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传播反馈

传播过程不仅仅是起源于传播者,止于受传者的单向过程, 而且是一个由传播者将传播内容通过传播渠道传递给受传者和传 播者获得受传者反应的双向过程。这个双向过程形成的环路就是 传播反馈。传播反馈在传播活动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传播 者根据受传者的反应,对传播者自身、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中不 适宜的部分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求得更佳的传播效应。传播反 馈在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系统的良性运转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任 何一个传播要素都无法替代的。通过传播反馈,了解太极拳的国 际化发展现状,发现问题所在并及时解决,使得太极拳国际化传 播系统进一步优化完善的同时,也优化了太极拳的国际化发展。 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系统的传播反馈工作宜由官方机构认定的分支 机构进行,通过定期的调查来实现。调查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太 极拳国际化传播要素和我们想要了解的情况进行具体设定。

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系统中,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 受传者和传播反馈五个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的关系,共同构成了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系统(图5)。缺少任何 一个要素,系统都将无法运行;忽略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 互作用,系统也同样无法运行。因此,在太极拳的国际化发展 中,不仅要重视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更要处 理好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太极拳国际化 传播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太极拳国际化发展的顺利进行。

环境
环境-
图5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系统

二、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系统的功能

系统科学从本质上是研究事物(对象)的功能的。功能是事 物系统存在的标志,没有了功能,系统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 明晰系统的功能,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知道某个系统为什么存在, 更可让我们清楚某个系统存在的意义有多大。

(一)为规划太极拳的国际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太极拳的国际化发展已呈现出良好的开端,现实环境更需要太 极拳的发展。要使太极拳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它的规范势在必行。这就需要国家有关部门,比如国家体育总局 武术管理中心,来制定一系列有关太极拳国际化发展的规划、方案 和标准等。这些措施的出台,必须切合太极拳的发展实际,有的放 矢。以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系统为平台,充分考虑到各要素性质,要 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可以为有关规划、方案和标 准等的制定工作的周密进行提供有力的理论参照依据。

(二) 为管理太极拳的国际化发展提供理论工具

太极拳国际化的良性发展,不仅需要规范,更需要管理。管 理更需要全面系统的开展。运用系统方法和传播学的有关知识建 立的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系统,全面地反映出太极拳国际发展的构 成要素。处理好每一个构成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以及要素与外 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得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系统从整体上达到最 佳化,从而也就实现了太极拳国际化发展的优化。

(三) 为太极拳的国际化发展研究提供理论构架

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系统,为太极拳国际化发展的规划和管理 提供理论参考和理论工具的同时,也给太极拳国际化发展的科学 研究提供了方向。太极拳的国际化发展的决策和管理要建立在一 定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系统的环境、要 素,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研 究,将对太极拳的国际化发展产生切实的意义。

三、结语

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运用系统方法建立了太极拳国际化传 播系统,仅从宏观上对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系统的要素内容进行了 初步设想,对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系统的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结 果认为,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系统可以为太极拳国际化发展的规 划、管理和研究提供较为有益的理论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 曾广容等.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概要.长少:中南工 业大学出版社,1986

  • 徐继生等.系统科学概论.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0

  • 邹删刚等.系统科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 刘双等.跨文化传播——拆解文化的围墙.哈尔滨:黑 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 沙莲香等.传播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 张隆栋等.大众传播学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2


 

从2002年澳洲全国武术太极拳比赛
看武术在澳洲的发展

澳洲武术的发展是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的一部分。在力争竞 技武术进入奥运会,促进武术运动广泛进入国际体坛的今天,考 察武术在澳洲的发展现状,研究推动澳洲武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不仅是澳洲武坛值得研究的课题,也是国际武坛值得关注的课 题。为此,笔者借担任2002年澳洲第4届全国武术太极比赛总 裁判长之便,对参加这次比赛的运动员及其参赛情况进行了调 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裔属(澳裔或华裔)、参加项目、 获奖情况以及赛会概况等。然后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制成 赛会基本统计表;基本参赛项目的项次、人次及裔属统计表;成 人组、儿童组和40岁以上组各组单项参赛人数、项数、裔属统 计表;平均年龄表;单项获奖运动员数及裔属统计表,进而将原 始数据、统计结果结合与之相关的因素和社会情况进行综合分 析,围绕武术活动在澳洲的传播情况及其受众的分布等展开讨 论,试图通过这一研究探索促进武术在澳洲全面发展的对策,也 为推动武术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全文包括赛会概况、调查数 据与分析讨论、结论与建议三个部分。

一、2002年澳洲第4届全国武术太极拳比赛概况

澳洲全国武术太极拳比赛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举办,至今已举

作者:邵照明,陕西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710000 行了 4届。

2002年8月25日在墨尔本大学体育馆举行的澳洲第4届全 国武术太极拳比赛,共有来自维多利亚州、昆士兰州、新南威尔 士州和首都堪培拉的12所武术(功夫)和太极馆、校的运动员共 120名参加比赛。报名参赛的项目,按拳种和器械类别分为20 个赛项,每人参加项目不受限制,参赛项次共214项次,参赛人 次共238人次。其中有2名运动员各报5项参赛,成为本次赛会 参加赛项最多的人。参赛运动员按年龄分为儿童组(14岁以 下)、成人组(15-39岁)、40岁以上组三组,其中年龄最小的 10岁,最大者55岁。赛会共设38个奖项,含101个名次。裁 判和名次录取方法,以中国1981年版的《全国武术竞赛规则》 为基本标准。同时依据本地武术发展的状况和各项目参赛人数, 对赛项分组和名次录取等做了必要的调整及修改。本次赛会倡导 澳洲武术同仁通过竞赛、交流等形式宣传和发扬中国武术,增加 团结,增进互动,获得了各界的好评,提高了当地各界对中国武 术的关注和参与程度,对促进中国武术在澳洲的普及和发展发挥 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调查数据与分析讨论

运用这次赛会获得的调查材料,从参赛项目的类属分布、参 赛运动员的裔属分布、参赛运动员的年龄和性别分布三方面,进 行综合分析,基本能看出武术在澳洲的发展概况。

(—)从参赛项目的类属分布,看武术在澳洲的发展

报名参加这次比赛的项目,共分为20个赛项。参赛项次共 214项次,参赛人次为238人次。其中,参加太极拳类拳械比赛 的项次和人次数最多,其次是参加长拳和南拳类拳械者,再次是 参加其他传统武术类拳械者。具体统计数为:参加太极拳类拳械 (24式太极拳、42式和48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传统套路和竞 赛套路、陈式太极拳传统套路和竞赛套路、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 和竞赛套路、集体24式太极拳,以及太极拳类器械)的共92项 次、115人次。参加长拳和南拳类拳械(长拳、南拳以及该类短 器械刀术和剑术、长器械枪术和棍术)的共80项(人)次;参 加传统武术类拳械〔八卦掌(含对练)、形意拳、通背、劈挂、 象形拳、地躺拳、查拳、花拳、炮拳、红拳,以及单、双、软器 械等传统器械〕的共42项次(43人次)。依据这组数据,对此 三类项目在澳洲的传播情况进行下述分析和讨论。

浏览2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