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太极拳小序

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 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我郡南关杨某,爱而往学焉。 专心致志,十有余年,备极精巧。旋里后,市诸同好。母舅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不肯轻易授人,仅能得其大概。素闻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有陈姓名清平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过而访焉。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

第四节 郝为真先生语录(1849—1920)

(孙禄堂先生整理)

练太极拳有三层之意思。初层练习,身体如在水中,两足踏地,周身与手足动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层练习,身体手足动作如在水中, 而两足已浮起不着地,如长泅者浮游其间,皆自如也。第三层练习,身体愈轻灵,两足如在水面上行,到此时之景况,心中战战兢兢,如 临深渊,如履薄冰,心中不敢有一毫放肆之意。神气稍为一散乱,即恐身体沉下也。

第五节 孙禄堂先生语录(1860—1933)

一无极和太极

无极者,当人未练拳术之初,心无所思,意无所动,目无所视, 手足无舞蹈,身体无动作,阴阳未判,清浊未分,浑浑噩噩,一气浑然者也。夫人生于天地之间,秉阴阳之性,本有浑然之元气,但为物欲所蔽,于是拙气拙力生焉,加以内不知修,外不知养,以至阴阳不 合,内外不一,阳尽生阴,阴极必敝,亦是人之无可如何者。惟圣人有逆运之道,转乾坤,扭气机,能以后天返先天,化其拙气拙力,引火归原,气贯丹田。于是有拳术十三势之作用,研求一气伸缩之道, 所谓无极而能生太极者是也(一气者即太极也)。十三势者,搠捋挤 按,采搠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搠捋挤按(坎、离、震、兑),四正方 也,采搠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亦即八卦之理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也(原注:即金、木、水、火、土也), 此五行也。合上述之四正四斜为十三势,此太极拳十三势之所由名也。 其中分为体、用,以太极架子,进退顾盼定言,谓之体。以搠捋挤按,采捌肘靠言,谓之用。又或以五行谓之经,八卦谓之纬。总而言之日: 内外体用一气而已。以练架子,为知己功夫,以二人推手,为知人功夫。练架子时,内中精气神贵能全体圆满无亏。操练手法时,手足动作,要在周身灵活不滞。先达云:终朝每日常缠手,功久可以知己知彼,能制人而不为人所制也。

二太极拳推手要论

练习拳式,以无极太极阴阳五行操练,将神气收敛于内,混融而为一,是太极之体也。以八势含五行诸法,动作流行,使神气宣布于 外,化而为八,是太极之用也。有体无用,弊在无变化,有体无本, 弊在无根本。所以体用兼该,乃得万全。以练体言,是知己功夫。以两人打手言,是知人功夫。练体日久纯熟,能以遍体虚灵,圆滑无碍, 神气混融为一体。到此时,后天之精自化,先天之气自生矣。即使年力就衰,如能去人欲,时时练习,不独可以延年益寿,直可与太虚同体。先贤云:固灵根而静心,谓之修道。养灵根而动心,谓之武艺, 是此意也。以操手练用功纯,能以手足灵活,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 神气散布而为十三式,至此时,血气之力自消,神妙之道自至矣。所以人之动静变化,诚实虚伪,机关未动,而我可预知,无论他人如何暗发心机,总不能逃我之妙用。妙用为何?即打手之诸法,搠捋挤按, 采捌肘靠八法也。总以搠捋挤按四手,为打手根基正手。故先以拥捋挤按四手常常练习,须向不丢不顶中求玄妙,于不离不即中讨消息。 习之纯熟,手中便有分寸。量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势之长短, 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以后采搦肘靠四法,以及千万手法, 皆由搠捋挤按四法中变化而出。至于因熟生巧,相机善变,非笔墨所能尽,此不过略言大概耳。

三论拳术内家外家之别

今之谈拳术者,每每有内家外家之分。或称少林为外家,武当为内家。或以在释为外家,在道为内家。其实皆皮相之见也。名则有少林武当之分,实则无内家外家之别。少林,寺也;武当,山也。拳以地名,并无轩轻。至竟言少林而不言武当者亦自有故。按少林寺之拳, 门类甚多,名目亦广,辗转相传,耳熟能详。武当派则不然,练者既少,社会上且有不知武当属于何省者,此非予之过言也。浙之张松溪,非武当派之嫡传乎?至今浙人士承张之绪者,何以未之前闻也?近十年来,人始稍稍知武当之可贵矣。少林、武当之一隐一现者其故在此。 安得遽分内外耶?或谓拳术既无内外之分,何以形势有刚柔之判?不 知一则自柔练而致刚,一则自刚练而致柔,刚柔虽分,成功则一。夫武术以和为用,和之中智勇备焉。

