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是道教文化的核心思想,在八十一章的《道德经》中就有十章 内容直接论述“无为”思想,可见其地位之重要。但是以往人们将“无为” 单纯地理解为“不作为”或“任意妄为”的消极状态,这是天大的误读。 “无为”的真正本意应该是“以道而为”“不妄为”,顺应自然而为,即道 法自然。老子认为“道者,万物之奥” “似万物之宗”。这万物之本的 “道”就是无形无象的“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武当山有 个特殊拳种叫太虚拳,其基本理论就是“无极”一词,它来自于《老子》 的“复归于无极”。那么,“无极”是一个怎样的状态?据此拳拳理解释: 鸿蒙无极,太虚混沌。太虚,即太极,以虚涵。太虚主先天,太极主后天; 太虚为体,太极为用;太虚守生,太极进化。生化化生,其理均一,同源 异流。并有诗为证:

由“太极”一词,必然联想到最为流行的太极拳,太极拳也是从“无 极”而来。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写道:“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 机,阴阳之母也”。极,尽也;无极,无尽也。太极拳原理是由无极而太 极,进而才有动静、阴阳等变化。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也说:“拳 名太极,实天机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开合也,一丝不假强为,强为者 皆非太极自然之理,不得名为太极拳。”清代刘一明在《修真辩难》中进一 步解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就道之用言;无形无象,是就道之体言。 太极未分之时,道包阴阳;太极既分之后,阴阳生道。”张三丰的《大道 论》也说:“道者,统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而名,含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 微之理,统无极,生太极”。王宗岳《太极拳论》又说:“虽变化万端,而 理惟一贯”。指出拳术的千变万化之中贯穿着一个“理”,实质上就是老子 所说的“道”。太极拳的思想也认为由根本的“理”,而生出了阴阳、动静、 刚柔、虚实、快慢、进退等对立统一,互为因果的变化规律。太极拳演练 中以缠丝为主,生化出各种大圈、小圈,循环不息。陈鑫《陈氏太极拳图 说》称:“至于手足运动,不外一圈”;又说:“圈是周身转,不但手足,而 手足在外易见,故以手转言之”。这种圆圈运动理论与老子解释的“道”是 万物之始、万物之宗是相同的。后世庄周将这一学说加以发挥,认为“道” 在时间上有始而无始,在空间上有而无;而北宋周敦颐则据此作《太极图 说》,即“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五行—— 阴阳也,阴阳一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描绘出“无极——太极——阴 阳——五行——万物”这样一种宇宙万物生成与发展的理论,太极拳正是 在这种理论指导下逐渐构建而成的。

“圈”也罢,“道”也罢,讲的都是周而复始的“圆运动”,这与太极 图和太极拳构成天然的巧合。根据北京思维技能研究所的最新研究认定:“河出图,洛出书”,《河图》《洛书》诞生于黄河、洛河是世所公认 的。《河图》《洛书》是天文学时代的人类符号,而后的《八卦》《易经》 又是公认的中华文化之源。今位于洛讷以东约一公里的洛口村,村东黄河 畔有一高出河床80米的台地,名“伏羲台”。据传即伏羲“观河水东流, 察日月交替,思赛暑循环,构演八卦”之处。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 年)又在此敕建“羲圣祠”;元代曹铎在祠侧建“河洛书院”;晋嘉《拾遗 记》卷一载“伏羲为上古,观文于天,察理于地……是以图书著其迹,河 洛表其文”。这样看来伏羲在此推演八卦肯定是无疑的在《中国古代文 明大图集》中有“伏羲画八卦,文王作周易”之说,现在前者已得到验证。“太极图”是流淌了数千年的黄河、洛河二水相汇形成的自然景观,是大自 然“仿生复制品”。根据对古气候、古环境、古人类研究的考古发掘证明, 黄河、伊河、洛河三川交汇的洛讷地区(今河南巩义市南河渡乡),万年前 后,曾是森林覆盖、水草丰茂、古象成群之所。对于以采集、渔猎为生存 基础的远古祖先来说,条件最为优越。故而夏商周的政治文化中心都在河 洛交汇地区。

