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打好功底?要从基本功开始。基本功包括内功、外 功和功架等三个方面。翻子拳里的基本功,最重要的是:车 轮功、铁臂功、站桩八翻和行桩八势。拳赞中讲:“车轮功 .练铁罗汉,铁臂功深无遮拦” .车轮功、铁臂功、兼修内 功.外功,通过练意、练气、练劲、练力,使精神气血旺 盛,五脏六腑健壮,筋肉皮骨坚实,以求身如铁,肢如钢, 头壮精神,足扎深重之根,练就持重不飘,摧坚攻破的功夫 基础。行桩八势是溜趟子练习翻子拳的功架、走架.它集中 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于一招一势,进行反复操练。练好 行桩八势,不仅是解决动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的问题,更重 要的是练出准确、灵敏、快速和铿锵有力的功底。其中尤以 练好劈山凿岭和连珠炮最为重要,有了劈山凿岭和连珠炮的 强大功力,才有利于把握翻子拳百出直入的技击优势。站桩 八翻是翻子拳原始套路,它不打走架趟子,只占据卧牛之 地,专在原处锻炼手法变化和身法.步法的转换,因此又叫 站桩翻子。通过站桩翻子的锻炼,才能掌握套路里的功架, 动作的连续和变化,以及怎样将功力贯穿在手眼身法步中。 关于功底本文略提这些。当然翻子拳的基本功练习不止这 些。但是•恰恰在这重要的基础锻炼上,未被继承和爱好翻 子拳法的教练员、运动员所重视,有的浅尝辄止,有的竟一 无所知,而裁判员又只凭临场的一时观察,往往疏于透过表 演来洞察其功底如何。这就难免造成翻子拳法的表演失去重 型拳术的格调,打不出它的应有份量。
不重视功底锻炼,单纯追求套路表演,以致有貌无神, 有形无质,而丧失拳种的本来意境。这实在是当前对待传统 拳种的继承和创新中应当引起重视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武术历来就有长拳短打之分。翻子拳属于短打之类 型,不应列入长拳之林。它的功架、劲力、技法,它的套路 结构、节奏、旋律、风格,比之长拳都有明显差异。单就外 在表现上说,就有以下区别:
(1)从套路结构和内容来看:长拳的套路构成,是多 种拳组的有机连接,拳组的攻防含义清晰明了。拳路的层次 错落有致,很注意衔接上的起承转合。套路的开端要突出一 段引人注目的起势,末尾也有一组神情饱满的收势。拳组之 间,往往穿插一些转折、过渡等配伍动作。有的安排若干重 复拳组。拳种的每路内容无大差别,常是大同小异。
翻子拳的套路开门见山,首先从腋勒势拉开准备格斗的 功架,拿出虎踞静待的姿态,投入即将展开的搏斗。腋勒势 是每个套路的固定上势,也是每个套路唯一的定势。只要开 打,便势如破竹,不间断地一气呵成,直到收势遏然而止。 套路的安排严格遵循攻防的技击规律,每路都是踢打摔拿的 有机结合,并且有明有暗,有密有藏,这和长拳显然不同。 拳组与拳组关连紧密,衔接无缝,前一招法和动作,即为后 一招法动作做出准备,后一招法动作即为前一招法的延续和 发展,没有单纯的过渡或转折动作。特别是每路翻子的内 容,各有侧重,演练的路子,也各具特色。从一路到八路由 筒到繁,一路比一路内容丰富,一路比一路增加难度。第一 路脆八翻,以直出直入连珠炮打为主,多攻前打后,可称前 后翻子。有人以为翻子拳仅此一路典型代表。其实不然。它 只不过是其中比较简明之一路罢了,其它各路各有不同侧重 之点。第二路捋手翻,以刁拿带扣撕袍报袖为主,多攻左打 右,可称左右翻子。第三路站桩翻,不打走架趟子,只占据 卧牛之地,锻炼手法变化和身法步法的转换,可称上下翻 子。第四路拨浪翻,以拧扭崩挑横竖拦截为主,多攻里打外, 可称里外翻子。翻子拳这种开门见山,突出重点,质朴不 华,正是它不同于长拳套路,而具有短打类的特征。
(2)从套路的长短、节奏和旋律来看,长拳每路的趟 次较多,每个趟次都有一定高潮。它的高潮是由大幅度的旋 转,起伏动作所积成的旋律而得,并由快慢动静的时间节奏 配合而成。其动作多是连番的转折跳跃和骤然落成的定势、 平衡,强调其动作的造型高难和动静之间的对比,特别讲究 定势的铮态美。
