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任何事物的动静与刚柔都是相对平衡的。《老子》认为:“致虚极。守 静笃,万物并生,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为静”。虚静 是道家与道教追求的一种高深境界。武术所有的套路、搏斗以及功法也都 有这方面的要求,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如太极拳“虚静”要求更高一些, 徐致一在《太极拳之练法》中称:“虚静……乃太极拳最精微处。虚静者, 即实中求虚,动中求静之谓也。初练时,姿势揆其用意,是从实处练也。 今当并此形迹而泯之,故谓之实中求虚。太极拳开式时,曰由静而动,收 式时,曰由动而静。今则式式之中,处处皆当作由动而静想,务使一切姿 势强调静,即是静,静即是动之意,故谓之动中求静。”“以静待动”也是 武术技击战术法则之一,与兵家“兵以静胜”的战术原则是一致的。“以静 待动”是指以沉着镇静、毫无妄动的警戒,对待对方的进攻利诱等各种变 动,待寻变动中露出的空当,一举出击,攻而制之。这个“空当”是在对 方运动中暴露出来的,也正巧体现了“打动不打静”的又一战术法则。俞 大猷在《剑经》中将这种打法,总称为“彼忙我静待,知拍任君斗”。只要 一动便是全动,正如《吴越春秋》越女论剑所说的:“凡手战之道,内实精 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另有“能动能静,拳道之圣;动而不静,拳道之病。”总之,静是战术,动是目的。

所谓“以柔克刚”,就是用柔顺的劲力和招势,战胜刚强的劲力和招 势。它的理论基础来自于《老子》的:“柔胜刚,弱胜强”思想。《老君二 十七戒》中有:“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的告诫,并提出一系 列柔弱胜刚强的原则方法。在太极拳推手中有许多与之相应的说法。如以 小力打大力、无力御有力、以巧力胜拙力、不丢不顶、无过不及、顺手牵 羊、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等等,这方面的例子不在列举,本文以其他方 面的例子加以说明。在武术攻防对抗中,采取“以柔克刚”的战术,是守、 柔、退、弱的战略战术思想,不是单纯的消极防守,而是以守为攻,以弱 胜强,以柔克刚,以屈待伸。以柔克刚说认为,柔劲的力度比刚劲小,但 由于其势圆转柔活,不仅善于变化,而且劲力绵绵不断。刚劲的力度虽比 柔劲大,但由于其势刚直快疾,不仅缺乏变化,而且劲力一发即逝。刚劲 一发不中,即出现“旧力略过,新力未生”的空隙,有可能被对方乘而击 之。柔劲一应不果,还存再应之势,有继应之力。因此,以柔应刚,虽弱 尚能自保。如果以刚应刚,刚度不如对方必败,若两刚均衡,硬斗硬拼, 则两败俱伤,能自保不懈,持久无隙,方可言克敌制胜。

“以柔克刚”的战略战术思想在实战和演练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柔中寓刚,或外刚内柔、刚柔结合;刚柔互易,或运柔成刚、化刚为 柔;刚柔并济(以刚为主、以柔为主,刚柔结合);柔化刚发,刚阻柔乘。 要牢记:“柔中有刚攻不破,刚中有柔力无边”;“刚则柔,柔则刚,刚柔相 济谁能防”。这种辩证关系寓于武术运动的全过程。后发先至、崇下尚退“后发先至、崇下尚退”的战略思想深受道教理论的影响,老子在《道 德经》中反复强调“后”和“下”的观点。他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所谓“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要谦虚 和善,柔弱自守,否则,就会事事争先,不愿落后,往往会导致死亡,即 “舍后且先,死矣”。老子还以江河做比喻,认为它在下流,所以才能成为 “百谷之王”。要想成为百姓的君王,必须言语恭谦;要想站在百姓的前面, 必须把自己放在百姓的后面,即“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 以身后之”。这种从“后”和从“下”的思想用于战争,就是不取攻势而取守势,不轻易前进却愿意后退,即“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 尺”。根据这些理论,老子又提出了“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的 “生死观”。

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讲究“强打强攻,先发制人”,而内 家拳和内功拳等则在技击时则讲究“后发制人,以守转攻”。那么,为什么 同样是武术拳系,在技击战略上却出现如此相悖的理论呢?究其原因主要 有两点:一、两类拳种是在不同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少林拳深受佛教的影 响.,以慈悲为怀,惩恶扬善,先由早期寺内的健身、护院所需,发展为后 来的僧兵,以及参与寺外的战争,要求参战者有精湛的武艺和先发制人的 本领;而内家拳深受道教的影响,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守待攻,重视 性命双修,追求长生不死的人生价值。二、两类拳种是在不同思想基础上 发展的。少林拳主要是受到佛教“禅学”的影响,而内家拳受到道教“哲 学”影响更多。内家拳讲究动静、阴阳、刚柔、强弱的辩证关系。传统哲 学认为:动之始生阳、生刚、生强;静之始生阴、生柔、生弱。而“动静” 之极为“物极必反”,也就是二者的相互转换。《庄子•论剑》有:“夫为剑 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俞大猷在《剑经》中也 说:“技击关键不外乎‘后人发,先人至’一句,问如何是顺人之势,借人 之力?曰:明破此,则得其之妙之诀矣。盖经知他出力在何处,我不于此 处与他斗力,姑且忍之。待其旧力略过,新生未发,然后乘之。所以顺人 之势,借人之力也。”谚语有: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我先到;后人 发,先人拳。就是根据对方的意图,诱敌深人,在避实就虚的情况下,取 得有利条件,迅即转守为攻。其中包括识势、得机、乘隙、择途、逞技的 全过程。总而言之,“道论”是最重要的哲学命题,是认识世界的本体论,反映 了道教的核心思想。道对武德、拳理、象形拳、悟性、战术等影响深刻, 以至于影响到习武者对武术原理的新认识,并不断地丰富着武术内涵,以 此来指导习武、用武、传武的实践活动。

浏览2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