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翻子学术概述

翻子拳法源流久远,传说是由南宋时期岳家军操练士兵 的一种格斗拳术发展而来。流传至今的《翻子拳、赞》中 说“武穆留下翻子拳”・翻子拳中有“岳氏散手”这都是后 人寄名岳家所创。

翻于拳于明代的民间流传较广。明末的爱国武将戚继光 博采民间武术之长,编著拳经,对当时的各家各派长拳短打 都有评价。在他所著《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里提到“今之 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翻,十 二短,此亦善之善也”。其中所谓“八闪翻”就是翻子拳 法。

到了清代,翻子拳法愈演愈精,独树一帜,与各家门派 并驾齐驱。咸丰年间,有位著名武术家人称李公的威震黄河 南北,有“南京到北京,翻子属李公”的株名。同治年间, 河北的武术家王老梓,王占鳖(人称“铁胳膊”)以及河北 武术家徐兆熊(人称“铁罗汉”)等翻子拳名家,是当时武 林之中的佼佼者。徐兆熊闯关东到沈阳后,翻子拳法(及被 脚)在辽、吉两省传开,得其精华者有郝鸣九和杨俊峰。民 国初年,此二人与戳脚名卵胡奉山并称武术界的“奉天三 老”,名扬关里关外。当代的戴脚、翻子拳大师于伯谦就是“三老”的顶门高徒。抗日期间,他转战东北、华北、西北 等地,并在会师访友中进行传播和交流,推动了陶子拳(以 及戳脚)的发展。

于伯谦先生一生培养了很多学生,可以说他的学生遍及 东三省。在沈阳、长春等市尤为众多。仅在沈阳市得于先生 专事传授者就有于正平、史春林、白国栋、范垂统、于宝 成、郭洪元、朱运发、刘宝元、王明廉,黄辉、蔺心平、陈 后太、赵殿忠,佟庆辉、王永财,于振波、李桂芝等人。他 们都早已成为名家名师,而且为中华武术事业,为翻子拳的 发扬光大做出了很多贡献。学习,传授翻子拳要铭记先师教诲,切不可忘记武德修 养。武德者,系指口德和手德。口德讲练武者要谦虚谨慎, 手福即与同行研究和切磋技击动作时,决不冷手伤人,“点 到为止”。武功即进行手,眼、身.法、步等武功的基本练 习。

但愿有志于武术事业之士,继续勇于探索、不断进取, 发掘、继承祖国的武术遗产,为繁荣祖国的武术事业,做出 积极的贡献。

何谓翻子拳

一、翻子拳的概念

拳种的命名,多是因人因地,因事因物,因意因法而 定。翻子拳就是以其技法特征取名。这一点从老拳谱的论述 中可找到说明。谱日,“夫翻者,更也,转也。拳之起动, 其劲由阳而阴,阴阳更转。拳之往复,其法因机更向,因势 转换。其变化多端,鬼神莫测者,盖由'翻'之所出也。” 又曰* “任来者不善先声夺人,然,后发先至,翻山越岭, 乃乘隙入之,中如受阻,则更转而变,翻云覆雨,陷入于坑 阱中矣。”又口,“纵使顽者周旋,粘连缠绕,岂料忽东忽 西,翻然改图,顷刻之间,天翻地覆,乾坤逆转•.快之至 哉。”又曰:“是故,拳行穿梭,上下翻翻,走而不顶,左 右飞翻,颠翻倒转,里外盘旋,生生不息,变化万千。或出 人不意,翻手即得,其人仰马翻,易如反掌。或法密如笼, 迎接不暇。翻江倒海,大捷成也。”

拳谱里反复说到明字.如翻云相雨.翻山越岭,翻然改 图,颠翻倒转……等等。翻子拳的说字含义是指拳的劲力、 技法都按翻的法则实施。发拳收拳要在直出直入中带有螺旋 式的翻转劲力,见招打招要施展迂回型的转移故术。劲带翻 转,法重转移,这就是拳义翻字的体现。翻子拳并不只是猛 打猛冲,也绝不是蛮打蛮干。按照翻的法则要求,一向强调 以下几点i

(1)有直即有曲,曲中也有直,似直非直,似曲非 曲。翻子拳本是以快为能,讲究直出直入,快速连击,拳赞 说,“直出直入妙含玄”。学谚也讲,“直出直入打行家, 拐弯抹角玩力巴”。但是,直并非僵直,更非过直,僵直易 折,过直易失。应是直里含曲,曲里有直。翻!子拳在直线运 动中,既有放长够远的冲劲,又有沉肩坠肘而呈曲线的蓄 劲,总是表现似直非直,以备臂能随时翻转。在曲线运动 中,既有圆滑卸化的柔劲,又有坚实待发的刚劲,总是似曲 非曲,以备手能随时发放。这样,曲中有直,直中有曲,就 便于发挥随机应变的打击能力。