登伏羲台,观滚滚黄水西来东去,看滔滔白色洛水西南而来,黄白两 水相汇,即刻扭成一团(黄白二水因比重不同并不混淆)。而两河之水流内 卷各成一“涡漩”,远远望去,是一幅活生生的“太极图”。以此推测,伏 羲在该台上推演八卦之时,太极图正是从这儿“仿生”而来。后来,中医 理论将太极图移植到人体上,并以脉象加以表示。如中脉为弦线,督脉为 太极图阳鱼之外的边线,而任脉为太极图阴鱼之外的边线,使得物象与脉 象有机的结合。让静止的太极图变为动态的太极图。

发展到今天,武当三丰太极拳总结出了“五个三”的修炼规律。三样 架势:高架、中架、低架;三种道理:拳德人理、拳艺道理、练拳原理;三层功夫:易骨、易筋、洗髓;三类劲力:明劲、暗劲、化劲;三级练法: 有意松柔化僵,练气吐纳初级阶段;无心积柔成刚,养气采补中级阶段; 随意刚柔相济,神气混元高级阶段。》在技击方面除了化劲外,还需要有内 劲。正如《太极拳经歌诀》所述:“拿住丹田练内劲,哼哈二气妙无穷,动 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这些规律反映了太极拳体系的科学性和 有效性。

形意拳《无极歌》曰:“人生太空,无争无竞,意境浑然,不着踪影”, 这与《老子》的“惚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所强调的 “道”对“象”、“物”的决定作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老子》的“善为士 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和形意拳所强调的“内劲”功夫 “以无形之意,接彼有形之表”是一致的,其中“六合”更体现了这样的一 个规律。关于“六合”,在《九要论》中专门有“六要论”强调的就是此 论,并有其独家的风格。有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 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跨合;正六合:两肘相合、两手相合、 两足相合、两膝相合、两肩相合、两胯相合;斜六合:左肘与右膝合、左 手与右足合、左肩与右跨合、右肘与左膝合、右手与左足合、右肩与左胯 合;内外合等多种“合法”。这“六合”也是形意拳的早期“六合拳”的 来历,其后又称“六合心意拳”或“心意六合拳”。除此之外,还有两种 “六合”说法,即外六合:背与肩合、肩与肘合、肘与手合、腰与跨合、胯 与膝合、膝与脚合,它便是发力的顺序;内六合:脑与心合、心与意合、 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筋合、筋与血合。以脑心合动,为之意;以意 导气,外见是力。它反映了物质与精神相互转换的基本规律。按照《形意 拳谱》中所概括:“一言以蔽之曰,六合者,乃一动无不动,一合无不舍, 合体为劲,百骸动在其中,整劲由此产生矣”而言,这便是形意拳追求 “外顺内合”的核心目标。

据考证,峨嵋拳为一位道姑所创,其拳法受到道教思想的深刻影响。 峨嵋拳主张后发制人、以静制动,以及因敌之势、乘乱之机,不招、不架、不格、不拦、不接手的打法,贯穿了道教“无为、贵柔、法水、主静”等 思想。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莫柔于水,天之柔弱莫 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 下莫不知,莫能行”。峨嵋拳技击中的“不接手”,视为道家“无”的技击 特色。峨嵋拳技击战略思想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因敌变化,后发制 人”,这一思想来源于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弱者刚之用”辩证法,即向事 物的相反方向转化并循环之。他认为最柔弱的事物总是能控制坚强的事物。 应该指出的是:老子所谓的“柔、弱”并非软弱无力,更不是说弱者战胜 强者,而是一种坚韧不露,蓄势待发,外柔内刚的状态。“示之以虚,开之 以利”,即是这种“柔、弱”的表现形式。这样做是为了诱敌深人,然后根 据对手出现的破绽采取相应对策,这便是“后发制人'其结果是“先之以 至,我之反击极为迅捷,先中敌方,使敌方由主动转化为被动,而招致失 败”。

浏览4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