予练拳术亦数十年矣。初亦蒙世俗之见,每日积气于丹田,小腹坚硬如石,鼓动腹内之气,能仆人于寻丈外,行止坐卧,无时不然。 自谓积气下沉,庶几得拳中之内劲矣。彼不能沉气于丹田小腹者,皆外家也。一日,山西宋世荣前辈,以函来约,余因袱被往晋。寒暄之 后,因问内外之判,宋先生曰:“呼吸有内外之分,拳术无内外之别, 善养气者即内家,不善养气者即外家。故善养浩然之气一语,实道破内家之奥义。拳术之功用,以动而求静。坐功之作用,由静而求动。 其动中静、静中动,本系一体,不可歧而二之。由是言之,所谓静极而动,动极而静。动静既系相生,若以为有内外之分,岂不失之毫厘, 差以千里?我所云呼吸有内外者,先求其通而已。通与不通,于何分之?彼未知练拳与初练拳者,其呼吸往往至中部而止,仍行返回,气浮于上,是谓之呼吸不通。极其弊则血气用事,好勇斗狠,实火气太刚过燥之故也。若呼吸练至下行,直达丹田,久而久之,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火气不至炎上,呼吸可以自然,不至中部而返。如此方谓之内外相通,上下相通,气自和顺,故呼吸能达下部。气本一也,误以为两个,其弊亦与不通等。”

余曰:“然则鄙人可谓得拳术中之内劲乎?盖气已下沉,小腹亦坚硬如石矣。”

宋先生曰:“否!否!汝虽气通小腹,若不化坚,终必为累,非上乘也。”

余又问何以化之?

先生曰:“有若无,实若虚。腹之坚,非真道也。孟子言:’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中庸》极论‘中和’之功用。须知古人所言,皆有体用。拳术中亦重中和,亦重仁义。若不明此理,即练至捷如飞鸟,力举千钧,不过匹夫之勇,总不离夫外家。若练至中和,善讲仁义, 动则以礼,见义必为,其人虽无百斤之力,即可谓之内家。迨养气功深,贯内外,评有无,至大至刚,直养无害,无处不有,无时不然, 卷之放之,用广体微,昔人云’物物一太极,物物一阴阳吾人本具 天地中和之气,非一太极乎?《易经》云:’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心在内而理周乎物,物在外而理具于心,内外一理而已矣。”

余敬聆之下,始知拳道即天道,天道即人道。又知拳之形势名称虽异,而理则一。向之以为有内外之分者,实所见之不透,认理之未明也。由是推之,言语要和平,动作要自然。吾人立身涉世,处处皆是诚中形外,拳术何独不然。试观古来名将,如关壮缪、岳忠武等, 皆以识春秋大义,说礼乐而敦诗书,故千秋后使人生敬仰崇拜之心。 若田开强、古冶子辈,不过得一勇士之名而已。盖一则内外一致,表里精粗无不到,一则客气乘之,自丧其所守,良可慨也。宋先生又云: “拳术可以变化人之气质。”余自审尚未能见身体力行,有负前辈之教训。今值江苏省国术馆有十八年度年刊之发行,余服务馆中,亦即两载,才识浅陋,尸位贻讥,故以闻之前人者略一言之,以志吾愧。

第六节孙存周先生语录(1893—1963)

孙存周论内家拳入门

今之学拳术者,每好高鹫远,辄以练气凝神,毋庸拘于形式。这种理论固极高深,但它不切合于初学者。因为拳术无论少林武当,欲舍姿 势之外,是无其他致力之途。且拳术贵在顺中用逆,导气下沉,动中求 静,神不外散,则自然气聚神凝。其姿势纯正者,呼吸即调。其形态乖谬者,则呼吸已如其形态而形成散乱。余闻之先严云:拳术练气凝神须向姿势平正中求之。形正则气和,形偏则气亦偏。又云增其华者减其骨, 饰其外者丧其中。此言让初学者宜注重姿势,而不尚奇特,万勿忽视。

浏览3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