 从民间走入课堂


——民国时期的中国新武术

历经了明清时期的繁荣,民国初期的武术发展落入低谷。面对 新的战争需求,面对西方世界坚船利炮的冲击,在新的形势下,传 统武术必须转型,只有找到新的方式才能保存下来。

虽然如此,当时民间还是出现了许多拳社、武士社、体育会等 武术组织。如“中华武士会”、“致柔拳社”等这些组织对民国时期 的武术传播起了一定的作用。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国人反思中国落后挨 打的原因,总结出国民体质羸弱是造成外敌入侵的原因之一,所以 便把武术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手段,选入学校正常的课程中。当时, 各个学校开设武术课蔚然成风,不仅从各个武术社团中聘请武术教 师,还从民间习武之人中直接聘选教师。

民国时期,武术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组织化,当时最有影响的 有两个团体:一个是精武体育会,一个是中央国术馆。

精武体育会的前身是霍元甲创办的“精武体操会”。霍元甲病逝 后,精武体操学校先后更名为“精武体操会”和“精武体育会”, 简称“精武会”。精武会以“提倡武术,研究体育,铸造强毅之国民” 为办会宗旨,其可贵的爱国精神拥有很强的号召力,发展了很多会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精武会还积极参加抗日运动。精武会的成立及其发 展,很好地促进了武术的普及和传播。精武会开展的如兵操、文化课 程、音乐、足球、网球、标枪、溜冰等新的内容,也体现了近代武术与西方体育的自觉融合,为中国武术的发展开辟了新路。

在当时有影响的武术团体除精武会外,还有中央国术馆。中央 国术馆原名国术研究院,是由张之江筹办的,1928年,“国术研究 院”改名为“中央国术馆”,隶属国民政府,由财政部拨给经费。 国术馆采用“一会三处”(即理事会、教务处、编审处、总务处) 的建制,以“提倡中国武术,增进全民健康”为宗旨,主要进行武 术教学活动。当时许多著名的武术人物如武当高振东、少林王子平 等都担任过国术馆的教员。同时,国术馆还举行“全国国术考试”, 仿照古代武举考试制度选拔武术人才,但实际上,国术馆存在期间 总共只举行过两次国术考试。国术馆设立的编审处出版了许多武术 著作,如《青萍剑图说》、《查拳图说》、《少林武当考》等。另外, 国术馆于1929年创立了中国第一部武术专业杂志《国术旬刊》,发 表了大量的武术研究论文,促进了武术自身的发展。中央国术馆还 积极地把中国武术推向世界,国术馆成立之初,相关负责人便组织 学员到日本考察,与日本柔道比试,大扬国威。1936年组织南洋旅 行团,赴东南亚一带表演,掀起武术热潮。1936年国术馆组团赴柏 林,在第十一届奥运会上进行表演,大获成功,为国家争了光。

旧的事物消亡,在其基础上发展出新的东西,这是再正常不过 的事了。应该看到,武术失去了它原来的技击价值,转化为新的体 育项目,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是 武术自身的进步。

  1. 弘扬武术,健身强国


新中国成立后的武术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时期,武术在涅槃中重生,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华武术开始了新的征程。

早在1949年10月举行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议上,朱德 同志就提出“要广泛地采用民间原有的许多形式1953年,第一 次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在天津举行。会上,武术家们 共表演了少林、武当、八卦、太极等130多种武术项目,展现了新 中国成立初期武术的最高水平。195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竞 赛制度规定(草案)》中把武术列为表演项目,定期举行。在此基 础上,新中国的武术蓬勃开展起来。

 

浏览3次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