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确两个名词:太极和太极拳。一直以来,体育专业院校所使 用的武术书籍中错误的将“太极” 一词最早源于《周易•系辞》的“易有 太极,是生两仪……”的说法授予学生,而据哲学史家的新考证,“太极” 一词最早应出于《庄子》。《庄子•大宗师》有:“在太极之先不为高”的 记载,之后被解释《易经》的《易传》收录。因为《易经》早于老庄,'而 《易传》则晚于老庄,《易经》与《易传》两者相距七八百年。所以说,最 早的“太极”观念来源于道家。提到“太极拳”一词,就会牵扯到一系列与太极拳有关的重大问题, 在此只说明本讲的一个观点,其他问题另行专题研究。根据综合资料研究根据唐豪在《太极拳研究》一书中提供的线索“太极拳的编造是以 《拳经》三十二势为基础的”,我们查阅了 1917年上海大东局出版的《拳 经》中太祖长拳三十二势,1935年出版陈绩甫编著的《陈氏太极拳汇宗》 中的陈长兴著《太极拳总歌》和1980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陈氏太极 拳》中的“陈氏太极拳第一路图解”及“第二路图解”做了对比。认为:太极拳的命名,源于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无疑,但由于武禹襄在 河南省舞阳县盐店发现了《太极拳谱》为咸丰二年(18年),并误认为 王宗岳为清乾隆人,太极拳就创立于此。这种错误观点一直流传着。若按 记载的顺序看,“太极拳”命名,始于明末,约在明天启至崇祯初年之时, 命名者是河南省温县赵堡镇的蒋发。蒋发在《太极拳功》首先使用了“夫 太极拳者……”;“师传曰,太极行功,法在调阴阳……”等。表明蒋发的 太极拳师承于王宗岳。而后才有邢喜怀的《太极拳道》、《太极拳说》;张楚 臣的《太极拳秘传》;陈清平的《太极拳论解》、《太极拳总论》以及武禹 襄的《太极拳解》等。至于其他说法均值得商榷。
从对比看,太祖拳三十二势全部被陈氏太极拳采用,许多招式从名称 到动作姿势都基本相同或完全相同,其中“起势”都是由“懒扎衣”开始 的,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再做一次递进比较:陈氏太极拳是在少林拳法 的基础上汲取了《拳经》三十二势中的二十九势,而《拳经》的三十二势 又来源于“赵太祖神拳三十六势(又称赵家拳、赵太祖长拳、宋太祖长拳 太祖拳)”三者一脉相承。由此得出结论:太极拳源于太祖拳,但不等于把 太极拳的创造推溯到宋太祖。这涉及太极拳的概念,即什么是太极拳。太 祖拳是“外练筋骨皮”的外家拳种,属长拳类,以刚为主,姿势要求挺胸、 吸腹、凸臀、拔臂;练习方法讲打袋、开石、击木、踢桩;对练讲碰臂、 斩腿、掀足、缠腕等等。这完全与太极拳理相悖。关于太极拳的创立,我们认为是由太祖拳为主体的功架、少林拳法、 擒拿术和气功融合而成。其核心是推手。由于发明了推手,才悟出了太极 拳十三势和招熟、懂劲、神明三个阶段,而其原理显然是在创造出太极拳 之后的理论总结。至此,太极拳才形成独特的拳架(套路)、理论、练习方法体系,完成了太极拳的创造。由此推论,这些工作在陈长兴以前(陈家 沟)已初步完成,其时间上限是太祖拳创立之后。
练气之炼丹法内家拳和太极拳的定名、路数皆取于道教,它把道教气功炼养无为、 虚静、柔弱之旨融化于武术中,形成贵柔尚意的独特风格,练时要求心息 相依,运行匀缓,意到气到,动静自如,以柔克刚,灵活婉转,莫测端倪, 既是武术中的上乘,又是气功中动功的精品。另外,从武当山道教建筑中 可以看出人性化的布局。整体建筑是以玄武修真得道的典故来设计的,唯 有例外的就是“遇真宫”是为张三丰而修建的,可见,张三丰在武当山道 教及武术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张三丰在创内家拳之初,就较好地吸取了道教的道术。道教的道术有 多种,内家拳主要揉人了炼丹术和导引术,使得此拳实现了性命双修、以 拳证道的目标。所谓炼丹术,就是练丹田之气的方法。“丹”为红色,赤石 为丹砂。是指金丹、神丹和大丹。道家认为:人元之初成谓之金丹,地元 之中成谓之神丹,天元之上成谓大丹。而“田”则是炼化金丹、神丹和大 丹的场所,故称之为“田”。丹田,又称内丹、龙宫、海底、北斗、慧明、 经丸、泥牛、摩尼等,有上中下之别,如道教的《仙经》认为:“脑为髓 海,上丹田;心为绛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道家还有另一种说 法,即两眉之间,横通间脑的部位为上丹田;两乳之间,横通肺与心脏的 部位为中丹田,在脐下横通肾脏之间与大小肠的部位为下丹田。