翻子拳每路的趟次不作铺张,只是L去一回,短小精 悍。每个拳组每个动作都表现为招险节短,前后连贯,出手 往来不空・行步里外紧逼。动作一个催促一个,快中有快, 疾上加疾。只是在拳组上下连接上疾中有缓,快慢相间。由于 动作拍节短促不一,强弱不同,疾缓交错适度,节奏感显得 更强。随着这种紧密的节奏运行,翻子拳的旋律也与长拳不 同。翻子拳的旋律不在于多大的旋转和起伏,而在于身法的 升降高低和闪展腾挪富于微妙的刚柔变化。这种多变的旋律 与紫密的节奏相互结合,有如暴风骤雨,气势磅礴。随着套 路进程的加速紧张而形成黑峦突起的高潮,它给人以强烈的 美感表现在动态之中9长拳也讲动态美,但它突出的是定势 的静态美,短打既有动态美也有静态美,但突出的是动态 美。翻子拳除了上势和收势讲究坐如山岳,表现出坚定、冷 好的外在铮态美而外,整个套路的运动进程没有静止的定 势,都是处于动态之中,其中的运动高潮是动蠢美的更加集 中的表现。翻子拳的动态美,美在攻防内容激烈,扣人心 弦,击技动作密集,使人目不暇给,心不暇思。这种外在的 动态美是由于套路展示了技击规律中内在矛盾的发生.发展 和变化所引起、所促成的。翻子拳套路如此短小精悍,攻防 严密,美在动态,也是区别于长拳的又一特征。
翻子拳的功架和举止幅度略小于长拳,讲究严密紧潴, 以适应机动灵活的需要。其劲力明里藏暗,刚柔相济,柔多 于刚。其气势磅礴,风雷滚滚,咄咄逼人。大凡短打,都类 似翻子拳一样,各有其与长拳不同的功架和劲力。(当然, 同是短打类拳法,也还有差异之点。)在翻子拳功架中,步 型有弓马铺盘虚,但不常用,用也不讲挺胸突臀,而是闭胸 收臀。常用的步型则是挤,跪,坐、探,翘等,尤其是非弓 非马的坐步较多。其步型的一般特点是两腿屈膝各自亦弓亦 蹬,有内聚外撑之劲和里敛外张之形。这种步型比较牢固, 机动,便于近战快成随机应变,施展其上进调换插扣挤串斜 直跨拦、闪摆转环以及串蹦跳跃等步法,腿法。手型中很少 用腑拳出击,多用快速有力的直拳、仰拳,很少用立拳,常 用便于穿、捋的直掌和虎爪掌,很少用钩手,常用灵便的甩 手。身型以头为首领,腰为中枢,腿为根基,在运动中,行 坐翻跃,闪展腾挪,变幻灵活,与“三威” “五节”结合密 切。“三威”是指心威、眼威、手威。心威是说具有压倒敌 人的胆气,审敌变化的灵机和反应神速的意识。眼威是说具 有令人生畏的神色,如猎鹰犬的目力和顾盼环宇的视野。手 威是说手有疾风暴雨的速度,劈山穿甲的气势和风云莫测的 变化。简单说,手为快威,心为准威,眼为视威,快、稳、 准、狠地打击敌人。“五节”是指肩肘腕胯膝主要关节,做 到松肩输肩,沉肘现肘,活腕坚腕、坐胯合胯,扣膝顶膝。 翻子拳的这些功架要求,都是适应以快取胜的,即确保抢步 快、出手快、反应快、转移快、变势快。适应这种快速要 求,劲力就要刚柔相辅相济,以柔占先。翻子拳歌有“中直 人刚十二柔”之说,指明柔比刚盛,比喻十分的劲力,刚用 八分,而柔用十二分,比刚更为充分。可见,把翻子拳打成软 弱无力是错的,打成有刚无柔也是错误。翻子拳的刚表现为 发放时的直劲、方劲,有棱有角,疾弹冷脆,干脆利落。翻 子拳的柔即是走,表现在遇劲知劲后立即转为横劲、圆劲, 不架不顶,翻滚闪化,以出奇制胜。翻子拳的刚柔相辅,刚 柔相济,要求刚中寓柔,柔里刚,即刚阳之强含有阴柔之 变,阴柔之绵长有刚阳之针。刚生柔变,柔转为刚。因此, 体现在劲力运用上,以意为先,以气为导,以劲为使,以功 为盾,以变为能,以快为胜,做到明里藏暗,明暗交用。翻 子拳如此近战快打,短促善变,刚性柔变,又是有别于长拳 的鲜明特征。
总而言之,翻子拳是属短打一类,与长拳特点迥然不 同。当前,由于拳术尚无科学分类,短打误列长拳之中。事 实证明,这很不利于武术精华的全面挖掘、继承。几年来, 短打或受长拳同化,或趋于消亡,这是可悲的倾向,应当 引起重视。明代爱国将领戚继光研究武术,十分重视短打, 当今对短打武术研究,尤应胜过古人。
浏览4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