(2)有竖即有横,横中也有竖。竖可带横,横可变 竖。例如,冲捋为竖,截拦为横,进退为竖,闪摆为横。冲 和捋虽然直出直入是竖,但因带有由阳转阴螺旋式的翻转劲 力,在运行中也含有裁拦作用。设对方右冲拳向我面前打 来,我可用左冲拳走其里侧,一面打向对方眼前,一边借发 拳时胳膊运用朝上翻转的劲力,将对方胳膊崩拦于外便,使 之出击失效,而保我后发的冲拳先至。截和拦,是劲从不同 角度起落,用以改变对方击来的力的方向,属于横。但因截 拦在运行中,要由化而柔而刚,从弧形曲线动起,由曲而 直,落为直线,暗带或冲或捋的劲力,这体现了横中有竖。 只有竖中有横,横中有竖,才便于竖拦横打,横拦竖打,随 机随势翻转应变。步法的横中有竖,竖中有横,表现在一进 一匕,带有闪耀之势,一闪一摆,带有上进之形。由进上闪 摆各种步眼之间的翻转变化,便形成了所谓走里走外,调、 转、磨、绕等等步法。有人认为BI子拳步固不活,有竖没 横,当然是错误的看法。

(3)有上即有下,有下也有上。指上打下,指下打 上。这在翻子拳法里表现甚为突出。翻子拳上挂拳打上中下 三盘,下挂脚踢高中低三路,讲究“上提下滚” “打煞高 低” “手动足凑” “手脚齐到” O上有防则取下,下有卷则 攻上。或者虚攻其上,实取其下,假取其下,真攻其上.在 瞬息之间,上下翻转,往复循环,变化无端。这就是翻子拳 拳密如雨,法密如笼之所在。

<4)有左即有右,有右也有左。欲左先于右,形右而 实左。这是翻子拳中所谓声东击西、暗渡陈沧之法。即于攻 人之左时,要想到连攻其右,攻人之右时,要随即转攻其 左,力求使之顾此失彼。欲击其左时,先引其意至右,欲击 其右时,先诱其心思左,着意使之判断失误,听我指挥,受 我牵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其法运用之妙,全赖真假虚实 翻转更换之灵,这点,正是翻子拳所应具有的能力。

总之,翻子拳的翻字是说拳的劲力和技法富于翻转变 化,即长于直出直入,尤善于迂回转移,乘机连发的意思。

二,翻子拳的特点翻子拳在武术中是传统性较深的拳种,生成于搏击实 战,致用于驱邪抗乱。翻子拳法不仅注重于得体,尤其注重 于功用。它是体用双修,练体致用的重型拳术,主要表现 在:一是劲力雄遒,气势磅礴。讲究力生涌泉,劲由脊发, 要求打击的每招每势.都有深厚的力度。一拳一脚必须是手 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合成一体,以全身的整劲,通过放松 的肢体,集中达于所发的手足。其冲劲要疾弹冷脆,其份量 要沉重稳狠,同时伴随令人胆寒望而生畏的气概.二是行如 风雷,坐如山岳。长拳在套路演练中讲究“站如钉,变如 风”,翻子拳讲心神镇静,聚精会神,坐势如山岳难撼,行 动如疾风迅雷。在套路中体现为上势采取虎踞静待的腋勒 势,以示森严壁垒,审敌度势,经过静晃摇摆,诱敌出手, 而到开打时,则要求行动如疾风迅雷,不为对方招架,而逼 对方为我招架,一旦得手,手到脚到,三拳两脚,顷刻即 成。因此,套路招招相连,势势相承,不给对方任何喘息之 机。有人在翻子套路表演中,模仿长拳的亮架定型,那就不 伦不类,犯了拳谱中指出的“出手等手非真传”的毛病。三 是直出直入,拳不离中。不仅是冲拳、穿掌,而且劈、挑、 钩、翻,也要直出直入。直出直入是条近路,胜于绕圈一 筹。只有宜出直入才能凶猛快速。直出直入是说拳的发点、 落点要直"所谓拳不离中,是说出拳不离中线,落季落在对 方鼻或口、颈、胸、腹、裆等中门,并且力的方向都要直指 对方脊梁骨。这样,可以动摇对方发劲的根基失去主宰。即 使落拳击在对方两侧身体,力的方向也要直指对方脊背,只 有这样作用于对方,才能够收到击破对方中门,使之失去重 心的功效。四是有进无退,步步紧逼。据传说,岳家军教练 士兵打仗,只准杀敌前进,不许畏阵退却。翻子拳法讲究勇 往直前,不讲逃退撤后。拳谚说,“一寸长一寸强”,但只 手长毕竟有限,关键在于进步逼近,从进步中求长。如果遇 敌来势凶猛,不必后退,应当引入落空,顺手牵羊,或者闪 展腌挪,左右周旋,以进为退。因此,强调在步法上前进多 变,诸如上、进、调、换、插、扣、挤、串、斜、直、跨、 拦、闪、摆、转、环……等等都是练步方法,总之,翻子拳 在劲力、速度、拳路、气势等等方面具有重型拳术特征。

翻子拳的这种重型拳术特征,必须依靠本拳种的功力扎 实,才能显示出来。为什么此拳一学就会,而一练不佳呢? 甚至是著名运动员都感到好学不好练,主要是因为缺少翻子 拳的功力基础,也就是说没有打好功底儿。只有功力强,才 有良好身心素质和十足劲力,只有功力深,才有健壮体魄和 恂满神运3只有功力纯,才有磅礴气势和突出的风格。一个 拳种好比一棵大树,本固才能枝荣,根深才能叶茂,功底是 拳种的根基,套路是拳种的枝叶,“有道是练拳不练根,终归 瞎胡混.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翻子拳如果没有 功底、没有根基,表演的套路总犯散、飘、空、舞的毛病。 即使练得娴熟,也难免堕入矫柔造作,哗众取宠甚至会染上 玩世不恭的劣风。

浏览3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