中医理论 认为:上丹田指百会为中心的区域;中丹田指肚胳为中心的区域;下丹田 指会阴为中心的区域。而气功家们普遍认为:上丹田在两眉间印堂穴;中 丹田叫“绛宫”,在胸部膻中穴;下丹田在脐下小腹部相当大的一块体积, 包括关元、气海、神阙、命门等穴位。以佛教丹田之说最为通用,上丹田 在两眉间,中丹田在心窝,下丹田在脐下三寸。道家认为:上丹田为藏神 之所,中丹田为藏气之所,而下丹田为藏精之所。内家拳和一些与养生健身有关的丹田修炼,指的就是下丹田,而下丹田也未有统一的说法。本讲 是以多数习武之人的练功经验而确定的位置,即人体肚脐下约1.3寸的地 方,不是一个点,而是一小片。所谓炼丹术,就是一种专门修炼养气、练 气和用气的方法。其姿势有站粧、静坐、行功等多种形式;方法为腹式呼 吸,将新鲜的空气通过呼吸,吸人丹田(小腹部),然后再吐出,只有丹田 的部位在运动,感觉到肌肉随着呼吸而收缩,全身的其他部位是放松的。 修炼丹田者,谓人身即丹鼎,以身中之精气为药物,以神为运用,在自己 体内烧炼,使精、气、神聚凝不散而成为内丹修炼内丹,强调性命双 修,这与禅宗和道教符篆派的修炼是有区别的。举例:北宋悟真先生张伯 瑞曾与一位禅师一同入定神游扬州。出定后,禅师一摸袖中,空空如也, 张伯瑞却笑盈盈地取出琼花。后来,张伯瑞对弟子说:“我们的金丹大道, 性命兼修,所到之处,‘阳神’现形。而他们不修气法,只炼精神,出窍的 是虚的4阴神’,自然拿不回琼花”。 —语道破天机:这是物质的一元论 与二元论,或多元论差别的问题。
一直以来,内丹书籍隐秘难读,因而炼丹之法大都师徒相承,其方法 大同小异。内家拳的练气基本采用了炼丹术的方法,遵循了“练精化气 (小周天)、练气化神(大周天)、《练神还虚”的“三炼”程序,并且在练功过程中讲究松、柔、空,用这种功法来聚集内气,打通任督二脉、奇经八脉,实现内气在体内的良性循环,这就是大小周天之说。道教导引 术地融人,使行气、呼吸、按摩与内家拳的外在肢体活动有机的结合这 正体现了道教的“内修外行”思想。内家拳不仅仅是重视身体的锻炼,更重视精神的修炼。这是由道教丹 鼎派“性命双修”的原则所决定的。所谓性,即为心、为神,是人的精神 本源;所谓命,即为肉体、为气,是人为之基础二者的有机结合才可能 达到创始内家拳“形神相依”的初衷。1980年在武当山紫宵大殿西侧楼顶 秘暗处发现了 “武当炼性修真全图”,为道家性命双修图谱,图中偏重命功 功法,旨在祛病延年。要求习练者必须知晓人体经络穴位、中医脏象生化、 道教气化及易理变化,以敛先天之气,施抱元守一之诀,习周年运行之术,
以达炼性修真之目的。内家拳吸收了 “全图”中修炼方法,为我所用。内 家拳的形体锻炼就是修命,外在的形体锻炼始终强调松、柔、空,以松、 柔、空来带动内气在全身的流行运化,而内家拳的精神修炼也就是修性, 内在的清心息虑、气血平和、空定神明,会对形体锻炼产生积极的作用, 最终实现以静制动的技击原则。有诗云:“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 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说明在追求“性命双修”的过程中, 炼丹术是十分重要的。在“性命双修”方面有两句话是需要汲取的:一句 是“性靠自悟,命靠师传”;另一句是“内炼成丹,外炼成法”。据考察, 丹田学说对武术的影响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养生,其程序:静养身心, 全体透空4呼吸自然,细长匀静—心肾相交,气贯丹田;二是技击,其程 序:内气培养,有本可用活练丹田,爆发枢纽气行周身,周身协调。只有丹田的内练和外练相互融合,内外兼修,才能真正实现武术的养生和 技击全面发展。由于内家拳皈依于道家内丹术的性命双修体系中,因此,它必然以修 道和得道作为最终目标。那么,什么是道?《周易》称“一阴一阳之谓道”; 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生发的根本。修炼内家拳也是为了求道和得道,得道 就是返本还原。道的返本还原是什么?《性命圭旨》中给予明确的回答: “道也者,果何谓也? 一言以定之曰:气也。”道既是万物之母,是天地宇 宙生成的根本,也是人身之元气。从元气逐渐演化成得道,实际上这是内 家拳修炼的不同阶段而已,如果再用“内丹术”的修炼程序加以概括,那 就是“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
浏览38次